首页 / 正文

第三十二章 上生兜率宫

大塔之伞盖工事,涂垩工事未完之时,王已罹近死之疾。(一)彼[王]由提伽瓦毗[村]令呼其弟提沙来言:“大塔未完,终其工事!”(二)以兄[王]罹重病故,彼令缝工以净白布造覆布,令掩其塔,(三)令涂工于其处作水满瓶之列,[以描]扩五指掌之列,使做完成栏杆,(四)同令伞工以竹制之伞,以伽拉波陀木造栏杆头部日月[形](五)以乐库、桑夫兰之涂料,样样巧涂[此塔],以报告王:“塔应为之事完了。”(六)王卧于驾笼来至此所,坐于驾笼右绕礼塔,(七)[近于]敷南门地上之卧床上,彼以右胁下而卧,拜此殊胜之大塔,(八)以左胁下而卧[拜]此殊胜青铜殿,见比丘众心喜。(九)为问[王之]疾病,处处集来比丘有九亿六千万数,(一〇)比丘等依群列而行集团读诵,王于此不见提罗弗陀阿婆耶长老,(一一)言:“行二十八回无败北之大战争,未曾退却,大战士住余之处(一二)今[余]临死之战而见败,彼提罗弗陀阿婆耶长老不来[余之处]。”(一三)如斯[王]已思惟,彼长老住于伽林达河源之般加耶利山,知彼王之所念,(一四)伴漏尽[比丘]五百人,依神通力由虚空来侍王而立。(一五)王见而得净信心,使坐彼面前,云:“余曾得汝等十人之大勇士而战,而今唯开始一人与死战,不能克服死敌。”(一六、一七)长老答曰:“大王!勿恐怖,人间之君主!不克烦恼敌者,非可克死敌。(一八)入于诸行中者必将毁灭,‘一切行是无常’,如斯[大]师宣说。(一九)虽然脱去羞耻、怖畏之诸佛,亦成无常。如是思一切行是无常、苦、无我。(二〇)于[前之]第二世汝之法欲大,由天上世界来,汝舍天上之安乐,(二一)来此处汝行样样诸多之善业,汝亦为兴隆一国之[佛]教。(二二)大善业者!汝至今日止皆行福业,思起一切,如斯汝之安乐立即而来。”(二三)

闻长老之语王欢喜,曰:“于死之战汝亦守护我,汝言此。”(二四)尔时[王]喜令持来善业帐,向书记官读之,彼读其帐薄,(二五)“由大王所建之大精舍九十九,摩利质耶瓦提精舍以一亿九千万金,(二六)殊胜之青铜殿以三亿[金]所建筑,大塔高价之物[总]造二十。(二七)善觉者[王]令设大塔及其他之物,大王![大塔]总价有百亿金。(二八)更又在名难坡之地方食阿佳[树果]之饥馑时,受取两个贵价之耳环,(二九)对五人漏尽大长老以净信心施与美味稷之酢团子。(三〇)于秋兰哥尼耶之战,战败而逃窜,向由空而来之漏尽行者告以食时[到],不顾自己自身,施以[金]器之食”如斯言之,[大]地之主言:(三二)“精舍之祭七日,青铜殿之祭同[七日],大塔[工事]之初七日,同舍利奉安亦[七日](三三)对由四方来两大僧团,余起贵价无余之大施。(三四)此毗舍佉月之大供养亦行三十四次,对国中僧园令三度施舍三衣。(三五)七七日之间,余以喜悦之心,此国之王位五度奉于[佛之]教。(三六)常于二十个处,余[添]灯心净酥油供养善逝[尊]。点一千之灯心。(三七)于十八处所,医调和病者用之食物药料令常与病者。(三八)于四十四个所善煮蜜粥,于同数之个所以胡麻油及抟食,(三九)与此同数之个所熟酪,付大形纲目之饼,常令供养同等参于饭(四〇)在月月之布萨会日,供献楞伽岛之八精舍灯火[用之]油。(四一)闻法施较物施功德大,于青铜殿之下,余为比丘众说吉祥经,虽然着席,感[比丘]众之压,而不能说。(四三)由此以来,于楞伽岛内处处之精舍令施行说法,对说教师表尊敬之意,(四四)一人于说教师施与熟酥、粗糖一那利[斤量],又砂糖四指[量]。(四五)甘草各一握,衣裳各施二枚,然此之施事悉于君主位[事],余之心不喜此。(四六)余之贫不期生,又何有所行施悉余心喜。”(四七)闻此,彼阿婆耶长老,为令王心喜,只以二种施事样样赞说:(四八)“此等五人长老中,受取稷酢团子摩利耶提婆大长老于须摩那峰上,(四九)此[自]食亦施九百之比丘。然大地护持者丹摩具陀长老,(五〇)于伽利耶尼精舍为五百数比丘等,分施此[食物]自亦受用。(五一)住于达兰伽[精舍]而由毗扬具[岛出身]者丹摩颠那长老施岛中一万[比丘等][自己亦]受用。(五二)住曼伽那有大通力之屈达提沙长老施启罗莎[精舍]六万人,[自己亦]受用。(五三)摩诃义伽长老,于郁伽那精舍,施七千人自身亦受用。(五四)受[金]器之食长老在毗扬具岛施食一万二千人[自己亦]食。”阿婆耶长老使王心喜者,王得净信心向长老申述:(五六)

“二十四年间[余]为僧团之利益者,此身亦是僧团之利益者。(五七)所得大塔之礼拜,于僧团之羯磨道场,尊等!僧团之奴,余之[遗]身附之荼毗。”(五八)唤弟[提沙王子]言:“汝提沙!于大塔未终,一切之工作用汝意善令终此。(五九)早晚以华奉大塔,三度行供养之大塔。(六〇)余对善逝之教奉仕勤慎,一切无有废事,弟!汝行此。(六一)弟!僧团之务,一切不可惰。”如斯诫彼[弟]大地之主沉默。(六二)

其刹那比丘众为一会读经,天人等[牵]六天人持六台之车来。(六三)此等诸天立于车上,各别请言:“王!汝来我等心乐之天界。”(六四)王听彼等之言,由手振动而遮此:“余听法终了之间汝等之待。”(六五)比丘等[见此“王]断一会读经”思之而中止读经,王问其中止之理由,(六六)彼等言:“‘等待’与合示。”王言:“大德!等此非左。”(六七)闻此某人人考虑此[王]恐怖死之言,思之,为除彼等之疑念,(六八)彼阿婆耶长老对王如斯言:“[王!]为汝持来天车,如何示知。”(六九)

贤明之王,令向空中一一投掷华鬘,其等[如]挂物,挂于辕。(七〇)见挂于空中等物,大众拂去疑念,彼王以此长老语:(七一)“大德!何之天界快乐。”长老言:“王!兜率天为宫快乐,善人等所思之处,(七二)待佛之时机,大名声之弥勒菩萨[今]住兜率宫。”(七三)闻长老之语大智之大王,仰见大塔坐而闭眼。(七四)其刹那沉没[王]生于兜率[天],由此立持来之车仰于天身。(七五)示自作福业之果,善严饰己身为示大众,(七六)立于车上不动,[王]三度右绕行礼大塔,礼塔与[比丘]众而去兜率天。(七七)

于舞妓来脱冠处,于此设“脱冠堂”。(七八)王之遗身堆积火葬上,而大众叫唤,于此设堂名为叫唤场。(七九)王之遗身附荼毗界外之道场,以此,此处称为王道场。(八〇)彼睹多伽摩尼大王为伟人而适王之名,为弥勒世尊之第一弟子。(八一)王之父是彼[弥勒世尊]之父,母又应为母,弟沙达提沙应为第二之上弟子。(八二)此王之儿彼沙利王子应称为弥勒世尊之儿。(八三)最要如斯之福业,蔽多数不定恶业而行善业人,趣于天界如[还]己家。如是有智慧之人,常喜善业。(八四)

善人之信心与感激而起作大王统史

名上生兜率宫第三十二[毕]

猜你喜欢
  卷第十七·呆翁行悦
  华严经传记卷第一·法藏
  大威德陀罗尼经 第十二卷·佚名
  双要品法句经第九(二十有二章)·佚名
  宗范卷上·钱伊庵
  卷四十七(玄奘译)·佚名
  回向文·佚名
  胜思惟梵天所问经论卷第四·佚名
  卷第七·智旭
  介庵进禅师语录卷二·介庵悟进
  苏悉地羯啰经卷上·佚名
  天然是和尚塔志铭·函昰
  戒慎品法句经第五(十有六章)·佚名
  卷三十三·彭绍升
  佛地經論卷第四·欧阳竟无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高相掾明(柔克斋集)·顾嗣立

    明字则诚,永嘉平阳人。至正五年,张士坚榜中第。长才硕学,为时名流。授处州录事,辟丞相掾。方谷真叛,省臣以温人知海滨事,择以自从。与幕府论事不合,谷真就抚,欲留置幕下。即日解官,旅寓鄞之栎社沈氏楼居,因作《琵琶记》。记成,时

  • 第一出·李开先

    【西江月】(末上白)秋月照穷今古,春花开满楼台。春花落尽更还开,秋月年年长在。惟有浮生若梦,须知逝水难廻。得时欢笑且衔杯,镜裏朱颜易改。【鹧鸪天】一曲高歌劝玉觞,开收风月入吟囊。联金辍玉成新傅,换羽移宫按旧腔。诛谗佞

  • ●题·佚名

    杨肃 徐凤彩 ○杨肃 壬申几社之行世也非诸君子意也自余与□期邻汝辈董成之弇州先生曰行天下始知天下大也行天下又悲天下小也天下凡几郡国贤才以百辈吾郡以海隅百里之邦自诸君子出而卓然推云间之文为海内首弇州之论岂

  • 岳阳晚景·张说

    张均(一作其父张说诗)晚景寒鸦集,秋风旅雁归。 水光浮日出,霞彩映江飞。 洲白芦花吐,园红柿叶稀。 长沙卑湿地,九月未成衣。

  • 志第八 律历下·房玄龄

    魏尚书郎杨伟表曰:“臣览载籍,断考历数,时以纪农,月以纪事,其所由来,遐而尚矣。乃自少昊,则玄鸟司分,颛顼、帝喾,则重黎司天;唐帝、虞舜,则羲和掌日,三代因之,则世有日官。日官司历,则颁之诸侯,诸侯受之,则颁于境内。夏后之世,羲和湎淫

  • 颜延之传·沈约

    颜延之字延年,山东琅王牙郡临沂县人,曾祖父颜含官至右光禄大夫;祖父颜约,官至零陵太守;父亲颜显,官至护军司马。延之少失双亲,家境贫寒,他住在城郭边上,房屋简陋。但颜延之却很好学,博览群书。他的文章写得非常漂亮,在当时算首屈

  • 陶弘景传·李延寿

    陶弘景字通明,丹陽秣陵人。祖父陶隆,作王府参军。父亲陶贞,作孝昌县令。当初,弘景母亲郝氏梦见两个天神手拿香炉来到她的住处,过后便有了身孕。宋孝建三年(456)即丙申年夏至那天生下弘景。弘景从小操行异于常人,四五岁时,就

  • 苗晋卿传·欧阳修

    苗晋卿的字叫元辅,潞州壶关县人,世代都以儒学出名。他考中了进士,被封为怀州修武县县尉,多次升官后任吏部郎中、中书舍人、知吏部选事。入选的人扯皮要好官,纷纷到他面前言辞激烈、态度傲慢地要求,他和他们谈话,从早到晚没有

  • 赵普传·脱脱

    赵普字则平,幽州蓟人。后唐时幽州主将赵德钧连年发动战争,人民疲敝。赵普的父亲赵..率领全族人迁居常山,又迁居河南洛阳。赵普为人忠厚,寡言少语,镇阳豪门大族魏氏把女儿嫁给他为妻。周显德初年,永兴军节度刘词征召他为从事

  • 天论篇第十七·荀况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修道而不贰,则天不能祸。故水旱不能使之饥,寒暑不能使之疾,祆怪不能使之凶。本荒而用侈,则天不能使之富;养略而动罕,则天不

  • 人贵有自知之明·孔子

    【原文】 子使漆雕开①仕。对曰:“吾斯之未能信②。”子说。 【注释】 ①漆雕开:孔子的学生,姓漆雕,名开,字子开。②吾斯之未能信:是“吾未能信斯”的倒装,“之”是用来倒装的同。信,信心。斯,代词,指孔子让他出仕这件事。 【

  • 经济文衡后集卷十七·佚名

    宋 滕珙 撰六经类论先儒经解之题荅詹帅【体仁】此段谓解经不可以己之姓名加之经上经题之説尤见精宻不肯容易放过大抵此理何所不在今人初不理防只见事体小可便谓无害而必以整理者为过当非独此事为然也顷尝见杨子直説

  • 典妇功/夏采·佚名

    典妇功掌管妇功用材数量的标准,据以授给九嫔、世妇及女御从事妇功所需取用的材料。凡分配给嫔妇的任务,到秋季呈献成绩时,辨别所做活计质量好坏,比较数量多少,而估定价值,书写标签加以标明,以供给王和王后所用,交到内府收藏。

  • 第十二卷·圆瑛

    福州鼓山涌泉禅寺圆瑛弘悟述 受法弟子明旸日新敬校卯五 教其悟圆入一 分二  辰初 令验六悟圆  二 令入一解六  今初阿难!汝今欲逆生死欲流,返穷流根,至不生灭。此正示选根解结。初心下手修行,最切

  • 瓦格纳事件·尼采

    作者是德国哲学家弗里德里希·尼采。这是本篇幅很小的书,共有序、正文12节,还有2则附言。尼采在书中称赞比才的音乐而贬抑过去好友瓦格纳及其代表的浪漫主义为颓废的音乐。他认为瓦格纳是欧洲近代文化疾病的表现,因此做

  • 玉清内书·佚名

    玉清内书,撰人不详。书中提及「今大唐国内」,当出于唐代。宋《崇文总目》及《通志‧艺文略》均着录此书二卷。今《正统道藏》本一卷,文字有残缺,收入洞神部众术类。此书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内容又见于《通幽诀》,但文字有

  • 大轮金刚总持陀罗尼经·佚名

    一卷,失译。

  • 弘赞法华传·佚名

    凡十卷。唐代蓝谷沙门惠详撰。略称法华传。收于大正藏第五十一册。此书备载三国至中唐,有关法华经流传及研学、诵持法华经者所得之灵验事迹,多采传记体。内容分为图像、翻译、讲解、修观、遗身、诵持、转读、书写等八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