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十七章 摩哂陀之入寂

所楞伽最胜之岛,长三十二由旬,广十八[由旬],周围百由旬,[四面]海围绕,到处有宝矿,河川、湖水、山并有森林。(一、二)岛、都、王、[使岛困厄]灾祸、驮都、塔、池、山、囿园、菩提树、[上首之]比丘尼(三)[上首之]比丘,最胜之佛,此等于此处[欲述以下]十三[之事项]。卿等依余之语,闻[过去四佛时代]各各之四名。(四)

[岛]称抠阇洲、婆罗洲、慢陀洲、[又]最胜之楞伽岛等,知名之丹波般尼。(五)阿婆耶市、跋阇摩、毗沙罗、阿㝹罗陀市,是四佛之教[法时代]都之四名。(六)阿婆耶、沙灭地、人民之主支衍多、天爱帝须是四人之王。(七)病气、旱魃、[二王之]斗争、夜叉之张梁,此等四佛驱除灾祸之四。(八)世尊拘留孙之遗物漉水瓶,拘那含之遗物腰带,(九)正觉者迦叶之遗物先浴衣,吉祥瞿昙[佛]之遗物一斗斛之舍利。(一〇)在阿婆耶市有婆利耶园,在跋阇摩[之都]有郁多罗[园],在毗沙罗有婆奢那园,在阿㝹罗陀[之都]南方有塔园。四佛之教[法时代]有[此等之]四塔。(一一)在加丹巴加[河]畔,有阿婆耶市之都城,帝须湖畔是跋阇摩之城市(一二)于启摩湖畔有毗沙罗之城市……。阿㝹罗陀市……。四地域之穿凿为如是之物。(一三)提婆鸠咤、[天峰]须摩那鸠咤、修婆鸠咤[净峰]及今之严峰为山施设之四。(一四)摩诃奢达、摩诃诺摩、萨伽罗,圣者等之道大云林[各]被称赞,囿园是四世间主最初之床座。(一五)有大神通之鲁奢兰达是世尊拘留孙最上之尸利沙菩提树南枝植于抠阇洲之摩诃提帝沙园。(一六)有大神通力之加那加达达取世尊拘那含最上优昙钵菩提树南枝植于波罗洲之摩诃诺摩园。(一七)苏丹摩之有大神通者取世尊迦叶最上尼俱律陀菩提树植[彼]圣树于萨伽罗园。(一九)有大神通力之僧伽蜜多取世尊瞿昙最上阿输陀菩提树之南枝,(二〇)植于最上岛之快大云林。有大神通之鲁奢兰达、加那加达达、苏丹摩、(二一)多闻聪明具六神通僧伽蜜多乃至一切彼女等[于此岛]传来菩提树四人之比丘尼。(二二)尼利沙菩提树植于摩诃提达园,优昙钵树植于摩诃诺摩园,尼俱律陀树植于摩诃萨伽罗,阿输陀树彼时植于[大]云林。(二三)于[此等]山上之四园立四菩提树。于山上四佛之教[法时代]有[各四佛]心愉快之床座。(二四)具六神通之摩诃提婆,无碍解之须摩那,有六神通力之萨婆难陀,多闻之摩哂陀,此等大慧之长老为丹婆波尼之改宗者。(二五)

一切世间之主,具眼者之拘留孙以五眼眺望一切世间,见最胜之抠阇洲。(二六)时正流行喷那加那罗之热病。彼时恶性之热病流行于人人之间。(二七)罹此疾病多数之人人,恰如鱼展转投于燥地之悲闷。(二八)恐怖战栗之[人人]不得己心安乐、愉悦。世间之导师拘留孙见恼缚于病之苦众生,为退治疾病,与四万[比丘]俱由阎浮洲来至此处。(二九、三〇)具六神通,有大神通力四万[比丘等]恰如天空[绕月]之星围绕正觉者。(三一)世间光拘留孙与诸弟子俱,如天之光辉立于提婆鸠咤山上。(三二)一切于抠阇洲之提婆鸠咤[山]上光辉而立之[如来]思惟天不知如来之事。(三三)[彼等]布萨满月之日,与日出俱立如燃上之[火焰][见如来]照彼山、森林,(三四)见照辉四方,燃烧山时,王与俱阿婆耶市之一切人民皆欣悦欢喜。(三五)[彼时世间之导师拘留孙佛]“抠阇洲住之人人,人民一切应见我”请加持。(三六)提婆鸠咤[山]是诸仙所恭敬人人憧憬之处。为热病所苦人人之群,与王俱一切人民等,由都城市出而赴其处,归命最上拘留孙。(三七、三八)与国之人民等俱之王军及与彼等多数之人人,已思惟是天来礼拜彼正觉者。(三九)一切之人人,到人中之最胜佛陀之处,[王]:“世尊!与比丘之僧伽俱闻认送来今日食事。我等往都之城市。”正觉者默然承受王之言(四〇、四一)知[佛陀]已受,与国之人民等俱王之军队厚盛供养、尊重其时归都城。(四二)[如是王思惟]:“此比丘之僧伽大群众。在我都狭隘之城市,无准备[彼等]所入场所。(四三)我有不狭不远,对出家等相应可喜之摩诃祗陀大囿园。(四四)其处适于燕座相应于如来。我于其处布施与佛陀为上首僧伽。(四五)[如是]一切人人得见彼佛陀与僧伽。”四万之比丘为随从(四六)世间解拘留孙到达摩诃奇达园。两足尊立于摩诃奇达囿园时(四七)藤树及[其他]诸树,开蔽非时之华。王取黄金制之水瓶,(四八)水灌[如来之]手为楞伽[之利益]而奉献囿园:“大德!我以佛陀为上首[僧伽]进屋此囿园。[此处]为僧伽通悦之精舍,喜乐而住。”(四九)世间之导师拘留孙受纳囿园。彼时于其处大地震动。[此为楞伽]最初之住。(五〇)世间最胜之导师令不动之大地震动,立于[其处]:“持来大鲁遮兰达之菩提树来此处。”(五一)大有神通力比丘尼知世尊拘留孙之心,行立于尸利沙菩提树下而[思惟]:(五二)“佛陀望育成菩提树于抠阇洲。”依人为持来此具有不思议功德之菩提树赴其处。(五三)[彼女于其处]:“最胜佛陀所同意,对有情之哀愍,我由神通力令南枝[自]离。”(五四)对鲁遮兰达合掌语此愿,南枝[由树]离而立于瓶中。(五五)有大神通力鲁遮兰达取黄金瓶植菩提树,而五百之比丘尼等围绕。(五六)彼时亦大地海山俱震动,有未曾有之身毛竖立大光。(五七)与国人等俱王之军队,见[此光景]欢喜,悉合掌向最上菩提树归命。(五八)一切诸天见最胜菩提而欢喜,充满喜悦,扬举唤声。(五九)时以誉守护世间者之四大王等之诸天,为尸利沙菩提树之守护。(六〇)忉利之诸天,自在之诸天、夜摩、帝释、须夜摩、删兜率陀,苏拧弥达彼等一切围绕最上尸利沙菩提树。(六一)天众欢喜而向合掌,供养鲁遮兰达与俱最上之菩提树。(六二)有大神通力鲁遮兰达尸利沙菩提树而为比丘尼僧伽所围绕,赴最胜之枢阇洲。(六三)诸天[见]最胜之枢阇洲运来最上尸利沙菩提树踊跃欣笑,弹两手指。(六四)有大神通力鲁遮兰达受天象所围绕,取尸利沙菩提树而近拘留孙。(六五)彼时世间之导师大雄拘留孙立于摩诃奇达囿园之菩提树处。(六六)鲁遮兰达植赫赫之菩提树自不能植。拘留孙见[此自伸右手]。(六七)有大神通力鲁遮兰达置菩提树之南枝于佛陀之右手而作礼。(六八)世间主最上人拘留孙取[彼]与阿婆耶王:“可植于此处。”(六九)王国之增大者阿婆耶王依世间之导拘留孙之宣示场所而植[彼]。(七〇)尸利沙菩提树之立于美丽地域时佛陀则说和人人之心四谛之法。(七一)[彼说法毕],十四万之人人三十俱胝之诸天得悟[法]。(七二)

拘留孙之菩提树是尸利沙,拘那含之[彼]是优昙钵,迦叶之[彼]是尼俱律陀。[此]为三菩提树之穿凿。(七三)无比释子之菩提树为最胜之阿输陀。彼时[于此]持来植于大云林。(七四)

于闻荼私婆他有十人兄弟子。即阿婆耶、帝须、那伽、郁帝、末多婆耶(七五)蜜多、私婆、阿赛罗、帝须及奇罗[此等]兄弟。王女阿㝹罗与尸婆罗为闻荼私婆之女。(七六)

毗阇耶之来到最胜楞伽岛时与闻荼私婆之子灌顶时,此间有若干年[数]耶?(七七)天爱于正觉者般涅槃后二百三十六年灌顶。(七八)天爱之灌顶时,王者之神通力生丹波般尼之自在者放出功德之光辉时。(七九)彼时最胜楞伽岛成为宝山。帝须功德之光辉生出多数之宝。(八〇)见[此]宝,王喜而感激,为法阿育之赠物而递送。(八一)阿育见彼赠物而欢喜,[彼]再赠[返]天爱灌顶[所用]种种之宝。(八二)拂子、冠、伞、剑、

猜你喜欢
  欧洲佛教大会的论诤·太虚
  第五十四章 三王章·佚名
  摄大乘论释 第八卷·世亲
  众经目录卷第二·彦琮
  佛说谏王经·佚名
  续一切经音义卷第十·希麟
  卷二百五十五·佚名
  卷三百四十·佚名
  安海与养正·太虚
  卷第四·佚名
  刘遗民书问附·僧肇
  杂阿含经卷第十五·佚名
  菩提资粮论卷第四·龙树
  古农佛学答问目录·范古农
  第五卷·知礼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萧泰来·唐圭璋

      泰来字则阳(江西通志云:字阳山),号小山,临江人。绍定二年(1229)进士。宝祐元年(1253),自起居郎出守隆兴府。癸辛杂识别集卷三云:理宗朝为御史。有小山集。   霜天晓月   梅   千霜万雪。受尽寒磨折。赖是生来瘦硬,浑不

  • 卷四十三·阮阅

      ●卷四十三·释氏门  《坡赠辨才》云:“我比陶令愧,公为远公优。”时辨才退居,未尝出入,坡往见之,遂出至风篁岭。又云:“如(聊)使北(此)山人,求(永)记二老游。”用老杜《寄赞上人》“与子成

  • 五集卷六十六·乾隆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五集卷六十六古今体八十一首【辛亥六】西直门外视朝清晓命还宫一雨田功迥不同讵敢因之云满志惟应自此益?衷麦齐穗矣黍抽秧高下田畴緑罨望曰夏曰秋时尚远较量敢懈雨和阳

  • 卷九·陈师道

    钦定四库全书 后山诗注卷九 宋 陈师道 撰 任 渊 注 晁无咎画山水扇 前生阮始平【晋阮咸为始平太守顔延之五君咏曰屡荐不入官一麾乃出守盖谓咸也无咎亦数补外云黄鲁直诗前身邺下刘公干今日江南庾子山】今代王摩诘

  • 卷304 ·佚名

    释文珦 邃谷 邃谷居来久,寥寥绝众喧。 云深通药径,草长失柴门。 静爱寒山色,閒寻野水源。 清虚乃吾事,不与俗人言。 释文珦 太白山老僧 二十里松阴,居来不厌深。 云迷归日路,山是暮年心。

  • 梅花百咏附録·冯子振

    元 释明本 撰和冯海粟作自香自色自精神察变知机始悟眞梁宋巳前浑未识羲皇而后有斯人两三蕋得竒偶象南北枝分混沌尘勘破本根妙处一团清气一团春见非愰惚梦非神雪后霜前分外眞疎影暗消三弄月半聫凄断独吟人歳寒揺落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三百五·佚名

    万历二十四年十二月癸亥朔总督三边尚书李汶辞免恩荫 上以其边功懋著加恩已有成命不允辞○兵部题套虏畏威悔祸乞恩纳款急宜议处以安重镇事谓卜酋既已叩阙庄明缘何不至着宰二酋先经议款缘何复犯宁镇乞从长计议得旨套虏

  • 卷之二百九十八·佚名

    康熙六十一年。壬寅。六月。甲寅朔。克西克腾台吉齐巴克扎卜米朝○丙辰。谕吏部、前已有上□日、着顾尔泰、速往催趱漕船乃不即起程、又为带去之章京笔帖式等、写摺具奏。若等候此摺上□日意、则与原上□日不符。况

  • 首卷三·佚名

    雍正朝进实录表光禄大夫太保兼太子太傅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二等伯加四级臣马齐、光禄大夫经筵日讲官起居注少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仍兼管吏部户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加二级又加一级臣张★廷玉☆、光禄大夫经筵

  • 第三十一卷 金 元·缪荃孙

    金普照寺钟铭《楚州金石录》。天德辛未九月。在淮安。钟宽广不计,铭文十四行,行二十字,正书,阴刻。钟□有&ldquo;最响&rdquo;二字。在淮安府城谯楼。大金天德岁次辛未九月戊戌朔十四日辛亥。邳州阳山普照禅寺钟铭并引阳山

  • 卷十四·允禄

    <史部,政书类,仪制之属,皇朝礼器图式>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礼器图式卷十四武备二【武具一】皇帝大阅櫜鞬 谨按周礼夏官缮人掌王之用弓弩矢箙本朝定制皇帝大阅櫜鞬鞬以银丝縀为之緑革縁天鵞绒里面缀金镮系明黄緌櫜以

  • 礼三五·徐松

    请听政御殿淳熙十四年十月八日,皇帝诣德寿宫,侍太上皇帝汤药。是日,大行太上皇帝升遐于德寿宫德寿殿。遗诰:「皇帝成服三日听政,丧纪以日易月。」 十二日,宰臣王淮等率百僚三上表请皇帝还内听政,不允。 十四日,上令中使宣谕辅

  • 景公筑长庲台晏子舞而谏第十二·晏婴

    景公筑长庲之台,晏子侍坐。觞三行,晏子起舞曰:“岁已暮矣,而禾不获,忽忽矣若之何!岁已寒矣,而役不罢,惙惙矣如之何!”舞三,而涕下沾襟。景公惭焉,为之罢长庲之役。此章与“景公为长庲欲美之”、“景公冬起大台之役”辞旨同而小异

  • 春秋大全卷三十五·胡广

    明 胡广等 撰定公中【已敬王十亥八年】八年【晋定十齐景四十六卫灵三十三蔡昭十七郑献十二曹靖四卒陈怀四卒僖四宋景十五秦哀三十五楚昭十四吴阖庐十三】春王正月公侵齐【左传门于阳州士皆坐列曰顔髙之弓六钧皆取而

  • 卷十八·佚名

    △杂品之二自归大圣雄,欲觐尊沙门。今欲自悔过,久来所作罪。尔时世尊还现色相威神炳着。手执指鬘诣祇洹精舍告诸比丘,汝等将此指鬘度为比丘。即如佛教得为道人。清旦着衣持钵入舍卫城分越。尔时城门里有一牝象。怀妊欲产

  • 复兴佛教僧侣应受军训·太虚

    ──二十六年冬对汉藏教理院防护训练队训辞──本院院生之受训,有两重关系:一、本院系教育厅备案及领补助费之一学院,奉厅令须与高中以上一般学生同受军训。二、本院院生系僧众占大多数,故呈行营及教厅依训练总监部所颁僧

  • 九转灵砂大丹·佚名

    九转灵砂大丹,撰人不详。似出于唐宋。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神部众术类。此书言炼制九转灵砂大丹之法。先作准备:将水银、硫黄炒研成青金头末,造炉铸鼎,升砂煮砂,用花银作银珠子。准备完毕开始炼九转丹。第一转先以银珠与

  • 庙制图考·万斯同

    《庙制图考》是书统会经史,折衷庙制,上溯秦、汉,下迄元、明,凡历代庙制沿革,悉为之图,以附于经图之后而缀以说。四库馆臣称其“用功颇勤”,“义例亦颇明晰”,“援证精确”,多“为前人所未发矣”。是书,《浙江书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