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欧洲佛教大会的论诤

前几天在报上得到欧洲各国佛教徒在伦敦开大会的消息,我曾代表了国际的佛教正信会本部去了一个祝电。而不数日又见登载出该会开会时的情形,并知在会场中发生了论诤。兹先将报上的消息录载出来:

哈瓦斯社伦敦二十四日电:欧洲佛教徒会议,在此间开会。此次会议,若无德代表奥斯德尔之宣言,则会议必寂然无闻,而不能在教义历史中占一页地位矣。奥氏曾谓:“少年德意志准备接受佛教”。并以德国心灵“因国社主义革命运动而臻于强固者”,与佛教互相比较,此其立论可谓奇特。佛教徒会议正式机关,对于奥氏宣言未加可否,仅谓此项言论,当仅由奥氏及其友人负责云云。本社因此事特向英国最精研究佛学者之一,询问意见。据云:“奥斯德尔措词,使大多数听众为之惊愕。实则佛教哲学与国社主义相反之点,至少有二:国社主义系以有组织之方法提倡力量,换言之、即发扬生命。至于佛教,则对于生命深抱悲观之念,认为大苦,惟净行始得超渡,此第一相反之点也。

又国社主义观念,系以种族主义为根据,即某一种族超越其他种族之谓也。此在佛徒心目中,则心灵系各种价值之本源,个人发展之可能性,当在心灵中求之,此又相反之处也。且国社主义若接受佛教教义,则于轮回之说,何以圆之?假定希特勒他日转生为黑人或犹太人,此岂奥斯德尔所能认可者乎?吾人相信人类不必乞灵于超自然,仅藉一己之力,即可达到最高能力;但此种无上报酬,当在卓绝之德行中求之。第一步德行,即系慈悲,务当推行至完全自卑地步,释迦牟尼因尝强使僧侣隐藏善行而显露劣行矣。推源佛教在亚洲盛行之故,端因其主张普遍慈悲,有反对阶级主义而已”。结论谓:“余深恐奥斯德尔或将释迦牟尼与尼采混为一谈”云云。(汉口新民报)

近年欧洲的佛教固然渐渐盛行起来了,但研究的所及与一般人对于佛教的观念,大多数尚囿于小乘思想,而于大乘佛法犹缺乏真正的充实的解行。然自德国希特勒的国社党,以佛教的卍字为符号为党旗,已惹起世人奇异的注意。而此次欧洲佛教徒会议中的德国代表宣言,其引起人对于佛教或然或否的非常兴奋;亦诚如哈瓦斯社电所谓“此次会议中若无德代表奥斯德尔之宣言,则会议必寂然无闻,而不能在教义历史中占一页地位矣”。噫!英国人已开小乘佛法在欧洲的先河,德国人将继为欧洲推行大乘佛法的前锋,而中国人不能自奋:于佛法亦将落英、德人后。

至“英国最精研佛学者之一”对于德代表宣言的批评,亦近似小乘教义对于大乘教义的论诤;盖小乘为严正的,大乘为泛应的,故于佛法中不妨有此歧异。其一、谓国社主义系以有组织之力量发扬生命,故违反佛教;但衡之“大乘发达人生世界以渐至福慧圆满”的原则,并不根本违反。其二、谓国社主义系种族主义,故违反佛教;此于佛教的众生平等义诚大相迳庭,但为一种族艰危中的自救,对于压迫的扰害的其他种族,而提倡种族主义,亦未尝非自求平等的方便。总之、欧洲的佛教尚在萌芽时代,各依其国情民性及所见的方面,大有偏执一端的趋势,此则应以能综合佛教大成,且超于欧洲一切利害关系之上的中国佛教徒导之使入于佛法真正轨道!(见海刊十五卷十期)

  


猜你喜欢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卷下·佚名
  论神通·印光
  瑜伽师地论略纂卷第九(论本第三十三第三十四)·窥基
  大唐内典录卷第十·道宣
  大智度論卷第四·欧阳竟无
  卷七十五·道世
  卷第九·通云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义记上·太虚
  佛说大方广曼殊室利经·佚名
  五千五百佛名神咒除障灭罪经卷第一·佚名
  江味农居士传·江味农
  释鉴稽古略续集(三)·佚名
  大般涅槃经 第二十一卷·佚名
  抗战五周年之新意义·太虚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二十六·澄观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六百四十二·彭定求

        卷642_1 【圣政纪颂】来鹄   三皇不书,五帝不纪。有圣有神,风销日已。何教何师,   生来死止。无典无法,顽肩奡比。三皇实作,五帝实治。   成天造地,不昏不圯。言得非排,文得圣齿。表表如见者,   莫若乎史。

  • 卷三·阮阅

      ●卷三·志气门  丞相李文正公,少年时尝以诗呈叔侍中,览而喜,赠之诗曰:“反观西里盛,世世秉钧衡。”后文正果大用,诏赐所居为谢元卿秉钧里;是知李氏自五代至本朝世居将相,非一日也。〔《翰府名谈》〕

  • 卷二十二·陈耀文

    <集部,词曲类,词选之属,花草稡编> 钦定四库全书 花草稡编卷二十二 明 陈耀文 辑 长调 瑞鹤仙【上元】         康伯可 瑞烟浮禁苑正绦阙春回新正方半冰轮桂华满溢花衢歌市芙容开遍龙楼两观见银烛星球有烂

  • 巻二十三·李攀龙

    钦定四库全书古今诗删卷二十三明 李攀龙 编明五言古诗郊游【刘基】草根蝼蝈鸣湖上蒹葭靡繁林溺深緑清池散圎紫离居昧节序陶情赖佳士泛舟出郊甸缓步信所履壶觞展倡酬及此晴日美啸歌望山川慷慨集悲喜归云入禹穴返照射

  • 卷二百二十六·曹学佺

    <集部,总集类,石仓历代诗选>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二百二十六 明 曹学佺 编 宋诗一百三 释德洪 寄彭景醇奉议 我庵湘山麓君家湘江尾共看湘山云同饮湘江水君有负郭田饱食骄穉世小儿操井臼大儿了租税我独生事

  • 海外恸哭记目录·黄宗羲

    海外恸哭记附录一思旧录赣州失事纪(行朝录之二)绍武争立纪(行朝录之三)舟山兴废(行朝录之五)日本乞师纪(行朝录之六)四明山寨纪(行朝录之七)沙定洲之乱(行朝录之九)附录二张元箸先生事略大学士机山钱公神道碑铭光禄大夫太子太保吏

  • 卷五十六·朱轼

    钦定四库全书史传三编卷五十六大学士朱 轼撰循吏传八金王政王政辰州熊岳人也其先仕渤海及辽皆有显者政当辽季乱浮沈州里高永昌据辽东知政材略欲用之政度其无成辞谢不就永昌败渤海人争缚永昌以为功政独逡巡引退吴王栋

  • 卷五·议委员留署办事·丁曰健

    窃四月间到台任事,惟时前任台湾府仝守患病已久,正在请员接署,旋即开缺,公事不无积压;各厅、县交代文册纷繁,亦宜由道查核;是以暂留候补经历唐均在署,帮同清厘。兹史署守到任以后,一切渐有头绪,业令该员循例听候差

  • ●卷二·钱谦益

    ○滁阳王王名子兴,姓郭氏,濠州定远县人,其先曹州人也。至正壬辰二月起兵,乙未三月卒于和阳。洪武元年追封滁阳王。至正十二年壬辰二月乙亥,定远人郭子兴及孙德崖、俞某、鲁某、潘某等起兵,自称元帅,攻拔濠州,据其城守之。初,王

  • 卫剌王宇文直传·令狐德棻

    卫剌王宇文直,字豆罗突。魏恭帝三年(556),封秦郡公,食邑一千户。武成初年,外出镇守蒲州,任大将军,晋封卫国公,食邑一万户。保定初年,任雍州牧,随即升任柱国,转任大司空,出任襄州总管。天和年间,陈国湘州刺史华皎举州前来归附,诏命

  • 土土哈传·宋濂

    土土哈,其祖先本武平北折连川按答罕山部族,其国号曰钦察,土土哈祖先世为钦察国王,传至忽鲁速蛮归附于太宗。忽鲁速蛮之子班都察随宪宗征麦怯斯,随世祖征大理、伐宋。土土哈为班都察之子。中统元年(1260),父子二人均随世祖北

  • 卷十八·鄂尔泰

    <史部,政书类,仪制之属,国朝宫史钦定四库全书国朝宫史卷十八经费二恭进皇太后圣夀恭进银一万两大号小珍珠三百串小珍珠三百串大号小珊瑚珠三百串小珊瑚珠三百串上用縀纱等六十三疋【内】满地风云龙縀一疋龙縀一疋蟒襴

  • 卷五·王溥

    后唐天成元年七月,御史台奏:“伏准故事,每月百官入阁,百司排仪仗,金吾勘契。入后,百官待制次对。入阁举论本司公事,左右起居分记言动,以付史馆编录,此大朝经久之道也。近奉敕旨,百官除常朝外,依宰臣每五日一度入内起居,拜讫便退,纵

  • 卷六十一(北齐三藏那连提耶舍译)·佚名

    △菩萨见实会第十六序品第一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迦毗罗国尼居陀林。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其名曰优楼毗螺迦叶。伽耶迦叶。那提迦叶。摩诃迦叶。舍利弗大目犍连。一切皆是大阿罗汉。诸漏已荆无复烦恼。其心自在。心

  • 阅科学的人灵交通记·太虚

    科学的人灵交通记,亦欧美思想从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之一产物。此类书在欧、美应已甚多,十数年前译有鬼语等,亦是此类。而此书则著者译者皆为最近一二年事,以知此一类思想,在欧、美今尚在长进时期中也。然以佛理而评订此书

  • 佛鉴禅师语录目次·无准师范

      序卷第一  庆元府清凉禅寺语录  镇江府焦山普济禅寺语录  庆元府雪窦山资圣禅寺语录  庆元府阿育王山广利禅寺语录卷第二  临安府径山兴圣万寿禅寺语录卷第三  小参  法语卷第四  普说  拈古卷

  • 长夜漫漫路迢迢·尤金·奥尼尔

    《长夜漫漫路迢迢》为奥尼尔最后一部作品,根据作者要求在其死后才能上映,该剧被作者自认为和公认为其最好的作品,并再次获得普利策奖。 1939年夏天,大战阴影笼罩的旧金山,在一座俯视着湾区、名为“道庵”的房子里,已经获得

  • 天台传佛心印记·怀则

    全一卷。元代怀则撰述。又作佛心印记。收于大正藏第四十六册。说明天台宗所传佛心印‘性具性恶’之法,并破斥禅家之‘教外别传,见性成佛’、相宗之定性二乘、性宗之无佛性等义。注书有明代传灯所著之天台传佛心印记注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