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复兴佛教僧侣应受军训

──二十六年冬对汉藏教理院防护训练队训辞──

本院院生之受训,有两重关系:一、本院系教育厅备案及领补助费之一学院,奉厅令须与高中以上一般学生同受军训。二、本院院生系僧众占大多数,故呈行营及教厅依训练总监部所颁僧众得特组专施救护防护训练之规定,另成特组之训练。一般学校学生无本院院生多系僧众之关系,故不须另成特组;一般寺院僧众无本院院生系学生之关系,故不须定受特训,此为本院院生须一律受特组训练之理由。

佛法以佛菩萨之智悲为根本,以执金刚之威猛为方便。执金刚即为佛菩萨武装起来之变相。世有持诵金刚密法而于僧众受救护或防护等护国救民、护教救世之特训起疑沮者,正楞严所谓“如说药人,真药现前反不能识,如来说为可怜悯”!盖根本失方便,则无以彰救人救世之用;方便本失根,则或丧失菩提善净之体。故在家佛子,虽可各随其职位以行事,而出家僧众之特组,则限于救护防护之训练。

本院以汉藏教理之名,旨在沟通汉藏佛教之教理。然汉地佛教之特点有禅宗,禅宗重在头陀苦行的刻苦耐劳;藏地佛教之特点在密宗,密宗重在金刚勇力的勤勇精进。中国民族与佛教的复兴,皆将托命于国民与教徒之能刻苦耐劳与勤勇精进。若能从汉藏佛学暂习得这两点殊胜,乃能贯澈本院之宗旨,奠定复兴中国佛教之基石。本院今施特训,在能实习刻苦耐劳与勤勇精进,以成有秩序之服从,有组织之奋斗,敏捷之动作,劳苦之煆炼。中国三十余年来之学校教育,失败在学生之养成骄惰奢逸,但能享受而不能劳作;近年来对全国学生及壮丁施以军训,不惟为应付目前国难,亦为造成优良强健国民之要图。今欲复兴中国佛教,亦必须寺院僧众,尤其是僧教育之学僧,能矫正向来散漫放逸、怯弱萎缩之旧习,实现出整齐严肃劳苦勤勇之精神。本菩萨之智悲,去施行护教救世、护国救人之方便工作。

由此本院院生应比一般的禅林僧众,格外能吃苦、习劳、守规矩,并精勤学习众善功德,降伏止息一切恶魔害世害人之事。如畏劳苦、图舒服、不守规则,不勤学习,那是必为佛教中害虫,不惟为本院所摈除,亦是在复兴中国民族及中国佛教趋势中所应淘汰的。要言之,就是实现出汉藏佛教头陀苦行与金刚勇力的特有精神,这是今天特训开始所首先要明白的一点!(见海刊十九卷一期)

  


猜你喜欢
  卷三·心圆
  第十六 舍利弗经之义释·佚名
  以身谤法罪过无量·印光
  佛地经论卷第五·佚名
  云溪俍亭挺禅师语录卷之五·净挺
  金刚顶莲华部心念诵仪轨一卷·佚名
  卷三十七(那连提耶舍译)·佚名
  卷第八十二·李通玄
  卷第五·佚名
  卷第一百二十二·佚名
  佛说给孤长者女得度因缘经卷上·佚名
  卷之十三·纪荫
  卷三十六·彭绍升
  净名玄论卷第五(宗旨中)·吉藏
  广大发愿颂·龙树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了元·唐圭璋

      僧了元,号佛印,浮梁人。曾住持杭州灵隐寺。   满庭芳   鳞甲何多,羽毛无数,悟来佛性皆同。世人何事,刚爱口头浓。痛把群生割剖,刀头转、鲜血飞红。□□□,零炮碎炙,不忍见渠侬。   喉咙。才咽罢,龙肝凤髓,毕竟无踪。

  • 卷十三·阮阅

      ●卷十三·评论门  鲁直谓陈后山“学诗如学道”,此岂寻常雕章绘句者之可拟哉!客有谓余言:后山诗其要在于点化杜甫语尔。杜云“昨夜月同行”,后山则云“勤勤有月与同归”。杜云

  • 巻二十·袁表

    钦定四库全书闽中十子诗卷二十    明 袁表马荧 编唐观察集江上书怀寄周林敏昔年曾共醉兰舟明月闲情忆旧游独客荒村空向暮异乡多病厌逢秋残烟古戍闻寒笛落日枫林见驿楼为报别来憔悴甚漫因尊酒一销忧送冯华古人

  • 清风亭稿题词·童轩

    ●清风亭稿题词寄题清风亭稿【魏骥】累牍聨编辱拜嘉从知丽则异淫哇十年苦忆非徒慰一代名言自足夸出入陶韦殊脱颕规模元白已成家太平歌颂湏君手玉署期看振国华诵清风亭稿偶成【并序 杨守陈】辱示佳什秉烛讽诵以张公为

  • 卷一百五十一·列传第三十八·宋濂

        薛塔剌海   薛塔剌海,燕人也,刚勇有志。岁甲戍,太祖引兵至北口,塔剌海帅所部三百余人来归,帝命佩金符,为炮水手元帅,屡有功,进金紫光禄大夫,佩虎符,为炮水手军民诸色人匠都元帅,便宜行事。从征回回、河西、钦察

  • 卷二百六十 列传四十七·赵尔巽

      姚启圣子仪 吴兴祚 施琅朱天贵   姚启圣,字熙止,浙江会稽人。少任侠自喜。明季为诸生。顺治初,师定江南,游通州,为土豪所侮,乃诣军前乞自效。檄署通州知州,执土豪杖杀之,弃官归。郊行,遇二卒掠女子,故与好语,夺其刀杀之,还

  • 卷第二百二十六·胡三省

    唐纪四十二〔起屠维协洽(己未)八月,尽重光作噩(辛酉)五月,凡一年有奇。〕《代宗睿文孝武皇帝下》大历十四年〔(己未、七七九)〕1八月,甲辰,以道州司马杨炎为门下侍郎,〔大历十二年,杨炎以党元载贬。〕怀州刺史乔琳为御史大夫,并同

  • 读礼通考卷六十二·徐乾学

    丧仪节二十五名号曲礼君天下曰天子朝诸侯分职授政任功曰予一人【注皆摈者辞也】践阼临祭祀内事曰孝王某外事曰嗣王某【注皆祝辞也】临诸侯畛于鬼神曰有天王某甫【注畛致也祝告致于鬼神辞也曰有天王某甫某甫且字也不名

  • 西征日录·杨一清

    序 予在宁夏时,尝默忆,被召以来,道里月日闻见之,概笔录之,以备遗忘。事定,复将所处置兴革,撮要举凡,附录其中。而交际答问之微,亦漫及之。事体所关,庶他日有足徵者耳。既而,敕召还京。此纸藏之巾笥,未尝以出诸人。比部事稍闲,偶取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 金纪四·纪昀

    金纪 【四】世宗 【二】○世宗二大定十二年春正月戊寅诏有司凡陈言文字皆国政利害自今言有可行以其本封送秘书监当行者录副付所司丙申以水旱免中都 西京南京河北河东山西陕西去年租税二月壬寅帝谕诸王府长史曰朕选汝

  • 范云传·姚思廉

    范云字彦龙,是南乡舞陰人,晋朝平北将军范汪的第六代孙。六岁时,在路上遇见豫州刺史殷琰,殷琰认为他人才出众,邀请他来作客。范云在问答应对时很有风度文采,旁若无人。殷琰让他作诗,提起笔来立刻写成,在座的人都很赞叹。范云曾

  • 杜牧传·欧阳修

    杜牧字牧之,很会写文章。考中进士,又选中贤良方正能言极谏科。沈传师上表举荐他任江西团练府巡官,又任牛僧孺淮南节度府掌书记。提拔为监察御史,写信称病在东都设立分衙门。因弟弟杜耾病重辞官职。又任宣州团练判官,封为殿

  • 中国建国的根本要事·太虚

    ──三十五年夏作──使农民成为真正的中国主人,实为中国建国的根本要事。否则、中国国政基础终被劫在土劣贪污集团手内,不能有真正的民主;亦任何政党主义,任何法制国策,都成具文而莫征实效。余历居山乡农村,颇知中国百分之

  • 走在心灵皈依的路上·李叔同

    那禅房古寺,那晨钟暮鼓青灯黄卷的禅院生活,有着透彻心扉的清凉幽静之感。暮色里,在香火袅袅中听空灵的佛经,心也纯净了许多,感觉走在心灵皈依的路上。接受慈祥的指引放下了尘世沧桑,进入皈戒的祥光,我接受慈祥的指引,让心更加

  • 摄大乘论释 第五卷·世亲

    摄大乘论释 第五卷世亲菩萨释陈天竺三藏真谛译释应知胜相第二之一相章第一此义有四章。一相。二差别。三分别。四显了意依论曰。如此已说应知依止胜相。云何应知应知胜相释曰。前说次第有十义。已释第一依止胜

  • 新官到任仪注·佚名

    《新官到任仪注》是有关明代庆贺、乡饮、祭祀等礼仪程序与规范的官箴书。“仪注”主要关注于“仪式的程序和操作细节,是规范性、说明体的文字,可以用作仪式指南。”全书涉及的礼仪类型分十八种:在外开读礼仪、进贺礼仪、

  • 药性切用·徐大椿

    本草著作。6卷。旧题清徐大椿(灵胎)撰。该书将《本草备要》、《本草从新》等书内容再加编排,每药数据,简述性味归经,功效宜忌。其学术思想、撰述风格均与徐氏《神农本草经百种录》迥异,实非徐氏之作。此书被收入《徐

  • 最上乘论·弘忍

    全一卷。唐代弘忍述。论述守一己之心为修道之要门。收于大正藏第四十八册。内题为‘凡趣圣道悟解真宗修心要论’。此论内容共分果、行二门,藉十四条问答方式,论释有关自心本来清净、不生不灭、本师、众生与佛同体、持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