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之十一

嘉兴大藏经 即非禅师全录

即非禅师全录卷之十一

门人明洞性安性节明觉明幢全编

三教圣人图

中华去西域十万奇里瞿昙先孔老四百余年迹有向背道无间然总刹土以同居孰彼孰此融三际于当念谁后谁先机前觑破三老鼻孔一串稍涉形迹依旧十万八千

无极太极皇极三老指龟成鳖聚头恰似品宇口里元无一舌

三圣合一图

三心不可得六耳不同谋是法皆平等无劳强出头

神农

纵横妙展无为化识尽甘辛百草头厚德活人今古颂恩如天大孰堪侔

南极老人

脚踏地头顶天行仁布德不知年位居南极寿无极天上人间第一仙

巢父

帝王若好梦高士自惺惺寱语入巢耳至今洗不清

老子

清净无为守真抱一法天利用为物作则展皇极之容诚万古之圣师感犹龙之叹乌足尽其道德五千玄言如日烜赫牛驾西游紫气东塞

孔子

文昭日月亘古师法道贯乾坤随时开阖即在世而出世夫是之谓过去儒童菩萨

化身

其德惟馨其智如神是谁面目东方圣人

列子

用之弥六虚废之无其所高名列群贤慧识超今古

庄子

日月有代谢物我无疏亲识得身中主方明蝶梦人

李铁拐(二首)

拐子铁脸皮一齐放不下只管去求真谁知身是假

者个跛脚仙平地上青天囊有长生药谁知不直钱

三顾草庐

不遇徐刘辈何人识卧龙开眸均是梦休说古英雄

朱买臣

千古功名册子里百年富贵扁担头若无折桂攀龙手争得金鞭出凤楼

陆修静(晋吴兴人字见寂)

目有重瞳掌有篆字背有斗文道合天地远法师爱其玄论而送过虎溪陶彭泽交必忘形而心存不二昔云尸解已千年今见丹青凛生气

陈芳(宋河南孟县人官廷尉)

一门十四世同居始终三百年孝义振起元明家风郑王二氏堪继名挂上天芳流万世(太祖擢郑王二氏孙子为左右春坊)

赵孟俯居士

不羡公虎豹文章不羡公麒麟头角只羡公拶透祖师关踏碎生死窟一别人间四百春凛凛仙姿标松雪

宋景濂居士

心平似地量阔如天功垂后世卓识无前以文华国犹春行大地以道佐命若手捧大千宗儒护释觉后推先诚永明之转世继应化之圣贤

瑞塘居士(石香居士请)

挺然人杰声色不动义路宅仁惟遵祖训壮年踏遍天下视大千犹一尘优游七七之年悟英雄如昨梦由是屏迹权门松石昆仲家临东海对南山间看青鸾生彩凤

丰主源檀越

正笏垂绅俨尔如神眉棱剑气目耀双轮布德泽如层云之雨饮法喜如透花之春檀护三宝年逾七句义方孙子如凤如麟芳绍贞宗玉叶功高世代王臣描得成也赞不尽纪年自有老龙鳞

锅岛和泉守高岳居士

虔请题赞直笔便判隐秀犹深谷芝兰壮直如苍松古干积岳导川真个丈夫成佛作祖不离者汉

为犹子廷礼题父母像

父母非我亲谁是最亲者汝既不能知叫我如何写阴阳未分时为汝题了也汝眼瞥然开恩爱一齐舍说甚慈范陈孺人严君林长者

献花天女

朵朵心花随意彰幻人持献法中王天龙八部生欢喜佛果同圆遍界香

献乐天女

法乐和调献六通众生苦乐佛心同幻人幻出无生曲一切咸令脱苦空

道零小影

早持峻节有先居士之高风天性幽闲现比尼身而入道莲华喻其清净合掌见自佛心棒头磕着无生忍不羡龙华会上人

锦鲤

禹门透跃来破浪易凡胎更待春面动为霖遍九垓

大鹏

振翼乾坤小忘机日月长那伽誓不啖归命法中王

画狮

金毛才出窟威已辟妖狐有语资君德何妨充佛奴

画象

未调菩萨御先代帝王耕知汝有弘愿恩沾几百生

画龙

潜身烟雾里鳞甲生光辉一点睛如电从教破壁飞

画虎

笔下忽翻身威狞赫杀人不须重豹变文质已彬彬

画凤

全仁为竹实七德是梧桐出为圣王瑞依然建武中

画鹤

有意腾霄汉无心浴凤池翘云松下立静对道人宜

画鹊木

毫端飞出自何时色泽鲜妍更羽仪懒向人间传喜信高楼直上不萌枝

题木莲杜鹃

联芳幻出玉堂中香色撩人莫品伦自离污泥栖木杪年年缄口过残春

画松

不绘闲花绘古松爱君无改岁寒容春风影里自忘腊白玉堂中起蛰龙

画竹

修竹数竿写意浓枝枝叶叶起清风知音赖有香严在漫卷丝纶付钓翁

此君移半幅日日报平安虽不藏风雨偏能引凤鸾

画梅

南枝缀玉北枝斜信是花光手段奢每向堂前看月色犹疑花影透窗纱

画牡丹

百卉萌芽破绿苔灵根原不假栽培赵昌笔力回春色魏紫姚黄烂熳开

题雪毬红杏

华时百卉沓纷纷红白交光独迈伦一自团披西竺雪无心占断上林春

倒垂花

不沾雨露独自开花颠倒想尽攃手悬崖

题富士山图三首

士能富德山因名莫写其心只写形点破未分前黑白一毫头上起雷霆

山如有道足无求嬴得高名冠九洲一片冰怀长映雪簪缨早已付东流

墨云初布水流香污却玄沙白一张万仞峰头三夏雪不知世界有炎凉

猜你喜欢
  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裴休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三十二·佚名
  佛心经品亦通大随求陀罗尼卷上·佚名
  卷四十四·佚名
  泥犁品第四十二·佚名
  与杜万空居士书(三通)·太虚
  三一 教授尸伽罗越经·佚名
  根本说一切有部百一羯磨卷第七·佚名
  卷第二(弥沙塞)·佚名
  第七十五章 鲁哈那州之征服·佚名
  翻译名义集卷第十七·法云
  羯磨仪式卷下·书玉
  起信论疏笔削记卷第十二·子璇
  卷一 晋·宝唱
  卷之一·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提要·陈耀文

    钦定四库全书      集部十花草稡编        词曲类二【词选之属】提要【臣】等谨案花草稡编二十四卷明陈耀文编耀文有经典稽疑已着录是编采掇唐宋歌词亦间及于元人而所采殊少耀文自称其因唐花间集宋草堂

  • 安阳集钞·吴之振

    韩琦夜合俗人之爱花,重色不重香。吾今得真赏,以矫时之常。所爱夜合者,清芬逾众芳。叶叶自相对,开敛随阴阳。不惭历草滋,独擅尧阶祥。得此合欢名,忧忿诚可忘!茸茸红白姿,百和从风飏。沉水燎庭槛,薰陆纷缨裳。弥月固未歇,况兹夏景

  • 卷二百四十七·列传第一百四十四·柯劭忞

      ○宦者   李邦宁 张仲翥 野先帖木儿 赵伯颜不花 朴不花   蒙古功臣子弟给事内廷,虽间用宦者,不为上所亲信,故弄权病国者无闻焉。至惠宗之世,朴不花始以孽后里,夤缘柄用,遂与奸臣同恶相济,譬之鸩酒,稍濡口吻,而毒已溃

  • 卷九十一 志六十六·赵尔巽

      ◎礼十宾礼   藩国通礼山海诸国朝贡礼敕封藩服礼外国公使觐见礼   内外王公相见礼京官相见礼直省官相见礼士庶相见礼   四曰宾礼。清初藩服有二类,分隶理藩院、主客司。隶院者,蒙古喀尔喀,西藏、青海、廓尔喀

  • 第四十五回 抚叛兵良将蒙冤 剿海寇统帅奏捷·蔡东藩

      却说川楚陕三省的教徒,头目虽多归擒戮,余孽尚是不少。额勒登保德楞泰,又往来搜剿,直到嘉庆七年冬季,始报大功戡定。嘉庆帝祭告裕陵,高宗陵。宣示中外,封额勒登保一等威勇侯,德楞泰一筹继勇侯,均世袭罔替,并加太子太保,授御

  • 卷五十三·高士奇

    钦定四库全书左传纪事本末卷五十三詹事府詹事高士竒撰春秋灾异【凡因他事别见者不复更载】隐公元年八月有蜚不为灾亦不书 九年春王三月癸酉大雨霖以震书始也庚辰大雨雪亦如之书时失也几雨自三日以往为霖平地尺为大雪

  • 卷五十五·张守节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正义卷五十五 唐 张守节 撰 留侯世家第二十五    史记五十五 留侯【括地志云故留城在徐州沛县东南五十五里今城内有张良庙也】张良者其先韩人也【括地志云城父在汝州郏县东三十里韩里也】大

  • 志第二十六 百官三(原文)·范晔

    宗正 大司农 少府宗正,卿一人,中二千石。本注曰:掌序录王国嫡庶之次及诸宗室亲属远近,郡国岁因计上宗室名籍。若有犯法当髡以上,先上诸宗正,宗正以闻,乃报决。丞一人,比千石。诸公主,每主家令一人,六百石。丞一人,三百石。本注曰

  • 卷五十四 杨震列传第四十四·范晔

    (杨震)◆杨震传,杨震字伯起,弘农华陰人。八世祖杨喜,汉高祖时因功封赤泉侯。父亲杨宝,学《欧陽尚书》,哀帝、平帝时,不问世事,隐居教学。居摄二年(7),同龚胜、龚舍、蒋诩一道被征召,不受,逃跑,不知所在。光武帝非常赞赏他的气节。

  • 刘休传·李延寿

    刘休字弘明,沛郡相县人。起初做驸马都尉,宋明帝做藩王时,刘休为湘东国常侍,不被明帝赏识。承袭祖父的爵位封为南乡侯。他的朋友陈郡人谢俨和丞相刘义宣造反,刘休被牵连办罪,囚禁在尚方监狱。孝武帝去世后,才被放出。泰始初年

  • 卷十四下 尽心章句下·孙奭

    孟子曰:“逃墨必归于杨,逃杨必归于儒。归,斯受之而已矣。”(墨翟之道,兼爱无亲疏之别,最为违礼。杨朱之道,为己爱身,虽违礼,尚得不敢毁伤之义。逃者去也,去邪归正,故曰归。去墨归杨,去杨归儒,则当受而安之也。)今之与杨、墨辩者,如追

  • 提要·张大亨

    钦定四库全书      经部五春秋五礼例宗      春秋类提要【臣】等谨按春秋五礼例宗七卷宋张大亨撰大亨字嘉父湖州人登元丰乙丑乙科何防春渚纪闻王明清玉照新志并载其尝官司勲职以王国侍读讲官名与朝廷相紊

  • 五阴品第二之二·佚名

    持世。何谓菩萨摩诃萨正观察选择识阴。菩萨摩诃萨观非阴是识阴。颠倒阴是识阴。虚妄阴是识阴。何以故?持世。是识阴从颠倒起。虚妄缘所系。从先业有。现在缘所系。属众因缘。虚妄无所有。忆想分别起。从识而生。有所识

  • 卷四百六十九·佚名

    △第二分众德相品第七十六之二尔时具寿善现白佛言:世尊,诸菩萨摩诃萨。甚为希有。行深般若波罗蜜多观察二空。虽知诸法一切如梦如响如像如光影如阳焰如幻如化。皆非实有无性为性自相皆空。而能安立善非善等诸法差别皆无

  • 太清五十八愿文·佚名

    太清五十八愿文,撰人不详。从内容文字看,当系南北朝或隋唐道士摘录灵宝经戒改编而成。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戒律类。内容分三部分。其一为《五十八愿文》,罗列五十八条愿念,如「若见饮酒,当愿一切制于命门,以远祸乱」

  • 静居集·张羽

    又称《静庵集》。诗集。四卷。明张羽撰。张羽,字来仪,以字行,更字附凤。本浔阳 (今江西九江)人,侨居浙江吴兴。元末领乡荐,为安定书院山长,再徙于吴。洪武六年 (1373),征起,廷对称者,授太常寺司丞,后又兼翰林院,同掌

  • 变法通议·梁启超

    清末鼓吹维新变法的政论著作。梁启超著。共14篇。自1896年8月陆续发表于《时务报》。其中《论变法必自平满汉之界始》和《论变法后安置守旧大臣之法》两篇发表于1898年12月及1899年1月《清议报》第1册、第2册、第4册

  • 妙法莲华经·佚名

    妙法莲华经(Saddharmapundarika-sutra) ,简称《法华经》, 在古印度、尼泊尔等地长期流行。在克什米尔、尼泊尔和中国新疆、西藏等地有40多种梵文版本,分为尼泊尔体系、克什米尔体系(基尔基特)和新疆体系。尼泊尔体系版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