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九十一 志六十六

  ◎礼十宾礼

  藩国通礼山海诸国朝贡礼敕封藩服礼外国公使觐见礼

  内外王公相见礼京官相见礼直省官相见礼士庶相见礼

  四曰宾礼。清初藩服有二类,分隶理藩院、主客司。隶院者,蒙古喀尔喀,西藏、青海、廓尔喀是也;隶司者,曰朝鲜,曰越南,曰南掌,曰缅甸,曰苏禄,曰荷兰,曰暹罗,曰琉球。亲疏略判,于礼同为属也。西洋诸国,始亦属于藩部,逮咸、同以降,欧风亚雨,咄咄逼人,觐聘往来,缔结齐等,而于礼则又为敌。夫诗歌“有客”,传载“交邻”,无论属国、与国,要之,来者皆宾也。我为主人,凡所以将事,皆宾礼也。兹编分着其仪节,而王公百官相见礼与士庶相见礼,亦附识焉。

  藩国通礼清初,蒙古北部喀尔喀三汗同时纳贡。朔漠荡平,怀柔渐远。北逾瀚海,西绝羌荒。青海厄鲁特,西藏准噶尔,悉隶版图。荷兰亦受朝敕称王,名列藩服。厥后至者弥众,乃令各守疆圉、修职贡,设理藩院统之。

  崇德间,定制,外藩诸部贝勒等有大勋绩,封和硕亲王,或多罗郡王,次多罗贝勒,遣使持信约往封。既入境,贝勒出迎五里外,跽俟制册过,骑以从。抵府,设香案正中,使臣奉册其上,退立左旁,贝勒一叩三跪。毕,兴,复跪,使臣授册。宣读官宣毕,置原案,三叩,兴。受册如初礼。贝勒与使臣对行六叩礼。使臣坐左,贝勒坐右。事讫,躬送如前。凡有诏敕、赏赉至亦如之。

  内外札萨克会盟,三年一举。使臣赍制往,迎送礼同。自王以降,岁时朝贡者,分年番代,列班末行礼。坐次视内亲王、贝勒、贝子、公降一等,宴赉有差。

  康熙五十九年,定朝觐年例。蒙古二十四部为两班,喀尔喀札萨克等为四班。雍正四年,帝念四十九旗王公台吉远至勤劳,诏改三班,二岁一朝。咸丰八年,以蒙古汗王等远道输将,谕令停止年班。御前行走者,番上如故。

  其贡献仪文,按季各旗遣一人来将事,年时贡马匹羊酒,交理藩院转纳礼部。朝贡赏赉诸典,柔远清吏司掌之。

  山海诸国朝贡礼凡诸国以时修贡,遣陪臣来朝,延纳燕赐,典之礼部。将入境,所在长吏给邮符,遴文武官数人伴送。有司供馆饩,遣兵护之。按途更代,以达京畿。既至,延入宾馆,以时稽其人众,均其饮食。翼日,具表文、方物,暨从官各服其服,诣部俟阶下。仪制司官设表案堂中,质明,会同四译馆卿率贡使至礼部,侍郎一人出立案左,仪制司官二人分立左右楹。馆卿先升,立左楹西。通事、序班各二人,引贡使等升阶跪。正使举表,馆卿祗受,以授侍郎,陈案上,复位。使臣等行三跪九叩礼,兴。退,馆卿率之出。礼部官送表内阁俟命,贡物纳所司。

  如值大朝常朝,序班引贡使等列西班末,听赞行礼如仪。非朝期则礼部先奏,若召见,馆卿豫戒习仪。届日帝御殿,礼部尚书引贡使入,通事随行,至丹墀西行礼毕,升自西阶,通事复从之。及殿门外跪,帝慰问,尚书承传,通事转谕,贡使对辞,通事译言,尚书代奏。毕,乃退。如示优异,则丹墀行礼毕,即引入殿右门,立右翼大臣末,通事立少后。赐坐、赐茶,均随大臣跪叩,饮毕,慰问传答如初。出朝所,赐尚方饮食,退。翼日赴午门外谢恩。

  礼部疏请颁赐国王并燕赉贡使,既得旨,所司陈赐物午门道左,馆卿率贡使等东面立,侍郎西面立,有司咸序。贡使诣西墀三跪九叩,主客司官颁赐物授贡使,贡使跪受。以次颁赐贡使暨从官从人,咸跪受。赞“兴,叩”如仪。退,赐宴礼部。

  贡使将归国,光禄寺备牲酒果蔬,侍郎就宾馆筵燕,伴送供偫如前。所经省会皆飨之,司道一人主其事,馆饩日给,概从周渥焉。

  顺治初,定制,诸国朝贡,赍表及方物,限船三艘,艘百人,贡役二十人。十三年,俄国察罕汗遣使入贡,以不谙朝仪,却其贡,遣之归。明年复表贡,途经三载,表文仍不合体制。世祖以外邦从化,宜予涵容,量加恩赏,谕令毋入觐。

  康熙三十二年,俄复遣使义兹柏阿朗迭义迭来朝,帝始召见,赐坐赐食。五十九年,葡萄牙使臣斐拉理入觐,帝御九经三事殿。使者入殿左门,升左陛,进表御座则膝行。帝受表,使者兴,出,凡出入皆三跪九叩。赐坐赐茶,谢恩如仪。

  初,琉球、安南、暹罗诸使来,议政大臣咸会集,赐坐及茶。乾隆初元,谕停止。时属国陪臣增扩,敕所司给皇清职贡图,以诏方来。四十七年正月,紫光阁锡燕,朝鲜、琉球、南掌陪臣与焉。燕罢,赐珍物。五十年,举千叟宴,特命朝鲜贺正陪臣齿逾六十者充正、副使,预宴赋诗。越五年,安南国王阮光平来京祝寿,定行礼班序,列亲王、郡王间,其陪臣仍附班末。五十八年,英吉利入贡,使臣玛戛尔等觐见,自陈不习拜跪,及至御前,而跽伏自若。

  嘉庆初元,再举千叟宴,朝鲜、安南、暹罗、廓尔喀额尔德尼王吉尔巴纳足塔毕噶尔玛萨九叩,“跪奉大皇帝前:窃小臣闻湖南教匪滋事,致天威震怒,遣兵剿除。今已平定,闻之忻慰。小臣受恩深重,虔修土产微物,表文,叩贺天喜。小臣属蒙天恩,视如子民,唯有一心归顺,和睦邻封。小臣阳布离京远,年尚幼,伏垦当作奴辈,曲施教导,霑恩不浅”云云。其贡物计十二事,语质意恭如此。

  二十一年,英复遣使来贡,执事者告以须行拜跪礼,司当冬等遂称疾不入觐,帝怒,谕遣归国,罢筵宴赐物。嗣是英使不复来庭。

  道光九年,回疆敉定,上太后徽号,缅甸国王遣使进金叶表,创举也。

  故事,琉球间岁一贡,至十九年,诏改四年为期。时国王尚育咨达闽抚吴文镕,谓琉球濒海,地患多风,朝贡以时,风雨和顺,岁则大熟。贡舶出入闽疆,岁颁时宪书,获以因时趋事。地不产药,赖舶载回应用。至航海针法,非随时练习不为功。若改四年,则恐丰歉不齐,人时莫授,药品既缺,针盘益疏,请复旧制便。报可。并令陪臣子弟得随贡使入监读书。

  光绪三十四年,廓尔喀入贡,赏正使噶箕二品服,副使四品服,其将事时,服色即各从其品,亦前此所未有者。

  凡贡期,朝鲜岁至,琉球间岁一至,安南六岁再至,暹罗三岁,荷兰、苏禄五岁,南掌十岁,均各一至,馀道远贡无常期。凡贡物,各将其土实,非土产者勿进。朝鲜、安南、琉球、缅甸、苏禄、南掌皆有常物,馀唯其所献。

  敕封藩服礼清自太宗征服朝鲜,镵石三田渡。厥后安南、琉球诸国,先后请封,皆遣使往。其他回首内乡者,航海匪敻,梯山忘阻,则玺书褒奖,授来使赍还而已。

  崇德间,定制,凡外邦效顺,俱颁册锡爵。进奏书牍,署大清纪年。若朝贡诸国无子嗣位,则遣陪臣请朝命,礼部奏遣正、副使各一人持节往封,特赐一品麒麟服以重其行。行日,工部给旗仗,兵部给乘传。封使诣礼部,仪制司官一人奉节,一人奉诏敕,授本部长官,以授正、副使,跪受。兴,出易征衣乘传往。将入境,其国边吏备馆传夫马。缘途所经,有司跪接。

  及国,嗣封王遣陪臣郊迎,三跪九叩,劳使者一跪三叩。延入馆,陈诏节龙亭内,行礼如仪。谒使者三叩,不答。诹日,王率陪臣诣馆,礼毕,王先归。龙亭舁行,仗乐前导,封使后随。入门陈正中,使者及阶下马,正使奉节,副使奉诏敕,入殿陈案上,退立东旁。王率众官北面立,三跪九叩,兴,诣封位前跪。副使奉诏书付宣读官,宣讫,王行礼如初,出俟门外。使者出,跪送。有间,适馆劳之。使者还朝,乃修表文,具方物,遣陪臣诣阙谢恩。

  如谕祭兼册封,先于其祖庙将事,谕祭文陈案上,使者左右立。世子跪叩如前,退立神位左,乃宣读,众俯伏。宣毕,兴。送燎行礼,使者退。次行册封礼,仪与前同。

  至以诏敕授使赍还,则礼部设案午门,位正中,尚书立案左。仪制司官从馆卿率来使入,授诏敕,序班引诣案前跪,授受如制。退诣丹墀西,三跪九叩,礼成,归授国王。谢恩同。

  外国公使觐见礼康熙初,外洋始入贡,中朝款接,稍异藩服。南怀仁官钦天监,赠工部侍郎,凡内廷召见,并许侍立,不行拜跪礼。雍正间,罗马教皇遣使来京,世宗许行西礼,且与握手。乾隆季叶,英使马格里入觐,礼臣与议仪式,彼以觐见英王为言,特旨允用西礼。筵宴日,且亲赐卮酒。商约既缔,将命频繁。咸、同间,外国使臣尝求入觐,时以礼制乖异,力拒之。同治时,英、法使臣固请再四,我犹绳以华制,莫之应。彼且曰,宜亟修好,阻其入觐,是靳以客礼也。

  十二年,穆宗亲政,泰西使臣环请瞻觐,呈国书,先自言用西礼,折腰者三,廷臣力言其不便。直隶总督李鸿章建议,略言:“先朝召见西使时,各国未立和约,各使未驻京师,国势虽强,不逮今日,犹得律以升殿受表常仪。然嘉庆中,英使来朝,已不行三跪九叩礼。厥后成约,俨然均敌,未便以属礼相绳。拒而不见,似于情未洽。纠以跪拜,又似所见不广。第取其敬有馀,当恕其礼不足。惟宜议立规条,俾相遵守。各使之来,许一见,毋再见,许一时同见,毋单班求见,当可杜其觊觎。且礼与时变通,我朝待属国有定制,待与国无定礼。近今商约,实数千年变局,国家无此礼例,往圣亦未豫定礼经,是在酌时势权宜以树之准。”时总理各国事务恭亲王以拜跪仪节往复申辨,而各使坚执如初。势难终拂其意,乃为奏请,明谕允行。

  其年夏,日本使臣副岛种臣、俄使臣倭良嘎哩、美使臣镂斐迪、英使臣威妥玛、法使臣热福理、和兰使臣费果荪瞻觐紫光阁,呈国书,依商订例行事。接见时,帝坐立唯意,赐茗酒,恩自上出。使臣讯安否,谨致贺辞。未垂问,毋先言事。西例臣见君鞠躬三,今改五鞠躬。使臣初至始觐见,馀则否。嗣后亲奉国书者仿此。其礼式先期绘图试习,觐见某处所,某月日时,并候旨行。其大略也。

  光绪十六年,驻英使臣薛福成奏陈:“各使觐见,须定明例。凡使臣初至一国,其君莫不延见慰劳,使臣谒毕,鞠躬退,语不及公。此通例也。顷闻驻京公使,以未蒙昼接,不无私议。昔年英使威妥玛藉词不令入觐,致烟台条款多要挟,靳虚文而受实损,非计之得。今宜循同治十二年成案,援据以行。若论礼节,可于召见先敕下所司,中礼西礼,假以便宜。如是,彼虽行西礼,仍于体制无损。”云云。自是遂为定例。

  二十七年,联军平拳匪,各国挟求更改礼节。谓各使臣会同觐见,必在太和殿。一国使臣单行觐见者,必在乾清宫。呈递国书,必遣乘舆往迓,至宫殿前降舆,礼成送归。赍奏国书,必自中门入,帝必躬亲接受。设宴乾清宫,帝必躬亲入座。嗣复允会同觐见改在乾清宫,而轿用黄色。于是庆亲王奕劻等以天泽堂廉之辨,不能每事曲从。遂与各使磋商,历时数月,始将乘坐黄轿、太和殿觐见暨宫殿阶前降舆三事酌议改易,而争议始息。

  各国亲王觐见仪,始光绪二十四年。德国亲王亨利入觐,帝幸颐和园,御仁寿殿,亨利公服入,递国书,帝慰劳之。既,亨利欲觐皇太后,帝奉懿旨代见。是日巳刻,御玉澜堂,亨利偕德使海靖等入,外部司官引殿东便门外入布幄少憩。驾至,扈从如仪,鸣鞭三,升座。庆亲王等侍左右,外部长官率亨利等自中门入,北乡一鞠躬,行数武又一鞠躬,至龙柱前又一鞠躬。然后奉国书进,庆亲王降左阶接受,陈玉案,亨利等又一鞠躬,帝颔首答之,操国语慰劳。庆亲王跪案左聆玉音,降阶,操汉语传宣。德翻译官译毕,亨利等又一鞠躬,帝仍颔首答之。亨利等退数武又一鞠躬,退至堂左,又一鞠躬。礼成。

  内外王公相见礼崇德初元,定宗室外藩亲王、郡王、贝勒、贝子相见仪。宾及门,王府属官入告,主人降阶迎,宾辞,主人升。宾从自中门入,宾趋左,主人趋右。行相见礼,二跪六叩,即席序立。从官升东阶,行礼亦如之。兴,入右门,坐宾后。执事献茶,宾受茶,叩,主人答叩。饮茶叙语毕,从官趋前楹,跪,叩,兴,趋出。宾离席跪叩,主人答叩,并兴。宾出,主人降阶送,属官送门外。

  若外藩郡王见,则主人迎送殿外,不降阶。相见,宾二跪六叩,主人答半。宾辞退,跪叩,主人答跪不叩。馀如亲王仪。

  外藩贝勒见,主人离坐迎,不出殿,宾北面跪叩如初,主人立受。即席正坐,宾侍坐。辞退跪叩,主人立受不送。馀如郡王仪。

  外藩贝子、公见,府属官引宾入殿,跪叩同。辞退仍跪叩,主人皆坐受。馀如贝勒仪。

  外藩亲王见郡王,主人迎送大门内,馀与亲王相见同。郡王见郡王亦如之。

  其外藩贝勒见郡王,如郡王见亲王礼。以下宾主相见,降杀递差。

  外藩亲王见贝勒,主人迎送门外。宾入,主人从,相见各一跪三叩。外藩郡王暨贝勒见贝勒同。

  外藩贝子、公见贝勒,宾一跪三叩,主人跪拱手受。

  外藩王、贝勒见贝子,宾主一跪一叩坐,此其异者也。

  京官相见礼顺治元年,定制,京朝官敌体相见,宾及门,主人迎大门内,揖宾入,及阶,让升,宾西主东。及厅事,让入,皆北面再拜。兴,主人为宾正坐西面,宾辞,主人固请,卒正坐。宾还正主人坐东面亦如之。宾就坐,受茶,揖,主人答揖。饮茶叙语毕,告辞相揖。宾降阶,主人送及门,复相揖。宾辞,主人固请,送宾大门外,视宾升舆马,乃退。

  尚书、左都御史见大学士同。宾降一品者,主人趋正宾坐,辞亦如之。馀仪同。

  二品以下京堂官翰詹科道见大学士,主人迎仪门内,送大门外,不视升舆马。

  科道见左都御史、副都御史、尚书仪同。

  五品至八品官见大学士,主人迎堂阶下,宾就东阶,主人导入。宾北面拜,辞,乃三揖,主人东面答揖。宾趋正主人坐,辞,固请,卒正坐相揖。宾西面,主人东北面坐。宾启事毕,辞退,三揖如初。主人送二门外。

  翰詹科道见二三品官,如宾降一等礼。见四五品官,如同官礼。

  阁部寺监属官见其长官,初见,公服诣署,升自东阶,具履行陈坐案,依次向坐三揖,长官避席答揖。退。若燕见,如五品官见大学士仪。

  国学生见国子师仪,初见,具名柬,公服诣学,自东阶升堂,北面三揖,师立受。侍立左旁,西面受教,毕,三揖退。若燕见,通名,俟召乃入。师迎阶上,弟子升,揖。师入门,从之,北面再拜,师西面答揖。趋正师坐,师命坐,北面揖。师位东北面,弟子西面。茶至,揖,请问,揖。辞退,北面三揖,师皆答。出送,师前行,弟子后随,及二门外,弟子三揖,俟师入始退。

  翰林院庶吉士见大学士,与见教习庶吉士同。

  凡京朝官途遇回避,爵秩均等,分道行,次让道行,次勒马俟其过,又次下马,唯钦使即遇应回避者,分道行可也。又武职民公、侯、伯以下,男以上,文职大学士以下,九卿以上,得用引马一骑,途遇并下马回避云。

  直省文武官相见礼顺治间,定督、抚、学政、河漕总督,盐政,巡视御史相见,坐次平行,馀各按品秩行礼。

  雍正八年,定直省官相见,位均等者,宾至署,吏入白,启门,自中门入,至外堂檐下降舆马。主人迎檐前,揖宾入。及厅事,各再拜。其正坐、就位、进茶、辞退,如京朝官仪。

  属官见长官,辕门外降舆马,自左门入。初见具名柬,呈履行,文官司道见督抚,迎堂后屏内。及厅事,庭参则扶免,三揖,皆答揖。督抚正坐,司道旁坐。命坐,揖。茶至,揖。均答如仪。辞出,三揖如初。送至屏门外,司道三揖。俟督抚入,复三揖,趋出。督抚次日用名柬答拜。若公事谒见,常服通衔名,三揖就坐。馀同前。

  府、厅、州、县见,庭参拜则免,府、厅揖,答揖。州、县揖,立受。俱不送,不答拜。

  佐贰等官见,一跪三叩,不揖、不坐。府、厅、州、县见司道,与司道见督抚同。佐贰等官见司道,与见督抚同。

  同知、通判见知府,柬题晚生,入自中门,用宾主礼。

  州、县教职见督抚,仪如佐贰见司道,不迎送。见知府,迎送屏门外。见府倅,迎送堂檐下。馀同。见州、县,如同、通见知府仪。

  司、道、府、厅见学政,入中门,礼如宾主,迎送并出堂檐。学政品秩崇者,如见督抚仪。州、县见,庭参旁坐,主人答揖不答拜。

  运使见督抚、盐院,与司道同。运、判以次递降。

  武官副将以下见提督,初见具衔名、履行,披执则传免,易公服佩刀。都司、守备不免,跪宣名,席地坐,不进茶。馀仪按品递降,与文职同。

  顺治十三年,定直省文武官相见礼,提督见总督,入中门,至仪门下马,升堂三揖。总督正坐,提督佥坐,迎送不出堂檐。若提督兼世职者,总督西面,提督东面。辞出,送至堂檐下,视乘马。

  总兵见,仪门外下马,坐则侍坐,迎、送止阶上。与巡抚见,视宾主礼唯均,以下按品差降。

  至满、汉官相见,将军、副都统与督、抚、提、镇以敌体见。司道以下见将军如总督,见副都统如总兵,协领、参领见督抚同司道,佐领、防御同知府,骁骑校同州、县。不相统属者,一以宾主礼行之。

  其儒学弟子员见学师,与国子生见国学师同。

  士庶相见礼宾及门,从者通名,主人出迎大门外,揖入。及门、及阶揖如初。登堂,各北面再拜。兴,主宾互正坐。即席,宾东主西。饮茶,语毕,宾退,揖。及阶、及门,揖,辞,主人皆答揖。送大门外,揖如初。卑幼见尊长礼,及门通名,俟外次,尊长召入见,升阶,北面再拜,尊长西面答揖。命坐,视尊长坐次侍坐。荼至,揖,语毕,禀辞,三揖。凡揖皆答,出不送。若尊长来见,卑幼迎送大门外。馀如前仪。见父执友,与见尊长仪同。

  受业弟子见师长礼,初见,师未出,先入,设席正位,俟堂下。师出召见,乃奉贽入,奠贽于席,北面再拜,师立答揖。兴,谨问起居。命坐乃侍坐。有问,起而对。辞出,三揖,不送。常见侍坐,请业则起,请益则起。师有教,立听。命坐乃坐。师问更对,仍起而对。朝入暮出均一揖。与同学弟子,以齿序之。

猜你喜欢
  卷六 刺奢第六·刘向
  雍正一年一月至雍正二年三月·蒋良骐
  资治通鉴后编卷九·徐乾学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四百七十五·佚名
  卷之一百三十一·佚名
  雍正实录卷之九十·佚名
  ●郑氏史料续编卷四·佚名
  九八五 军机大臣奏《铁网珊瑚》内前后重复请将总校等交部议处片·佚名
  绎史卷五十七·马骕
  ●卷一·文秉
  晋纪十二 中宗元皇帝上建武元年(丁丑、317)·司马光
  中法天津条约·佚名
  第十章·管子之教育·梁启超
  第四十五章 明的制度·吕思勉
  卷五·郭良翰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五百零一·彭定求

        卷501_1 【和东都令狐留守相公(一作奉寄东都留守令狐相公)】姚合   除官东守洛阳宫,恩比藩方任更雄。拜表出时传七刻,   排班衙日有三公。旌旗严重临关外,庭宇清深接禁中。   三十六峰诗酒思,朝朝闲望与谁同

  • ●卷六·邵廷采

    ○郑遵谦郑遵谦,字履公,余姚临山卫人。父之尹,进士,官山西提学佥事,徙家会稽。遵廉少为诸生,任侠,斗鸡击剑,不为绳墨之士所礼。始与东阳许都交好,都蓄异意,遂与绝。自南都多故,遵谦阴养健儿,市好马,意指莫测。奄人屈尚忠逃至越,遵谦

  • 卷之一百二十六·佚名

    洪武十二年八月甲子朔○丁卯遣官释奠于先师孔子○上御华盖殿与侍臣论治身之道 上曰人之害莫大于欲欲非止于男女宫室饮食服御而己凡求私便于已者皆是也然惟礼可以制之先王制礼所以防欲也礼废则欲肆为君而废礼纵欲则毒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二百六十八·佚名

    .TRS_Editor P{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DIV{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TD{margin-bottom:1

  •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三百一·佚名

    天顺三年三月癸未朔命故金吾左卫指挥佥事曹玉从弟顺童袭职○巡抚宁夏右副都御史陈翌奏宁夏等卫学凡遇春秋二丁所用牲帛等物俱于公用粮内支给买办景泰五年革罢止行释菜礼且本处公用田粮岁入数多专以支给春秋二丁及旗纛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五十六·佚名

     万历十二年十二月癸卯朔无逸殿灾○大学士申时行等上言此殿为 皇祖所建以省耕歛观稼穑知小民之艰而固二业之本一旦被毁盖 上天出谴告以示仁爱欲使 圣志忧勤侧身修行思患豫防非偶然而已也臣等辅导无状调爕乖方致兹

  • 钦定古今储贰金鉴卷六·佚名

    明惠帝惠帝讳允炇太祖洪武二十五年立为皇太孙太祖子懿文太子标第二子也先是太子卒帝谓羣臣曰太子不幸至此古云国有长君社稷之福朕意欲立燕王何如燕王名棣太祖第四子也时学士刘三吾进曰皇孙年富世嫡之子子殁孙承嫡统礼

  • ·亲赴彰化内山督军剿灭全股踞逆摺·丁曰健

    奏为亲赴彰化内山,督军剿灭全股踞逆,并搜捕各处逸匪;台疆一律安定,现仍分兵净歼余孽,督属妥办善后事宜。恭摺驰陈,仰祈圣监事。窃臣先因彰化余匪续获未净,钦遵前奉谕旨,亲往剿办;业将统军起程日期暨到地后督剿获

  • 牙忽都传·宋濂

    牙忽都,祖名拨绰,睿宗之妃所生。拨绰之母名马一实,姓乃马真氏。拨绰骁勇善骑射,宪宗任命他为大将军,因北征钦察有功,赐号拨都。宪宗七年(1257)分土地与诸王侯,赐蠡州三千三百四十户与他。拨绰娶察浑灭儿乞氏,生薛必烈杰儿。薛

  • 罗洪先传·张廷玉

    罗洪先,字达夫,吉水人。其父罗循,历任兵部武选郎中,镇江、淮安知府,徐州兵备副使。洪先年幼时慕罗伦的为人。十五岁读王守仁《传习录》,非常喜爱,欲去从王守仁受业,父亲制止了他。于是,改拜同乡李中为师。嘉靖八年(1529)中进士

  • 卷十二·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十二田赋考【十二】官田【臣】等谨案官田之名见於周礼郑衆以为公家所耕田郑康成以为庶人在官者所受田二说不同马端临前考官田类止载殷周之公田耤田不及载师之官田似未赅备自汉至唐不闻云官

  • 第十一章 8·辜鸿铭

    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天丧予! ”辜讲当孔子第一次听到他最喜欢的学生——颜回的死讯时,孔子放声恸哭:“噢!老天哪,就这么对我么!就这么对我么!”

  • 成公·成公十七年·左丘明

    【经】十有七年春,卫北宫括帅师侵郑。夏,公会尹子、单子、晋侯、齐侯、宋公、卫侯、曹伯、邾人伐郑。六月乙酋,同盟于柯陵。秋,公至自会。齐高无咎出奔莒。九月辛丑,用郊。晋侯使荀罃来乞师。冬,公会单子、晋侯、宋公、卫侯

  • 复甘立仁居士书·太虚

    闻由音声、耳根、心识三和合成。根在音识之间,楞严正选闻根,虽曰音闻,初步入流亡所,即遗音返闻,不重于音也。但心闻洞十方,初心不能入,此为初心设方便,故令即音闻而弃音入闻耳。武昌佛学院出版之楞严研究,可参阅之。太虚复。(见

  • 即人成佛的真现实论·太虚

    ──二十七年二月在重庆作──堕世年复年,忽满四十八,众苦方沸腾,遍救怀明达,仰止唯佛陀,完就在人格,人圆佛即成,是名真现实。一这八句、是余前两旬的述怀,玆且引为本文发端。佛法之原则在于契理契机,理是诸佛诸圣、满证分证诸

  • 辩中边论述记卷下·窥基

    翻经沙门基撰论曰。此诸菩萨至有何功德。述曰。既说三慧之因。近世得何功德。第二辩果。先为问起。论颂曰。此增长善界入义及事成。述曰。上一句闻令因缘增。第二句入义令所缘增。及事成者显得果满。此者此作意。此其

  • 都会中的孤岛·坂口安吾

    《都会中的孤岛》是日本“无赖派”代表作家坂口安吾的短篇小说集。本书主要内容为玩具箱,水鸟亭,都会中的孤岛,中庸等。《都会中的孤岛》:女主角美也子是小酒馆的服务生,有数不尽的情夫。其中慢郎中阿弁与右平两人都有意和

  • 茶具图赞·董真卿

    茶具专著。旧题审安老人撰,今考定为董真卿撰。成书于宋咸淳五年 (1269),有明代沈津 《欣 赏编全本》本、汪士贤 《山居杂志》本、孙大绶刊本、喻政 《茶书全集》等刊本。该书集绘宋代著名茶具12件,每件各 有赞语,并假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