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七

嘉兴大藏经 益州嵩山野竹禅师后录

益州嵩山野竹禅师后录卷七

梁州门人宗钊编

杂偈

示彻元张居士

道无两涂事非一向孰圣孰凡何顺何障月印幽潭云生东山可明可暗把火自看

示彻庞黄道婆

知是插钗何贵掩门抛糍起舞芝茁兰荪佛理祖禅不别是说照世一珠惟此明月

示彻渊刘居士

听此瓦砾理事无碍秋江月明谁成谁坏得大乘宗是非一如酒楼肉案道在屠沽

示彻海梅居士

示汝五性有斯妙旨鸟语松声充塞其耳得是返闻同归一心一心之要非浅非深

示宗冰李居士

少室无禅毗邪无说打锁敲枷解粘去缚道曰强名修证亦非大块若粒何处着锥

示彻海刘居士

欲透樊笼请益禅学垂足示之烟水漠漠蹋上晴峰其见邈然勤而行之汝勿忽焉

示彻雪廖居士

春草池塘[竺-二+埤]田农亩啾啾莎鸡转面刍狗松间梦鹤野外云津同是秋月皎皎无尘

示宗旨杨居士

苟无取舍非道而何智者通局痴子守柯以此论心不失其旨烦恼真如不二而已

示彻达王居士

心在寻常其理甚显井蛇啮鼠此喻莫缓论心论性胡尾胡头得是真精可以随流

示彻义黄居士

涉尘沙劫耀空之电绝理事机驱暑之扇嗟尔春禽关关竹闲我观佛理非有两端

示彻旨王居士

知我弹指乃得厥旨透祖师关覆掌而已危险之诃发自鸟窠不立宾主智是仙陀

示彻玄李居士

一心不生万法无咎我观智人本非先后坐无畏床鼓此宫商擿下拂子是贼是赃

示彻教李居士

佛无虚语教有明言治生产业入理之原是法非法一一奚守如彼太虚为谁点首

示虚碧李居士

恋此桑田沙黏壁画可易可难终归一坏手举须弥轻若鸿毛众生及佛在此一豪

示宗真李善人

以指示人指端有旨转为指物障翳先起看彼辉光莫过俞庞更有一人郑十三娘

口占

蒙七与多扆青帘县酒家道傍何帝碣大半入泥沙

寄鸡足良因禅人

叶镜湖中月葡萄江上山无花果自熟此意好生看

示叶榆道邕行者

玉案千峰里松花可食无罗浮秋有月纤纤上白榆

辛亥春见好事者作僧史信意喜怒略无公心不觉浩叹因览升庵公集载西游杂述云虎穴犹能入猿梯亦可临把关猫子面开店主人心濡墨乃感和二首

佛魔相出入坦路不登临可叹如来后翻为取舍心

喜怒冯出入颠倒亦登临弘法真有意当秉祖佛心

碧云寺

山深多白云地僻无人过日上三竿竹阶除麋鹿多

赋得白鹭鸶

自是瑶池物别群南徼中三步一顾影何时归板桐

九月桃花胜放

殷勤在二月不闻拂秋霜自是今年别溪头两度芳

青平

入望青平噪早鸦断桥流水野人家驻看远墅晴岚里几树茶花乱晓霞

禄脿

水绕西南鄯阐居育王遗迹久荒墟龙山有店曾留宿暮汲螳川煮野蔬

云封草铺旧曾游此日重来野树幽故老不知何处去空遗瓦灶冷烟浮

白邑村

水曲山弯白邑村台荒树古暮烟昏停车一问桃花店痛杀丝萝挂石门

鸦关

负去担来万仞山云中一鹤自东还南方十月无霜雪不待鸡啼早过关

狮口

万谷虬松一色斑山重水也水重山狮村人尽荒基在留得残碑卧草闲

杨老

重看杨老石何奇远树环烟接水湄望断荒村浮暮色山山红叶带霜枝

怀古

星宿河边杨子诗墨花犹作旧时疑谁知此日碑横草字食苔花更可思

净莲庵

秋终又过净莲庵茶煮流泉在石龛隔岭渔樵喧去路双双野鹤下烟岚

响水

徼外雄关响水西山岩如笋插蛮溪乌啼兰谷秋天晚野店重来寄杖藜

碧山茶花

赕地山茶映雪开清芬款款过溪来如何此种藏深壑不到名园斗碧梅

双门

平明拄杖上双门西望晴川八九村犬吠遥闻霞谷里林春云子落松根

赵普关

日午停骖赵普关犹愁岭下铁衣还当年不取封侯印未必南征过此山

早发广通

鸡啼荒落瘴烟明又促征夫未晓行林外纷纷黄叶落秋山黯澹一峰晴

望鹿城

日夕泉流石涧旁渔蓑数点近波光迢迢野迳通城郭户户炊烟曳练长

石人

借问何年来此地风尘未息尔曾知南宫不过休相望莫厌缁衣频寄词

仙人骨

云峰堆里深藏骨能使清名遍五湖一任人间有此病不教扁鹊又馍糊

石鼓城

一到城边秣马堆草桥流水自北回渊渊清越无人在自古名成骨已灰

白云寺

白云山寺逼青霄一上峰头破寂寥野鹤无心天地外秋风十里动松涛

沙桥

野草荒烟古碣斑我来松下寺僧还共枕沙桥悲夜月明朝又去小孤山

炼象

不到象崖已十秋山光犹接旧时眸枯肠搜尽无佳句几负烟中碧水流

武英关

曳杖秋来到武关愁云漠漠绕空山上林杀气连峰起独有缁衣似等闲

缘萝泉

独在梁州住十年重过弄栋煮甘泉一杯诵罢扬雄赋笑入江城落日边

望苍山

姚云分处看杉松一叶西垂一叶东莫使连天一样碧依然雪月又相同

小云南

云染胭脂埧水要一棚清趣也堪描山名波浪桥名五木狗而今夜不哮

吊杨闻谷居士

自酿老春西洱水间携独醉点苍云如今渐化邙山骨不识梁州谁忆君

郭居士

年来爱住尖头屋数尽池花三两曲若是黄头碧眼胡愁肠慢写寄金粟

赠道者

一色霜风透骨寒疏灯在壁冷谁看林间不是修山主肯向藜床话夜阑

望九顶

不尽溪山绕碧岑岚烟望去逻茨深岧峣楼阁层云外似听疏钟送晓音

晚过宾阳张州牧别业

湖山倒影日西斜对坐波光论井蛇借问古人谁得似辋川风度属君家

金牛山经炼洞赠白云居主僧

负杖金牛薄暮天青霞蹋碎草鞋前遥看炼洞千峰里百里松阴落雁边

拈华寺赠德解

破雪遥过百接桥担瓢不负白云招山房说尽平生事坐对残红又一朝

十载昆明老杜多钓竿擿尽冷渔蓑今朝得到拈华寺煮雪分题咏绿萝

夜雪

边雪飘飘下夜郎山窗茶罢恨偏长茆房不断三更火杳杳钟声到客床

芦花涧望灵峰

雪积芦花未见消更无客过洗心桥灵峰惟有啼猿在常叫三声下碧霄

鸡山八景

天柱佛光

万尺峰边络彩霞休云石穴隐灵蛇名山自是真人地瑞气终归佛子家

华首晴雷

重登毕钵听晴雷每见罗川昼晦开百尺飞涛天际落寒声不尽隔黄梅

苍山积雪

望去苍苍积水隈华银半是白崔嵬应知尘俗终难到独许幽人蹋碧苔

洱海回岚

叶榆一水绕罗峰雨霁还看翠色重莫道晴霞看不足又随夕照过芙容

塔院秋月

名标尊胜此云峰势逼南天雪岭雄夜静回眸霜雪里清光凝是水晶宫

万壑松涛

山风翦翦瘴烟晴碧树重重午夜清若是书成休寄鹤恐伊唳作断肠声

瀑布穿云

练拖一幅下天河日照云边雪更多寄语匡庐休独步青莲曾此下丝萝

重崖返照

木叶遥遥带夕晖胭脂红起映岩扉寻常倚杖云边立亦有松声落翠微

华首门

苔封石户几时开弹指也曾出定来可爱苍岩临万壑一声啼鸟下崔嵬

示非缘肖善人

梁城三月雨初晴处处蹋青过柳营可笑游人浑不省依然杯酒醉沙汀

示宗理郑善人

时节催人可惧哉桃花又向圃中开婆婆若解灵云意归去何妨乐茗杯

许使君见过不遇即原韵答之(附原诗公讳虬)

麻衣带晓青山去不锁柴扉厂白云薄莫归来诗字在文光冷冷射微昏

水空山净连红叶磬冷钟鸣断白云野竹老人何处去别峰相见隔斜昏。

寄松语

寄语山林道者流生柴品字煮清流有时忽地翻茶铫始笑从前苦话头

寿玉章饶居士

庭中柏子霜前色洞口桃花劫外香此日管弦人尽乐三千珠履醉霞觞

代天童化主巨唯兄化米

昨日天童书信过云厨要米饱禅和嵩山无力输千石敢告檀那意若何

己酉冬观王出猎王宗语居士索书

鼓角楼头未晓催吾王牙帐在崔嵬千旗共喜随云转万骑同欢带猎回

过关岭

山头款款白云飞一片氤氲上衲衣本自无心随去住如何也伴老僧归

冬日示守真宋居士

心随万境境谁真心境无依是道人莫守无为行有路时时始得与心亲

示三学

万指丛中看不足只须直下绝三学忽焉打破囫囵的始信溪深长柄杓

示宗语王居士

万窍怒号谁为口百非坐断亦莫守块然无证亦无违法法头头信我有

寄张邑侯耕烟老居士(讳方起)

夹道多开七里香苑中也胜百花王他人争看公休晚又恐朱明到草堂

赠密化

雪霁林东好采樵寒猿曝日向山腰间居野趣惟君得弄尽松筠月下箫

赠岚波

看尽山松与谷兰归来无事倚阑干有时月下清机发却把无弦曲调弹

答狮子林怡宇

深惭老去住昆明十载难逃世上名犹恨生平无定力又移竹杖过江城

赠大智庵觉仁

觉空空处可无尘若论到头未是真只是家私都罄尽惟余明月可堪邻

偶成

散步长廊月自来孤光一片远林开天花未必霜花落寒色清人满绿苔

乘闲拂纸写诗篇写尽溪山不计年寄语故人今夜里韵成仍寄白云边

寄酬鸡山石钟岚波

劳君六月苦行役白纸书情寄叶榆把出有时须自看其间一字也曾无

赠本寂副寺

当年宝寿卖生姜赢得芳名万古扬此日石钟本副寺眉毛罅里更成霜

赠岚波首座

道者名传世已久石钟得意亦非偶袈裟石外白云消遥见岚波西洱后

赠松波堂主

山南晴去听松波散入高天韵自和自是清音人不识冯他狼藉遍烟萝

赠苍波首座

金山初日照苍波绿树轻阴舞翠多始信阳春真有脚千回暖气高嵯峨

赠良因监院

良公有意辅丛林海会芳名又见今独有石钟翻旧案无劳挝鼓逼同心

春日同友登大士阁似一心

自到山城雪未休如今始见日初浮春光从此开河岳茗碗茶花得自由

答寂光寺深修

拍板逢场便唱来诸人只要眼双开眉间若有些儿碍依旧从前被他薶

答御凡

寄语山林书一行松萝深处得疏狂欲知树倒藤枯句只问前村李二郎

题白云居天池(即高捷曾先生隐处)

乱山深处白云居古木萧森绿满除庭下有池清如镜跏趺盘石数游鱼

寄松波主人

见说鸡山道意隆故将心事寄清风月来峰上如相望秋老方能过懒融

答鸡山大众

薄福年来袛自迂何当祖席谶相符诸公不厌巴人曲可待西来弄鹧鸪

送大旭

金地遥招欲起余碧鸡三宿便回车他年不负祖庭约从此无劳再寄书

示宗本葛善人

苍山积雪覆千嶂黑水吹波绕万松祖意西来都漏渫如何别有好家风

示童子

明敏都来夙有由让梨揖酒尔还优嵩山更授灵童意一句明明六不收

示云踪雷居士

看看桃花暖气和龙门巨浪蹴天河乘时好跃隳三级莫待春雷烧尾过

示赵善人

三翻四覆上嵩山欲透油糍上上关若是蹋翻阶下石回头月在白云间

示知幻善人

晴天远望春苍苍鸟逐飞烟下夕阳识得东兮即是北不须别处论行藏

讯圆通贯一禅师病

螺峰春色漏天东又向千岩看病翁曾忆圆通生药铺猫头合剂效如风

春日答楚雄许别驾

正是林间报岁除梅花已放到山墟晓来又得阳春信署里定知景物书

示宗镜刁居士(即本甸土舍)

者乐长官亦好道嵩山老衲也通方拳头竖起无他事不是愁人也断肠

赠存之张居士

觉照寺前张道者时时在定倚窗棂总来得到毗邪默何用高谈了义经

寄苍舌道者

九年少室甘磨折一日逍遥入万松月皎星稀鹤梦冷不知身在白云峰

送苍舌知客吴门代省

装束衣囊去夜郎身轻万里到平江闲时若上生公石海涌峰头月照窗

哀牢南下望长沙买棹随流趁晓霞若到闾阖城上日趋庭方喜饱胡麻

赠宗镜罗太极居士

十载云南竟不违喝来棒去绝离微从今付个青州袄省佚轩前春自肥

寄云梦法孙

昆水东流草木春从 北接夜郎云山山水水如何取大抵先须绝见闻

寻玄鉴遗迹示钊侍者

鸭池城下海波流玄鉴遗踪可在不四百年来弹指顷高风此日孰堪俦

赠昌侍者

嵩寺老人白发垂长松家法有程期归来不负平生志折脚铛儿要汝支

送戴纶之还句容

走遍梁山始买舠归帆北发正秋高洞庭行过五千里得到金陵可解弢

中秋对月分韵得花字

秋色平分望海涯时闻林外雨催花夜深杯茗情难尽又到闲房笑绩麻

与蹇文山居士

要论诸方五味禅不如归去且高眠一方明月如秋水文山文山可了然

赠江陵鳞长冯居士

鹤下龙洲碧草竿渔歌虎渡绿杨烟江陵境物君犹记者事如何未悄然

辛亥六月大水纪事

蹴天风浪骇飞鸦卷尽田庐作海涯即有舟航无路去银河谁肯借仙楂

赠宗孝阎居士

孝关东人藩下摆牙喇也割股救母母终不痊当母丧时又然身灯六十八盏供佛以资冥福故表而出之。

我闻古老孝无远刻木凿冰近日稀昨日梁城闻细柳始知戏彩属征衣

荐董护法钟翁(翁宦游终于平阳)

白发垂垂六十霜黄堂几度动柔肠如今蹋着来时路回首西川日月长

吊沈总戎(讳应时)

平生侠气惯沙场履雪眠霜谁得失夜来撒手得回光滚滚红轮偏界赤

荐胡门姚氏

昨夜回光息万端冯他性海起波澜陶然信步东风里翠竹黄花一任看

中秋谩兴

敲石烹泉独酌时清虚一色冷山墀寒砧捣碎溪头月处处霜花结桂枝

把盏问月

华茶烹熟酌玻璃此夜开怀一问之前日雨中何处去倪裳不见舞东维

乔松栖鹤

涧上牚云不问年雪衣旧好冷巢边春秋虽迈情何极一任阴晴得自眠

思亲

万里悲风起暮秋一身多病卧梁州深惭兴化当时事此日徒怀萧寺头

苦雨

寒蝉几树冷凄清不见峰头半刻明借问银蝉何日至为人一埽海天晴

蝉鸣树底

景物催人雪满头又听叶下报高秋谁知故国多年恨不在成都锦水流

疏竹吟风

疏疏绿叶覆龙孙一样吟风在故园何用梅花开笛里江城听得便消魂

听上方梵呗

宫商向晓落原野又见随风来上下借问同人知不知青天白日何为者

池成月自来

凿出盈盈十尺水波沉细看月初生谁知此夜寒钩净印破池心一片明

雁行

字写秋空一两行飞飞南下到衡阳如能肯带平安信为余问讯白云冈

玉梅

糁尽一溪傲雪骨奇香不为热肠开祗应寄讯罗浮月仙胎已放碧岩隈

壁上梅花

数点红霞映壁来清香一为主人开莫言已夺天工巧信是广陵折得来

看菊

无人送酒到僧寮白石篱边一醉陶看罢夕易新月出乘驴又上石溪桥

步月

微云望去澹晴空闲步松庭韵不穷遥忆故人俱在北未知何日到溪东

嵩山晚眺

杖藜晚步到春山十里烟花杳霭闲自是芒鞋行不足归来已见月珊珊

听琴

玉几冰弦指上挑高秋夜静落松涛更劳弹罢关山曲倦倚窗前月正高

洞庭秋月

倚楼一望楚山孤素练清晖冷碧芦夜半鱼罾归北浦湖波寂寂冷秋菰

昆明八景

昆池夜月

霜鸿欲下夕易低送尽樵歌上柳堤若泛清波须载酒孤光一片在城西

商山樵唱

风清款款响晴坡竹树参差隔薜萝只待夕易催去后烟霞十里锁岩阿

金马朝晖

华峰一带是涟洏汗血当年跃此池留得朝晖看不尽至今犹说子渊碑

碧鸡秋色

雨洗烟峦耸郭西飘飘黄叶落渔溪此时共看疏林晚一色秋光映柳堤

云津夜市

茆舍津头夜火遥年年北客醉春宵烧鹅却是南中物说与北人好驻镳

官渡渔灯

江城郭外木郎村曲曲芦弯争渡喧鸡鷘看人情已熟寻常相逐钓舟翻

螺峰叠翠

小小幽岑看益奇谁携春酒醉相知我来石上频相望杨子曾经旧有诗

龙池跃金

浪浪如银滚石门春来每见锦鳞翻也知尔是乘潮物何不天飞苦自冤

洞庭山月

秋高正有湖心月万顷寒光映碧梧缥缈峰前人未卧不知谁在醉姑苏

望华山

饭罢池边步野郊一望云中白鹤巢借问东风何大缓犹存残雪在松梢

礼千佛名经示众

昔问长沙何处去报云诗在黄鹤楼分明底事人难识错认光明在指头

猜你喜欢
  续灯正统目录·别庵性统
  注维摩诘经卷第八·僧肇
  信力入印法门经卷第五·佚名
  卷第三之下·大慧宗杲
  卷第一·通云
  起信论疏笔削记卷第二·子璇
  佛说佛名经卷第七·佚名
  瑜伽论记卷第七(之上)(论本第二十七至第二十八)·遁伦
  法华文句记卷第十·湛然
  论 甘 地·太虚
  卷三十六·佚名
  宗镜录卷第八十九·延寿
  佛祖历代通载卷第十四·念常
  菩提道次第广论卷十六·宗喀巴
  金光明经序·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321 ·佚名

    舒岳祥 送俞宜民归马耳峰 晴雪集林薄,朝阳熙陇苗。 青天堪数雁,白路自通樵。 愁我未归客,别君还过桥。 何时烧短烛,软语更终宵。 舒岳祥 宿龟石寺 朼来谁主我,野寺得闲行。 借屋安书庋,就岩

  • 卷189 ·佚名

    刘克庄 哭梁运管 忆共游山犹昨日,奄归白昼隔存亡。 宅深外不知何病,医杂人争试一方。 吊客伤心同沥酒,爱姬收泪各分香。 淳熙丞相潭潭府,今日门庭冷似霜。 刘克庄 哭林晋之判官 去岁衡寒赴辟

  • 皇明诗选卷之二·陈子龙

    李雯舒章氏云间陈子龙卧子氏同撰宋征舆辕文氏五言古诗一刘基高启张羽袁凯倪瓒汪广洋乌斯道杨士奇张洪李东阳李梦阳◆刘基 【字伯温青田人洪武中以佐命功封诚意伯为胡惟庸药死正德中赠太师谥文成所著有郁离子诚意伯全

  • 卷之一百七十四·佚名

    光绪九年。癸未。十一月。癸巳。谕内阁。御史吴峋奏。酌拟河工办法请旨饬议一摺着户部工部归入游百川前奏。一并速议具奏。现月  ○谕军机大臣等。顺天府奏遵查凤河淤垫情形现筹疏浚等语。着依议行。其左右两翼九

  • 三十 兼管巡盐御史曹寅奏报禁革浮费摺·佚名

    康熙四十三年十月十三日 兼管巡盐御史臣曹寅谨奏:为报明禁革浮费事。 窃臣寅由苏州调补江宁织造,历任十有五年,即闻巡盐御史于每年额引之外,有盐二十斤,名为院费,故御史与笔帖式有三十万两之羡馀,因此条充织造衙门钱粮。其承

  • 卷十五 晋语·左丘明

    九叔向论三奸同罪〔原文〕士景伯如楚①,叔鱼为赞理。邢侯与雍子争田②,雍子纳其女于叔鱼以求直。及断狱之日,叔鱼抑邢侯,邢侯杀叔鱼与雍子于朝。韩宣子患之,叔向曰:“三奸同罪,请杀其生者而戮其死者。”宣子

  • 三国史记卷第一。·金富轼

    输忠定难靖国赞化同德功臣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师守太保门下侍中判尙书吏礼部事集贤殿太学士监修国史上柱国致仕臣[金富轼]奉宣撰。新罗本纪第一。始祖[赫居世]居西干[南解]次次雄[儒理]尼师今[脱解]尼师今[婆娑]尼师今

  • 卷二百四十八·杨士奇

    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二百四十八明 杨士奇等 撰荒政宋宁宗嘉定七年江东转运副使真德秀奏乞蠲阁夏税秋苖疏曰臣窃见本路州县今岁以来雨泽阙少臣昨经由池阳之日其时不雨已及旬余迨至金陵一向乾旱盖自三月至于五

  • 附录·刘铭传

    目次闽厂轮船续行兴造片(同治十三年七月)………………………………沈葆桢(二四九)拟请添设移改疏(光绪十年)…………&h

  • 卷五十八·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明会典卷五十八礼部十七冠服朝服诸司职掌一文武官朝服梁冠赤罗衣白纱中单俱用青饰领缘赤罗裳青缘赤罗蔽膝大带用赤白二色绢革带绶佩白袜黑履一品至九品俱以冠上梁数分等第公冠八梁加笼巾貂蝉立笔五折四柱

  • 第十四章 25·辜鸿铭

    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辜讲孔子说:“过去人们为了自身利益而去学习,现在人们为了打动别人而去学习。”辜解夫明道者明理也,理有未明而欲求以明之,此君子所以有事于学焉。当此求理之时,吾心只知有理,虽尧舜之

  • 卷六·程川

    <经部,五经总义类,朱子五经语类  钦定四库全书朱子五经语类卷六钱塘程川撰易六统论邵易康节易数出于希夷他在静中推见得天地万物之理如此又与他数合所以自乐今道藏中有此卦数【谓魏伯阳参同契魏东汉人】【廖德明録

  • 第43章·老子

    【原文】天下之至柔,驰骋于天下之至坚(1)。无有,入于无间(2)。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也(3)。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能及之矣(4)。【题解】此章,老子又一次申述柔弱胜刚强的道理,又讲了“不言”的教诲,“无为

  • 卷二十八·顺治

    <子部,儒家类,御定孝经衍义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孝经衍义卷二十八天子之孝爱百姓【臣】按经言德教加于百姓盖天子之孝与凡人不同凡人之孝或限于分或诎于力所谓小孝用力中孝用劳也天子之孝广博充周务使天下之大无一民一物

  • 第三章略说人心·梁漱溟

    说人心,应当是总括着人类生命之全部活动能力而说。然一般说到人心却多着眼在人之对外活动的一面。实则人类生命之全部活动能力,应当从其机体内外两面来看它。(一)所谓对外一面即:人在其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既有所感受,复

  • 不思议光菩萨所说经·佚名

    後秦龟兹国三藏鸠摩罗什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陀林中给孤穷精舍。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菩萨摩诃萨五百人。众所知识。尔时世尊,依舍卫大城。时王大臣婆罗门居士。及诸眷属。供养恭敬尊重赞叹。多诸供养衣服

  • 千山剩人和尚语录卷之一·函可

    门徒比丘 今卢 今又 重梓上堂师受广慈请,拈疏示众云:&ldquo;毫端现宝王,刹高拄梵天。笔底生优昙,花香飘沙碛。非关鼻嗅,岂在目观?倘其根境犹拘,合借唇皮重剖?&rdquo;挂钟板,师执椎顾众云:&ldquo;曹溪滴水,倾来辽海千寻;罗岳片

  • 华亭百咏·许尚

    亦题《云间百咏》,为今上海地区第一本记事诗专集。1卷。许尚著。许尚自号和光老人,华亭人。取华亭古迹,每事为1绝句,其中的71首题下有后人所加注。是编作于淳熙(1174—1189)间,取华亭古迹,每一事为一绝句。所述有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