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十四章 25

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辜讲

孔子说:“过去人们为了自身利益而去学习,现在人们为了打动别人而去学习。”

辜解

夫明道者明理也,理有未明而欲求以明之,此君子所以有事于学焉。当此求理之时,吾心只知有理,虽尧舜之功不暇计,况荣辱贫富贵贱乎!盖凡事无所为而为则诚,有所为而为则不诚,不诚则伪矣。为学而不诚,焉得有学。此荀子之学所以不纯粹也。

犹忆昔年张文襄赀遣鄂省学生出洋留学,濒行,诸生来谒文襄,临别赠言慰之曰:“生等到西洋宜努力求学,将来学成归国,代国家效力,戴红顶,做大官,可操券而获,生等其勉之。”云云。此与《荀子·儒效篇》勉励学者语又奚以异?余谓文襄之学本乎荀子者,盖为其务外自高,故未脱于功利之念也。昔孔子有言:“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知此可以言学。

编者注

明白大道的人一定懂真理,有不明白的地方而想弄明白,这就是君子为什么需要学习。当追求真理的时候,他的心里只有真理,即使有尧舜那样的功劳都没时间计较,何况荣耀和耻辱、贫穷和富贵、尊贵和低贱呢!所有的事不带着目的去做就诚心,有目的去做而就不诚心,不诚心就是作假。做学问而不诚心,哪里能得到真正的学问呢?这也是荀子的学说不纯粹的原因。

还记得当年张之洞自费资助湖北留学生出国留学,将出发,所有的学生都来辞行,临别时张之洞赠言鼓励他们说:“你们到西洋应该努力学习,将来学成归国,为国家效力,戴红顶,做大官,可轻松完成。你们要加油啊。”这和《荀子·儒效篇》中勉励读书人的话又有什么区别呢?我认为张之洞的思想本来源自荀子,他们只追求外部表现,不能脱离功利心的束缚。以前孔子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真正理解这句话才能讨论学习的问题。

猜你喜欢
  卷第十三·董仲舒
  徕民第十五·商鞅
  卷十 敬慎·刘向
  周頌·毛公
  卷十人物篇·杨时
  张子抄释卷四·吕柟
  君子求自己,小人求别人·孔子
  卷十七·钱时
  卷四·熊过
  卷九·孔颖达
  卷三十七·王道焜
  卷三十五·严粲
  仲夏纪第五·吕不韦
  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第二十五·佚名
  南宋元明禅林僧宝传卷三·自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列传第二十七·李延寿

    薛安都 刘休宾 房法寿 曾孙豹 玄孙彦谦 族子景伯 毕众敬 曾孙义云 羊祉 子深 孙肃 弟子敦 烈薛安都,字休达,河东汾阴人也。父广,晋上党太守。安都少骁勇,善骑射,颇结轻侠,诸兄患之。安都乃求以一身分出,不取片资,兄许之,居于别

  • 第九十三回 失街亭挥泪斩马谡 返汉中授计戮王双·蔡东藩

      却说诸葛亮领兵伐魏,已出汉中,屯驻石马城。魏主曹叡,甫经嗣位,改元太和,闻得蜀兵进攻,即欲亲出御敌。散骑常侍孙资,谓南郑斜谷,险阻异常,不宜劳师进取,但命大将据守要害,自足震慑寇敌,静镇疆场,叡乃罢议。但进抚军将军司马懿,

  • ●卷一·邵廷采

    ○唐王聿键弟聿钅粤、聿锷唐王聿键,小字长寿,太祖第二十四子唐定王之后。定王,李贤妃出也,洪武二十四年封于唐,国南阳,永乐六年之国。子靖王,靖王无子,传弟宪王,再传庄王、成王,复无子,传弟恭王之予敬王。敬王继统三十余年,寿七十

  • 卷之二百六·佚名

    洪武二十三年十一月己丑朔人有上书言申明善恶以劝惩天下 上览之以示廷臣曰好善恶恶人之常情彼上书者言此亦知为政之道夫旌善则善人劝惩恶则恶人息朕往令天下立申明旌善亭正为此也数年以来有司奉行不谨致令废弛甚失劝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三百九十四·佚名

    嘉靖三十二年二月戊申朔○己酉○以册封 裕王妃告 奉先殿命驸马邬景和行礼 天下朝觐官陛辞赐之敕曰朕嗣缵 祖宗洪业抚御兆民三十有二载于兹矣比岁虽暂免常朝然裁决庶务未尝一日少怠深念岁或弗登民受疾苦治理罔臻夙夜请

  • 明名臣琬琰録卷四·徐紘

    (明)徐纮 撰长兴侯耿炳文追封三代神道碑铭(并序)  刘三吾皇上有天下以来玉音日所敷训文武臣庻惟忠与孝是励是懋念尔数四开国勋旧相从济江翼载兴运宣忠効劳亦有年矣今朔南一轨天下大定而赏赉恤典稽至于今勅赐缗镪人五万

  • 第四十二册 天聪五年十月·佚名

    第四十二册 天聪五年十月十月初二,谕众军士曰:“汗曰:昔定法度者禁止喧闹,今犹兴起,奈何纵其喧闹耶!原定不论开赴何处,若甲兵二十人去,则二十甲兵之斯役亦随之去。甲兵十五人去,十五甲兵之厮役亦随之去。今观之,甲兵身居

  • 卷三十六·宇文懋昭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重订大金国志卷三十六 皂隶 皂隶出身与?人等甚以为重如州郡都吏出职并补将仕郎授録事判官司候司判市丞至儒林亦?子部吏缺人令州县择人贡之十年无公私过犯补昭信校尉授下县令或録事渐亦可至知州同知

  • 平定金川方略卷十九·来保

    十二月辛卯上谕内阁曰经略大学士奏称布政使髙越抵任甫经八日其贻误供应马匹之处情稍可原罪犹可逭前经经略大学士因川省贻误军行马匹具折叅奏朕以髙越系地方大员武宏绪専司驿传有误军机情罪重大是以降防将伊等革职枷号

  • 史祥传·魏徵

    史祥字世休,朔方人。 父亲史宁,北周少司徒。 史祥少有文才武略,仕北周,为太子车右中士,袭爵位为武遂县公。 隋高祖受北周禅让后,授他仪同,兼管交州事,晋爵为陽城郡公。 史祥在交州,颇有仁政。 几年后,转任骠骑将军。 在伐陈战争

  • 卷十二 赵德钧父子构乱·李有棠

    太宗天显六年冬十二月丙辰,帝遣人以诏赐唐卢龙节度使赵德钧。德钧,相州人也。初仕幽州刘守文,为军校。刘邟令修县,守文命德钧攻之,纳邟妻种氏,并其子子之,是曰延寿。少美容貌,好书史。尚唐明宗女兴平公主,与石敬瑭为僚婿,驸马都

  • 卷五十七·徐天麟

    钦定四库全书西汉会要卷五十七宋 徐天麟 撰兵二教阅武帝太初二年令天下膢五日【本纪如淳曰立秋貙膢伏俨曰膢音刘刘杀也师古曰续汉书作貙刘膢刘义名通耳汉仪注云立秋之日斩牲於郊东门外以荐陵庙武官肄兵习战阵之仪斩

  • 景公问古者离散其民如何晏子对以今闻公令如冦仇第二十五·晏婴

    景公问晏子曰:“古者离散其民,而陨失其国者,其常行何如?”晏子对曰:“国贫而好大,智薄而好专;贵贱无亲焉,大臣无礼焉;尚谗谀而贱贤人,乐简慢而玩百姓;国无常法,民无经纪;好辩以为忠,流湎而忘国,好兵而忘民;肃于罪诛,而慢于庆赏;乐人之哀

  • 卷一百二十二·山井鼎

    钦定四库全书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一百二十二日本山井鼎物观 撰礼记注疏第十公叔文子卒至贞惠文子【檀弓下】考异古本注献公之孙下行之迹下尊卑之差下共有也字 文足以兼之作文足兼之也疏此一节论谓君诔臣之諡法【一叶

  • 第六十九則 南泉歸宗麻谷同行·胡兰成

    第六十九則南泉歸宗麻谷同行舉:南泉、歸宗、麻谷,三禪師同去禮拜忠國師。至中路,南泉於地上畫一圓相,云:道得即去。歸宗於圓相中坐。麻谷便作女人拜。南泉云:恁麼則不去也。歸宗云:是什麼心行?年青人尋師訪道,是為請教。及至已

  • 涅槃经游意·吉藏

    沙门吉藏撰就此经有南北二本。广略不同。北方旧本或有三十三或三十者。品唯有十三。南土文卷有三十六。有二十五品。其间文义浩博。岂可详写。故经云。一恒二恒始仿佛见之。三恒四恒乃能知一分之义。梁武皇帝云。涅槃

  • 持诵准提真言法要·弘赞

      广州宝象林沙门 弘赞在犙 辑准提真言。本出七俱胝佛母所说准提陀罗尼经。欲求世间。出世间。一切事业成就者。依经作法。速获灵验。但今法末。人多懈怠。根性钝劣。及初机行人。依经修习。三业未淳。不能作诸观

  • 曲藻·王世贞

    明·王世贞撰。一卷。此书系后人从其所著《艺苑卮言》附录中摘出有关评论戏曲部分,辑录而成。全书凡四十一条,其中一部分谈论元杂剧曲文,兼及一些作家的简历和轶事,另一部分是引述前人的曲论,或加赞扬,或作驳难。其论述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