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续藏经   禅灯世谱

明 道忞编修 吴侗集

昔世尊以正法眼藏嘱付迦叶。阿难副贰传化毋令断绝。迨至五家分唱而宗风徧满十方矣。然黄檗犹有不道无禅祇道无师之叹。何哉。当时临济小厮独得大机之用。惯捋虎须尽令而行。大地人亡锋结舌去。黄檗记以吾宗到汝大兴於世。虽因缘之相会。亦作用之逈殊也。厥后英灵迭起。个个如狮子儿。山鬼野狐望风奔避。遂使正法眼藏绵历至今。识者所以服师传之妙也。曹洞纲宗拣魔辨异。其大旨略与临济同。故法道之行与临济相终始。然自大阳之后。投子继之。则曹洞亦分源於临济矣。昔人谓合五百年而别。别五百年而合。倘亦有然者乎。乃自宋季以历我明代有英杰。而残编断简湮没於荒榛败草之中。后世儿孙欲识其姓名而不可得。悲夫庐岳忞公乃天童大师高弟也。广搜碑传叙次成编。其自灵山以至曹溪则已历三十三世矣。后自曹溪之下以至禹门则又历三十三世矣。前后相承若合符节。而天童继起於其间。则代兴者正未艾也。天童操一条白棒勘验诸方。佛来祖来劈脊便打。纵有神通妙用无处藏身。临济一宗大兴於世。奇哉。始余承事寿昌。咨决最久。然犹恨离师太蚤未尽其长。及再侍大师於天童。睹其机用而后叹临济之尚存也。乃寿昌尝为余言。老僧五十岁行脚印法瑞峰。第未及详瑞峰之为谁子耳。余阅禅灯世谱。瑞峰原与禹门同师。则寿昌固临济之嫡血骨也。其嗣廪山而匾曹洞。实与投子之事相符。日月光明并行不悖。固世尊所嘱副贰传化毋令断绝於方来哉。

崇祯五年三月上巳日弟子黄端伯稽首和南撰

猜你喜欢
  卷第十·晦翁悟明
  普达王经·佚名
  重刊禅林僧宝传序·惠洪
  现艺品第十二·佚名
  大般涅槃经 第三十卷·佚名
  注维摩诘经卷第九·僧肇
  梵网经菩萨戒本疏第五·法藏
  佛说菩萨睒子经·佚名
  序·书玉
  卷第五十二·佚名
  第八卷·佚名
  卷第二·道忞
  佛说梵志女首意经·佚名
  卷第三十四·呆翁行悦
  ○慕道志仪第一·玄觉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第九出 慕义·许自昌

    〔末杂扮军士扛箱上〕断碛簇烟山似米。野营轩地鼓如雷。〔末〕我们梁山泊内小偻罗的便是。昨日蒙寨主差我们到地方上抢掳。且喜得胜归来。寨主还未升帐。不免在此伺候。你看这梁山泊。眞好一个形胜也。〔杂〕怎见得

  • 巻六·皇甫冉

    钦定四库全书二皇甫集卷六唐 皇甫冉 撰五言絶句同诸公有怀旧国迷江树他郷近海门移家南渡久童稚觧方言题画帐二首山水桂水饶枫杉荆南足烟雨犹凝黛色中复是雒阳岨逺帆朝见巴山客暮见巴山客云防倘蹔停中路阳台夕渡汝水

  • 笺注评点李长吉歌诗巻二·吴正子

    宋 吴正子 注刘辰翁 评金铜仙人辞汉歌【并序】魏明帝青龙元年八月诏宫官牵车西取汉孝武捧露盘仙人欲立置前殿宫官既拆盘仙人临载乃澘然泪下唐诸王孙李长吉遂作金铜仙人辞汉歌【按徙铜仙事陈夀正史不载特附注魏略云

  • 提要·吴雯

    钦定四库全书     集部七莲洋诗钞       别集类六 【国朝】提要【臣】等谨案莲洋诗钞十卷国朝吴雯撰雯字天章本辽阳人顺治六年其父允升任蒲州学正卒于官雯兄弟孤弱不能归遂为蒲州人康熙己未荐举博学鸿词

  • 常谈·吴箕

    宋 吴箕 撰书之酒诰所以为酒之戒者至矣羣饮者杀或者以为纣之故俗习于淫末不可不重为之禁其实不然汉律三人以上防饮者有罚盖为民之蠧者莫甚于酒诚不可不禁自孝武创为酤法始自京师稍及名都大邑至唐遂甚官既以为利

  • ●附录二·劳格

    ○序题名刻石,大抵于汉世,汉碑中往往以门生故吏姓名题于碑阴。至唐人则多列职官衔,如御史台精舍、郎官石柱之等甚多,虽与门生故吏有闲,然后之论世者,犹得藉以考见,如司马温公所谓某也忠、某也诈、某也直、某也曲。以视汉碑之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八 元纪二·纪昀

    元纪 【二】世祖 【一】○世祖一世祖皇帝讳呼必赉宪宗同母弟也帝仁明英睿事太后至孝尤善抚下当在潜邸思大有为于天下延藩府旧臣及四方文学之士问以 治道宪宗以帝最长而贤故尽属以军国庶事命南驻扎固图之地初太宗立军

  • 三十五年(下)·佚名

    秋七月7月1日○朔庚申,上在貞陵洞行宮。○朝,王世子問安。仁宗大王忌晨。○政院啓曰:「明日納采日,視事不爲,取稟。」傳曰:「知道。」傳于政院曰:「明日行禮後,三公引見爲之。」○嘉禮都監啓曰:「翟衣之制,當初未有所考,但據孝敬

  • 卷三十六·山井鼎

    钦定四库全书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三十六日本山井鼎物 观 撰毛诗注疏第五【五之一】存旧毛诗卷第五齐鸡鸣诂训传第八毛诗国风郑氏笺齐谱谱在禹贡青州岱山之隂潍淄之野【三叶左四行】谨按在禹上当有圈疏季蒯因之【一叶

  • 卷三·王应麟

    雅 《郑氏谱》曰:小雅、大雅者,周室居西都丰、镐之时诗也。始祖后稷,由神气而生,有播种之功于民。公刘至于大王、王季,历及千载,越异代,而别世载其功业,为天下所归。文王受命,武王遂定天下。盛德之隆,大雅之初,起自《文王》,至于

  • 卷三十九·佚名

    △憍陈如品第十三之一尔时世尊告憍陈如。色是无常。因灭是色。获得解脱常住之色。受想行识亦是无常。灭是识。获得解脱常住之识。憍陈如。色即是苦。因灭是色。获得解脱安乐之色。受想行亦复如是,憍陈如。色即是空。因

  • 卷四百七十八·佚名

    △第二分无事品第八十三尔时具寿善现白佛言:世尊,若一切法皆以无性而为自性。如是无性非诸佛作。非独觉作。非菩萨作。非声闻作。亦非住果行向者作。云何施设诸法有异。谓此是地狱。此是傍生。此是鬼界。此是人。此是四

  • 隱元禪師語錄卷第四·隐元

    嗣法門人如沛編福州府福清縣黃檗山萬福禪寺語錄結制上堂。云。諸方結制無繩自縛。黃檗開爐有屈丈夫。殊不知人人赤灑灑。個個峭巍巍盡大地。是箇沙門一隻眼紅爐向甚處安盡。大地是箇紅爐沙門。向甚處著。向這裏覷破毫

  • 岘泉集·张宇初

    明代诗文别集。张宇初(字子璿)著。张宇初是张道陵的43世孙,洪武十年(1377)袭掌道教。据《明史·艺文志》记载,《岘泉集》本有20卷,今已不存。现存有崇祯年间刻本,除了原有的王绅、程通2篇序外,还有文震孟、邹凤梧重刊的2篇

  • 全生指迷方·王贶

    成书约于12世纪初。宋代王贶撰。商务印书馆铅印1956年重印本。原名《济世全生指迷方》,共3卷。原著明以后亡佚,后人从《永乐大典》重辑而成,且分为4卷,21门。先讨论切脉之理与三部九候之旨,次讨论病证,每证必求诸病象

  • 洞玄灵宝自然九天生神章经·佚名

    简称《九天生神经》、《生神章》或《生神经》。道教书。为六朝道经。一卷。首叙三宝(天宝、灵宝、神宝)、三元(混洞太无元、赤混太无元、冥寂玄通元)之出现,由三元从生始、元、玄三气。由三气化生天地人物。故人欲长

  • 须贾大夫谇范叔·高文秀

    又作《须贾谇范叔》,高文秀所作。4折,1楔子。末本,正末扮范睢。本事出自《史记·范睢蔡泽列传》。剧写战国时魏丞相魏齐派须贾、范睢出使齐国,齐国设宴待之,但重范轻须,并让须贾回国后让位给范睢,须贾因而疑心范睢出卖了魏国

  • 佛说顶生王因缘经·佚名

    宋北印土沙门施护等译,佛在祇园,因胜军王请问,为说往昔修布施行。从王顶生,乃至统四大洲,诣忉利天,总经一百十四帝释谢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