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徒如何雪耻
──二十七年六月在成都无线电台广播──
我是太虚,我是一个佛教徒,所以今天提出“佛教徒如何雪耻”这个问题。所谓耻,佛法上谓之惭愧。惭是尊重自己德性,并且观一切胜过自己的圣贤,见贤思齐。愧是顾忌世间讥嫌,于他人过失,为己借镜,生羞耻心,离诸过失。通常说:“知耻近乎勇”,“人不可不知耻”。佛教把惭愧比做二勇士,是最能鞭策人止息过失增长功德的,所以真佛教徒应当常生惭愧心,知耻。
从佛教徒言,知耻应从佛教本身看。佛的教法,是以大慈大悲救人救世为宗旨的,自释迦牟尼出世,佛法流传,到现在已经二千五六百年以上。然而在此世界上,就是佛教发祥的印度,近千年中,不但不能继续发扬佛教,并且由衰落而消灭,甚至国土人民也再度沦于异族。佛教流传地之圣迹,皆成古物,惟供后人凭吊。其他尚有佛教流传之地,如锡兰、缅甸,国家亦不自保,暹罗西藏佛法盛行之地,亦仅能内守而不能发扬。中国人民多数信佛,是佛法很流行的国家,然而近年内忧外患,天灾人祸,受国际间不平等条约的束缚,和暴力逼迫,而直接在中国逞其凶顽手段的东邻日本,也是佛教国家。他的七千万人民中,据统计有三千万佛教徒。今日本不惟没有一点大慈大悲救人救世的气息,反作出烧杀抢掠,种种猛兽恶鬼的非人行为;对于日本佛教之祖国的中国,作惨酷的残害。若依这些现象看来,所谓大慈大悲,救人救世,不成了空话吗?仔细观察,是谁之过?
以慈悲的意义讲,有大慈当与一切人生的安乐,有大悲当救一切人生的苦痛,救人应当救各国各种的人,使其皆受佛法教化,免掉烦恼和斗争。救世应于一切生物,皆使之能共生共存,向上觉悟,出离解脱,才能表现佛教真精神。但是佛教出现数千年来,就现时世界各国情形观之,不但不能实现佛法的功效,把大慈大悲救世救人的支票兑现,反转到佛教本身逐渐衰弱,近于不能自保,正与佛教精神希望相反!仔细观察,究竟是佛不足称佛吗?还是佛的教法没有救世救人的功能吗?释迦牟尼,是此世间唯一无二,具足表现无上福德、智慧、神通、辩才的。佛在世时,众生见佛得度的,不知其数。社会的事实,当时佛法亦很能将不平等的四姓阶级的社会,在僧众和合生活中表现平等。释迦涅槃后,阿育王信奉佛法,国威远播,国内的人民都享幸福。可见佛教的教主与教法,本质是具足大慈大悲救人救世精神的。
到了现在,佛教衰微,不能自保。信奉佛教的国家,如中国,近年陷于水深火热之中,而不得挽救危亡解除束缚之道。日本虽有兴盛的佛教,但有其形式,其实际行为所表现,适与佛法相反,成了有名无实,形存神亡的佛教。其原因、应归咎于佛教徒,不体会教法的真精神,不能依了教法身体力行,不能抱定佛教宗旨,在教徒团体当中,世界人类当中实行教义。所以、才不能住持宏扬佛法,以致佛教衰弱沦亡,或者竟表现与佛教法相反的行动,佛法成了如此的趋势,所以表现于世界者,就是全世界同陷于悲惨困苦之中,无以自救救人;或者不惟不能拯拔他人,反残害侵略于他,这真是佛教徒最可耻的事。尤其是出家佛教徒,负有对于佛法深切了解,身体力行的责任,应当如何宏扬佛法,使之表现于世?然而因为出家佛教徒,于佛教本质宗旨,能体验实行的很少,所以不能发挥表现佛教功用,所以全世界佛教由涣散而湮没。虽然佛法流传了数千年,虽然有信奉佛法的国家存在世上,虽然佛教仍然是很大的宗教,然而因为佛教徒不能实现大慈大悲救人救世的真精神,所以不能为全人类拔苦与乐。假使能依佛所觉悟的真理,所开示的教法,住持佛法者真能体验其实际,表现到人类当中使愚痴颠倒者觉悟,贪欲盛者知足,凶狠残酷的仁慈,自然从佛教的根本精神,收救人救世的效果。
现在、佛教流行的国土中,有如此凶狠争斗、悲惨苦痛的现相,负担佛教责任的人见了,应认为是吾人耻辱。如何去雪耻?我们就要问:日本的三千万佛教徒究竟何在?有如此庞大数目的佛教徒,如何竟不能制止日军的暴行?假使是真佛教徒,应当真切的知耻,体验佛教宗旨,实现佛法精神,此是佛教徒应知之耻,和佛教徒应如此雪耻。(游隆净记)(见海刊十九卷七期)
猜你喜欢 大乘起信论别记·法藏 佛说邪见经·佚名 第三 等起摄颂·佚名 卷第四十三·智旭 卷第七十五·德清 看经警文·朱棣 戒杀放生文序(附)·周梦颜 卷第三十三·李通玄 卷七十六·佚名 六道集卷一·弘赞 大乘百法明门论解卷下·窥基 佛说目连问戒律中五百轻重事经卷上·佚名 论存心立品·印光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论卷上·佚名 四分律卷第五(初分之五)·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