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十二 婆蹉种相应

[一]

第一 无知(一)

一~二

[尔时,世尊]舍卫城……乃至……

时,有婆蹉种出家者,来诣世尊住处,诣已,与世尊俱相交谈庆慰、欢喜感铭[之语],而坐于一面。

坐于一面已。婆蹉种出家者白世尊言:

“尊瞿昙!依何因?依何缘?于世间生如是种种成见耶?谓:世间为常、世间为无常、世间为有边、世间为无边,命即是身,命与身异,如来死后有,如来死后无,如来死后亦有亦无,如来死后非有非无。”

“婆蹉!于色无知故,于色集无知故,于色灭无知故、于顺色灭道无知故,于世间有生如是种种之成见。谓:世间为常……乃至……如来死后非有非无。婆蹉!依此因、依此缘,于世间有生如是种种之成见。谓:世间为常……乃至……如来死后非有非无。”

第二 无知(二)

一~三

[尔时,世尊]舍卫城……乃至……坐于一面之婆蹉种出家者,白世尊言:

“尊瞿昙!依何因?依何缘?于世间生如是种种成见,谓:世间为常……乃至……如来死后非有非无。”

“婆蹉!于受无知故,于受集无知故,于受灭无知故,于顺受灭道无知故,于世间有生如是种种之成见,谓:世间为常……乃至……如来死后非有非无。”

“婆蹉!依此因、依此缘,于世间有生如是种种之成见,谓:世间为常,世间为无常……乃至……如来死后非有非无。”

第三 无知(三)

一~三

[尔时,世尊]舍卫城……乃至……坐于一面之婆蹉种出家者,白世尊言:

“尊瞿昙!依何因?依何缘?于世间生如是种种之见耶?谓:世间为常……乃至……如来死后非有非无。”

“婆蹉!于想无知故,于想集无知故,于想灭无知故,于顺想灭道无知故,于世间有生如是种种之成见,谓:世间为常、世间为无常……乃至……如来死后非有非无。”

第四 无知(四)

一~三

[尔时,世尊]舍卫城……乃至……坐于一面之婆蹉种出家者,白世尊言:

“尊瞿昙!依何因?依何缘?于世间生如是种种之成见耶?谓:世间为常……乃至……如来死后非有非无。”

“婆蹉!于行无知故,于行集无知故,于行灭无知故,于顺行灭道无知故,于世间有生如是种种之成见。谓:世间为常、世间为无常……乃至……如来死后非有非无。

婆蹉!依此因、依此缘,于世间有生如是种种之成见,谓:世间为常、世间为无常……乃至……如来死后非有非无。”

第五 无知(五)

一~三

[尔时,世尊]舍卫城……乃至……坐于一面之婆蹉种出家者,白世尊言:

“尊瞿昙!依何因?依何缘?于世间生如是种种之成见耶?谓:世间为常、世间为无常……乃至……如来死后非有非无。”

“婆蹉!于识无知故,于识集无知故,于识灭无知故,于顺识灭道无知故,于世间有生如是种种之成见。谓:世间为常、世间为无常……乃至……如来死后非有非无。

婆蹉!依此因……乃至……非有非无。”

[二]第六~十 无见(一~五)

一~三

[尔时,世尊]舍卫城……乃至……坐于一面之婆蹉种出家者,白世尊言:

“尊瞿昙!依何因?依何缘?于世间有生如是种种之成见耶?谓:世间为常、世间为无常……乃至……如来死后非有非无。”

(第六)婆蹉!于色无见故……乃至……

(第七)于受……

(第八)于想……

(第九)于行……

(第十)于识无见故……乃至……于顺识灭道无见故……乃至……(应广说如初于五蕴之顺次。)

[三]第十一~十五 不现观(一~五)

(第十一)[尔时,世尊]舍卫城……乃至……婆蹉!于色不现观故……乃至…于顺色灭不现观故……

(第十二)[尔时,世尊]舍卫城……乃至……婆蹉!于受不现观故……

(第十三)[尔时,世尊]舍卫城……乃至……婆蹉!于想不现观故……

(第十四)[尔时,世尊]舍卫城……乃至……婆蹉!于行不现观故……

(第十五)[尔时,世尊]舍卫城……乃至……婆蹉!于识不现观故……乃至…

[四]第十六~二十 不了悟(一~五)

(第十六)[尔时,世尊]舍卫城……乃至……坐于一面之婆蹉种出家者,白世尊言:

尊瞿昙!依何因?依何缘?……乃至……

婆蹉!于色不了悟故……乃至……于顺色灭道不了悟故……乃至……

(第十七)[尔时,世尊]舍卫城……乃至……婆蹉!于受……

(第十八)[尔时,世尊]舍卫城……乃至……婆蹉!于想……

(第十九)[尔时,世尊]舍卫城……乃至……婆蹉!于行……

(第二十)[尔时,世尊]舍卫城……乃至……婆蹉!于识不了悟故……乃至……于顺识灭道不了悟故……乃至…

[五]第二十一~二十五 不通达(一~五)

[尔时,世尊]舍卫城……乃至……尊瞿昙!依何因?依何缘?……乃至……婆蹉!于色不通达故……乃至……于识不通达故……乃至……

[六]第二十六~三十 不等观(一~五)

[尔时,世尊]舍卫城……乃至……婆蹉!于色不等观故……乃至于识不等观故……乃至……

[七]第三十一~三十五 不随观(一~五)

[尔时,世尊]舍卫城……乃至……婆蹉!于色不随观故……乃至……于识不随观故……乃至……

[八]第三十六~四十 不近观(一~五)

[尔时,世尊]舍卫城……乃至……婆蹉!于色不近观故……乃至……于识不近观故……乃至……

[九]第四十一~四十五 不等察(一~五)

[尔时,世尊]舍卫城……乃至……婆蹉!于色不等察故……乃至……于识不等察故……乃至……

[一〇]第四十六~五〇 不近察(一~五)

[尔时,世尊]舍卫城……乃至……婆蹉!于色不近察故……乃至……于识不近察故……乃至……

[一一]第五十一 不现见(一)

一~二

[尔时,世尊]舍卫城……乃至……时,婆蹉出家者,来诣世尊住处,诣已,与世尊俱相交谈庆慰、欢喜,感铭而坐于一面。

坐于一面已,婆蹉种出家者,白世尊言:

“尊瞿昙!依何因?依何缘?于世间生如是种种之成见耶?谓:世间为常……乃至……如来死后非有非无。”

“婆蹉!于色不现见故,于色集不现见故,于色灭不现见故,于顺色灭道不现见故,如是……乃至……”

第五十二~五十四 不现见(二~四)

(第五十二)[尔时,世尊]舍卫城……乃至……婆蹉!于受不现见故……乃至……

(第五十三)[尔时,世尊]舍卫城……乃至……婆蹉!于想不现见故……乃至……

(第五十四)[尔时,世尊]舍卫城……乃至……婆蹉!于行不现见故……乃至……

第五十五 不现见(五)

一~四

[尔时,世尊]舍卫城……乃至……婆蹉!于识不现见故,于识集不现见故,于识灭不现见故,于顺识灭道不现见故,于世间有生如是种种之成见,谓:世间为常、世间为无常……乃至……如来死后非有非无。

婆蹉!依此因、依此缘,于世间有生如是种种之成见谓:世间为常、世间为无常、世间为边、世间为无边。命即是身,命与身异。如来死后有,如来死后无,如来死后亦有亦无,如来死后非有非无。

婆蹉种相应(终)

一品中有五十五经。

于此之摄颂曰:

 无知与无见

 不现观了悟

 不通达等观

 不随观近观

 不等察近察

 以及不现见

猜你喜欢
  林野奇禪師語錄卷第六·通奇
  金刚顶瑜伽略述三十七尊心要·佚名
  大般涅槃经集解 第八卷·宝亮
  天请问经疏一卷·文轨
  佛学与文化·太虚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二十八·欧阳竟无
  金七十论卷下·佚名
  无量寿经连义述文赞卷下·憬兴
  第七·佚名
  七 集·佚名
  华严法界玄镜卷下·澄观
  贫女难陀品第三十七·佚名
  八等品第四·佚名
  刻法华论疏序·吉藏
  刊行金刚般若经赞述序·窥基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六十四·陆游

    钦定四库全书 劒南诗槀卷六十四 宋 陆游 撰 养疾 齿耄婴新疾才衰减旧名短筇扶蹇步小院惬幽情卜叟言灾退医翁贺脉平饭香炊?稏羮美馣芜菁菊頴寒犹小枫林晓渐頳清诗披客贽佳着指僧枰家塾灯前课村陂雨外畊从今尚何事赖

  • 卷十六·吴之振

    <集部,总集类,宋诗钞钦定四库全书宋诗钞卷十六内阁中书舍人吴之振编孔平仲清江集钞孔平仲字毅父【一作义】武仲之弟登进士第吕公着荐为秘书丞集贤校理出为江东转运判官提点江淛铸钱京西刑狱绍圣中以元佑党人屡谪韶惠

  • 朱熹词作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朱熹(1130-1200)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号晦翁,又号遁翁、沧州病叟,自称云谷老人。婺源(今属江西)人,寓建阳(今属江西)人,寓建阳(今属福建)之考亭。绍兴十八年(1148)进士,主泉州同安簿。淳熙五年(1178),除知南康军,改提举浙东茶

  • 卷四十二下·朱熹

    钦定四库全书 御批资治通监纲目卷四十二下 【丁未】景龙元年春二月复崇恩庙 【上遣武攸曁三思诣乾陵祈雨旣而雨降大喜制复武氏崇恩庙及昊陵顺陵因名酆王庙曰褒德陵曰荣先又制崇恩庙斋郎取五品子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六十一·佚名

    万历五年四月戊午朔上亲享 太庙○升南京旗手卫把总庄重佥事浙江都司事○己未原任户部尚书方锐卒锐巴陵人辛巳进士历内黄华亭二县行取授广西道御史历升户部侍郎督饷宣大升户部尚书予告回籍居家十八年隆庆二年进阶致仕

  • 卷十六·曾巩

    钦定四库全书 隆平集卷十六 宋 曾巩 撰 武臣 药元福太原人有勇善射少为军职在後唐为裨将晋少帝即位契丹入宼亲征次澶渊登陴望敌衆不见其际元福与慕容邺各以二百骑奋击阵前敌遂大溃明年敌复内

  • 耶律阿息保传·脱脱

    耶律阿息保,字特里典,五院部人。祖父胡劣,在太祖时迁居西北部,世代担任招讨司吏。阿息保为人慷慨,志向远大,十六岁时,因办事才能补为内史。天庆初,转任枢密院侍御。金人起兵,在边境上筑城,皇上派遣阿息保责问,金人说:“如能归还阿

  • 郑士利传·张廷玉

    郑士利,字好义,宁海人。兄长士元,刚直有才学,由进士历官至湖广按察使佥事。荆、襄的士兵乘乱掠夺妇女,官吏不敢追问,郑士元立即言告将领,归还士兵所掠。安陆有冤案,御史台已经审判定罪,士元上奏,冤案得以平反。会考校钱谷册书,空

  • 卷四十一·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礼部志稿卷四十一明 俞汝楫 编历官表昔龙门令史为侯王作年表以有土君长带砺绵邈略仿春秋纪年递见予夺之久近也後世官同圜转义无世及曷表焉然入其官则亦有受事之日月矣循省牵丝爰蒂及瓜卿省惟月尹惟日饮

  • 五九 一只大笨牛·邹韬奋

    我们几于每天要和印刷所争吵,这是在印刷方面出乎我们意料之外的麻烦,大概的情形,我在上次已和诸君谈过了。印刷这件事虽是麻烦,但是经我们继续不断的交涉,不但和工头锲而不舍地争吵着,不但时常于半夜三更打电话给印刷所经理

  • 卷五(桓元年,尽二年)·孔颖达

    ◎桓公(○陆曰:“桓公名轨,惠公之子,隐公之弟,母仲子。《史记》亦名允。谥法‘辟土服远曰桓’。”)[疏]正义曰:《鲁世家》“桓公名允,惠公之子,隐公之弟,仲子所生。以桓王九年即位,庄王三年薨”。《世本》“桓公名轨”。《世族谱

  • 过犹不及·孔子

    【原文】 子贡问:“师①与商②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 【注释】 ①师:颛孙师,即子张。②商:子商,即子夏。 【译文】 子贡问:“子张和子夏哪一个贤一些?”孔子说:“子张过分,子夏

  • 卷七·杨于庭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质疑卷七明 杨于庭 撰宣公陈杀其大夫?冶左氏曰孔子曰诗云民之多辟无自立辟其?冶之谓乎余曰是非孔子之言也非之非者也胡氏曰冶虽効忠其犹在宋子哀鲁叔肸之後乎方诸比干自靖自献于先王则未可同日语也

  • 卷八·王志长

    <经部,礼类,周礼之属,周礼注疏删翼钦定四库全书周礼注疏删翼卷八明 王志长 撰小司徒之职掌建邦之教灋以稽国中及四郊都鄙之夫家九比之数以辨其贵贱老幼废疾凡征役之施舍与其祭祀饮食丧纪之禁令注稽犹考也夫家犹言男

  • 庄子解故序·章太炎

    《庄子》三十三篇,旧有《经典释文》,故世人讨治者寡。王氏《襍志》附之卷末,洪颐煊财举二十九事,輓自俞、孙二家而外,殆无有从事者。余念《庄子》疑义甚衆,会与诸生讲习旧文,即以己意发正百数十事,亦或襍采诸家,音义大氐备矣。

  • 俱舍论疏 第十卷·法宝

    俱舍论疏 第十卷沙门法宝撰分别世品第三之三论。无明何义。自此已下大门第二释十二支名义就中有四。一释无明。二释名色。三释触支。四释受支。自余八支指余文释就初有二。一正释其名。二别证有体。就前文中先

  • 金刚般若经疏记会编序·行策

    金刚般若经疏记会编序一切众生自性般若与诸佛平等众生唯妄执未谢故波迸六道甘沦溺而不之返世尊为说一切修多罗不过令其于己躬下证其本有如是之事而已然诸契经演说不同有曲有直有纯有杂唯金刚般若一经破执断疑最为直

  • 海外恸哭记·黄宗羲

    是书为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之著作,所记乃有关南明史事者,向为清廷所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