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十三 禅定相应

第一 三昧~等至

一~二

[尔时,世尊]舍卫城……乃至……

“诸比丘!于修定者有四。以何者为四耶?

诸比丘!此处有一类之修定者,于三昧三昧善,而于三昧非等至善。

诸比丘!此处又有一类之修定者,于三昧等至善,于三昧而非三昧善。

诸比丘!此处又有一类之修定者,于三昧而非三昧善,于三昧亦非等至善。

诸比丘!此处又有一类之修定者,于三昧三昧善,而且于三昧等至善。

诸比丘!此中修定者于三昧三昧善,而且于三昧等至善,此乃四修定者中,是最尊、最胜、上首、最上、最妙者。

诸比丘!譬喻由牛出乳,由乳出酪,由酪出生酥,由生酥出熟酥,由熟酥出醍醐,此于此中名最尊。诸比丘!如是于修定者之三昧三昧善,而且于三昧等至善,此于此四修定者中,是最尊、最胜、上首、最上、最妙。”

第二 止住

一~三

[尔时,世尊]舍卫城……乃至……

“诸比丘!于修定者有四。以何者为四耶?

诸比丘!此处有一类之修定者,于三昧三昧善,于三昧善而非止住善。

诸比丘!此处又有一类之修定者,于三昧止住善,于三昧非三昧善。

诸比丘!此处又有一类之修定者,于三昧而非三昧善,于三昧亦非止住善。

诸比丘!此处又有一类之修定者,于三昧三昧善,而且于三昧止住亦善。

诸比丘!此中于修定者之三昧三昧善,而且于三昧止住亦善,此于此四修定者中,是最尊、最胜、上首、最上、最妙。

诸比丘!譬喻由牛出乳,由乳出酪,由酪出生酥,由生酥出熟酥,由熟酥出醍醐,此于此中名为最尊。诸比丘!如是于修定者之三昧三昧善……乃至……是最妙。”

第三 出起

一~三

……“诸比丘!于修定者有四,以何者为四耶?

诸比丘!此处有一类之修定者,于三昧三昧善,于三昧非出起善。

诸比丘!此处又有一类之修定者,于三昧出起善,而于三昧非三昧善。

诸比丘!此处又有一类之修定者,于三昧非三昧善,于三昧非出起善。

诸比丘!此处又有一类之修定者,于三昧三昧善,而且于三昧出起善。

诸比丘!此中于修定者之三昧三昧善,而且于三昧出起善。此于此四修定者中,是最尊、最胜、上首、最上、最妙。

诸比丘!譬喻由牛出乳……乃至……是最妙。”

第四 安乐

一~三

[尔时,世尊]舍卫城……乃至……

“诸比丘!于修定者有四。以何者为四耶?

诸比丘!此处有一类之修定者,于三昧三昧善,于三昧非安乐善。

诸比丘!此处又有一类之修定者,于三昧安乐善,而于三昧非三昧善。

诸比丘!此处又有一类之修定者,于三昧非三昧善,于三昧非安乐善。

诸比丘!此处又有一类之修定者,于三昧三昧善,而且于三昧亦安乐善。

诸比丘!此中于修定者之三昧,于三昧三昧善,而且于三昧安乐善,此于此四修定者中,是最尊、最胜、上首、最上、最妙。

诸比丘!譬喻由牛出乳……乃至……是最妙。”

第五 所缘

一~三

[尔时,世尊]舍卫城……乃至……

“诸比丘!于修定者有四,何者为四耶?

诸比丘!此处有一类之修定者,于三昧三昧善,于三昧非所缘善。

诸比丘!此处又有一类之修定者,于三昧所缘善,于三昧非三昧善。

诸比丘!此处又有一类之修定者,于三昧非三昧善,于三昧亦非所缘善。

诸比丘!此处又有一类之修定者,于三昧三昧善,而且于三昧所缘亦善。

诸比丘!此中于修定者之三昧三昧善,而且于三昧所缘亦善,此于此四修定者中,是最尊、最胜、上首、最上、最妙。

诸比丘!譬喻由牛出乳……乃至……是最妙。”

第六 行境

一~三

[尔时,世尊]舍卫城……乃至……

“诸比丘!于修定者有四。以何者为四耶?

诸比丘!此处有一类之修定者,于三昧三昧善,于三昧非行境善。

诸比丘!此处又有一类之修定者,于三昧行境善,于三昧非三昧善。

诸比丘!此处又有一类之修定者,于三昧非三昧善,于三昧非行境善。

诸比丘!此处又有一类之修定者,于三昧三昧善,而且于三昧行境善。

诸比丘!此中于修定者之三昧,于三昧三昧善,于三昧行境善,此于此四修定者中,是最尊、最胜、上首、最上、最妙。

诸比丘!譬喻由牛出乳……乃至……是最妙。”

第七 引发

一~三

[尔时,世尊]舍卫城……乃至……

“诸比丘!于修定者有四。以何者为四耶?

诸比丘!此处有一类之修定者,于三昧三昧善,于三昧非引发善。

诸比丘!此处又有一类之修定者,于三昧引发善,于三昧非三昧善。

诸比丘!此处又有一类之修定者,于三昧非三昧善,于三昧非引发善。

诸比丘!此处又有一类之修定者,于三昧三昧善,而且于三昧引发善。此于此四修定者中,是最尊、最胜、上首、最上、最妙。

诸比丘!譬喻由牛出乳……乃至……是最妙。”

第八 恭敬[作]

一~三

[尔时,世尊]舍卫城……乃至……

“诸比丘!于修定者有四。以何者为四耶?

诸比丘!此处有一类之修定者,于三昧三昧善,于三昧非恭敬作。

诸比丘!此处又有一类之修定者,于三昧为恭敬作,于三昧非三昧善。

诸比丘!此处又有一类之修定者,于三昧非三昧善,于三昧非恭敬作。

诸比丘!此处又有一类之修定者,于三昧三昧善,而且于三昧恭敬作。

诸比丘!此中于修定者之三昧三昧善,而且于三昧恭敬作。此于此四修定者中,是最尊、最胜、上首、最上、最妙。

诸比丘!譬喻由牛出乳……乃至……是最妙。”

第九 常作

一~三

[尔时,世尊]舍卫城……乃至……

“诸比丘!于修定者有四。以何者为四耶?

诸比丘!此处有一类之修定者,于三昧三昧善,于三昧非常作。

诸比丘!此处又有一类之修定者,于三昧为常作,于三昧非三昧善。

诸比丘!此处又有一类之修定者,于三昧非三昧善,于三昧非常作。

诸比丘!此处又有一类之修定者,于三昧三昧善,而且于三昧为常作。

诸比丘!此中于修定者之三昧三昧善,而且于三昧为常作。此于此四修定者中,是最尊、最胜、上首、最上、最妙。

诸比丘!譬喻由牛出乳……乃至……是最妙。”

第十 随应

一~三

[尔时,世尊]舍卫城……乃至……

“诸比丘!于修定者有四。以何者为四耶?

诸比丘!此处有一类之修定者,于三昧三昧善,于三昧非随应作。

诸比丘!此处又有一类之修定者,于三昧随应作,于三昧非三昧善。

诸比丘!此处又有一类之修定者,于三昧非三昧善,于三昧非随应作。

诸比丘!此处又有一类之修定者,于三昧三昧善,而且于三昧随应作。

诸比丘!此中于修定者之三昧三昧善,而且于三昧为随应作。此于此四修定者之中,是最尊、最胜、上首、最上、最妙。

诸比丘!譬喻由牛出乳……乃至……是最妙。”

第十一 等至~止住

一~三

[尔时,世尊]舍卫城……乃至……

“诸比丘!于修定者有四。以何者为四耶?

诸比丘!此处有一类之修定者,于三昧等至善,于三昧非止住善。

诸比丘!此处又有一类之修定者,于三昧止住善,于三昧非等至善。

诸比丘!此处又有一类之修定者,于三昧非等至善,于三昧于非止住善。

诸比丘!此处又有一类之修定者,于三昧等至善,而且于三昧止住善。

诸比丘!此中于修定者之三昧等至善,而且于三昧止住善。此于此四修定者中,是最尊、最胜、上首、最上、最妙。

诸比丘!譬喻由牛出乳……乃至……是最妙。”

第十二 等至~出起

一~三

[尔时,世尊]舍卫城……乃至……

“诸比丘!于修定者有四。以何者为四耶?

诸比丘!此处有一类之修定者,于三昧等至善于三昧非出起善。

诸比丘!此处又有一类之修定者,于三昧出起善,于三昧非等至善。

诸比丘!此处又有一类之修定者,于三昧非等至善,于三昧非出起善。

诸比丘!此处又有一类之修定者,于三昧等至善,而于三昧出起善。

八~九

诸比丘!此中修定者之……乃至……是最妙。”

第十三 等至~安乐

一~三

[尔时,世尊]舍卫城……乃至……

“诸比丘!于修定者有四。以何者为四耶?

诸比丘!此处有一类之修定者,于三昧等至善,于三昧非安乐善。

诸比丘!此处又有一类之修定者,于三昧安乐善,于三昧非等至善。

诸比丘!此处又有一类之修定者,于三昧非等至善,于三昧非安乐善。

诸比丘!此处又有一类之修定者,于三昧等至善,而且于三昧安乐善。

八~九

诸比丘!此中……乃至……是最妙。”

第十四 等至~所缘

一~三

[尔时,世尊]舍卫城……乃至……

“诸比丘!于修定者有四。以何者为四耶?

诸比丘!此处有一类之修定者,于三昧等至善,于三昧非所缘善。

诸比丘!此处又有一类之修定者,于三昧所缘善,于三昧非等至善。

诸比丘!此处又有一类之修定者,于三昧非等至善,于三昧非所缘善。

诸比丘!此处又有一类之修定者,于三昧等至善,而且于三昧所缘善。

八~九

诸比丘!此中……乃至……是最妙。”

第十五 等至~行境

一~三

[尔时,世尊]舍卫城……乃至……

“诸比丘!于修定者有四。以何者为四耶?

四~七

诸比丘!此处有一类修定者,于三昧等至善,于三昧非引发善……(以广说四句。)……于三昧等至善,而且于三昧引发善。

八~九

诸比丘!此中……乃至……是最妙。”

第十六 等至~引发

一~三

[尔时,世尊]舍卫城……乃至……

四~七

“诸比丘!于此处一类之修定者于三昧等至善,于三昧非引发善……[应四句广说]……于三昧等至善,而于三昧引发善。

八~九

诸比丘!此中……乃至……是最妙。”

第十七 等至~恭敬

一~三

[尔时,世尊]舍卫城……乃至……

“诸比丘!于修定者有四。以何者为四耶?

四~七

诸比丘!此处有一类之修定者,于三昧等至善,于三昧非恭敬善……(以广说四句。)……于三昧等至善,而且于三昧恭敬作。

八~九

诸比丘!此中……乃至……是最妙。”

第十八 等至~常作

一~三

[尔时,世尊]舍卫城……乃至……

“诸比丘!于修定者有四。以何者为四耶?

四~七

诸比丘!此处有一类之修定者,于三昧等至善,于三昧非常作……(以广说四句。)……于三昧等至善,而且于三昧常作。

八~九

诸比丘!此中……乃至……是最妙。”

第十九 等至~随应

一~三

[尔时,世尊]舍卫城……乃至……

“诸比丘!于修定者有四。以何者为四耶?

诸比丘!此处有一类之修定者,于三昧等至善,于三昧非随应作。

诸比丘!此处又有一类之修定者,于三昧随应作,于三昧非等善。

诸比丘!此处又有一类之修定者,于三昧非等至善,于三昧非随应作。

诸比丘!此处又有一类之修定者,于三昧等至善,而且于三昧随应作。

诸比丘!此中于修定者之三昧,等至善,而且于三昧为随应作。此于此四修定者中,是最尊、最胜、上首、最上、最妙。

诸比丘!譬喻由牛出乳,由乳出酪,由酪出生酥,由生酥出熟酥,由熟酥出醍醐。此于此中名为最尊。诸比丘!如是于修定者之三昧等至善,而且于三昧为随应作,此于此四修定者中,是最尊、最胜、上首、最上、最妙。”

第二十 止住~出起

一~三

[尔时,世尊]舍卫城……乃至……

“诸比丘!于修定者有四。以何者为四耶?

诸比丘!此处有一类之修定者,于三昧止住善,于三昧非出起善。

诸比丘!此处又有一类之修定者,于三昧出起善,于三昧非止住善。

诸比丘!此处又有一类之修定者,于三昧非止住善,于三昧非出起善。

诸比丘!此处又有一类之修定者,于三昧止住善,而且于三昧出起善。

八~九

诸比丘!此中于修定者之……乃至……是最上,最妙。”

第二十一~二十七 止住~安乐

(第二十一)……“诸比丘!于修定者有四。以何者为四耶?

诸比丘!此处有一类之修定者,于三昧止住善,于三昧非安乐善……广说……

(第二十二)于三昧止住善,于三昧非所缘善……

(第二十三)于三昧止住善,于三昧非行境善……

(第二十四)于三昧止住善,于三昧非引发善……

(第二十五)于三昧止住善,于三昧非恭敬善……

(第二十六)于三昧止住善,于三昧非常作善……

(第二十七)于三昧止住善,于三昧非随应善……

※五

诸比丘!此处又有一类之修定者,于三昧随应善,于三昧非止住善。

诸比丘!此处又有一类之修定者,于三昧非止住善,于三昧非随应善。

诸比丘!此处又有一类之修定者,于三昧止住善,而且于三昧随应善。

诸比丘!此中于修定者之三昧止住善,而且于三昧为随应作。此于此四修定者中,是最尊……乃至……”

第二八 出起~安乐

一~三

[尔时,世尊]舍卫城……乃至……

“诸比丘!于修定者有四。以何者为四耶?

诸比丘!此中一类之修行者,于三昧出起善,于三昧非安乐善。

五~七

……于三昧安乐善,于三昧非出起善……于三昧非出起善,于三昧非安乐善……于三昧出起善,而且亦安乐善。

八~九

诸比丘!此中,修定者之……是最上、最妙。”

第二十九~三十四 出起

(第二十九)……“诸比丘!于修定者有四。以何者为四耶?

诸比丘!此处有一类之修定者,于三昧出起善,于三昧非所缘善……广说……

(第三十)于三昧出起善,于三昧非行境善……

(第三十一)于三昧出起善,于三昧非引发善……

(第三十二)于三昧出起善,于三昧非恭敬作……

(第三十三)于三昧出起善,于三昧非常作……

(第三十四)于三昧出起善,于三昧非随应作……

诸比丘!此处有一类之修定者,于三昧随应作,于三昧非出起善。

诸比丘!此处又有一类之修定者,于三昧非出起善,于三昧非随应作。

诸比丘!此处又有一类之修定者,于三昧出起善,而且于三昧随应作。

八~九

诸比丘!此中于修定者之三昧出起善,而且于三昧为随应作。此于此四修定者中……广说……”

第三十五 安乐~所缘

一~四

[尔时,世尊]舍卫城……乃至……

于三昧安乐善,于三昧非所缘善……

于三昧所缘善,于三昧非安乐善……

于三昧非安乐善,于三昧非所缘善……

于三昧安乐善,而且于三昧所缘善……

八~九

诸比丘!此中修定者之……乃至……是最上、最妙。

第三十六~四十 安乐

(第三十六)……诸比丘!修禅定者有四。以何者为四耶?

诸比丘!此处有一类之修定者,于三昧安乐善,于三昧非行境善……乃至……

(第三十七)于三昧安乐善,于三昧非发引善……

(第三十八)于三昧安乐善,于三昧非恭敬作……

(第三十九)于三昧安乐善,于三昧非常作……

(第四十)于三昧安乐善,于三昧非随应作……乃至……

第四十一 所缘~行境

一~七

[尔时,世尊]舍卫城……乃至……

于三昧所缘善,于三昧非行境善……

于三昧行境善,于三昧非所缘善……

于三昧所缘善,于三昧非行境善……

于三昧所缘善,而且于三昧亦行境善。

八~九

诸比丘!此中修定者之……乃至……是最上、最妙。

第四十二~四十五 所缘

(第四十二)于三昧所缘善,于三昧非引发善……乃至……

(第四十三)于三昧所缘善,于三昧非恭敬作……乃至……

(第四十四)于三昧所缘善,于三昧非常作……乃至……

(第四十五)于三昧所缘善,于三昧非随应作……

第四十六 行境~引发

一~七

[尔时,世尊]舍卫城……乃至……

于三昧行境善,于三昧非引发善……

于三昧引发善,于三昧非行境善……

于三昧非行境善,于三昧亦非引发善……

于三昧行境善,而且于三昧引发善……

※九~十

诸比丘!譬喻由牛出乳,由乳出酪,由酪出生酥,由生酥出熟酥,由熟酥出醍醐。此于此中名为最尊。诸比丘!如是于修定者之三昧行境善,而且于三昧为引发善,此于此四修定者中……乃至……是最上、最妙。

第四十七~四十九 行境

(第四十七)于三昧行境善,于三昧非恭敬作……乃至……

(第四十八)于三昧行境善,于三昧非常作……乃至……

(第四十九)于三昧行境善,于三昧非随应作……乃至……

第五十 引发~[恭敬]

一~七

[尔时,世尊]舍卫城……乃至……

于三昧引发善,于三昧非恭敬作……

于三昧恭敬作,于三昧非引发善……

于三昧非引发善,于三昧非恭敬作……

于三昧引发善,而且于三昧恭敬作……

八~九

诸比丘!此中修定者之……乃至……是最上、最妙。

第五十一~五十二[引发]

(第五十一)于三昧引发善,于三昧非常作……乃至……

(第五十二)于三昧引发善,于三昧非随应作……乃至……

第五十三 恭敬作~常作

一~七

[尔时,世尊]舍卫城……乃至……

于三昧恭敬作,于三昧非常作……

于三昧常作,于三昧非恭敬作……

于三昧恭敬作,而且于三昧常作。

八~九

诸比丘!此中修定者之……乃至……是最上、最妙。

第五十四 恭敬作~随应作

……于三昧恭敬作,于三昧非随应作……乃至……

第五十五 常作~随应作

一~三

[尔时,世尊]舍卫城……乃至……

“诸比丘!于修定者有四。以何者为四耶?

诸比丘!此处有一类之修定者,于三昧常作,于三昧非随应作。

诸比丘!此处又有一类之修定者,于三昧随应作,于三昧非常作。

诸比丘!此处又有一类之修定者,于三昧非常作,于三昧非随应作。

诸比丘!此处又有一类之修定者,于三昧常作,而且于三昧随应作。

诸比丘!此中于修定者之三昧常作,而且于三昧为随应作,此于此四修定者中,是最尊、最胜、上首、最上、最妙。

诸比丘!譬喻由牛出乳,由乳出酪,由酪出生酥,由生酥出熟酥,由熟酥出醍醐。此于此中名为最尊。诸比丘!于修定者之三昧常作,而且于三昧随应作,此于此四修定者中,是最尊、最胜、上首、最上、最妙。

一〇

世尊如是说已,彼诸比丘!喜悦而欢喜世尊之所说。”

如是广说而广说五十五记别。

禅定相应(终)

于此之摄颂曰:

 三昧与等至 止住及出起

 安乐并所缘 行境与引发

 恭敬作常作 以及随应作

蕴品相应(终)

于此之摄颂曰:

 蕴罗陀见入生

 烦恼与舍利弗

 龙金翅乾达婆

 云婆蹉及禅定

 蕴品十三相应

猜你喜欢
  下篇:一念红尘·李叔同
  卷之十一·即非如一
  菩提道次第广论卷十五·宗喀巴
  三坛传戒正范卷二·读体
  佛说大悲空智金刚大教王仪轨经卷第四(第五同卷)·佚名
  问僧那品第十六·佚名
  净心诫观法序·道宣
  肇论序·僧肇
  云居佛印元禅师·惠洪
  因明入正理论义纂要·慧沼
  彻悟禅师语录卷上·彻悟
  道行经善知识品第十九·佚名
  法华玄论卷第九·吉藏
  建中靖国续灯录卷第七[宋刻]·惟白
  卷之二·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五·赵翼

      ○苏东坡诗  以文为诗,自昌黎始;至东坡益大放厥词,别开生面,成一代之大观。今试平心读之,大概才思横溢,触处生春,胸中书卷繁富,又足以供其左旋右抽,无不如志。其尤不可及者,天生健笔一枝,爽如哀梨,快如并剪,有必达之隐,无难显

  • 第三十三回 高府旧人方走散 寇家骨肉又相残·萧晶玉

    却说梦鸾小姐尼庵养马,这几句话方才提过,不道也可。言不着梦鸾小姐途中阻,听表狂生伏士仁。好色贪花生恶计,全不怕触怒苍天动鬼神。循环报应加一倍,八两原来换半斤。到后来娇妻偿了风流债,邻里人谈笑破唇。暂搁

  • ●自序·黄遵宪

    余于丁丑之冬,奉使随槎。既居东二年,稍与其士大夫游,读其书,习其事,拟草《日本国志》一书,网罗旧闻,参考新政,辄取其杂事,衍为小注,串之以诗,即今所行《杂事诗》是也。时值明治维新之始,百度草创,规模尚未大定。论者或谓日本外强中

  • 卷之八十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稿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卷之六十九·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大臣

  • 卷之一百六十二·佚名

    光绪九年。癸未。夏四月。辛亥朔。享太庙。遣睿亲王魁斌恭代行礼。  ○上诣长春宫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皇太后安。至己卯。皆如之。内起居注  ○谕内阁、锡珍奏请。将已革侍郎宝廷弃瑕录用。湖北荆宜施道于荫

  • 一一四七 军机大臣和珅等为承询校勘衔名欵式事致阿哥中堂函·佚名

    一一四七 军机大臣和珅等为承询校勘衔名欵式事致阿哥中堂函乾隆五十一年六月初二日接奉来翰,承询校勘衔名欵式一事。此间因书多人少,随办随交,且原书既有总校、分校各衔名,现在校书之人,自不能开列在前。若衔大者开列在后

  • 史记集解卷三十四·裴骃

    宋 裴骃 撰史记三十四燕召公世家第四召公奭与周同姓姓姬氏周武王之灭纣封召公于北燕其在成王时召公为三公自陜以西召公主之自陜以东周公主之成王既幼周公摄政当国践阼召公疑之作君奭君奭不说周公【马融曰召公以周公

  • ●原跋·佚名

    南烬纪闻一书,向无刊本,亦不知其为何人所撰。余于今夏在友人案头,得覩此本,因假而抄录之。竟三日之功,录成是本。但其中有叙事不伦之处,一仍其旧;或有乖误鲁鱼之谬,亦不自知,读者谅之!乾隆四十八年癸卯小春,松岩识于养怡书屋。

  • 卷一百四十三·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一百四十三经籍考经【易】元郑滁孙大易法象通赞七卷滁孙字景欧处州人宋景定进士累官礼部郎入元以荐召授集贤直学士事蹟具元史儒学传许衡读易私言一卷衡字平仲号鲁斋河内人至元中累官集贤

  • 职官四·徐松

    尚书省【宋会要】尚书都省。旧制:尚书令、左、右仆射、丞、左、右司郎中、员外郎主都省事。国朝以诸司三品以上官或学士一员权判。凡尚书诸司,悉他官主判。其事务至少者,但中书批状,送印领判。都省总领省事,及集议、定谥、

  • 卷六 六之一·孔颖达

    ◎唐蟋蟀诂训传第十陆曰:唐者,周成王之母弟叔虞所封也。其地,帝尧、夏禹所都之墟,汉曰太原郡,在古冀州太行、恒山之西,太原、太岳之野。其南有晋水,叔虞之子燮父因改为晋侯。至六世孙僖侯名司徒,习尧俭约遗化,而不能以礼节之,今

  • 机论·胡兰成

    成毁是自然的全机大用阳明山上秋天的太阳与风,使人想起禅僧说的“洪波浩渺,白浪滔天”,大自然一派空阔光明,人世的事无迹可寻。然而人世的事具在。三国演义里卧龙冈的村店里崔州平对刘备说话,开头第一句是&ldquo

  • 卷十七·夏良胜

    <子部,儒家类,中庸衍义钦定四库全书中庸衍义卷十七    明 夏良胜 撰平天下之义【创业之治 守成之治中兴之治 经常之治】咸彖曰天地感而万物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观其所感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程頥曰天地二

  • 中庸章句序·朱熹

    中庸何为而作也子思子忧道学之失其传而作也盖自上古圣神继天立极而道统之传有自来矣其见于经则允执厥中者尧之所以授舜也人心惟危道心惟㣲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者舜之所以授禹也尧之一言至矣尽矣而舜复益之以三言者则所以

  • 东园文集·郑纪

    文集。明郑纪撰。十三卷,附录一卷。纪字廷纲,号东园,仙游(今属福建)人。天顺进士。曾官太常卿,南京户部尚书。工文辞,尤长于诗。入翰林后,曾归卧屏山,读书二十余年。有《归田录》等。此集乃乾隆三年(1738)刊本。约九万四千字

  • 方苞集·方苞

    十八卷。清方苞撰。刘季高校点。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分读经 ,读子史 ,论说 ,序 ,书后题跋 ,书 ,赠送序 寿序 ,传 ,纪事 ,墓志铭等。

  • 分春馆词·朱庸斋

    朱庸斋(1921-1983),名焕,乳名志焕,字仲章,号庸斋,以号行。又曾用朱弢畹、朱奂等名。斋名"思古微室"、"分春馆"。十五岁从陈洵学词,毕生致力于词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