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元钱唐王晔日华尝撰优谏录杨维桢为之序顾其书不传余览唐宋传说复辑优人戏语为一篇顾辑录之意稍与晔殊盖优人俳语大都出于演剧之际故戏剧之源与其迁变之迹可以考焉非徒其辞之足以裨阙失供谐笑而已吕本中童蒙训云作杂剧 
- (冲末扮殿头官领张千上,云)淡淡濛濛映晓星,海潮捧现日东升。九重阊阖开宫殿,文武班齐贺圣明。小官殿头官是也。方今大汉,圣人在位,节俭宽洪,施恩布德,过尧舜之治化,迈汤武之宽仁。礼乐修明,彝伦叙正,感应的天下咸宁,八方肃靖 
- 	钦定四库全书	劎南诗稾卷四十七	宋 陆游 撰	儒生	儒生安义命所遇委之天用可重九鼎穷宁直一钱虽云发种种未害腹便便高卧茅檐下羮藜法不传	秋夜	老病睡眠少如斯秋夜何长庚未配月织女已斜河莎径虫吟苦柴门叶落多谁知 
- 	钦定四库全书	唐百家诗选卷十七	宋 王安石 编	李远五首【字求古大中中为忠州刺史】	赠写御真李长史	玉坐烟销砚水清龙髯不动彩毫轻乍分隆准山河秀初点重瞳日月明宫女卷帘皆暗认侍臣开殿尽遥惊六朝供奉应无敌始觉僧 
- 袁粲,字景倩,陈郡阳夏人,太尉淑兄子也。父濯,扬州秀才,蚤卒。祖母哀其幼孤,名之曰愍孙。伯叔并当世荣显,而愍孙饥寒不足。母琅邪王氏,太尉长史诞之女也,躬事绩纺,以供朝夕。愍孙少好学,有清才,有欲与从兄顗婚者,伯父洵即顗父,曰:“顗 
- 正统十二年闰四月壬戌朔大理寺言诬告十人以上军编边卫民编口外惟监生生员吏八材知印承差僧道总小旗无例 上曰第如律○修高梁桥闸○甲子遣太保成国公朱勇工部侍郎王佑祭京都城隍洎司工之神以修都城北垣毕工也○免山西 
-  光绪二十六年。庚子。八月。乙酉。上奉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皇太后。自忻州启銮。  ○上谕、此次西巡。事出仓猝。八旗都统副都统各员。未及扈从者甚多。职事殊形旷废。不得不酌令前来。庆亲王奕劻、 
- 五三一 寄谕两江总督高晋等确查徐述夔殷宝山案并着明白回奏及查参该管各官乾隆四十三年八月二十七日大学士于<敏中>字寄大学士暂管两江总督高<晋>、署两江总督 河道总督萨<载>、江苏巡抚杨<魁>,乾隆四十三年八月二十 
- 江阴云墟散人李本天根氏辑辛卯(一六五一)、大清顺治八年(永明王永历五年、鲁王监国六年)春正月己酉朔帝在南宁,免群臣朝贺;鲁王在舟山。刘文秀还云南,留白文选守嘉定、刘镇国守雅州。初十日(戊午)祀太庙。郑成功至南海,以苏懋为 
- 关于中国与西方,由于民族不同,文化不同,而历史进程亦不同。上自政治组织,下至社会体制,双方莫不有其重大之相异点。主要者,如宗教一项。西方自罗马帝国崩溃,基督教即为彼方上下所共同信仰,形成为西方社会一指导中心。直至最近 
-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明臣奏议卷二请豫备仓储疏【永乐元年】    杨 溥臣闻尧汤之世不免水旱之患而不闻尧汤之民至于甚艰难者盖豫有备也凡古圣贤之君皆有豫备之政太祖高皇帝惓惓以生民为心凡有豫备皆有定制洪武年间每 
- 世宗莊憲大王實錄 ○世宗莊憲英文睿武仁聖明孝大王諱裪,字元正,太宗恭定大王第三子也。母元敬王后閔氏,以太祖六年丁丑四月壬辰,生於漢陽俊秀坊潛邸,實大明太祖高皇帝洪武三十年也。英明剛果,沈毅重厚,寬裕仁慈,恭儉孝友,出於 
- 以上略述朱子之四书学,此下当续述朱子之史学。朱子之学,重在内外合一,本末兼尽,精粗俱举,体用皆备。就某一意义言,则史学属于外末,只及人事粗处用处。若不先在义理之大本大体上用功,而仅注意于史学,此为朱子所不许。然在理学家 
- 参学小师文政编师之形言也。且异乎阳春白雪碧云清风者也。夫大圭不琢贵乎天真。至言不文尚于理实。乃世之衡鉴。岂智识而拟议哉。师自戾止翠峰雪窦。或先德言句渊密。师因而颂之。或感兴怀别贻赠之作。固亦多矣。其有 
- 纂修高拱乾,字九临,陕西关中人。1692年(康熙三十一年),由泉州知府升补分巡台厦兵备道,任职四年。1694年开始搜补资料,以修府志。翌年纂成,年后付刊。凡10卷,分封域、规制、秩官、武备、赋役、典秩、风土、人物、外志、艺文等 
- 记述元大都的志书。熊梦祥撰。原书早已散佚,不可复得。今有北京图书馆之热心者,根据《永乐大典》、《日下旧闻考》、《顺天府志》等书所引录,加以钩沉整理,成《析津志辑佚》一书,由北京出版社出版。此书以“城池街市”、“ 
- 一卷。清毛奇龄(1623-1716)撰。奇龄又名甡,字大可,齐于,号初晴,亦以郡望称西河。浙江肃山人。康熙时以诸生荐举博学鸿词科,授翰林院检讨,充《明史》纂修官,旋即假归,以病不复出。通经史,善诗文,工音律。着有《古文尚书冤词》、《 
- 巴利名Visuddhimagga 。凡三卷。系五世纪中叶印度高僧佛音(梵Buddhaghosa )所作。收于南传大藏经第六十二至六十四册。为南传佛教上座部之重要论著。近由日本水野弘元译成日文(1937~1940)。民国七十四年(1985)五月,由叶均(了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