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列传第四十九 袁粲

袁粲,字景倩,陈郡阳夏人,太尉淑兄子也。父濯,扬州秀才,蚤卒。祖母哀其幼孤,名之曰愍孙。伯叔并当世荣显,而愍孙饥寒不足。母琅邪王氏,太尉长史诞之女也,躬事绩纺,以供朝夕。愍孙少好学,有清才,有欲与从兄顗婚者,伯父洵即顗父,曰:“顗不堪,政可与愍孙婚耳。”时愍孙在坐,流涕起出。蚤以操立志行见知。初为扬州从事,世祖安北、镇军、北中郎行参军,侍中郎主簿。世祖伐逆,转记室参军。及即位,除尚书吏部郎,太子右卫率,侍中。孝建元年,世祖率群臣并于中兴寺八关斋,中食竟,愍孙别与黄门郎张淹更进鱼肉食。尚书令何尚之奉法素谨,密以白世祖,世祖使御史中丞王谦之纠奏,并免官。二年,起为廷尉,太子中庶子,领右军将军。出为辅国将军、西阳王子尚北中郎长史、广陵太守,行兖州事。仍为永嘉王子仁冠军长史,将军、太守如故。

大明元年,复为侍中,领射声校尉,封兴平县子,食邑五百户,事在《颜师伯传》。三年,坐纳山阴民丁彖文货,举为会稽郡孝廉,免官。寻为西阳王子尚抚军长史,又为中庶子,领左军将军。四年,出补豫章太守,加秩中二千石。五年,复还为侍中,领长水校尉,迁左卫将军,加给事中。七年,转吏部尚书,左卫如故。其年,皇太子冠,上临宴东宫,愍孙劝颜师伯酒;师伯不饮,愍孙因相裁辱。师伯见宠于上,上常嫌愍孙以寒素凌之,因此发怒,出为海陵太守。前废帝即位,除御史中丞,不拜。复为吏部尚书。永光元年,徙右卫将军,加给事中。景和元年,复入为侍中,领骁骑将军。太宗泰始元年,转司徒左长史,冠军将军,南东海太守。

愍孙清整有风操,自遇甚厚,常着《妙德先生传》以续嵇康《高士传》以自况,曰:

有妙德先生,陈国人也。气志渊虚,姿神清映,性孝履顺,栖冲业简,有舜之遗风。先生幼夙多疾,性疏懒,无所营尚,然九流百氏之言,雕龙谈天之艺,皆泛识其大归,而不以成名。家贫尝仕,非其好也。混其声迹,晦其心用,故深交或迕,俗察罔识。所处席门常掩,三径裁通,虽扬子寂漠,严叟沈冥,不是过也。修道遂志,终无得而称焉。

又尝谓周旋人曰:“昔有一国,国中一水,号曰狂泉。国人饮此水,无不狂,唯国君穿井而汲,独得无恙。国人既并狂,反谓国主之不狂为狂。于是聚谋,共执国主,疗其狂疾。火艾针药,莫不毕具。国主不任其苦,于是到泉所酌水饮之,饮毕便狂。君臣大小,其狂若一,众乃欢然。我既不狂,难以独立,比亦欲试饮此水。”

愍孙幼慕荀奉倩之为人,白世祖,求改名为粲,不许。至是言于太宗,乃改为粲,字景倩焉。二年,迁领军将军,仗士三十人入六门。其年,徙中书令,领太子詹事,增封三百户,固辞不受。三年,转尚书仆射,寻领吏部。五年,加中书令,又领丹阳尹。六年,上于华林园茅堂讲《周易》,粲为执经。又知东宫事,徙为右仆射。七年,领太子詹事,仆射如故。未拜,迁尚书令,丹阳尹如故。坐前选武卫将军江柳为江州刺史,柳有罪,降为守尚书令。

太宗临崩,粲与褚渊、刘勔并受顾命,加班剑二十人,给鼓吹一部。后废帝即位,加兵五百人。帝未亲朝政,下诏曰:“比元序愆度,留熏耀晷,有伤秋稼,方贻民瘼。朕以眇疚,未弘政道,囹圄尚繁,枉滞犹积,晨兢夕厉,每恻于怀。尚书令可与执法以下,就讯众狱,使冤讼洗遂,困弊昭苏。颁下州郡,咸令无壅。”元徽元年,丁母忧,葬竟,摄令亲职,加卫将军,不受。敦逼备至,中使相望,粲终不受。性至孝,居丧毁甚,祖日及祥变,常发诏卫军断客。

二年,桂阳王休范为逆,粲扶曳入殿,诏加兵自随,府置佐史。时兵难危急,贼已至南掖门,诸将意沮,咸莫能奋。粲慷慨谓诸将帅曰:“寇贼已逼,而众情离沮。孤子受先帝顾托,本以死报,今日当与褚护军同死社稷!”因命左右被马,辞色哀壮。于是陈显达等感激出战,贼即平殄。事宁,授中书监,即本号开府仪同三司,领司徒,以扬州解为府,固不肯移。

三年,徙尚书令,卫军、开府如故,并固辞,服终乃受。加侍中,进爵为侯,又不受。时粲与齐王、褚渊、刘秉入直,平决万机,时谓之“四贵”。粲闲默寡言,不肯当事,主书每往谘决,或高咏对之,时立一意,则众莫能改。宅宇平素,器物取给。好饮酒,善吟讽,独酌园庭,以此自适。居负南郭,时杖策独游,素寡往来,门无杂客。及受遗当权,四方辐凑,闲居高卧,一无所接,谈客文士,所见不过一两人。

顺帝即位,迁中书监,司徒、侍中如故。时齐王居东府,故使粲镇石头。粲素静退,每有朝命,多不即从,逼切不得已,然后方就。及诏移石头,即便顺旨。有周旋人解望气,谓粲曰:“石头气甚乖,往必有祸。”粲不答。又给油络通?宪车,仗士五十人入殿。时齐王功高德重,天命有归,粲自以身受顾托,不欲事二姓,密有异图。丹阳尹刘秉,宋代宗室;前湘州刺史王蕴,太后兄子,素好武事,并虑不见容于齐王,皆与粲相结。将帅黄回、任候伯、孙昙瓘、王宜兴、彭文之、卜伯兴等,并与粲合。

升明元年,荆州刺史沈攸之举兵,齐王自诣粲,粲称疾不见。粲宗人通直郎袁达以为不宜示异同,粲曰:“彼若以主幼时艰,与桂阳时不异,劫我入台,便无辞以拒。一如此,不复得出矣。”时齐王入屯朝堂,秉从父弟领军将军韫入直门下省,伯兴为直阁,黄回诸将皆率军出新亭。粲谋克日矫太后令,使韫、伯兴率宿卫兵攻齐王于朝堂,回率军来应。秉、候伯等并赴石头,本期夜发。其日秉恇扰不知所为,晡后便束装,未暗,载妇女席卷就粲,由此事泄。先是,齐王遣将薛渊、苏烈、王天生等领兵戍石头,云以助粲,实御之也。又令腹心王敬则为直阁,与伯兴共总禁兵。王蕴闻秉已奔,叹曰:“今年事败矣!”时齐王使蕴募人,已得数百,乃狼狈率部曲向石头。本期开南门,时已暗夜,薛渊等据门射之,蕴谓粲已败,即便散走。齐王以报敬则,率所领收蕴杀之,并诛伯兴。又遣军主戴僧静向石头助薛渊,自仓门得入。时粲与秉等列兵登东门,僧静分兵攻府西门。粲与秉欲还赴府,既下城,列烛自照,僧静挺身暗往,粲子最觉有异人,以身卫粲,僧静直前斩之,父子俱殒,左右各分散。粲死时,年五十八。任候伯等其夜并乘轻舸,自新亭赴石头,闻粲败,乃驰还;其后并诛。秉事在《宗室传》。

齐永明元年,诏曰:“昔魏矜袁绍,恩给丘坟;晋亮两王,荣覃余裔。斯盖怀旧流仁,原心兴宥,二代弘义,前载美谈。袁粲、刘秉,并与先朝同奖宋室;沈攸之于景和之世,特有乃心,虽末节不终,而始诚可录。岁月弥往,宜沾优隆。粲、秉前年改葬,茔兆未修,材官可为经略,粗合周礼。攸之及其诸子丧柩在西,可符荆州以时致送,还反旧墓,在所营葬事。”

史臣曰:辟运创基,非机变无以通其务;世及继体,非忠贞无以守其业。辟运之君,千载一有,世及之主,无乏于时,囗囗须机变之用短,资忠贞之路长也。故汉室囗囗,文举不屈曹氏;魏鼎将移,夏侯义不北面。若悉以二子为心,则两代宜不亡矣。袁粲清标简贵,任属负图,朝野之望虽隆,然未以大节许也。及其赴危亡,审存灭,岂所谓义重于生乎!虽不达天命,而其道有足怀者。昔王经被旌于晋世,粲等亦改葬于圣朝,盛代同符,美矣!

猜你喜欢
  ●卷一百五十六·徐梦莘
  凡例·陈鼎
  石匮书后集卷第六十二·张岱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五百一十三·佚名
  明熹宗悊皇帝实录卷之六十·佚名
  卷之八·佚名
  卷之一千二百四十八·佚名
  西汉年纪卷六·王益之
  平定两金川方略卷首天章一·阿桂
  目录·林豪
  ●卷六·钱谦益
  柳世隆传·萧子显
  周叙传·张廷玉
  卷十七·楼昉
  第七章 新室始末·吕思勉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李团湖·唐圭璋

      沁园春   六桂传家,三槐植庭,箕裘大儒。甚二郎意气,拟同棱契,一时庆会。致主唐虞。百揆登庸,双亲未老,此乐人间还有无。那堪更、有棣华韦华韦华,听履亨衢。   朝来天上传呼。便写作、衣冠盛事图。有声容备乐,传宣锡劝

  • 第十五出 授诀·李渔

    (末扮仙上)仙家好事也遭磨,岂止人间困厄多;若使清虚无障碍,天孙不合阻银河。——我东华上仙,为何道这几句?只因当日掷杖成桥,度柳生与龙女订就婚姻之约。谁料偾事的钱塘于中作梗,将舜华错嫁泾河,不但柳生的婚媾难偕,连

  • 第一折·郑光祖

    (冲末袁绍领卒子上,云)骏马靡鞍紫锦袍,临军能识阵云高。等闲赢得食天禄,愿竭丹心辅圣朝。某乃冀王袁绍是也。幼而能文,长而阅武,自为官以来,累立战功,今在河北为理,保一方宁静无虞。今有吕布,领一标人马,威镇在虎牢关下。此人好

  • ●卷一·先著

    ○江南春寇准波渺渺宋初去五代不远,莱公江南春、点绛唇二调,体制高妙,不减花间。○生查子姚宽郎如陌上尘生查子,以浑成为工。○点绛唇林逋金谷年年於所咏之意,该括略尽,高远无痕,得神之作。五禹雨恨云愁。缀字是古人拙处。

  • 卷三·仇兆鳌

    钦定四库全书杜诗详注卷三翰林院编修仇兆鳌撰奉陪郑驸马韦曲二首【杜臆韦曲在京城三十里贵家园亭侯王别墅多在于此乃行乐之胜地然此游必在天宝之季禄山未乱之先故花蕃盛如此编者误置在乾元初耳】韦曲花无赖家家恼杀人

  • 卷六十五·徐世昌

    尹继善尹继善,字元长,号望山,满洲旗人。雍正癸卯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加太子太保。赠太保,谥文端。有《尹文端公集》。次孙端人韵送别王次山锺仲恒金汁江头雨未收,行人欲别意还留。离觞共劝

  • 卷一·汤右曾

    钦定四库全书怀清堂集卷一吏部侍郎汤右曾撰过愚溪我读蝜蝂传居尝念高危柳侯亦知道未用讥诃为慷慨功与名失坠差豪厘【柳诗岂知千仞坠只为一豪差】文墨本小道况乃工奕棊羣小既喧豗国事几纷披风波一蹉跌远逝湘水湄扣舷动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三 列传二百七十三·纪昀

    列传元 【二十七】○元二十七达春 巴延 伊克德济额森鼐尔 托里实克 呼喇珠丹珠尔托欢 锡里巴布哷齐齐喇 安巴伊苏岱尔 实都尔达春巴延伊克德济额森鼐尔托里实克呼喇珠丹珠尔托欢锡里巴布哷齐齐喇安巴伊苏岱尔

  • 周德兴传·张廷玉

    周德兴,濠州人。和太祖同乡,少年时就相知。从定滁、和,渡长江,屡次战斗都立有战功,晋升为左翼大元帅。随大军取金华、安庆、高邮,援助安丰,征讨庐州,晋升为指挥使。从大军讨伐赣州、安福、永新,攻占吉安,又晋升为湖广行省左丞。

  • 钦定南巡盛典卷三十二·高晋

    蠲除乾隆二十七年正月初二日上谕内阁曰今春朕防奉皇太后銮舆巡幸江浙便道阅视河工海塘与封疆大臣讲求吏治民生诸要务念昨冬防逢慈恩覃被之余正东南士民望幸情殷之翠华所过宜沛隆施益光庆典着将江苏安徽浙江三省自乾

  • 卷三十八 乐记第十九·郑玄

    昔者,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夔始制乐以赏诸侯。(夔欲舜与天下之君共此乐也。南风,长养之风也,以言父母之长养己,其辞未闻也。夔舜时典乐者也。《书》曰:“夔,命女典乐。”○夔,求龟反,舜臣。女音汝。)[疏]“昔者”至“诸侯”

  • 吃饭睡觉不说话·孔子

    【原文】 食不语,寝不言。 【译文】 吃饭不交谈,睡觉不说话。 【读解】 吃饭不交谈符合卫生习惯,这是没有说的。可是吃国宴呢?如果大家都不说话,只是埋头苦干--吃!那像什么话呢?起码,祝酒辞还是要的吧。莫说国宴,就是你一家子在

  • 卷三十八·冯复京

    钦定四库全书六家诗名物疏卷三十八 明 冯复京 撰小雅节南山之什一节南山篇师尚书云立太师太傅太保兹惟三公论道经邦燮理隂阳官不必备惟其人○大戴礼云天子不论先圣王之德不知君国畜民之道不见礼义之正不察应事之理

  • 大般若經十六分總·欧阳竟无

      菩薩正軌.境之爲楞伽.行之因果爲般若.差别爲華嚴.果之爲涅槃.今應談般若因   果。菩提之因是般若.般若之果是菩提.般若菩提相應不異.是爲因果。自初發願至   等正覺皆不離於實相名般若波羅蜜.實相者無相也.無其執相.非相

  • 菩提道次第广论卷二·宗喀巴

    下至唯从闻一偈颂,虽犯戒等,亦应就其功德思惟,莫观过失,悉无差别。《宝云经》云︰「若知由其依止尊重,诸善增长不善损减,则亲教师或闻广博或复寡少,或有智解或无智解,或具尸罗或犯尸罗,皆应发起大师之想。如于大师信敬爱乐,于亲教

  • 祝南洋佛教之联合·太虚

    ──十五年九月在星洲福州会馆讲──太虚此次南来,承诸同志殷勤招待,不胜感谢!星洲诸山长老及各大居士,发起讲经会,邀太虚主讲,自问虽于佛学曾事研究,然并未有何切实之成就,殊为抱愧!今天与诸位见面之始,洵为难得之因缘,从欣慰之

  • 卷之七·佚名

    高峯龙泉院因师集贤语录卷之七 诸般佛事门 发道文(此系遇人新丧就士。人所召引亡魂徃生佛地及安慰灵座用) (唱和)极乐世界(众和)弥陀佛(四声)观音菩萨(众和)摩诃萨(四声)势至菩萨(众和)摩诃萨(四声)海众菩萨(众和)摩

  • 民国黑社会·佚名

    《民国黑社会》一书,叙写和剖析了民国时期各种丑恶、黑暗社会现象中具有代表性的五种:骗、赌、帮、烟、娼。本书每一部分都写了数十个曲折的、甚至有点离奇的、但却是真实的、发人深思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