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五十三

正统十二年闰四月壬戌朔大理寺言诬告十人以上军编边卫民编口外惟监生生员吏八材知印承差僧道总小旗无例 上曰第如律

○修高梁桥闸

○甲子遣太保成国公朱勇工部侍郎王佑祭京都城隍洎司工之神以修都城北垣毕工也

○免山西太原府所属文水等县及汾州水灾田地秋粮一万三千八百八十余石草二万七千七百六十余束

○乙丑升中书舍人程思温为礼部员外郎以秩满九载也

○丁卯代世孙世壥奏臣祖代王薨丧仪斋粮无从营办 上命户部给官廪一千石助之

○赐都察院右都御史陈镒诰命并封赠其祖父母父母妻从镒奏请也

○擢进士许仕达为江西道监察御史王福为狭西道监察御史刘孜为山东道监察御史训导王鼎为广西道监察御史仕达等先以吏部选送都察院理刑至是考中故擢之

○直隶淮安府保定府山东济南府各奏所属州县蝗 上命户部遣官督军民官司捕灭之

○己巳命修南京 太庙并 社稷坛祭器从南京太常寺言其岁久损敝也

○脱忽麻等处马黑麻王遣使臣秃敏秃马黑麻朵颜卫指挥乃儿不花遣指挥哈剌兀答儿并乌思藏高僧绰你麻等来朝贡驼马玉石诸物赐宴及纻丝袭衣彩币表里绢布等物有差

○庚午太监喜宁侵太师英国公张辅田宅辅不从宁弟胜及其自净家奴毁辅佃户居室殴辅家人妻堕孕死辅诉之宁得宥法司鞫胜及其家奴俱当杖 上命胜赎罪谪自净者戍广西南丹卫胜言辅亦擅收自净奴 上宥辅罪亦谪自净者于南丹

○夜一更月犯木星

○辛未敕礼部曰擅留阍者朝廷具有著令日者太监喜宁乃敢私收役使纵令生事扰人乞敕法司擒问如律尔礼部其移文申谕内外一切官员人等有私收者许即连人首送俱宥不问匿而不举及自后复悛者或因事暴露或为人所觉俱重罪不宥

○命狭西三原县知县杨聪复任聪九载任满耆民保留下巡按监察御史张文昌等核实故有是命

○免应天府溧阳等县水灾田地粮三万六千七百三十余石草一万九千五十余包

○巡按福建监察御史柴文显奏漳州府龙溪县强贼池四海等数百人四出抄掠 上命文显督三司官必擒之毋致滋蔓

○壬申升金吾右卫指挥使管亮羽林前卫指挥使丘广通州卫指挥使杨海辽东广宁右卫指挥使焦贵三万卫指挥使宋政俱为都指挥佥事以提督辽东军务右都御史王翱奏其出境剿寇有功也

○癸酉赐安丘王泰土□宁庶长子名阳鎜嫡次子名阳制□金乐陵王泰坣嫡次子名阳錧

○太保成国公朱勇等各首其所私留阍者共一百十一人 上命俱发南海子供役

○甲戌尚宝司司丞蹇英丁毋忧服阕复除前职

○云南曲靖军民府罗雄州土官沙陀等奏本州土民累因儧运粮储及被灾伤各携老幼逃往广西等府潜住遗下税粮累及见在人户乞下云南布按二司设法招抚拖欠税粮亦乞停免从之

○丙子赏密云中卫军刘厦儿等二十六十银布有差以苇子峪斩获虏寇首级功也

○丁丑辽府庶人贵煊男豪圢奏乞荆州府没官房屋居住从之

○赐广西参将都指挥田真钞二千贯彩叚四表里参政谢泽佥事郑观各钞八百贯彩叚二表里以督兵剿捕龙山等处贼廖公返博白等县贼刘满朝等功也

○戊寅赐大理寺卿俞士悦原任河南右布政使诰命并封赠其祖父母父母妻从仕悦奏请也

○敕提督辽东军务右都御史王翱总兵官右都督曹义等曰近朵颜卫指挥乃儿不花等遣指挥哈剌兀答儿等言也先诱彼往取所虏人畜比至一无所还反遣人取其所虏人家属恐其复来抢劫欲率众移居白山又言本卫达子速可台娶兀者卫都督剌塔妹为妻也先令可台来迫剌塔馈送粮食且言违命即肆抢掠因来侵扰广宁开原盖也先今者犹在境外夏深草茂秋高马肥之时必复来胁兀良哈同来犯边尔等宜严切堤备精选能干头目往剌塔处体察事情谕以严禁部属不许轻听诱胁如也先犯边协力征剿务在计出万全其乃儿不花欲移居白山宜从其请若彼探知虏情来报尔即星驰奏闻

○兔儿山东马房仓火户部尚书王佐等劾奏主守官不谨罪 上命刑部究治之

○己卯停徵山东青州府昌乐县逃户田地粮五千四十余石丝绵折大绢四十余疋马草五千八百六十余束

○十三道监察御史陈璞等奏山东湖广等布政司直隶淮安等府州县连被水旱人民艰难或采食野菜树皮苟度朝昬或鬻卖妻妾子女不顾廉耻或流移他乡趁食佣工骨肉离散甚至相聚为盗乞命各处镇守巡抚等官巡按监察御史督同布按二司府州县官加意赈恤其买办物料悉与蠲免拖欠粮草马匹俱与停止候丰收之年补偿卖过人口官为赎还流移者招抚复业不愿复业者听令就彼附籍为盗者限三月内自首免罪一体赈恤所司官员果有贪酷不才坐视民患者亦各究治庶穷民获安仁恩广被 上命有司议行之

○户科给事中李侃以妄奏府军右卫官不谙科署卯历下锦衣卫狱

○监察御史柳华奏户部郎中杨谌逼奸巡检妻纵其下肆害乡村宜治以罪从之

○修南京中军都督府

○刑部尚书金濂言民以玉观音像施智化寺僧求嘱事僧不肯乃追取所施甚迫论罪当杖但其情重难以常律处 上是之特命发民充铁岭卫军智化寺太监王振所建者也

○有军民互讦其私南京右通政毕昌送其一刑部送其一河南道刑部索送河南道者与理监察御史陈雍执不遣法司请治昌雍罪 上宥昌命逮雍治之

○升工部营缮所所副蒯祥陆祥俱为工部主事以蒯善攻木陆善攻石管匠修城有劳也实授金吾右卫带俸署都指挥佥事陈良为都指挥佥事升济阳等卫指挥同知陈贵陈善为指挥使指挥佥事谢信赵鉴叚斌为指挥同知以营军修城有劳也顺天府带俸经历张忠亦自以修城有劳乞升官 上怒曰升赏出自朝廷岂臣下可干邪命下狱鞫之法司奏当赎杖还职 上曰忠发身石匠其罢官仍就原役

○锦衣卫通事指挥同知丁全卒命赐祭

○辛巳云南永宁府故土官知府卜撒男安住云南县赤石崖土官巡检李周奴四川盐井卫故土官千户剌马非舍人剌马白湖广施州卫木册长官司副长官谭温遣舍人文俊狭西宁夏卫僧官司弥陀寺剌麻勺思吉领占等来朝贡马及方物赐彩币并钞有差

○命故云南都指挥佥事陈恺侄端袭为指挥使

○设福建泉州府南安县澳头巡检司置巡检一员从南安县知县俞宗玉奏请也

○壬午朵颜卫指挥哈剌兀答儿陛辞命赍敕并彩叚表里归赐其指挥乃儿不花嘉其奏报瓦剌事情也命故南京江淮卫指挥使戴文子宣金吾左卫指挥同知杨顺子义府军卫指挥佥事陈斌侄忻府军后卫指挥佥事郜通弟达俱袭职

○癸未赐安化王秩炵庶子名邃墁授镇国将军给诰命冠服等物

○命故隆平侯张淳男福袭封隆平侯

○肃王瞻焰为其子洵阳王禄埤择婚得甘州中护卫指挥樊俊女已奏封矣俊所亲赵瑛言俊有恶疾承奉辈受赂择其女事下礼部以为俊有恶疾可废无疾之女乎此不足听宜遂其婚 上是之

○改翰林院检讨金达为礼科给事中达故兵部尚书忠之子先是以荫授检讨回原籍儒学依亲读书至是又自陈年已长成乞在京衙门办事故改用之

○擢进士原杰朱海李骏周璹徐彬朱缙陈咏监生李鉴胡灏赵雯李弼蔡鉴黄复生冯进俱为南京监察御史杰蔡鉴俱浙江道海咏俱山西道骏江西道璹鉴俱福建道彬灏俱河南道缙弼俱山东道雯广东道福生狭西道进贵州道进士张让庄敏监生洪本昌覃浩李春奚伦俱为南京给事中让吏科敏户科本昌礼科浩兵科春刑科伦工科时南京十三道六科御史给事中范霖等俱以奏事失实系狱吏部奏缺官视事故有是命

○云南临安府掌府事右参政赖瑛自陈有疾不能视事吏部覆实以闻 上命致仕

○甲申狭西耀州儒学署学正事举人康拯言科举之设诚选贤图治之盛事也今各处考官止将中试文卷批付各生誊照其不中式者不发中间亦有文卷无疵考官忽略而不取者其应试生员亦有不成文并曳白者乞敕今后科场不中文卷并不成文曳白文卷俱付提调学校佥事等官详校如文卷无疵考官忽略不取具奏逮问其不成文并曳白者按临各学给与本生晓谕其失量加责罚如此则为考官者不敢忽略而不中生员知所改正不成文并曳白者不敢萌幸进之心矣 上命礼部集议以闻

○丙戌升南京太常寺赞礼郎冯必政为本寺寺丞先是仙女焦奉真者永乐中召至京因用其母舅冯仲彝为太常寺寺丞仲彝卒奉真又乞以孙必政为真武庙庙官升赞礼郎至是奉真又为干请故有是命

○福建福州府闽县知县陈敏政言四事一盐粮出于户口户口有多寡则盐粮有增减固无一定之额也今各处盐粮之徵悉从旧额如本县旧额户口比之新册多粮九百一十余石逐年分派里甲陪输于民甚有所损乞敕户部今后盐粮止依新册徵收一轮班诸匠正班虽止三月然路程窎远者往还动经三四余月则是每应一班须六七月方得宁家其三年一班者常得二年休息二年一班者亦得一年休息惟一年一班者奔走道路盘费罄竭乞令改作二年或三年一班如有修造将二年一班者上工四个半月一年一班者上工六个月庶各匠皆得休息一大明律娶同母异父姊妹者以奸论并离异近见世俗之人有以后妻所携前夫之女为子妇者有以后妻所携前夫之男为女壻者不惟兄妹男女之别不明亦且父母舅姑之名不正乞今后若此依娶同母异父姊妹律减等科断庶有以别男女而厚风俗一礼制榜文庶民房舍不得过三间五架今福州街市民居有七架九架其架或过于五而一间二间其间不至于三讎家徤讼指为口实官府丈量俱论违式纷纭折改不得安居乞今后房舍架多而间少者不罪庶刁顽息告讦之风良善遂安居之乐事下礼部会议以为户口盐粮宜从勘报轮班人匠旧例难改余悉宜允所言从之

○丁亥命工部右侍郎王佑修东岳庙城隍庙

○有冒称孙皇亲家人徵所负于畿县者法当徒 上曰此犯于法虽轻论情则重发戍威远卫

○戊子提督松潘兵备右佥都御史寇深奏掌茂州事四川右参议陈敏往来抚恤番民赞理军务州事难于兼理乞别除知州事下吏部覆奏敏久在茂州熟于夷情若别除知州代之恐夷民卒未信服但增置同知一员为便从之

○驸马都尉王谊纵其家奴于河间府占耕军民田肆逞暴横为知州廖谟所奏 六科十三道交章劾谊请治其罪 上令谊自陈状寻宥之

○己丑福建都布按三司都指挥佥事赵钢等奏强贼池四海等愈肆猖獗乞遣武职重臣前来调发都行二司官军讨捕 上谓兵部臣曰朝廷设三司其职不为不重今有贼又欲遣重臣讨捕不知钢等所司何事尔兵部速移文巡按御史督同都行布按司官设法擒捕务要平靖若仍推奸纵恶致令滋蔓皆治以重罪不宥

○庚寅免应天太平宁国池州安庆四府并南京锦衣等十六卫水灾田地粮九万二千二百一十余石草一十七万八千六百六十余包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五十三

猜你喜欢
  列传第五十四 江子一 胡僧佑 徐文盛 阴子春 杜崱 王琳 张彪·李延寿
  列传第四十·刘昫
  名山藏卷之八十六·何乔远
  卷十一·杨士奇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五百五·佚名
  ●瀋館錄卷二·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五 酷吏传·纪昀
  七九 学俄文·周作人
  卷三 国统志三·黄遵宪
  王戎传·房玄龄
  史弥远传·脱脱
  张介福传·张廷玉
  第二十六章 中外文化的接触·吕思勉
  同治七年十二月十六日·曾国藩
  唐大和尚东征传·真人元开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四集卷一百·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四集卷一百古今体八十一首【癸卯八】实胜寺天聪建年後蒙古日觐来【科尔沁於  太祖时久归附  太宗天聪元年蒙古敖汉部奈曼部来归嗣是喀尔喀巴林喀喇沁扎噜特土默特诸部相率朝贡】是皆奉佛者梵宇

  • 卷五十七·陈邦彦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历代题画诗类卷五十七目録羽猎类和李尚书画射虎图歌【唐独孤及】南阳太守射虎图【元程钜夫】题李蒲汀学士所藏赵千里射熊图【明陆?】题周昉明皇水中射鹿图【元雅勒呼】题李德新中宗射鹿图【明高啓】

  • 己酉避乱录 全文·胡舜申

    建炎己酉,先兄待制讳舜陟,字汝明,帅建康,与右丞杜充不相能。充时领兵驻建康,充自遣将来夺取经制司钱物。待制闻于朝,充往往亦知而后奏。朝廷知二公不合,十月移待制两浙宣司参谋。时周望自枢府出为宣抚。望老缪,本由八行举,与论

  • 历代名贤确论卷四十二·佚名

    景帝文景优劣【子由】晁错【李观 老泉 子由 少游 何去非】窦婴田蚡【东坡】郅都【权德舆】文景优劣子由论曰汉之贤君皆曰文景文帝寛仁大度有高帝之风景帝忌克少恩无人君之量其实非文帝比也帝之为太子也吴王濞世子

  • (二)旁听规则·佚名

    第一条 旁听席分官员席、公众席、报馆记者席及外宾席四种。 第二条 凡官员旁听,应由所属官厅知会本局书记长,承议长之指挥,限其员数,照送旁听券。 凡受本国聘用之洋员,由所属官厅知会者,一律入官员席。 ·441&midd

  • 目录·子华子

    目录#1序卷一阳城胥渠问卷二孔子赠卷三北宫子仕卷四虎会问卷五晏子卷六晏子问党卷七执中卷八大道卷九北宫意问卷十神气#1目录原缺,据正文标题补。

  • 平书订卷三 建官第三上·李塨

    平书曰:近代建官之弊七,而取士之弊不与焉。任之不专,十羊九牧,可以诿过,不可以见功,使政事日坏而不知,弊一。用之不久,官如传舍,贤者不能尽其才,不肖者苟且以免罪,举天下无一任事之人,弊二。人才长短各有宜,乃司兵者转而司农,司刑者

  • 平书卷八文艺篇下·王源

    文以法备气至为主气至而法不备客气也法备而气不至死法也昌黎谓醕也而后肆焉文之道尽之矣理醇而笔肆理者文之主也无主则乱气者文之辅也无辅则颠意者文之帅也无帅则溃辞者文之卒也无卒则衰格者文之阵也无阵则困笔者文之

  • 卷六·张大亨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通训卷六     宋 张大亨 撰襄公公会单子晋侯云云己未同盟於鷄泽陈侯使袁侨如会戊寅叔孙豹及诸侯之大夫及陈袁侨盟【三】公会晋侯云云於溴梁戊寅大夫盟【十六】叔孙豹会晋赵武云云於宋辛已豹及

  • 卷二十一·范处义

    <经部,诗类,诗补传> 钦定四库全书 诗补传卷二十一   宋 范处义 撰 变小雅 鱼藻【早下同】刺幽王也言万物失其性王居镐【胡老】京将不能以自乐【洛下同】故君子思古之武王焉 凡思古之诗终篇皆陈古事惟下泉思明王

  • 商书·太甲下·佚名

    伊尹申诰于王曰:「呜呼!惟天无亲,克敬惟亲。民罔常怀,怀于有仁。鬼神无常享,享于克诚。天位艰哉!德惟治,否德乱。与治同道,罔不兴;与乱同事,罔不亡。终始慎厥与,惟明明后。先王惟时懋敬厥德,克配上帝。今王嗣有令绪,尚监兹哉。若升

  • 提要·佚名

    【臣】等谨案诗序之说纷如聚讼以为大序子夏作小序子夏毛公合作者郑元诗谱也以为子夏所序诗即今毛诗者王肃家语注也以为衞宏受学谢曼卿作诗序者后汉书儒林也以为子夏所创毛公及卫宏又加润益者隋书经籍志也以为子夏不

  • 第六 忤合 3·王诩

    【原文】古之善背向者,乃协四海,包诸侯,忤合①之地而化转之,然后求合。故伊尹②五就汤,五就桀,而不能有所明,然后合于汤;吕尚③三就文王,三入殷,而不能有所明,然后合于文王。此知天命之箝④,故归之不疑也。【注释】①忤合:逆合。《

  • 天台四教仪·谛观

    高丽 谛观录四教颂七贤七位藏初机。通教位中一二齐。别信并圆五品位。见思初伏在凡居。果位须陀预圣流。与通三四地齐俦。并连别住圆初信。八十八使正方休。圆别信住二之七。藏通极果皆同级。同除四住证偏真。内外尘

  • 卷三·丹霞子淳

    林泉老人评唱丹霞淳禅师颂古虚堂集卷三 后学性一阅 生生道人梓 第三十四则 海胡行道(大道) 示众云。权衡在手枉来询问低昂。纵夺临时切忌推排戒腊。担干负计者知是阿谁。 举海湖禅师有座主问。和尚甚么年行道(没手

  • 春渚纪闻·何薳

    宋代笔记。10卷。何薳著。此书前5卷为“杂记”,卷6为“东坡事实”,卷7为“诗词事略”,卷8为“杂书琴事(墨说附)”,卷9为“记砚”,卷10为“记丹药”。“杂记”中多引仙鬼报应,兼及谈谐琐事,或资谈助,而可取者不多。后代著录题

  • 避暑录话·叶梦得

    二卷。书名又作《石林避暑录话》。《说郛》本作《乙卯避暑录》,则因作于高宗绍兴五年乙卯(1035),故名。北宋末南宋初叶梦得(1077—1148)撰。叶梦得字少蕴,号石林居士,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迁居湖州乌程(今浙江湖州

  • 谕对录·张璁

    明张孚敬所奉世宗密谕及其奏草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