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十九

宋 李心传 撰

建炎三年岁次己酉 金太宗晟天会七年春正月庚辰朔上在扬州 是日贼贵仲正引兵犯岳州 京西北路兵马钤辖翟兴诉翟进死事于朝乞遣重臣镇守诏以兴为河南尹京西北路安抚制置使兼京西北路招讨使时叛将杨进据鸣皋山之北深沟高垒储蓄粮饷置乘舆法物仪仗颇有僣窃之意诈言遣兵入云中府复夺渊圣皇帝及济王南归欲以摇动众心然后举事东京留守杜充遣使臣王汉诣伊阳县见兴使图之且檄报进悖逆显著责兴破贼于是兴与其子琮率乡社扰劫之战无虚日矣

甲申资政殿学士提举杭州洞霄宫路允迪签书枢密院事 太府卿程迈为起居郎迈歙县人也

乙酉宣教郎大金通问使刘诲等自河东还行在先是诲与其副朝奉郎王贶通问至金金人遣之并遣祈请使副宇文虚中杨可辅虚中辞曰虚中受命迎请二帝二帝未还虚中不可归于是留虚中而独遣可辅绍兴讲和录乌珠第六书云宇文虚中祈请系是先朝特旨更不遣还与此不同诲贶与可辅偕至行在上嘉其劳以诲为朝奉郎王明清挥麈第三录云使还除知楚州亦误诲知楚州在三年七月

丁亥金人陷青州焚掠殆尽权知州魏某为所杀又陷潍州焚其城而去牛头河土军阎皋与小教头张成率众据潍州皋自为知州以成知昌乐县绍兴六年二月二日吏部状京东转运副使兼知青州柴天因没王事特与恩泽二官未知天因以何时死事日历去年十二月刘洪道奏状已系权制置衔则其死盖在去年当考 初山东盗刘忠号白氊笠引众据怀仁县御营平寇前将军范琼在京东遣其统制张仙等击之忠伪乞降是日仙与将佐入忠壁抚谕忠留与饮伏兵击杀之遂并其众琼怒屡与忠战皆败绩忠自黥其额时号花面兽

己丑奉安西京会圣宫祖宗御容于寿宁寺 怀远军节度使检校太保按宋史作检校司空占城国王杨上麻叠按史作杨卜麻叠加检校太傅大同军节度使检校司空真腊国王金裒宾深怀远军节度使检校司空阇婆国王悉里地茶兰固野并加检校司徒皆用南郊恩也时占城以方物来献因有是命 初朝廷闻刘诲等得归议更遣人使金乃召责授果州团练副使李邺复其官与中书舍人周望分往河东北而以兵部员外郎宋彦通左武大夫贵州防御使同管客省四方馆合门公事吴德休副之是日上谕宰相黄潜善草二帅书且趣令进发潜善曰国相元帅书自来只平文不用四六上曰卿早来所撰与大金皇帝通问书其词语甚精确能写朕欲言之意如此足矣不必须四六也既而金兵奄至遂辍行

辛卯陕州都统制军马邵兴及金人战于潼关败之乘势攻虢州又下之陕州安抚使李彦仙即以兴知虢州兴起兵事见元年五月末

甲午上元节有南僧被掠至涞流河者夜以长竿引灯球表出之以为戏金主晟见之大骇曰得非星耶左右以实对时有南人谋变事泄而诛事见去年正月末故晟疑之曰是人欲啸聚为乱克日时以此为信耳命杀之自金人兴兵后虽渐染华风然其国中之俗如故巳而往来中国汴洛之士多至其都四时节序皆与中国侔矣此以洪皓松漠记闻参修皓云女真旧不知此月如灯夕皆不晓按靖康二年上元节尼玛哈斡里雅布已即京城外张灯不应此时犹不晓但其国中犹未有是事故晟以为疑耳今略删润令不失实

乙未京城留守杜充袭其统制官张用于城南不克用汤阴人初见元年九月丁未用与曹成李宏马友为义兄弟有众数万分为六军成外黄人因杀人投拱圣指挥为兵有膂力善战军中服其勇友大名农家始以巡社结甲夹河守御此据绍兴元年五月辛亥友自陈功状用与王善皆受宗泽招安泽薨乃去及充为留守又受招安用屯于京城之南南御园善屯于京城之东刘家寺又有别将岳飞桑仲李宝皆屯于京城之西充以用军最盛忌之乃有图之之意前一日众入城负粮诘旦充掩不备出兵攻用令城西诸军皆发用觉之勒兵拒战会善引兵来援官军大败李宝为所执 金人既弃青州去军校赵晟赵甡之遗史作赵胜今从曾孝序传据其城会直显谟阁新知青州刘洪道自潍州之官至千乘晟出不意遂出迎洪道谓晟但交割本州民事而已军马则公自统之晟喜迓之而入洪道入城揭榜百姓在军中愿归者给据放还于是晟之党十去六七有崔邦弼者子弟所出身仕青州勤王不至而还惧不敢出洪道寻致之用为将官

丙申殿中侍御史张守试起居郎兼权直学士院守抚谕京师还面奏金人必来愿陛下早为之图毋使宗庙生灵重遭涂炭上恻然遂有是命学士院题名守以起居舍人权直院今从日历 起居郎程迈充集英殿脩撰福建路转运副使 命江淮发运副使吕源往南京以来照管沿汴纲运源至泗上闻金人且至遂辍行此据绍兴三年二月源乞改正状

戊戌徽猷阁待制提举杭州洞霄宫晁说之告老上曰是尝著论非孟子者孟子发明正道说之何人乃敢非之可进一官致仕说之寻卒 御史中丞张澂以边事未宁请询于众为御敌之策吏部尚书吕颐浩言今敌骑渐逼京东若人心一摇则淮南望风而下望下哀痛之诏存拊两路令官吏与民入山避兵庶免全郡俱为鱼肉今百辟皆言强弱不敌臣愿庙算先定阴为过江之备而大为拒敌之资申饬诸将训习强弩以俟夹淮一战此不易之策夫彼之所长者骑而我以步兵抗之故不宜于平原旷野惟扼险用奇乃可掩击又水战之具在今宜讲然防淮难防江易近虽于镇江之岸摆泊海船而上流诸郡自荆南抵仪真可渡处甚多岂可不豫为计望置使两员一自镇江至池阳一自池阳至荆南专提举造船且询水战利害又驻跸维扬当以一军屯盱眙一军屯寿春以备冲突户部尚书叶梦得言兵机事也不度时则每为难今视去冬又为难矣去冬金游骑出入狭西河北未知总众者何人今主兵乃尼玛哈且亲至濮及开德矣向者开德大名东平三大镇鼎足而立今惟东平岿然独存以当宋魏之冲而沧州孤绝在后又南京最重而敌骑已至楚邱且靖康之失在固守京城而不知避也事有缓急必当从权伏望陛下通下情远斥堠如必至于过江则亟降诏以谕中外则人心安矣臣又愿饬诸要郡东则郓徐南京西则庐寿和州南则唐襄荆渚各立军数使之召募仍命大将与帅参治复选近臣为总帅以节制之又乘舆或至两浙则镇江金陵尤当先治陛下毋以宇文虚中奉使未回意和议为可恃也靖康正缘恃和议而堕敌计今安可待万里之报哉起居郎兼权直学士院张守言金人自去冬已破澶濮德魏而游骑及于济郓虽遣范琼韩世忠会战而二将未可恃臣谓今日莫先于远斥堠昔三国时烽火一夕五千里而前日北京失守再浃始知今之为策有二一防淮二渡江若屯重兵于楚泗及淮阴三处敌亦未能遽入然恐我师怯战望风先溃及舟楫拘于岸而敌亦能斩木系筏以济或以精骑间道先绝吾渡江之路此可患者一也我若渡江而宿重兵于昇润敌亦未能遽侵然去中原益远而民心易摇动又行在兵多西人不乐南去或生意外之事维扬亦须留兵则扈卫势弱此可患者二也惟其利害相形遂不能决若为中原计而幸敌不至则用防淮之策若为宗社计而出于万全则用过江之策然权其轻重势当南渡而别择重帅以镇维扬则中原不患于摇动明谕诸军以祸福则西人不患于不乐昇润亦择重帅使当一面则兵分势弱亦非所患明诏大臣预区处以俟探报探报速闻则在我之计可得而用也时群臣奉诏论边事者黄潜善等请皆送御史台抄节申尚书省

庚子诏有警而见任官輙搬家者徒二年因而摇动人心者流二千里由是士大夫皆不敢轻动此据张澂劾黄潜善等<锍-釒>修入<锍-釒>云正月二十一日降旨庚子二十一日也朱胜非闲居录云岁前闻金人破郓州黄相约诸政曰六宫先渡江侍从百官家属亦听从便惟吾曹骨肉不可动动即军情不安胜非所记与澂劾<锍-釒>全不同日历二月庚戌朔诏士庶从便往来官司不得妄有邀阻此时金已渡淮疑胜非所记非实今不取 京东东路安抚使刘洪道以赵晟首乱青州贼心难制欲杀之乃好谓晟曰莱州不遭兵火户口富饶烦公为守如何晟曰诺洪道密遣人告权知潍州阎皋权知昌乐县张成使伏兵中途邀击晟晟以其众行至秬米寨不虞皋成之图巳也遂懈而不整遇伏发大败晟死洪道以成知莱州洪道既杀晟遗民复还军府浸盛统制滨州军马葛进以洪道得青州因巳所致欲夺之乃与知滨州向大猷引兵至城下洪道见其衷甲遂阖扉不纳而缒酒肉以犒师进怒攻北城据之洪道与军民居南城以守进遣大猷入南城计事洪道囚之 京城统制官张用王善既为杜充所疑乃引兵去犯淮宁府充遣统制马皋追击之用善并兵击皋官军大败尸填蔡河人马皆践尸而渡追至铁炉步而还官军存者无几用以一骡送李宝归京师于是善整兵欲攻淮宁用不可曰吾徒所以来为乏粮耳安可攻国家之郡县善曰天下大乱乃贵贱贫富更变之时岂止于求粮而已况京城巳出兵来击我事岂无名乎用曰汝攻陈州我当往蔡州然兄弟之义文字勿绝乃命诸军束装翌旦善鸣鼓进云梯天桥逼城下守臣冯长宁命溶金汁灌之焚其天槁用劝善勿攻善曰安有小不利而遂止当竣鸦头变白乃舍此城耳用引其军去善围淮宁久之东京留守杜充遣都统制陈淬来援善乃退时知颍昌府直宝文阁郭允迪已降金有举人陈味道者与知蔡州程昌<宀禹>善金遣味道以旗榜招之昌<宀禹>既见味道使人探其橐中得金檄文昌<宀禹>大惊聚官属执味道钉之磔于市

丙午诏保义郎田宗义追所授官宗义者宣和间以后苑作应奉得官至是差监法酒库门吏部审量当追夺上曰讨论人甚多若宗义免追则何以行法宗义善造头巾朕当以贱役使之岂可与官辅臣皆曰善 是日金左副元帅宗维陷徐州守臣龙图阁待制王复死之据复家乞恩泽状云正月二十七日初宗维自袭庆引兵欲趋行在遂围徐州复率军民力战外援不至城陷复坚坐厅事不去谓宗维曰死守者我也监郡而次无预焉愿杀我而舍僚吏与百姓宗维犹欲降之复大骂求死由是阖门百口皆遇害城始破武卫都虞候赵立巷战夺门以出为金兵所击以为已死夜半得微雨渐活乃杀守者潜入城求复尸埋之遂阴结乡兵为兴复计宗维既去军民请举人郑某权知州事立张益村人也事闻赠复资政殿学士谥庄节 御营平寇左将军韩世忠军溃于沭阳初世忠在淮阳将会山东诸寇以拒金会左副元帅宗维兵至滕县闻世忠扼淮阳恐稽师期乃分东南道都统领兵万人趋扬州以议事为名使上不得出而宗维以大军迎世忠世忠不能当夜引归军无纪律未晓至宿迁县不虞金人之踵其后也质明觉之奔于沭阳世忠在沭阳夜不安寝与其帐下谋夜弃军乘潮走盐城县翌日诸军方觉遂溃去其将合门宣赞舍人张遇死于涟水军之张渠村熊克小历二年五月金人渡河辛卯诏韩世忠领兵迎敌世忠至京西为金所败其将张遇死焉按去年五月世忠与遇偕至京西今春遇至京东乃死克误也后军管队官李彦先率本队四十七人得二舟入海聚众自此辅逵聚众于涟水李在据高邮皆世忠之兵也其余收散卒自为徒党者不可胜计宗维入淮阳军执守臣奉直大夫李宽而去此据赵甡之遗史但甡之所书无郡守姓名今以绍兴二年九月二十八日李宽家自陈状修入状云陷阵身亡与遗史不同以无他书可考姑从遗史京东转运副使朝请大夫李祓案祓字宋史作跋从军在淮阳为所杀后赠中散大夫官其家二人宽遵勖孙祓清臣子也吕中大事记曰金之至两淮也不惟楚州之朱琳秦州之曾班泗州之吕元阎瑾天长军之成喜高邮军之齐志行沧州之刘锡孔德基或降或走而韩世忠之军亦溃矣岂独两淮素无兵备哉亦习见两河官吏被祸而无益故宁畏金而不畏义也

己酉金人侵泗州先是礼部尚书王绹闻敌骑且南侵率从官数人同对上命至都堂议黄潜善汪伯彦笑曰诸公所言三尺童子皆能及之时金人自滕县以五千骑趋临淮皆金装铁骑白氊笠子把隘官永州防御使阎瑾屯泗州遣人伺其实或曰刘忠犯临淮或曰李成余党也瑾以兵迎之获游骑数人乃知为金人至江淮发运副使吕源闻之遣人收淮北舟船数百泊南岸命使臣张谨焚浮桥且贻辅臣书乞为宗社大计速图所以上安圣躬者吕源事并以源绍兴三年二月乞改正状修入兵至泗州近境瑾引军南走昭信尉孙荣将射士百余人拒敌是日也尘氛蔽日敌初不测其多寡遂相拒踰半日荣斗死金人乃于泗州之上数十里间计置渡淮是夕泗州奏金人且至上大惊军中仓皇以内帑所有通夕搬挈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十九

猜你喜欢
  邓张徐张胡列传第三十四·范晔
  卷二十一 后赵录十一·崔鸿
  第五十八回 悍高澄殴禁东魏主 智慕容计擒萧渊明·蔡东藩
  卷之二百七·佚名
  卷之一千四百九十一·佚名
  卷之五十八·佚名
  古史原叙·苏辙
  通志卷一百八十五·郑樵
  味腴室日记 光绪十五年己丑·恽毓鼎
  卷七 邻交志下一·黄遵宪
  信都芳传·李延寿
  萧朴传·脱脱
  卷十四下·沈枢
  梁纪十七 高祖武皇帝十七太清二年(戊辰、548)·司马光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十一·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三场·老舍

    时间 秋收之后。地点 蛙儿家外面。人物 仆甲 大姐 二姐 三姐 父亲 母亲 蛙儿〔幕启:景如第一场,但屋子靠后一些。靠近台口,大树数株,左右都有小道。中间一小道,通到蛙儿的家。屋子增加了一间,原有的两间也修理齐整

  • ◎正纠参·陈贞慧

      国变时,诸勋臣日藉藉,归狱文臣误国,宫詹姜曰广曰:“误国者可诛也!予数载林居,诸公当日召对,胡不言?”语稍塞。会立国,群谋援高皇帝开国时以魏国徐达为左丞相例,尚未发。一日朝罢,魏国公徐弘基、诚意伯刘孔昭等面奏

  • 第六十二卷 忠节 六·缪荃孙

    常 州 府 一 汉虞 俊虞俊,字仲卿,无锡人。少以孝友称于乡党。明春秋公羊、左氏传。哀帝时,为御史,稍迁丞相司直。王莽执政,左迁新陂令,寻召为司徒。俊欲遁归,遂见迫胁。仰天叹曰:吾汉人也,愿为汉鬼,不能事两姓 !饮药

  • 一三二一 礼部尚书纪昀奏恭报办理文津阁书匣等情形折·佚名

    一三二一 礼部尚书纪昀奏恭报办理文津阁书匣等情形折乾隆五十三年十月三十日臣纪昀跪奏,为书匣抽添分合核算已清,恭报办理情形,仰祈睿鉴事。窃臣仰承恩旨,办理文津阁书匣,恭请圣训之后,于十八日起程,二十二日至热河。卽于二

  • 评鉴阐要目録·乾隆

    第一卷自太昊伏羲氏起至汉恵帝止【共七十八则】第二卷自汉文帝起至后汉安帝止【共九十四则】第三卷自汉顺帝起至晋安帝止【共一百一则】第四卷自南北朝起至隋末止【共九十七则】第五卷自唐髙祖起至唐肃宗止【共七十二

  • 十二、中文电子字码机·林语堂

    今夏我在旅行中,收到波士顿城爱德公司(Itekcor-poration)发明中文电子字码机的消息,非常快慰。这部机器名为(Chicoder(即Chineseencoder之意),意思是一部电子机器,能将华文各字用打字机方法,打出电子号码的鉴孔纸带(punchedtape),也

  • 七四 单妈妈·周作人

    其二是单妈妈。她前夫姓单,带着一个儿子名单阿和,年纪很小的养媳妇名阿运,住在大门内东首的一间门房内。但她虽是寡妇,却不是独身,因为她还有一个同居的男人,名叫阿绪,不知道是姓什么。他的职业是轿夫,平时固然也给人家抬轿,但

  • 偏安排日事迹卷一·佚名

    崇祯十七年(甲申)四月丁亥,福王至自淮安府。王讳由崧,神宗孙、先福王常洵之子。常洵,郑贵妃出;开邸河南府。十四年,流贼陷河南,遇害;世子播迁河北。终制嗣封,毅宗手择宫中宝玉带付内使赐之。十七年,复因寇入河北,流离入淮安。时北

  • 问孔篇第二十八·王充

    世儒学者,好信师而是古,以为贤圣所言皆无非,专精讲习,不知难问。夫贤圣下笔造文,用意详审,尚未可谓尽得实,况仓卒吐言,安能皆是?不能皆是,时人不知难;或是,而意沉难见,时人不知问。案贤圣之言,上下多相违;其文,前后多相伐者。世之学者

  • 奇怪篇第十五·王充

    儒者称圣人之生,不因人气,更禀精于天。禹母吞薏苡而生禹,故夏姓曰姒;卨母吞燕卵而生卨,故殷姓曰子。后稷母履大人迹而生后稷,故周姓曰姬。《诗》曰:“不坼不副”。是生后稷。说者又曰:“禹、卨逆生,闿母背而出;后稷顺生,不坼不副

  • 消息·方以智

    消息不欲人知,而无不知。消息可知,而究不相知;消息可疑,而人不疑。消息本不待悟,而人不悟;不悟则已负消息矣,专悟则已违消息矣。消息者,莫无上于泊然无所起。果能使此心无所起乎?使之而能,则固有所不能矣;将欲不使,乌乎不使?听其不

  • 卷四百七十二·佚名

    △第二分善达品第七十七之二善现,云何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如实知行相。谓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如实知行如芭蕉树叶叶析除实不可得。是名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如实知行相。善现,云何菩萨摩

  • ○优毕叉颂第六·玄觉

      夫定乱分政。动静之源莫二。愚慧乖路。明闇之本非殊。群迷从暗而背明。舍静以求动。众悟背动而从静。舍暗以求明。明生则转愚成慧。静立则息乱成定。定立由乎背动。慧生因乎舍暗。暗动连系于烦笼。静明相趋于物表

  • 佛 法 要 义·太虚

    ──三十五年六月在杭州欢迎大会讲──佛、在中国虽是一般人拜佛念佛所均知的,但佛之精确意义,实在是无上遍正觉者。平常人虽是有知觉,因没有充分发达到圆满,不免时时错觉不正,所以就感生烦恼,造业受生老病死之苦。二乘圣人

  • 卷第六十七·李通玄

    大方广佛新华严经合论卷第六十七 唐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译经 唐太原方山长者李通玄造论 唐福州开元寺沙门志宁厘经合论 十定品第二十七之一 【论】此品佛自说十定之名普贤说十定之用以明佛根本智是体普贤差别智是

  • 祖庭事苑卷第四·睦庵善卿

      睦庵 (善卿) 编正●雪窦祖英下三宝  实性论云。佛法僧何以名三宝。曰。具六义故。一.希有如珍宝等。二.离垢不染。三.势力除贪去毒。四.庄严。五.最胜。六.不改变。○报恩经云。无师大智及无学法名佛宝。尽谛无为名

  • 周易辑闻·赵汝楳

    南宋赵汝楳撰。六卷,附《易雅》一卷,《筮宗》一卷。《通志堂经解》本。此书系汝楳承其父善湘之学而作。其《辑闻》六卷,阐说六十四卦经传义旨;所附《易雅》一卷,略仿《尔雅》释《诗》之例,类释《易》学名义;《筮宗》

  • 杨太真外传·乐史

    宋代文言传奇小说。二卷。宋初乐史撰。有《说郛》本、《唐人说荟》本等,以鲁迅撰《唐宋传奇集》本为通行。作品虽名叫“外传”,实际还是摭拾史实加上传说综合而成,摭采《明皇杂录》、《开天传信记》、《安禄山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