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一百五十

喪服

絰帶

喪服有二帶絰帶象大帶絞帶象革帶斬衰絰帶絞帶皆以麻齊衰以下絰帶以麻絞帶以布然絰帶之麻有苴者有牡者有澡者有不澡者有有本者有純本者其施之於身有散者有不散者斬衰苴絰齊衰大功繐衰小功牡麻絰殤而小功澡麻苴者麻之有蕡者也牡者枲麻也藻者治莩垢者也苴色惡澡色潔牡則不惡不潔而適輕重之中此所以自齊衰至小功皆用之也儀禮謂叔父之下殤適孫之下殤昆弟之下殤大夫庶子為適昆弟之下殤為姑姊妹女子子之下殤為人後者為其昆弟從父昆弟之長殤皆澡麻絰帶小記曰下殤小功澡麻不絶其本屈而反以報之服問曰麻之有本者變三年之葛【鄭氏曰有本謂大功以上小功以下澡麻斷本】既練遇麻斷本者於免絰之又曰小功之麻不變大功之葛以有本為税則大功以上有本小功以下絶本小功雖絶本而不澡特下殤之在小功者澡之下殤在小功者澡之則於小功為絰以其在所降者不絶其本則於小功為重以其本非小功也儀禮為人後者為其昆弟從父昆弟之長殤亦澡麻而小記特言下殤小功指其本宗者言之也【儀禮正小功無澡麻小記小功下殤有澡麻無斷本鄭氏曰小功以下澡麻斷木失之矣】小記曰君吊雖不當免時也主人必免不散麻雜記曰大功以上散帶玉藻曰五十不散送荀子曰喪之散麻則凡喪大斂以前既啟之後皆免而散帶免必散帶而有所不散帶則君弔免而不散麻是也凡服有受故大功以上成服之後又絞其帶之垂者殤之服無受故摎垂殤之帶不摎垂屈而反以報之則下殤屈反絞之與長中異乎其有所糾而合者下殤小功凡此皆麻帶之别也記曰斬衰之葛與齊衰之麻同齊衰之葛與大功之麻同大功之葛與小功之麻同小功之葛與緦之麻同此練而受以葛者也喪服記曰公子為其妻縓冠葛絰帶此服輕而用葛者也

衰辟領負板之制

儀禮衰外削幅裳内削幅若齊裳内衰外負廣出於適寸適博四寸出於衰衰長六尺博四寸削殺也適辟領也外削則縫其殺者外嚮也衰博四寸當心辟領博四寸出於衰則綴於兩廂各去衰二寸以其去衰二寸并辟領四寸與衰四寸此所謂與濶八寸兩之為尺六寸也辟領及濶中尺六寸負出於辟領外旁一寸則負廣尺八寸矣廣尺八寸而長稱之則辟領之長蓋與衰齊衰用三升布則負與辟領之布亦三升

倚廬

間傳曰父母之喪居倚廬寢苫枕塊齊衰之喪居堊室苄翦不納大功之喪寢有席小功緦麻牀可也又曰父母之喪既虞卒哭柱楣翦屏芐翦不納期而小祥居堊室寢有席又期而大祥居復寢中月而禫禫而牀鄭氏曰倚木為廬在中門外東方北戶蓋倚廬之制横木於地以為楣倚木於牆以為椽覆之以苫不翦不塗其位中門之外雜記謂在堊室之中非時見乎母是也不入門問喪謂成壙而歸不敢入處室居於倚廬哀親之在外是也其方東壁士喪既夕謂衆主人皆西面于東方主人揖就次是也【古者於中門之外自漢以來於中門之内以其近殯也唐禮於殯堂東廊下近南承漢禮者也】君障之大夫士不障喪大記謂君為廬宫之大夫士襢之是也庶子而下廬於東南喪大記謂凡非適子者自未葬於隱者為廬是也【先儒曰諸子各一廬】既虞卒哭則翦所覆之屏以齊其苫亂【葛洪變除云屏廬前屏也卒哭除其屏更作外障然大夫士廬前無屏葛說誤也】柱迫地之楣以易其戶【廬北戶柱楣西戶】塗不於顯而無事乎飾君與大夫皆宫之而不使袒皆所以即變也廬立於既殮【先儒曰殮之明日成服而立廬】毁於既練寢苫枕塊不說帶絰不與人坐此居廬之大略然也廬男子之事成人之禮也故婦人與童子不廬【唐禮婦人不為廬設次西房若殯堂後施下麻坐】廬嚴者也故疏衰不廬疏衰不廬非服母者也服母雖疏衰廬

堊室

周禮宫正授廬舍鄭氏曰舍堊室也喪服既練舍外寢鄭氏曰外寢堊室也又士喪既夕主人揖就次而堊室預焉則次舍外寢皆堊室之異名也其制則鄭氏謂屋下壘土為之不塗塈屋下則其屋雨下與廬之倚木異矣不塗塈則既祥堊矣【爾雅曰地謂之黝牆謂之堊】或曰父喪既祥而母亡嫡居父喪而祖父母亡嫡居祖父喪而母亡其所居有異乎禮輕者包重者特父喪既祥而母亡則毁堊室立廬是包輕也嫡之於祖所以繼體也父喪既廬而祖父母亡宜别立廬以受弔者示傳重也居祖父喪而母亡二喪殊位則亦宜别立廬也然則父為長子出後之子為父母出妻長子為父母與為出嫁母庶子為其母所居有辨乎先儒謂父為長子不被髮不徒跣為次於内不歠粥立廬於内可也凡杖者則廬廬則禫為人後者為父母不杖則堊室而不廬可也出妻之子非廬於母之家則廬於别室可也父亡母嫁有服而已不廬可也庶子父在為其母不禫固不廬矣若君母在亦不廬也然小記云父不為衆子次於外則長子固次於外矣或曰聞喪而不得奔可以立廬乎廬者所以示哀之?於居處也其設不必為殯也則問喪而不得居不可不廬於其所居也

貴賤親疎廬堊室之辨

宫正大喪則授廬舍辨其親疎貴賤之居雜記曰大夫次於公館以終喪士練而歸大夫居廬士居堊室士間傳父母之喪居倚廬齊衰居堊室大功寢有席小功緦麻床可也鄭氏釋官正謂親者貴者居倚廬疎者賤者居堊室賈公彦曰親謂大功已上疎為小功緦麻貴謂大夫已上賤謂士也蓋大夫貴矣雖與王疎不居堊室雖賤與王親亦居廬鄭氏又釋雜記曰士居堊室謂邑宰也朝廷之士亦居廬然邑宰與朝廷之士皆士也而朝廷之士居廬於禮無見不可考也雜記大功居堊室而大喪大功居廬蓋凡喪與大喪異歟

含襚賵賻贈之别

玉貝曰含衣服曰襚車馬曰賵貨財曰賻玩好曰贈蓋卒洗而含將斂而襚賵賻賵在既祖薦馬之後贈在櫃至邦門之時襚以遂之賵以覆之賻以助之贈贐之則含襚贈所以送死而賵賻所以佐生也士喪禮卒洗實貝柱右齻左□含若及時則敵者親含如魯桓公卒諸侯請含是也不及時則使人執含以往雜記使者執璧委于殯東是也襚在及事則士喪禮所謂君使人襚徹帷襚者入衣尸出親者襚不將命以即陳庶兄弟襚使人以將命于室委衣于尸東牀上朋友襚親以進是也若不及事雜記所謂襚者執冕服左執領右執要委衣于殯東襚降授爵弁服於門内霤受皮弁服於中庭自西階受朝服自堂受玄端將命是也臣襚於君則曰致廢衣於賈人而曰君無襚者受之不以即陳也敵者曰襚而君於臣有襚之者自敵以下皆曰襚也士含以貝天子諸侯含以玉士賵以兩馬大夫而上賵以乘馬襚雖以衣服而有車焉雜記所謂以後路與冕服襚也賵雖以貨財而有馬焉少儀所謂賵馬不入廟門是也賵雖以車馬而有玉焉雜記所謂上介賵執圭將命是也襚賵北面將命而賻專於生者不必北面士喪禮若賻賓東面致命是也襚賻坐委之若無器則不必坐委士喪禮所謂捂受是也士喪禮襚賵不同日而雜記謂含襚賵皆同日而畢事者鄰國相弔之禮也檀弓曰讀賵非古也是再告也雜記大夫之喪包奠而讀書既夕禮主人之史請讀賵周人尚禮之文也若夫春秋之時天王使宰父歸桓公仲子之賵徐使容居弔邾婁公欲坐含魯人之贈也三玄二纁廣尺長終幅此含賵贈之失禮歟

禮書卷一百五十

猜你喜欢
  柏常骞问道无灭身无废晏子对以养世君子第三十·晏婴
  卷九十二·湛若水
  存治编·颜元
  春秋辨义卷六·卓尔康
  第十四章 44·辜鸿铭
  卷十四·佚名
  卷十五·夏良胜
  说山训·刘安
  卷之四十八·邵经邦
  卷八十八·道世
  佛說首楞嚴三昧經卷中·欧阳竟无
  一切经音义卷第四十二·唐慧琳
  佛说长阿含经卷第七·佚名
  楞严经卷第六文句·智旭
  佛说佛名经卷第五·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三·喻良能

    钦定四库全书 香山集卷三      宋 喻良能 撰七言古诗 次韵伯夀兄海棠 无情长笑杜陵老不识海棠春意好东坡作意赏东风为爱轻绡映肉红枝头点缀知多少贪睡今年开不早含情欲开还未开紫蝶黄蜂亦懒回可怜熟视明人目

  • 卷六·沈德符

      ○内监【内臣禁约】永乐四年,上谕兵部尚书金忠等曰:“皇考之世,宦寺无故无敢与外廷交接。昨有一人,以私财寓外人,此虽小事,渐不可长,随已罪之。”因敕卫士,于出入之际,遵制严搜。文皇之驭中官,如此其峻。然前一年,已遣内使王

  • 第二十七章 秦汉间封建政体的反动·吕思勉

    秦始皇帝以前210年,东巡死于沙丘。今河北邢台县。他大的儿子,名唤扶苏,先已谪罚到上郡去,今陕西绥德县。做蒙恬军队中的监军了。从前政治上的惯例,太子是不出京城,不做军队中的事务的,苟其如此,就是表示不拟立他的意思。所以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三 后妃传三·纪昀

    后妃传唐 【三】○唐三宣宗元昭鼌皇后懿宗惠安王皇后恭宪王皇后郭淑妃昭宗何皇后△宣宗元昭鼌皇后宣宗元昭鼌皇后不详其世少入邸最见宠答及即位以为美人大中中薨赠昭容诏翰林学士萧寘铭其窆具载生郓王万寿公主后夔 昭

  • 观德王杨雄传·魏徵

    观德王杨雄,初名杨惠,是隋高祖的族子。 其父杨绍,仕北周,历任八州刺史、傥城县公,被赐姓叱吕引氏。 杨雄长相漂亮,有器度,雍容典雅,举止有度。 周武帝时,杨雄任太子司旅下大夫。 武帝巡幸云陽宫,卫王宇文直造反作乱,率其徒众袭击

  • 一四一、公孙龙说燕昭王偃兵考·钱穆

    《吕氏春秋?应言篇》:“公孙龙说燕昭王以偃兵,昭王曰:甚喜。龙曰:窃意大王之勿为也。王曰:何故?曰:日者大王欲破齐,诸天下之士,其欲破齐者,大王尽养之,其卒果破齐以为功。今大王曰我甚欲偃兵,士之在大王之朝者,尽善用兵者也,臣

  • 卷八·佚名

    ——福建省外海战船做法(八)第八则赶缯船,七只。内水师提标右营「万」字七号船一只:身长六丈八尺,头起■〈乔亢〉四尺八寸、尾起■〈乔亢〉三尺二寸。船头长二丈五尺,面匀宽一丈二尺九寸、底匀宽一丈八寸。船中长二丈一尺五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一百二十八·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二十八 洪武十二年十二月癸亥朔,赠虎贲左卫指挥佥事李实奉国将军、大都督府佥事。初,实从西平侯沐英征西番,遇虏骑于土门峡,战数十合,虏少却,乘胜蹂以精骑,虏遂大败。实跃马深入,中流矢里创,力战创

  • 164.段秀实不怕强暴·林汉达

    郭子仪在平定安史之乱中立了大功,威望很高,他怕唐肃宗猜忌他,自己要求解除兵权,连手下的亲兵也遣散了。唐肃宗死去后,他的儿子李俶(又名李豫)即位,就是唐代宗。吐蕃贵族趁唐朝西部边境空虚的机会,纠合了吐谷浑等几个部落共二十

  • 卷四十二 论语二十四·黎靖德

      ◎颜渊篇下   △仲弓问仁章   文振说"仲弓问仁",谓:"上四句是主敬行恕,下两句是以效言。"曰:"此六句,又须作一片看始得。若只以下两句作效验说,却几乎闲了这两句。盖内外无怨,是个应处,到这里方是充足饱满。如上章说'

  • 卷四·杂述·李贽

    〔凡三十八篇,附周思敬文两篇〕  ● 解经题  《大佛顶》者,至大而无外,故曰大;至高而莫能上,故曰顶。至大至高,唯佛为然,故曰《大佛顶》也。夫自古自今,谁不从是《大佛顶》如如而来乎?但鲜有知其因者耳。能知其因,如是至大,

  • 卷二十·李明复

    <經部,春秋類,春秋集義  欽定四庫全書春秋集義卷二十宋 李明復 撰僖公六年春王正月夏公會齊侯宋公陳侯衛侯曹伯伐鄭圍新城謝湜曰文公逃首止之盟故六國伐鄭鄭未服故圍新城盟則違命至於逃伐則距命至於圍著文公背中

  • 卷二·朱熹

    <经部,礼类,通礼之属,仪礼经传通解__仪礼经传通解续钦定四库全书仪礼经传通解续卷二宋 黄干 撰士防礼上 防礼二之上【録云士防其父母自始死至于既殡之礼防于五礼属凶 疏曰自从也既已也谓从始死已殡之后未葬之前皆

  • 禅要经全文·佚名

    失译人名在後汉录△诃欲品第一行者求道欲修定时。尔时法师应随根相行四摄道。示教利喜广净信戒。净信戒已次除六欲。所谓色欲。形容欲。威仪欲。言声欲。细滑欲。人相欲。著上五欲。令观可得不净之相。著人相欲。令观

  • 佛说法华三昧经·佚名

    宋凉州沙门智严译  佛在罗阅只耆阇崛山中。与诸尊弟子比丘千二百五十。菩萨七万三千人。诸释梵不可复计。十方飞来无央数。皆神通妙达。复有他方恒边沙诸天人及诸菩萨。如是等百亿千恒沙。皆来会在佛前坐。时舍利弗

  • 大宝积经论卷第三·佚名

    后魏北印度三藏菩提流支译  不见我。云何释成人无我。示现以一相觉故。是中有此觉事故。说不常观知还彼三种事中。凡夫计执所生常不见凡夫所计自异相见故。阴等无常事云何。释法空。示现亦以一相不觉故。说非无常观

  • 太上洞玄灵宝法烛经·佚名

    太上洞玄灵宝法烛经,撰人不详。从内容文字看,约出于南北朝末或隋唐。收入《正统道藏》洞玄部本文类。经文分作十章,言斋戒静思以修持身心之法。内称形、气、神为人生三要素,三者互为依存,「神逝则气败、气败则形亡」。故学

  • 元始天尊说三官宝号经·佚名

    元始天尊说三官宝号经,撰人不详。似出于宋元。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本文类。经文乃元始天尊对赤脚大仙传授三官宝号:上元一品赐福天官紫微大帝,中元二品赦罪地官清虚大帝,下元三品解厄水官洞阴大帝。据说下方生人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