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宋姓李字德载者,有李公辅、李乘,不知应为何人。   眼儿媚   雪儿魂在水云乡。犹忆学梅妆。玻璃枝上,体薰山麝,色带飞霜。   水边竹外愁多少,不断俗人肠。如何伴我,黄昏携手,步月斜廊。   早梅芳近   深院静, 
- 						 			  ◎宣宗中   兴定元年春正月己卯朔,宋遣使来贺。癸未,宋使朝辞。上谓宰臣曰:“闻息州南境有盗,此乃彼界饥民沿淮为乱耳。宋人何故攻我。”高琪请伐之,以广疆土。上曰:“朕意不然,但能守祖宗所付足矣,安事外讨 
-   政宣上帙。   起宣和四年五月十八日乙亥,尽六月三日庚寅。   十八日乙亥河东河北路宣抚副使蔡攸进发。   《北征纪实》曰:攸行蔡京以诗寄之曰:老惯人间不解愁封书寄与泪横流百年信誓当深念三伏修涂好少休目送 
- 宋 李心传 撰绍兴元年十有一月甲午朔尚书祠部员外郎郑士彦罢初士彦奉太庙景灵宫神御在温州而主管内侍许佃等三人与之不相能颇为所扰上闻之黜内侍而徙士彦命大臣选郎官有风力者代之乃以都官员外郎向宗厚为祠部郎官兼权 
- 「己未」咸丰九年,公四十九岁。正月,公在建昌营中,奉谕旨通筹全局。十一日,公具摺奏称:数省军务,安徽吃重,江西次之,福建又次之。计惟大江两岸,各置重兵,水陆三路,鼓行东下。剿皖南,则可以分金陵之势;剿皖北,则可以分庐州之势。北岸 
- 正月考选,吏部题截俸行取,将在京俸足中行评博及行取推知等官逐一考选,分别科道部属等官。是时秉轴者皆浙人,以故冢臣门人张缵曾、少宰张捷之侄张孙振皆恃奥援,意为必得。而是时吴门望重,旧台省多附之,掌垣、掌道又为门墙声气 
- 一三○六 军机大臣奏详查《热河志》内建置沿革及文秩二条夹签呈览片乾隆五十三年六月十七日遵旨详查《热河志》内建置沿革及文秩二条,俱有设州改府年分,源委尚为详备,似可毋庸添纂,谨将二条夹签呈览。谨奏。(军机处上谕档 
- 三山何是非卯甫集己丑永历三年三月初七日,成栋凶信与湖广何腾蛟凶信一刻并至,惊破魂胆,逃徙昼夜,议论水火,门户冰炭,万千葛藤,悉皆解释,平靖者一月。两衙门有望气者,以为成栋死,而元允不足恃;彭年之健翮,思有以铩之。具重朝廷、抑 
- 旌表【宋会要】太祖开宝七年,陈州项城民常真父母死,庐墓终丧,负土成坟,不茹荤血。诏旌表门闾。先是,周广顺中已赐旌表,至是再有是命。其后真妻病,子晏割股肉以食母。及死,次子守规徒跣,日一食,庐墓三年。太平兴国八年,又诏旌表之 
- 西夏称天授礼法延祚五年春正月,契丹遣使如宋,求关南地。契丹以宋与夏交兵,欲乘衅取瓦桥关以南十县地。乃集群臣议,南院枢密使萧惠曰:“宋人西征有年,师老民疲,陛下亲帅六师临之,其胜必矣。”北院枢密使萧孝穆曰:“我先朝与宋和 
- 去壅  浮邱子曰:君犹月也,众犹水也,国犹体也,政犹腹也。月蚀则暗,水阏则逆,体缚则困,腹积则瘠。是故驱云霾则月明,浚潘渚则水利,破拘系则体豁,刺症结则腹舒。然则去壅良有说乎?曰:毋自是,则理求详;理求详,则好稽于人。毋自圣,则心小 
- 卷十进退篇“进步处便思退步,着手时先图放手。”进的时候要多点见闻,多些懵懂,退的时候要找好时机,留有余地。范蠡何以成陶朱?张良雪夜读《素书》。“六根清静方为稻,退步原来是向前”。曾国藩晚场善收,却谦称自己有“画蛇添 
- 释遁伦集撰论本第七十四解三性中有其三颂。前卷已释初颂七门讫。今此卷初解第二颂有九门。摄是第一。无性第二。知等是第三。密意等第四。所行第五。通达第六。随入第七。差别第八。依止第九义。次第释解。初门中初正 
- 四十六卷。《附录》三卷。宋綦崇礼(1083—1142)撰。綦崇礼,字叔厚,高密(今山东高密县)人,后徙潍之北海(今山东潍坊)。登重和元年(1118)上舍第。调淄县主簿,历秘书省正字。高宗时,拜中书舍人,历漳州、明州,除翰林学士。以宝文 
- 一卷,辨歙石说 一卷。作者不详。《歙砚说》,主要记载歙砚石采掘之地,琢石之法,以及珍贵砚石的性质、声音、硬度、纹理、颜色等,并列举了“眉子”、“罗纹”、“金鈫”等珍贵砚石三十一种之多,也列举了砚石的十种病象。《辨 
- 医方著作。原名《王氏博济方》。三卷。宋 ·王兖撰。刊于1047年。作者原收辑医方7000首,此书系从中选录500余方编撰而成。《宋史·艺文志》、《直斋书录解题》俱作3卷,《郡斋读书志》作5卷。明代以后原书已佚,今本系 
- 为念诵《生神经》、《清静经》、《心印经》、《救苦经》、《生天得道经》五部经书, 以超度亡灵之斋仪。但不列斋仪节文,而提示五经之理论纲领,以开示亡灵解脱超升之道。如云闻《生神经》则知禀生受命之源, 而修返本还 
- 沿桃花坪,快要到宝庆的一段路上,有好几个规模宏大的石榴园。阴历九月中旬,石榴已经长得烂熟了;有的张开着一条一条的娇艳的小口,露出满腹宝珠似的水红色的子儿,逗引着过客们的涎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