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十

卷十

进退篇

“进步处便思退步,着手时先图放手。”进的时候要多点见闻,多些懵懂,退的时候要找好时机,留有余地。范蠡何以成陶朱?张良雪夜读《素书》。“六根清静方为稻,退步原来是向前”。曾国藩晚场善收,却谦称自己有“画蛇添足之嫌”。“弓不拉满,势不使尽”,曾国藩赞服范仲淹,对人生“进”“退”别有解读与体悟。

进退篇(上)

【原文】

国家委用我辈,既欲稍稍补救于斯民,岂可再避嫌怨?须知祸福有定命,显晦有定时,去留有定数。避嫌怨者未必得,不避嫌怨,未必失也。古人忧馋畏讥,非惟求一己之福也,盖当其事,义无可辞,恐谗谤之飞腾,陷吾君以不明之故。故悄悄之忧心,致其忠爱之忱耳。至于一身祸福进退,何足动其毫末哉?语云:进步处便思退步,庶免触藩之祸;著手时先图放手,才脱骑虎之危。

【译解】

国家任用我们,就是打算对灾难深重的百姓稍稍有一些补救,我们又怎能够回避别人的猜疑和怨恨呢?要知道祸福是命中注定的,显达、倒霉有一定的时候,去留也有定数。躲避猜疑、怨恨的人未必就能如意,不避猜疑、怨恨的人,不一定会失去什么。古人忧虑小人的谗言,害怕别人的讥讽,并不是仅仅为了自己的私利,大概是因为他们身当其事,义不容辞,担心谗言、毁谤沸沸扬扬,会使君主视听不明的缘故。所以说,他们暗暗地忧心,正是他们忠君爱民的热忱。至于自己一身的祸福与进退,他们丝毫也不会感到忧虑。俗话说:当事业顺利进展时,就应该早有一个抽身隐退的准备,以免将来像山羊角夹在篱笆里一般;把自己弄得进退两难;当刚开始做某一件事时,就要预先策划好在什么情况下应该罢手,不至于以后像骑在老虎身上一般,无法控制形成的危险局面。

进退篇(中)

【原文】

立身不高一步,如尘里振衣,泥中濯足,如何超达?处世不退一步处,如飞蛾投烛,羝羊触藩,如何安乐?余斟酌再三,非开缺不能回籍。平日则嫌其骤,功成身退,愈急愈好。余决计此后不复作官,亦不作回籍安逸之想,但在营中照料杂事,维系军心。不居大位享大名,或可免于大祸大谤。若小小凶咎,则亦听之而已。

【译解】

立身处世假如不能站得高望得远,就好像在尘士里抖扫衣服,在泥水中清洗双脚,又如何能超凡绝俗出人头地呢?处理事物假如没有多留一些余地的打算,那就好比飞蛾扑火,公羊用角去顶撞篱笆角被卡住一样,哪里能够使自己的身心摆脱困境感到安乐愉快呢?我反复考虑,不辞职就不能回老家。平目里就嫌这样做太急促,成就功业以后引退,则越快越好。我已决心以后不再做官,也不想回原籍去享受安逸,只在大营中处理杂务,维系军心。不居高位,不享大名,或许可以避免大灾祸,避免严厉的毁谤。如果是小小不吉,小小灾祸之类,也就随它去了。

进退篇(下)

【原文】

建非常之功勋而疑谤交集,虽贤哲处此亦不免于抑郁牢騷,然盖世之事业既已成就,寸心究可自怡而自慰,悠悠疑忌之来,只堪付之一笑。吾常言:“天道忌巧,天道忌盈,天道忌贰。”若甫在飨用之际,而遽萌前却之见,是贰也。即与他人交际,亦须略省己之不是。

【译解】

建立非常的功勋而又怀疑、诽谤交织而来,遇到这种情况虽然是贤哲之人也不免要发生牢騷,并有抑郁不快的心情。但盖世之事业既然已经取得,完全可以告慰自己而且能怡然自得,对那些猜忌的事只应该付之一笑,不要认真。我常说“天道忌巧,天道忌盈,天道忌贰”,像弟弟你在朝廷方用之时而骤然萌生退意,这是不真诚啊。即使与他人交往,也应该省检自己有不对的地方。

猜你喜欢
  投壶第七十八·戴德
  正论篇第十八·荀况
  卷八十八·湛若水
  卷七十四·陈祥道
  论语集注大全卷六·胡广
  第二章 3·辜鸿铭
  卷一·张大亨
  原序·高闶
  季春纪第三·吕不韦
  支那內學院院訓釋釋教訓第三·欧阳竟无
  卷四百八十一·佚名
  卷八十一·佚名
  抗战四年来之佛教·太虚
  修改管理寺庙条例意见书·太虚
  卷第七十四·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贾应·唐圭璋

      水调歌头   呈判府宣机先生乞赐笑览   晚日浴鲸海,璧月挂鳌峰。不知今夕何夕,灯火万家同。楼外芙渠开遍,人在琉璃影里,语笑隔帘重。对景且行乐,一醉任东风。   黄堂宴,春酒绿,艳妆红。文章太守,和气都在笑谈中。正

  • 列传第八十一·刘昫

    ○李勉 李皋 子象古 道古 李勉,字玄卿,郑王元懿曾孙也。父择言,为汉褒相岐四州刺史、安德郡公,所历皆以严干闻。在汉州,张嘉贞为益州长史、判都督事,性简贵,待管内刺史礼隔,而引择言同榻,坐谈政理,时人荣之。勉幼勤经史,长而

  • 卷二百七十八·列传第三十七·脱脱

        马全义 雷德骧 王超   马全义,幽州蓟人。十余岁学击剑,善骑射。十五,隶魏帅范延光帐下。延光叛,晋祖征之,以城降,悉籍所部来上。全义在籍中,因补禁军。以不得志,遂遁去。汉乾祐中,李守贞镇河中,召置帐下。及守

  • 卷五·陈康祺

    土尔扈特乌锡巴土尔扈特,本准噶尔旧四部之一,明季投入俄罗斯。乾隆中伊犁甫定,其汗乌锡巴以十六万口南行,求内附也。中途为哈萨克布鲁特所截,改行戈壁间,绝水草,旬日始抵伊犁,仅存七万余人。盖险阻艰难,备尝之矣。高宗嘉其恭顺

  •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一·佚名

    武宗承天达道英肃睿哲昭德显功宏文思孝毅皇帝讳厚照孝宗建天明道诚纯中正圣文神武至仁大德敬皇帝嫡长子也母今 昭圣康惠慈寿皇太后张氏以弘治四年九月二十四日生 孝宗之在东宫也 皇太后已册为妃及即位后有以选宫嫔广

  • 卷之三百四十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卷八十·张守节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正义卷八十 唐 张守节 撰 乐毅列传第二十       史记八十 乐毅者其先祖曰乐羊乐羊为魏文侯将伐取中山【今定州】魏文侯封乐羊以灵夀【今镇州灵夀】乐羊死葬於灵夀其後子孙因家焉中山复国

  • 卷六十八·张守节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正义卷六十八 唐 张守节 撰 商君列传第八      史记六十八 商君者【秦封於商故号商君】卫之诸庶孽公子也名鞅姓公孙氏其祖本姬姓也鞅少好刑名之学事魏相公叔座为中庶子公叔座知其贤未及进

  • 读例存疑卷二十八·薛允升

    刑律之四贼盗中之二窃盗窃盗:凡窃盗已行而不得财,笞五十,免刺。但得财(不论分赃、不分赃。)以一主为重,并赃论罪。为从者,各(指上得财、不得财言。)减一等。(以一主为重,谓如盗得二家财物,从一家赃多者科罪。并赃论,谓如十人共盗得

  • 干宝传·房玄龄

    干宝,字令升,新蔡县人。祖父干统,是三国东吴的奋武将军、都亭侯。父干莹,做过丹杨县丞。干宝从小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凭才气被征召为佐著作郎。因平定杜..有功,赐给关内侯的爵位。东晋建立初期,没有设置史官,中书监王导上书说:“

  • 定宗本纪·宋濂

    定宗,谥号简平皇帝,名贵由,太宗长子。母亲六皇后,姓乃马真氏,于太祖元年(1206)生定宗。太宗皇帝曾经派诸侯王按只带讨伐金国,定宗以皇子的身份跟随出征,掳获了金国的亲王而回。定宗又曾跟随诸侯王拔都西征,驻扎在阿速境内。进

  • 张文襄公选集二·张之洞

    到两广任谢恩折(奏议)致总署(电奏)致冯萃亭(书札)致总署(电牍)致总署(电奏)致总署照会各统领速备战守(公牍)照会各统领酌仿基隆新筑炮台派兵援闽片(奏议)接济台湾军火饷项片致龙州潘抚台(电牍)致天津李中堂致总署晓谕中外曲直指明商教

  • 7.商汤和伊尹·林汉达

    黄河下游有个部落叫商。传说商的祖先契(xiè)在尧舜时期,跟禹一起治过洪水,是个有功的人。后来,商部落因为畜牧业发展得快,到了夏朝末年,汤做了首领的时候,已经成为一个强大的部落了。夏王朝统治了大约四百多年,到了公元前十六

  • 卷七·赵鹏飞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经筌卷七     宋 赵鹏飞 撰僖公十有七年春齐人徐人伐英氏英氏楚与国徐人将报娄林之役而无以撼楚也故齐为之伐英氏英氏何与於楚败徐者楚而英氏受兵报怨盖已不直矣齐能服楚则英氏将为齐役如江黄

  • 卷五十三·山井鼎

    钦定四库全书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五十三日本山井鼎物观 撰谨按足利所藏五经正义者上杉安房守藤原宪实所捐也今阅周易尚书礼记文字甚佳宋板无疑其毛诗左传刻劣三书二部共题曰附释音毛诗春秋编入陆德明经典释文盖与正德

  • 尚书疑义卷六·马明衡

    明 马明衡 撰无逸此篇词防明白大约是两段意思一则欲其戒逸豫以知小人之依一则欲其迪明哲以察小人之情皆先论其事理而引商周之君以明之也盖人惟怠荒逸豫则纵欲败徳智虑昏迷时常惕励忧勤则清心养性旁烛无疆是二者亦未

  • 卷十五·梁寅

    钦定四库全书 诗演义卷十五 明 梁寅 撰 都人士之什 都人士 乱离之後人不复见昔日都邑之盛人物仪容之美故作是诗以称美之也 彼都人士狐裘黄黄其容不改出言有章行归于周万民所望 五章皆赋也彼都人士盛时都邑之士也狐

  • 卷六十四·性音

    宗鉴法林卷六十四 集云堂 编 大鉴下六世 高安白水本仁禅师(洞山价嗣) 垂语。眼里着沙不得。耳里着水不得。僧便问如何是眼里着沙不得。师曰应真无比。曰如何是耳里着水不得。师曰白净无垢。 天童觉云。白水老人可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