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伯字长孺,号可斋,覃怀人。寓居嘉兴。庆元四年(1198)生。宝祐中进士,通判濠州。历官湖南安抚使,进观文殿学士。又知庆元府,兼沿海制置使。有可斋类藁。   水龙吟   甲申潼川玩月   西风吹上牛头,天涯慰此人情耳。 
-   予监金台之次年,榷酒之暇,取向所录前人词,别写一通,及数年来议论之涉于词者附焉。传不云乎:「不有博奕者乎,为之犹贤乎已。」若夫泥纸上之空言,极舞裙之逸乐,非惟违道,适以伐性,予则不敢,复用镇印,绍熙四年五月,少府监铸,时未有 
-                     石田先生沈周一百六十八首【朱泽民山水】睢阳老人营丘徒,意匠妙绝绝代无。为留清气在天地,便就片纸开江湖。长松落叶风细细,幽构萦萝倚江住。壁虎书鱼荡水光,老屋疏茅通雨气。老人不归空北山,芳杜春风 
- 从竹帘里漏进来的泥土的香,在浅春的风里它几乎凝住了;小病的人嘴里感到了莴苣的脆嫩,于是遂有了家乡小园的神往。小园里阳光是常在芸苔的花上吧,细风是常在细腰蜂的翅上吧, 
-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四百二十八白居易常乐里闲居偶题十六韵兼寄刘十五公舆王十一起吕二炅吕四熲崔十八玄亮元九稹刘三十二敦质张十五仲元时为校书郎帝都名利塲鸡鸣无安居独有嬾慢者日高头未梳工拙性不同进退迹遂 
- (旦上)【杨柳枝】为君立心同死生,别人富贵我不争;爹妈若不从子头,甘心剃毛去出家(生)【番卜算】??弃死那为娘,望娘卜落场;听见杨家日子近,恰似虎着鎗。娘子在年无意,年?(旦叹介)(生)我知了,必是为杨家推亲事。(旦)兄请坐。【皂罗袍】请喜 
- ○王绩 田游岩 史德义 王友贞 卢鸿一 王希夷 卫大经 李元恺 王守慎 徐仁纪 孙处玄 白履忠 王远知 潘师正 刘道合 司马承祯 吴筠孔述睿 子敏行 阳城 崔觐  前代贲丘园,招隐逸,所以重贞退之节,息贪竞之 
- 银铜局在清代即为优差,以薪水之外,有红可分也。赢余多者,督抚署年终亦提若干成以奉之。今则利皆归厂,且各省分厂,裁撤者多,现仅有总厂一设之天津,分厂六,设之江宁、沈阳、成都、汉阳、广州、昆明。外则河南有铜元局,厂愈少,则利 
- 六二八 谕着添派曹文埴阅办《大清一统志》乾隆四十四年六月十三日乾隆四十四年六月十三日奉旨:《大清一统志》着添派曹文埴阅办。钦此。(军机处上谕档) 
- ①原题为《我的书室》,有删节。且说M姚英写了一篇说她处理书室中书籍的方法的美妙的文章,那方法,同我的竟那么的巧合,要是我在这以前曾发表过只字关于我处理的方法,或以前曾同她见过面的话,我真要说她偷窃了我的文思。因此 
- 钦定四库全书万夀盛典初集卷七十八歌颂十八【词臣十】万夀诗【七言律四首有序】翰  林 院 编  修【臣】文 岱钦惟我皇上圣神天纵文武夙成德懋业崇河清海晏绍帝王而立极迈今古而独隆欣逢御历之五十二年春三月万 
- 春秋经解自序始余读左氏爱其文辞知有左氏而不知有春秋也其后益读公羊谷梁爱其论説又知有二书而不知有春秋也左氏之事证于前二家之例明于后以为当世之事与圣人之意举在乎是矣然考其事则于情有不合稽其意则于理有不通意 
- 附北凉录尔时佛游于迦维罗卫释氏精卢。与诸大比丘众俱。是时大爱道裘昙弥。行到佛所。稽首作礼迁住一面。叉手白佛言。我闻女人精进可得沙门四道。愿得受佛法律。我以居家有信有乐。欲出家为道。佛言。且止裘昙弥。无 
- 镡津文集卷第三藤州镡津东山沙门契嵩撰辅教编下孝论叙曰。夫孝诸教皆尊之。而佛教殊尊也。虽然其说不甚著明于天下。盖亦吾徒不能张之。而吾尝慨然甚愧。念七龄之时。吾先子方启手足。即命之出家。稍长诸兄以孺子可教 
- 中外交通著作。清陈伦炯撰。二卷。伦炯字资斋,福建同安人。官浙江提督。任炯父陈昂康熙二十年从施入台湾。少从其父,熟谙海道形势,及袭父荫,任澎湖副将、台澎镇总兵官,又为浙江宁波水师提督,皆滨海地, 雍正八年(1730) 
- 地理杂志。 清王士祯(1634—1711)撰。一卷。士祯有《秦蜀驿程后记》已著录。康熙二十三年(1684)士祯奉命祭南海,于二十四年二月初十日至广州,四月初一日北归。其间游览广州名胜,撰成此书,载广州光建寺、六榕寺、五羊 
- 唐代道教学者吴筠撰。三卷,收入《正统道藏》太玄部。本书为吴筠诗文集。卷首有唐礼部侍郎权德舆序,简述吴筠生平,据称吴筠所作诗文「合为四百五十篇」,现《正统道藏》本仅存五言古诗一零八首,赋八篇,论文三篇。其诗赋多赞咏 
- 唐魏徵作。见《全唐文》。系作者于唐贞观十一年(637)进谏的一篇奏章。时天下安宁,生产发展,但唐太宗渐生骄奢之意。作者犯颜直谏,“频上四疏,以陈得失”(《旧唐书·魏徵传》),此系第二疏,故又题《论时政第二疏》。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