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永乐大典残卷

《永乐大典》是我国最大的一部综合性类书。因是明朝永乐年间,明成祖敕令大臣解缙、姚广孝等组织3000名文臣儒士,历时5年编纂而成,故名《永乐大典》。《永乐大典》辑入了上自先秦,下迄明初图书8000余种,内容包括经、史、子、集、戏剧、地理、医卜、农工技术及道教、佛教等各方面的著作。《永乐大典》全书共22937卷,凡例目录60卷,装成11095册,约3.7亿字。书面硬裱,以黄绢连脑包过。封面左上首签题《永乐大典》4字。其篇幅之大,搜罗之广,缮写之工整,装潢之精湛,为当时世界上所罕见的珍品,可惜书成后没有刻版付印。《永乐大典》是按韵目编纂的,辑入古籍时不许任意删节涂改,必须是按原书一字不差地整部、整篇或整段抄录。因此,保留了古书的原来面目,使宋元以前许多佚文秘典赖以保存流传。《永乐大典》有永乐正本一部,嘉靖副本一部,都是缮写本。正本藏于文渊阁,副本原存北京皇史宬,原本藏于南京,明亡时原本与副本皆毁。仅存的正本在英法联军和八国联军两次进入北京时焚烧劫掠,大部分被毁掉,一部分流散到国外。至今国内外仅存300余册,在国内的约有200余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该书进行多方搜集整理。1986年,中华书局将已征集到的显存《永乐大典》近800卷,缩印精装出版。

《永乐大典残卷》全部章节目录

猜你喜欢
  论学绳尺·魏天应
  张长史集·张融
  履斋遗稿·吴潜
  彭惠安集·彭韶
  公墓·穆时英
  册府元龟·王钦若
  半江集·赵宽
  青山集·赵文
  伐檀集·黄庶
  王忠文集·王祎
  慈湖遗书·杨简
  圭斋集·欧阳玄
  桂隐文集·刘诜
  南腔北调集·鲁迅
  至正集·许有壬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第二出 送远·李渔

    〖满庭芳〗(生软翅纱帽、彩服,带丑上)“天半朱霞,云中白鹤”前人浪得虚评。离尘绝俗,我辈实堪矜。怪煞成名太早,恋车囊、不放流萤。男儿事,讐今校古,岂遂了簪缨。〔鹧鸪天〕年少登科未足奇,所欣色换老莱衣。视亲作宦

  • 卷二十七·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唐诗卷二十七五言絶句张起【爵里无考】春情画阁余寒在【梁简文帝诗绮窓临画阁张説诗江上春来早可观巧将春物妬余寒】新年旧燕归【张説诗唯愿圣君无限寿长取新年续旧年鲍照双燕诗悲歌辞旧爱】梅花犹带

  •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五十二·李心传

    宋 李心传 撰绍兴二年三月壬辰朔诏襄隋郢等州镇抚使兼节制应援京城军马桑仲量度事势乘时收复陷没诸郡仍令河南翟兴荆南解潜金房王彦德安陈规蕲黄孔彦舟庐寿王亨更相应援毋失机会如能成功当议不次推赏仲除节制军马未见

  • 卷三上·朱熹

    <史部,史评类,御批资治通监纲目>   钦定四库全书 御批资治通监纲目卷三上 【起己亥汉高帝五年尽甲申汉文帝後七年】凡四十六年 【己亥】汉太祖高皇帝五年冬十月王追项籍至固陵齐王信魏相国越

  • 二 会馆·周作人

    绍兴县馆在宣武门外南半截胡同北头,这地段不算很好,因为接近菜市口,幸而民国以后不在那里杀人了,所以出入总还是自由清净的。会馆在路西,门额是魏龙藏所写,他是鲁迅的父亲伯宜公的朋友,或是同案的秀才吧,伯宜公曾几次说起他过

  • 高祖本纪·欧阳修

    高祖姓李名渊,字叔德,陇西成纪人。他的前七代先祖李詗,晋末时占据秦、凉二州,自称为王,即凉武昭王。李詗的儿子李歆,被北凉首领沮渠蒙逊灭掉。李歆之子重耳,是北魏的弘农太守。其子李熙,是才能优异的朝廷诏用镇将,因驻守武川,安

  • 洪福源传(附洪俊奇等传)·宋濂

    洪福源,其先祖本为中国人。唐朝遣才子八人至高丽,其中一人姓洪。从此,洪氏子孙成为高丽的贵族,所居之地名为“唐城”。福源父亲洪大宣,以都领之职镇守麟州,福源为神骑都领,因此住家于麟州。太祖十一年(1216),女真、契丹九万人

  • 光绪乙酉(十一年)·佚名

    正月十一日正月十二日五月十三日正月十四日正月十五日正月十六日正月十七日正月十八日正月十九日正月二十一日正月二十二日正月二十三日正月二十四日正月二十五日正月二十六日正月二十七日正月二十八日正月二十九日二

  • 卷三百四十八·杨士奇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历代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三百四十八明 杨士奇等 撰四裔宋高宗建炎元年知开封府宗泽上疏曰臣闻天下者我太祖太宗肇造一统之天下也奕世圣人继继相承增光共贯之天下也陛下

  • 玉坡奏议卷二·张原

    明 张原 撰止殷通等乞陞职世袭疏臣伏见兴府旗军军校校尉军人厨役殷通等一千三百余名俱縁从龙之故防恩填注锦衣卫食粮当差各赏银两彼乃不知止足援引乔成例连名具奏又乞陞职世袭近该给事中安磐论奏奉圣防该部知道钦此

  • 礼七·徐松

    禘祭【中兴礼书】绍兴二十二年二月十九日,礼部状:「准都省批下大理评事黄子淳札子:『臣尝考之经传,以谓大禘者,禘其祖之所自出;大夆者,合祭也,盖所以合饮食、辨昭穆、尊尊亲亲之义。今禘夆之礼,尚稽讲求。欲望明诏有司,参订 旧

  • 卷十一下 告子章句上·孙奭

    孟子曰:“牛山之木尝美矣。以其郊于大国也,斧斤伐之,可以为美乎?是其日夜之所息,雨露之所润,非无萌蘖之生焉,牛羊又从而牧之,是以若彼濯濯也。人见其濯濯也,以为未尝有材焉,此岂山之性也哉。(牛山,齐之东南山也。邑外谓之郊。息,长

  • 兵令下第二十四·尉缭

    本篇论述战场纪律。它主张用严法重刑、连保连坐以及株连家族等手段,来防止士卒逃亡,迫使他们服从命令,驱使他们奋勇作战。95、诸去大军,为前御之备者,边县列侯,各相去三五里。闻大军,为前御之备。战则皆禁行,所以安内也。[译

  • 卷六·晁迥

    夫曲士束教不能宏达予好和会敷演庶有开悟焉据佛书楞严经说三无漏学谓戒定慧也予于儒书周易中各取一句则象其理亦无差别今取损卦之文一句四字云惩忿窒欲用之以为戒又取系辞一句四字云寂然不动用之以为定又取系辞一句七

  • 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卷第七·佚名

    大唐天竺三藏善无畏共沙门一行译  供养次第法中真言行学处品第一  稽首毗卢遮那佛  开敷净眼如青莲  我依大日经王说  供养所资众仪轨  为成次第真言法  如彼当得速成就  又令本心离垢故  我今随要

  • 宝藏论·僧肇

    长安沙门释僧肇著广照空有品第一空可空非真空。色可色非真色。真色无形。真空无名。无名名之父。无色色之母。为万物之根源。作天地之太祖。上施玄象。下列冥庭。元气含于大象。大象隐于无形。为识物之灵。灵中有神。

  • 妙法莲华经文句卷第四上·智顗

    ○从尔时世尊告舍利弗汝已殷勤三请岂得不说下。广明开三显一。凡七品半文为三。一为上根人法说。二为中根人譬说。三为下根人宿世因缘说。亦名理事行。例如大品亦为三根(云云)。今以十义料拣。一有通有别。二有声闻无

  • 中天竺舍卫国祇洹寺图经跋·道宣

    大日本国纯一无杂大乘之域。而幽显归于我。千有余岁于斯矣。未曾闻信邪小。盖金口之悬记不徒然耳。是以名蓝大刹星列棋布。佛说祖教月照岳立。故我大智律师初震于此经。所谓逸书今尚存也。然异境之俗不知天龙鬼神冥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