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洪福源传(附洪俊奇等传)

洪福源,其先祖本为中国人。唐朝遣才子八人至高丽,其中一人姓洪。从此,洪氏子孙成为高丽的贵族,所居之地名为“唐城”。福源父亲洪大宣,以都领之职镇守麟州,福源为神骑都领,因此住家于麟州。太祖十一年(1216),女真、契丹九万人窜入高丽。十二年九月占据江东。十三年十二月,太祖命哈赤吉、扎剌领兵追讨,洪大宣降归于蒙古,并与哈赤吉共同击败女真、契丹,招降其元帅赵冲。

太宗三年(1231)九月,命撒礼塔领兵讨高丽,福源率领先归附之州县百姓与撒礼塔合力进攻那些尚未归附者,又与阿儿秃等进至王京。高丽王..遣其弟淮安公请求纳降。太宗设置王京及州县达鲁花赤七十二人来镇守。四年六月,高丽又反叛蒙古,杀所置达鲁花赤,把蒙古人都赶上江华岛,福源招集北部四十余城遗民等待蒙古军到来。八月,太宗再遣撒礼塔领兵征讨,福源率所部全体将士合攻,进至王京处仁城,撒礼塔中箭身亡,副将帖哥领兵回国,留福源屯守。

五年十月,高丽全力攻打西京,屠杀居民,劫掠大宣以东。福源将所招集北部百姓全部投奔我国,居于辽阳、沈阳之间,太宗嘉奖其忠义。六年五月,特赐金符,任命福源为管领归附高丽军民长官,仍令他招讨本国尚未归附人民。又降旨告诫高丽百姓,若有将王..及原发难之人逮捕来朝者,与洪福源同在东京居住,待遇优厚,并加任用;若大兵来攻,抗拒者死,投诚者生;来归附的高丽民,令福源统领。

七年,太宗命唐古拔都儿与福源进讨高丽,攻克龙冈、咸从二县及凤、海、洞三州山城和慈州,又夺取金山、龟、信、昌、朔等州。十一年二月,福源入朝,太宗赐以铠甲、弓矢、彩缎、金银器、金鞍勒等。太宗皇后四年(1245),定宗命阿母罕领兵与福源共同攻克威州平虏城。宪宗元年(1251),改授虎符,仍为先后归附高丽军民长官。三年,随诸王耶虎攻克禾山、东州、春州、三角山、杨根、天龙等城。四年,与扎剌台合兵攻克光州、安城、忠州、玄风、珍原、甲向、玉果等城。

宪宗八年(1258),福源遣其子茶丘加入扎剌台军。这时,高丽族子王纟享来蒙古朝为人质,他阴谋统辖高丽已归顺元朝的人民,因而向宪宗诬告福源,致使福源被杀,年五十三岁。后赠嘉议大夫,沈阳侯。有子七人,俊奇、君祥二人最知名。

洪俊奇小名茶丘,福源之次子。幼从军,以骁勇闻名,世祖以小名叫他。中统二年(1261)秋,茶丘为父雪冤,世祖怜悯他,令他带原赐虎符,承袭父职,管领归附高丽军民。

至元六年(1269),高丽权臣林衍反叛我朝,十一月诏令茶丘率其军三千人随同国王头辇哥讨平,将江华岛上所有臣民都迁回王京。十二月,太祖命茶丘率兵往凤州等处设立屯田总管府。八年二月,入京见皇帝,赐钞百缗。林衍余党裴仲孙等,立高丽王礻直亲属承化侯为王,占据珍岛反叛元朝。五月,茶丘奉旨同经略使欣都进兵讨平,杀承化侯,其部属金通精率其余众逃往耽罗。帝遣侍卫亲军千户王岑与茶丘商议征取之策。茶丘奏称“:通精之党多在王京,可令他们去招降,如招而不降,再出兵征讨不晚。”世祖采纳了这项建议。不久,茶丘奉旨往罗州道监造战船,且招降耽罗。茶丘招来了通精之侄金永等七人,再使他们去劝说通精投诚。通精不从,除金永外,杀其余六人。十年,诏令茶丘与欣都率兵渡海击败了耽罗,擒获精通,处死,其余胁从均予赦免。高丽从此平定。

至元十一年,又命茶丘监造战船,准备东征日本。三月,授茶丘为昭勇大将军、安抚使,仍为高丽军民总管。三月二日,命茶丘管理高丽农业。八月,授东征右副都元帅,与都元帅忽敦等领水军二万渡海征讨日本,攻占了对马、一岐、宜蛮等岛。十四年正月,授镇国上将军、东征元帅,镇戍高丽。二月,率蒙古军、高丽军、女真军、汉军随丞相伯颜北征叛臣只鲁瓦歹等。四月,至脱剌河,突然遇敌,茶丘冲锋陷阵,伯颜以其勇敢上报朝廷,赐白金五十两及金鞍勒、弓矢等物。

至元十七年,授龙虎卫上将军、征东行省右丞。十八年,与右丞欣都率领水军四万,由高丽金州合浦向日本进发。同时,右丞范文虎等领兵十万,由庆元、定海等处渡海,约定至日本一岐、平户等岛会师登陆。时值八月,未交战而船为飓风所坏,只得回师。十九年十月,命茶丘于平滦黑埚儿监造战船七百艘,计划再征日本。二十一年十一月,再授茶丘为征东行省右丞。二十三年,命他往江浙等处遣散汉人复业。

至元二十四年,乃颜反叛朝廷,御驾亲征,命茶丘率高丽军、女真军、汉军扈从。突然遇乃颜骑兵万余,而茶丘兵不满三千,大家有些害怕。茶丘张设疑兵,乃颜兵大惊,以为官军大队人马到了,纷纷投降。世祖闻知此事,厚予奖赏,回师后授茶丘为辽阳等处行尚书省右丞。二十七年,因病辞职。

叛王哈丹等窜入高丽,侵扰高丽西京,距辽阳二千里的地方都为之骚动。中书省特起用茶丘镇守辽左,帝遣..里台孛罗儿赐金字圆符,授权茶丘自行处决一切事务。至元二十八年(1291)病卒,年四十八岁。

洪君祥小名双叔,洪福源之第五子。十四岁那年随兄茶丘于上京朝见世祖,世祖很喜欢他,命刘秉忠给他看相。秉忠说他目光不凡,将来必功名显赫,但须致力于学。世祖命选师教诲。至元三年,挑选高丽民三百人为兵,令君祥统领。随从秃花秃烈、伯颜筑万寿山,开通州运河。有一次,世祖在便殿看江南和海东地图,要召一人询问地形之险易,左丞相伯颜和枢密副使合达都荐举君祥,君祥为世祖讲得详细明白。世祖大喜,亲酌一大杯酒赐饮。并对伯颜说“:这孩子才气远大,会有出息。”

至元六年,林衍反叛朝廷,君祥随头辇哥征讨。八年,戍守河南。九年,进军淮西,攻破大凹城。十年,随元帅孛鲁罕袭击淮东之射阳湖,俘获男女人口及牛马。

十一年,君祥入朝。世祖命伯颜伐宋,朝臣们认为,宋之兵力多集中在两淮,闻我军欲渡江,他们必调两淮军来抵御。于是命右卫指挥使秃满歹率轻捷精兵二万攻淮安以牵制,君祥则以蒙古汉军都镇抚之职随行。伯颜渡江之后,帝命秃满歹回师屯驻萧县。君祥奉朝廷之命至伯颜军中,正值宋黄州制置使陈奕降元,其子为涟水军知军,伯颜准备派三十骑去招降,令君祥去请示朝廷。世祖说“:卿可速回,陈知府若降,你同他一起来京。”后来果然一同朝拜世祖,赐宴慰劳。君祥又随元帅孛鲁罕攻克清河。海州安抚丁顺约定投降,孛鲁罕令君祥去奏报朝廷,在上京遇见伯颜,便从伯颜南伐。

伯颜克淮安,大军进至扬州,分兵攻淮西。大军至镇江,探知有宋洪都统为都督府将领,伯颜对君祥说:“此人与你同姓,可以招降。”君祥果然招来了洪都统,并厚待他。大军进至临平山,离临安只有五十里。洪都统来报告说“:宋丞相陈宜中、殿帅张世杰都已逃走,只有皇帝、太后、太子三宫未行,宜早做决定,使百姓得到拯救。”伯颜占据了临安,令洪都统保护宋室三宫。宋降后,升君祥为武略将军、中卫亲军千户。十五年,命君祥征江南民为兵。回朝升明威将军、中卫亲军副都指挥。十七年,晋升为昭勇大将军。十九年,授枢密院判官。二十三年转昭武大将军、同佥枢密院事。

二十四年,乃颜反叛,君祥随世祖亲征。途中扎营,君祥总是以兵车在皇帝营外保护,布置严密,受到嘉奖。凯旋回朝,加君祥辅国上将军。他把这次亲征中世祖的生活起居,纂为《东征录》。二十八年,授辽阳行省右丞,因枢密院的挽留,仍居旧职。不久加集贤大学士,仍旧为同佥枢密院事。朝廷有人提出在东南海口辛桥地方开河,连接滦河,以便运粮至上都。君祥奉旨与中书右丞阿里去考察利害得失,回朝后极力说此议不妥,也就不再提起开河之事了。又奉旨出使高丽,还朝后改为佥书枢密院事。

成宗即位,诏令裁减久任官员,知枢密院暗伯等奏:“君祥在枢密院十六年,为最久的官。”成宗道:“君祥始终一心,不要调动。”大德二年(1298),诏令他再出使高丽,台臣以其他事弹劾君祥,故中途把他追回,不久查明无事。三年奉命至江浙访问民间疾苦。回京后退居于昌平之皇华山,五年绝口不论时事。

大德九年,升为司农,不久拜为中书右丞。十年春改任江浙行省右丞。是年秋又改任辽阳行省右丞。在任辽阳行省右丞时,上书朝廷,建议新建省会,增加巡兵,设儒学提举官、都镇抚等,以兴文化、修武备。这些事尚未办成,逢武宗即位,召他为同知枢密院事,进阶荣禄大夫、平章政事,商议辽阳等处行中书省事。后改为辽阳行省平章政事,很快又改商议行省事。至大二年(1309)卒。

猜你喜欢
  袁张凉国田王邴管传第十一·陈寿
  唐臣传第十六·欧阳修
  卷三百六十七·列传第一百二十六·脱脱
  卷三十三 前秦録一·崔鸿
  第九十九回 献白雉罔上居功 惊赤血杀儿构狱·蔡东藩
  卷三十二·佚名
  卷之一百六十·佚名
  卷之四百五十九·佚名
  提要·吕祖谦
  第七册 天命三年五月至十二月·佚名
  世家卷第三十九 高丽史三十九·郑麟趾
  秦败魏于华·佚名
  卷三十六·徐一夔
  钦定南巡盛典卷六十七·高晋
  卷一百六十七·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余渖·沈瘦东

    《雪坡集》文十二卷、诗《独行稿》八卷、《醉吟稿》九卷,明江西安福万节(资中)著。板嘉靖间毁。光绪三年,其二十三世孙觐清得节嗣孙曰恭钞本,重刊之,有彭序,附弘治丁巳欧阳旦原序,末附万震《苍莨诗存》一卷。震,雪坡兄弟行也。

  • ●卷十·徐陵

    ○古绝句四首藁砧今何在?山上复有山。何当大刀头?破镜飞上天.日暮秋□阴,江水清且深。何用通音信?莲花玳瑁簪 菟丝从长风,根茎无断绝。无情尚不离,有情安可别。南山一树桂,上有双鸳鸯。千年长交颈,欢爱不相忘。 ○贾充与妻李

  • 残叶之歌·戴望舒

    男子你看,湿了雨珠的残叶静静地停在枝头,(湿了泪珠的微心,轻轻地贴在你心头。)它踌躇着怕那微风吹它到缥缈的长空。

  • 卷五十七·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五十七李峤李峤字巨山赵州赞皇人儿时梦人遗双笔由是有文辞弱冠擢进士第始调安定尉举制策甲科武后时官凤阁舍人每有大手笔皆特命峤为之累迁鸾台侍郎知政事封赵国公景龙中以特进守兵部尚书同中

  • 御选明诗卷二十九·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明诗卷二十九五言古诗十四宗臣秋夜省直驱车即高扃秉烛照清池冉冉见芙蓉白露被华滋仰见明月光三星灿以垂蟋蟀鸣重阶繁声一何悲感之长叹息嗟此隂阳移鹿鸣思野草宿鸟怀故枝人生贵适志羁栖亦何爲行行返旧

  • 关张马黄赵传第六·陈寿

    关羽字云长,本字长生,河东解人也。亡命奔涿郡。先主于乡里合徒众,而羽与张飞为之御侮。先主为平原相,以羽、飞为别部司马,分统部曲。先主与二人寝则同床,恩若兄弟。而稠人广坐,侍立终日,随先主周旋,不避艰险。蜀记曰:曹公与刘备

  • 第十四回 陈参军立栅守危城 薛安都用矛刺虏将·蔡东藩

      却说范晔等系狱兼旬,谳案已定,当然处斩,晔为首犯,当先赴市。谢综、孔熙先等随后,彼此互相问答,尚有笑声。是谓愍不畏死。会晔家母妻,并来探视,且泣且詈,晔无愧色,亦无戚容。嗣由晔妹及妓妾来别,晔不禁悲涕流连。谢综在旁冷

  • 名山藏卷之五十五·何乔远

    晋江何乔远譔盐法记◆盐法记刘彝曰盐产不同有刮地而得者有风水而成者有熬波而出者有汲井而为者有积卤而结者夫刮地而得则今宁夏之盐也风水而成则今解州之盐也熬波而出则今淮浙之盐也汲井而为则今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四百八十八·佚名

    嘉靖三十九年九月甲子朔礼部进明年祀册 上不御殿命尚书吴山捧入 升应天府府尹鲍道南广东左布政使杨伊志俱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太仆寺少卿刘仑河南右布政使蒋宗鲁俱右佥都御史巡抚各地方道南贵州伊志南赣仑湖广宗鲁云南

  • 第三二三谕道光二十年五月初九日一二二○一--三·佚名

    淡水分府刘,谕总理:协同庄副、庄耆等选举庄正特授淡水分府刘为谕饬佥举顶充事。本年三月初三日,据乌树林、石岗仔庄庄正黄绍坤呈称:「伊充该庄庄正,上年忽沾疯疾,至今手足病废,又兼年老,恳准退办,另饬举充

  • 平秦王高归彦传·李延寿

    平秦王高归彦,字仁英,神武帝高欢的族弟。父亲高徽,北魏末年犯罪,应当流放到凉州,行至黄河、渭水之间遇上贼寇,由于立功得以免除流放。因为在河州多年,能听懂胡人说话,被朝廷任命为西域大使,得到胡地的一头狮子。建立功勋代行河

  • 炀帝纪·李延寿

    炀皇帝名广,一名英,小字阿..,是高祖的第二个儿子。母亲为文献独孤皇后。杨广仪容俊美,从小聪慧敏捷,高祖和皇后在各儿子里特别喜爱他。在周朝时,他因高祖的功勋而被封为雁门郡公。  开皇元年(581),被立为晋王,封柱国、并州

  • 晋纪八 孝惠皇帝下永兴二年(乙丑、305)·司马光

    晋纪八 晋惠帝永兴二年(乙丑,公元305年) [1]夏,四月,张方废羊后。 [1]夏季,四月,张方废黜羊皇后。 [2]游楷等攻皇甫重,累年不能克,重遣其养子昌求救于外。昌诣司空越,越以太宰新与山东连和,不肯出兵。昌乃与故殿中人杨篇诈称越命

  • 卷十六·佚名

    <经部,四书类,日讲四书解义> 钦定四库全书 日讲四书解义卷十六 孟子【上之四】 公孙丑章句下 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 卷十八·刘玉汝

    钦定四库全书 诗缵绪卷十八     元 刘玉汝 撰 鲁颂 駉駉牡马在垧之野薄言駉者有驈有皇有骊有黄以车彭彭思无疆思马斯臧 駉駉牡马在垧之野薄言駉者有骓有駓有騂有骐以车伾伾思无期思马斯才駉駉牡马在垧之野薄

  • 中阿含经卷第十五·佚名

    东晋罽宾三藏瞿昙僧伽提婆译(六九)中阿含王相应品三十喻经第五(第二小土城诵)我闻如是。一时。佛游王舍城。在竹林加兰哆园。与大比丘众俱。共受夏坐。尔时。世尊于十五日说从解脱时。在比丘众前敷座而坐。世尊坐已。便

  • 菩萨处胎经 第四卷·佚名

    菩萨处胎经 第四卷姚秦凉州沙门竺佛念译随喜品第十一尔时会中有菩萨名曰顶王。将二万五千人。从东方安住世界来。至佛所头面礼足在一面坐。须臾退坐前白佛言。吾闻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

  • 卷第七十·佚名

    阿毗达磨顺正理论卷第七十尊者众贤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辩贤圣品第六之十四复以何缘诸阿罗汉等。离有顶染同不受后生。然于其中有于烦恼证不生法。而非一切。有说由根有差别故。此释非理。以契经说退不退法根品同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