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鲍明远集

10卷,刘宋鲍照撰,《四库全书》收录此集。《隋书·经籍志》著录其集10卷,而注日梁6卷,然则后人又续增矣。此本为明正德庚午朱应登所刊,云得自都穆家,卷数与《隋志》合。未审即《隋志》旧本否。考其编次,有后人重辑之明验,知非梁时旧本矣。此集收赋10篇,即《芜城赋》、《游思赋》、《飞蛾赋》、《尺蠖赋》、《舞鹤赋》、《芙蓉赋》、《观漏赋》、《野鹅赋》、《伤逝赋》、《园葵赋》。或为咏物,或为抒情。其中抒情之作《芜城赋》,最能代表鲍照辞赋创作水平。鲍照文集有《四库全书》本。《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及《汉魏六朝百三家集》同时收录其文集。此书有明汪士贤刊本、明正德庚午朱应登刊本、明活字本、清扬州刊本、明程荣刊本、《四部丛刊》本等。

《鲍明远集》全部章节目录

猜你喜欢
  老舍小说集外集·老舍
  世说新语笺疏·余嘉锡
  秉烛谈·周作人
  宋文鉴·吕祖谦
  柳待制文集·柳贯
  俨山集·陆深
  范忠宣集·范纯仁
  养蒙集·张伯淳
  畏斋集·程端礼
  五峰集·李孝光
  事物纪原·高承
  山堂肆考·彭大翼
  曝书亭集[标点本]·朱彝尊
  袁阳源集·袁淑
  东牟集·王洋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李商英·唐圭璋

      据词中“夷夏均欢”云云,商英或为北宋人。   醉蓬莱   庆朋良相遇,夷夏均欢,福沾绵宇。扶日勋高,更补天力巨。学造渊微,文赓三圣,被褒语。来自丹台,生逢华日,身登仙路。   衮绣归来,水晶宫里,燕处超然,去天尺五。绿髮

  • 卷二十八·董康

      ○黨人碑   未知何人所作。刻碑本實事。而打碑則無其事。中間關目。多屬緣飾。   按史。劉逵初附蔡京。後乃採衆論。請碎黨人碑。作者以逵有此事。遂奉爲正人之魁首。生出情節。云其婿謝瓊仙。逵爲尙書時。

  • 卷一百五十一·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一百五十一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栟榈诗集邓肃字志宏南劒沙县人少警敏能文美风仪善谈论李纲见而奇之相倡和为忘年交居父防哀毁逾礼芝产其庐入太学所与游皆天下名士时东南贡花石纲肃

  • 岳阳石门墨山·张说

    岳阳石门墨山二山相连,有禅堂,观天下绝境囷轮江上山,近在华容县。 常涉巴丘首,天晴遥可见。 佳游屡前诺,芳月愆幽眷。 及此符守移,欢言临道便。 既携赏心客,复有送行掾。 竹径入阴窅,松萝上空蒨。 草共林一色,云与峰万变。 探

  • ●卷一百二十三·徐梦莘

      炎兴下帙二十三。   起建炎三年二月十九日戊辰,尽三月二日庚辰。   十九日戊辰以驻跸杭州大赦天下。   汪伯彦再乞窜黜。   臣缘御史中丞张澂状申尚书省称上章弹奏臣致主上蒙尘宗社危逼乞赐窜黜臣昨日与黄

  • 第二十四卷 元·缪荃孙

    广宁桥题字在太仓城内武家桥拓本高一尺七寸,广九寸,正书五行,行字不一。感应金十四总管尊神。都劝缘东岳安镇刘真君尊神。感应金元七官人尊神。募缘张道荣沈德谦至正二年七月七日题。重修无锡州儒学记在无锡县学拓本连额

  • 光绪六年·佚名

    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奏请派员商办琉球案折(六月二十四日)军机处傅知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办理琉球事件上谕片(六月二十四日)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覆陈日本商务并购「海防新论」折(七月十九日)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奏与日本使臣议结琉球案折

  • 杨邦艱传·脱脱

    杨邦艱字..稷,吉州吉水人。博通古今,以上舍资格登进士第,遭逢时事多艰难,每每以气节忠义自许。历任婺源县尉、蕲州、庐州、建康三郡教授,改官秩知溧阳县。恰逢叛兵周德占据府城,杀害官吏。邦艱让县监狱囚犯赵明站立在堂庭,打

  • 尚书表注序·金履祥

    书者二帝三王圣贤君臣之心所以运量警省经论通变敷政施命之文也君子于此考迹以观其用察言以求其心以诚诸身以措诸其事大之用天下国家小之为天下国家用顾不幸不得见帝王之全书幸而仅存者又不幸有差误异同附防破碎之失考

  • 卷三十二·山井鼎

    <经部,五经总义类,七经孟子考文补遗  钦定四库全书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三十二日本山井鼎物 观 撰毛诗正义序唐国子祭酒上防军谨按宋板正德本并无官衔姓名但作毛诗正义序诗谱序谨按崇祯本或脱此序臣所阅本书写补之

  • 佛说文殊师利一百八名梵赞·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传教大师臣法天奉 诏译  我今宣说  文殊师利  一百八名  殊胜功德  一日三时  受持读诵  所求意愿  决定现前  依法课持  身恒清净  罪障消除  或入军

  • 卷之十三·别庵性统

    续灯正统卷十三 南海普陀嗣祖沙门西蜀 性统 编集 临济宗 大鉴下第二十一世 太原益禅师法嗣 汾州筏渡普慈禅师 初参径山端。高峰妙。各有契处。后北还游燕。如五台。礼文殊。感大士放光。居台二年。入太原。参益和

  • 塔銘·佚名

    龍池萬如禪師,以丁酉冬遷化,明年春,其徒介為乞塔銘於予。予雖辱與師周旋,然所謂卿用卿法,我用我法者,安得作家?如張無盡為湛堂點出光明哉!既不獲辭,乃閱師生平語錄,與山志中所載前後因緣,銘其塔曰:龍池金地, 源公卓錫, 毒龍聽戒

  • 大悲妙云禅师传·佚名

    大悲妙云禅师传苕程司训鸳水逸民同门弟真性罗开驎撰古来法门宗匠唯是真参实悟以本分接人不动声色而化被群方斯足尚焉若吾大悲法兄禅师具人矣师讳真雄字妙云原藉浙之金华徐姓父仲芳任登州都阃以官为家遂为山左人师自

  • 李氏学乐录·李塨

    二卷。清李塨(1657—1733)撰。李塨字恕谷、刚主,直隶蠡县(今属河北)人。李塨曾向毛奇龄学习五音七声十二律以器色相配之说。作有《宫调图》、《七调全图》、《十二律旋相为宫隔八相生合图》、《五音七声十二律器色七字

  • 幼幼集成·陈复正

    中医儿科学专著。6卷。清陈复正撰。陈复正,道士,号飞霞。清医学家。居广东罗浮山。习道家丹鼎、气功诸术。云游海内,临证救治甚众。有感于幼科专著少,而撰《幼幼集成》。成书于乾隆十五年(1750)。书中整理辑录了古代

  • 名医类案·江瓘

    中医医案。12卷。明江瓘撰。江瓘,字民莹,歙(今安徽歙县)人。自号篁南山人。补诸生。因病而习医,且自药而愈。著《名医类案》。以求达到“宣明往范,昭示来学;既不诡于圣经,复易通乎时俗”的目的。本书历经20年,未完成

  • 梅妃传·佚名

    《梅妃传》一卷,唐、宋史志未见著录,出自《说郛》卷三十八,未著录作者。《唐人说荟》定为唐·曹邺作,实不足信。但篇末有“唯叶少蕴与予得之”的话,则知作者为宋人。按,叶梦得(1077—1184),字少蕴,号石林,苏州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