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十三
续灯正统卷十三
南海普陀嗣祖沙门西蜀 性统 编集
临济宗
大鉴下第二十一世
太原益禅师法嗣
汾州筏渡普慈禅师
初参径山端。高峰妙。各有契处。后北还游燕。如五台。礼文殊。感大士放光。居台二年。入太原。参益和尚。尚问曰。行脚高士。发足甚处。师曰五台。尚曰。文殊与汝说甚么。师曰。脚下草鞋。唱成一百文。尚曰。脚跟为甚么不落地。师曰。且喜老汉见得亲切。尚曰。老僧罪过。师喝一喝而出。自此常造室中。久之益嘱曰。汝缘当在本处。他后设大法药。宜号筏渡。礼谢归汾州。
天历己巳。出住祥符。上堂。灵锋宝剑。觌露现前。照夜神珠。随机变转。谁家灶里无烟。不曾欠多欠少。只为面前路径稍窄。一身毛窍太多。障蔽自己一段光明。庆劫已来。空被埋没。如今事不获已。为诸仁。略露些子光铓。俾汝等乐业荣家。乃以拄杖横肩曰。看看。老汉入葛藤窝里去也。至正壬寅六月一日。偶示微疾。沐浴更衣。书偈曰。性海波澄。太虚寥廓。报与诸人。无法可说。端坐而逝。阅世八十有八。夏六十有五。葬全身于祥符之西崦。
径山端禅师法嗣
杭州府灵隐竹泉法林禅师
别号了幻。台之宁海黄氏子。依法安太虚同出家。因看睦州语有省。往参元叟於中竺。机契。俾掌藏钥。行省左丞相。请主万寿。迁中竺。至佛殿曰。拨尘见佛。谁知佛亦是尘。罕逢穿耳客。多见刻舟人。
上堂。法是常法。道是常道。拶破面门。点即不到。雪峰一千七百人善知识。朝夕只辊三个木球。赵州七百甲子老头陀。见人只道吃茶去。中峰居常见兄弟相访。只是叙通寒温。烧香叉手。若是金毛师子子。三千里外定誵讹。
至元戊寅。迁灵隐。上堂。举僧问赵州。万法归一一归何处。州曰。我在青州。做一领布衫重七斤。师曰。赵州虽则善用太阿。截断者僧舌头。未免伤锋犯手。灵隐则不然。忽有僧问万法归一一归何处。只向他道。今日热如昨日。
上堂。古杭管内灵隐名山。肇建於东晋咸和年间。慧理法师。为第一代。今日上元令节。诸处放灯。知事直岁。各各照管风烛。便下座。
为森监寺秉炬。森罗及万象。一法之所印。即今为汝拈却金刚圈栗棘蓬了也。唤甚么作一法。二由一有。一亦莫守。火里乌龟。作师子吼。
大龙翔虚席。星吉大夫。三返往遣币聘。师辞不赴。避会稽山中行院。知不可强。乃具疏请。师仍领灵隐。三年退处了幻庵。至正乙未春。感微疾。二月二日。集众叙平生行脚本末。且诫众曰。佛法下衰。无甚今日。宜各努力。吾世缘止於斯矣。索笔书偈曰。七十二年。虚空钉橛。末后一句。不说不说。遂奄然而化。留龛十日。颜色不变。葬全身於松源塔西。
杭州府径山古鼎生铭禅师
奉化应氏子。受业金峨得度。会竺西坦主天童。往依之。典内记。复走闽归浙。适元叟住灵隐。师往参谒。一日入室。请益黄龙见慈明因缘。叟诘曰。只如赵州道。台山婆子。被我勘破。慈明笑曰。是骂耶。你道。二老用处。是同是别。师曰。一对无孔铁锤。叟曰。黄龙直下悟去。又且如何。师曰。也是病眼见空华。叟曰。不是不是。师拟进语。叟便喝。师当下廓然。年五十四。始出主隆教。迁宝陀。次中竺。至正丁亥。迁径山。顺帝锡师慧性文敏宏觉普济禅师号。僧问。祖意教意。是同是别。师曰。破畚箕秃苕帚。僧礼拜曰。谢师指示。师曰。昨夜三更失却牛。天明起来失却火。
问。如何是佛。师曰。秤锤蘸酢。曰如何是向上事。师曰。仰面不见天。曰记得僧问云门。如何是佛。门曰。乾屎橛。又作么生。师曰。云门不是好心。曰乾屎橛与秤锤。蘸酢相去多少。师曰。镬汤无冷处。僧拟进语。师便喝。
上堂。将十方世界。安向诸人眼睫上。丝毫不动。把四大海水。倾向诸人脚跟底。涓滴不流。会医还少病。知分不多愁。
上堂。举大愚示众。大家相聚吃茎齑。若唤作一茎齑。入地狱如箭射。师曰。宗师为人。如蛊毒之家。置毒於饮食中。未尝不欲断人命根。虽然。是冤对者。能有几人。
中竺用贞良谓。师尝阐化是山。请归了幻庵。至正戊戌。将迁寂。遗书嘱丞相外护。复书偈曰。生死纯真。太虚充满。七十九年。摇篮绳断。掷笔而逝。茶毗。舌根数珠皆不坏。舍利无数。径山隆教宝陀三处。分而塔焉。世寿七十九。僧腊五十五。有四会语录暨外集。行世。
台州府天台国清梦堂昙噩禅师
慈溪王氏子。祖父皆名宦。母周。师幼有远志。稍长博通经史。藻思浚发。年二十三。白母出家。访道吴楚。渡江。从雪庭传於长芦。遂剃染受具昭庆。教相诸宗。靡不研究。及雪庭迁灵隐。师往依侍。踰年。雪庭寂。元叟由中竺来补其席。一见吻契。即命掌内记。至元己卯。出世庆元之保圣。迁慈之开寿。台之国清。最后住象山之瑞龙。
上堂。竖拂子曰。只者个。在沩仰则父慈子孝。用剑刃事。施陷虎机。在临济则大机大用。卷舒擒纵。杀活自由。在曹洞则家风绵密。金针玉线。明投暗合。在云门则孤危耸峻。格外提持。言前定夺。在法眼则箭锋相拄。心空法了。情尽见除。五家提唱。虽则金声玉振。迈古超今。然而总是门庭施设。直截一句。不曾道着。且道。作么生是直截一句。高声曰。看脚下。
上堂。一二三四五六七。七六五四三二一。黄河九曲出昆仑。摩诃般若波罗蜜。
尝诫诸徒曰。研究空宗。当外形骸忘寝食。以消累劫宿习。然后心地光明耳。自是。日惟一食。终夜凝坐达旦。洪武庚戌。征江南有道僧。馆於天界。师居首。奏对罢。上悯师老。赐令还山。癸丑二月甲申。无疾忽戒浴易衣。集众说偈曰。吾有一物。无背无面。要得分明。涅盘后看。言毕。危坐而逝。世寿八十有九。门人智岩等。茶毗。以骨石塔於国清。
嘉兴府天宁楚石梵琦禅师
明州象山朱氏子。元贞丙申六月丁巳。母梦日坠怀而生。方襁褓。有神僧摩师顶曰。此儿佛日也。他日当振扬佛法。烛照昏衢。因以昙曜字之。早失怙恃。九岁。入永祚寺受业。十六受具戒。族祖晋翁洵。自崇恩迁道场。师依之为侍者。继典藏钥。一日阅楞严。至缘见因明暗成无见不明自发则诸暗相永不能昏处。有省。历览群籍。恍如宿契。时元叟唱道双径。师往参之。问如何是言发非声。色前不物。叟遽曰。言发非声。色前不物。速道速道。师拟进语。叟震威一喝。师错愕而退。会英宗召高衲。金书大藏。师应诏入京。一夕睡起。闻彩楼鼓声。豁然大悟。拊几笑曰。径山败缺处。为我识破了也。因成偈曰。崇天门外鼓腾腾。蓦札虚空就地崩。拾得红炉一点雪。却是黄河六月氷。后归径山。叟迎笑曰。西来密意。喜子已得之矣。处以第二座。泰定中。出世海盐福臻。天历戊辰。迁天宁。至元乙亥。迁杭报国。
上堂。僧问。不愁念起。惟恐觉迟。如何是觉。师曰。牛角马角。曰如何是念。师曰。四五二十也不识。
问。一大藏教。是个切脚。未审切个甚么字。师曰。切个不字。曰只如不字。又切个甚么字。师曰。莫错举似人。曰谢师指示。师曰。石羊头子向东看。
问。佛祖因缘即不问。君臣庆会事如何。师曰。瑞草生嘉运。灵花结早春。曰如何是君。师曰。莫触龙颜。曰如何是臣。师曰。量材补职。曰如何是臣向君。师曰。赤心片片。曰如何是君视臣。师曰。如月入水。曰如何是君臣道合。师曰俱。
问。晷运推移。日南长至。阿那个是常住法。师曰。冬不寒腊后看。曰教学人如何履践。师曰。独木桥子。
问。西天以蜡人为验。未审此间以何为验。师曰。验甚么碗。曰和尚岂无方便。师曰。鹞子过新罗。
问。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还许归去也无。师曰。十里长亭。五里短亭。曰与么则不归去也。师曰。直须归去。曰作么生是到家一句。师曰。天寒日短。两人共一碗。 问。日从东上。月向西没。作么生是不迁义。师曰。柳絮随风。自西自东。曰年年是好年。日日是好日。师曰。瞎老婆吹火。
问。护明大士。未降王宫。释迦老子。在甚么处。师曰。眨上眉毛。曰谢师答话。师曰。恰值拄杖不在。
问。尽大地是个佛身。向甚么处。安居禁足。师曰。锦上铺华又一重。曰竹密不妨流水过。山高岂碍白云飞。师曰。随语生解汉。
问。如何是先照后用。师曰。劈开华岳连天色。放出黄河到海声。曰如何是先用后照。师曰。剑为不平离宝匣。药因救病出金瓶。曰如何是照用同时。师曰。定光金地遥招手。智者江陵暗点头。曰如何是照用不同时。师曰。三月懒游华下路。一家愁闭雨中门。僧礼拜。师曰。更问一转岂不好。
问。大悲菩萨。用许多手眼作甚么。师曰。春风不裹头。
修佛殿次。师问掌事僧。者殿是甚么。年中盖造。僧掴露柱曰。何不祗对和尚。师曰。克繇叵耐。倒来者里捋虎须。三十棒。一棒也不恕。曰容某甲伸说。便礼拜。师曰。且放过一着。
芟草次。僧问。有根草。任和尚芟。无根草。作么生芟。师锄地一下。僧便放身倒。师曰。诸方火葬。我者里活埋。僧起走。师呵呵大笑。
上堂。未离兜率。已降皇宫。未出母胎。度人已毕。三世诸佛。历代祖师。天下老和尚。说心说性。举古举今。总是无风匝匝之波。实情好与二十拄杖。新福臻。今日不是尽法无民。打头不遇作家。到底翻成骨董。若相委悉。拈却炙脂帽子。脱却鹘臭布衫。其或未然。明朝后日。大有事在。
上堂。岩头道。须是一一从自己胸中流出。与我盖天盖地去。恁么道。被他掘窖深埋了也。茫茫宇宙人无数。那个男儿是丈夫。男儿丈夫。相去多少。待你出窖来。却向你道。
上堂。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识。拈拄杖曰。冲开碧落松千尺。截断红尘水一溪。
上堂。米里有虫。麦里有面。厨库僧堂。山门佛殿。盏子扑落地。楪子成七片。
上堂。若论生佛未具以前。一段大事。只在诸人脚跟下。动便踏着。只是不知起处。你道。从甚么处起。掀翻四大海。踢倒五须弥。正觅起处不得。岂不见。东山演祖道。山僧昨夜入城。见一棚傀儡。不免近前看。或见端严奇特。或见丑陋不堪。动转行坐。青黄赤白。一一见了。仔细看来。元来青布幕里有人。山僧忍俊不禁。乃问。长史高姓。他道。老和尚看便了。问甚么姓。师曰。谁家别馆池塘里。一对鸳鸯画不成。
上堂。眉毛虽长不碍眼。鼻孔虽高不碍面。诸佛虽悟无二心。众生虽迷无二见。见不见。倒骑牛兮入佛殿。
上堂。兔角不用无。牛角不用有。两两不成双。三三亦非九。夜来空手把锄头。天明面南看北斗。
上堂。大树大皮裹。小树小皮缠。若不同床睡。焉知被底穿。
上堂。驴事未去。马事到来。猫儿上露柱。铁锯舞三台。大唐天子呵呵笑。移取眉毛眼上栽。
上堂。举祖师道。在胎名身。处世名人。在眼曰见。在耳曰闻。在鼻齅香。在舌谈论。在手执捉。在足运奔。徧现俱该法界。收摄在一微尘。识者知是佛性。不识唤作精魂。师曰。书头教娘勤作息。书尾教娘莫瞌睡。还识娘面[此/刺]么。玉容寂寞泪阑干。棃花一枝春带雨。喝一喝。
上堂。一道圆光。阿谁无分。猫儿若无分。为甚么解捉老鼠。若有分。为甚么做猫儿。千年田八百主。
浴佛上堂。清净法身。簸土扬尘。圜满报身。倚富欺贫。千百亿化身。弄假像真。三身中。浴那一身。谢三娘秤银。
上堂。头上是天。脚下是地。青山是青山。白云是白云。你若会得。有马骑马。无马步行。若不会。夜行莫踏白。不是水便是石。
上堂。无手人行拳。无舌人解语。忽若无手人打无舌人。无舌人连忙。道个不必。良久曰。只个不必。天下衲僧跳不出。
上堂。个个抱荆山之璧。人人怀沧海之珠。干旋佛祖枢机。提掇衲僧巴鼻。尽谓。顶门眼正。肘后符灵。殊不知。灵龟负图。自取丧身之兆。出格一句作么生。朝霞不出市。暮霞行千里。
上堂。黄檗手中棒。剜肉作疮。大愚肋下拳。吃盐救渴。速则易改。久则难追。选佛若无如是眼。假晓千载亦奚为。喝一喝。
上堂。拈却钵盂匙箸。吃饭不得。屏却咽喉唇吻。出气不得。色身安。法身不可不安。法身色身。是一是二。华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吹。
上堂。俱胝竖一个指头。雪峰辊三个木球。石巩张弓架箭。华亭短棹孤舟。凤山无法可说。不妨坐断。杭州就中却有个好处。好在甚么处。四五百条华柳巷。二三千所管弦楼。
上堂。大事未明。如丧考妣。大事已明。如丧考妣。你道。有成褫。无成褫。常因送客处。忆得别家时。
上堂。闻声悟道。塞却你耳根。见色明心。换却你眼睛。蒲团上端坐。针眼里穿线。西风一阵来。落叶两三片。
至正甲申。迁禾之本觉。丁亥。帝师锡号佛日普照慧辩禅师。适符昔日神僧之言。后自光孝。退归天宁。上堂。一毫吞却山河大地则易。山河大地吞却一毫则难。也不难也不易。铺个破席日里睡。料想上方兜率宫。也无如此日炙背。
筑西斋。为终老计。自号西斋老人。洪武戊申秋九月。诏江南大浮屠十余人。於蒋山建大法会。命师升座说法。上大悦。己酉春。复召师说法。赐斋文楼下。亲承顾问。暨行。出内府白金以赐。庚戌秋。上以鬼神情状。幽微难测。意召问僧中博通三藏者。师与梦堂噩行中仁等。应诏至京。馆大天界寺。师援经据论。成书将进。忽示微疾。越四日。沐浴更衣。索笔书偈曰。真性圆明。本无生灭。木马夜鸣。西方日出。书毕。谓梦堂曰。我去矣。堂曰。何处去。师曰。西方去。堂曰。西方有佛。东方无佛耶。师乃震声一喝而逝。时辛亥七月二十六日也。上闻。嗟悼久之。时禁火葬。以师故。特从阇维例。火余齿舌数珠不坏。舍利五色。纷缀遗骼。弟子文晟。奉骼及诸不坏者。归西斋塔焉。计世寿七十五。僧腊六十三。
杭州府径山愚庵智及禅师
字以中。别号西麓。苏之吴县顾氏子。幼出家穹窿海云院。受具。听贤首法师讲法界观。未终篇輙笑曰。一真法界。圆同太虚。但涉言词。即成剩法。纵获天雨宝华。於我奚益哉。遂谒笑隐於建业。隐文章道德。倾动一时。师微露文彩。得交相延。誉有屿上人诃曰。子才若此。不思担荷正法。乃甘作骚坛奴隶乎。师舌噤不能答。旋归海云。胸襟碍塞。目不交睫者踰月。忽一日见秋叶坠庭。豁然有省。走双径。谒寂照呈所证。照可之。至正壬午。出世昌国之隆教。寻领普慈。戊戌。迁净慈。后领径山。僧问。不与万法为侣者。是甚么人。师曰。十字街头石敢当。僧拟再问。师曰。更要第二杓恶水在。
问。如何是宾中宾。师曰。君向潇湘我向秦。曰如何是宾中主。师曰。常在途中不离家舍。曰如何是主中宾。师曰。常在家舍不离途中。曰如何是主中主。师曰。横按镆铘全正令。太平寰宇斩痴顽。曰宾主已蒙师指示。向上宗乘事若何。师曰。三年一闰。九日重阳。
问。众生为解碍。菩萨未离觉。和尚作么生。师曰。天寒日短。两人共一碗。
问。释迦已灭。弥勒未生。正当今日佛法委付何人。师曰。老僧打退鼓。曰前无释迦。后无弥勒。还有参学分也无。师曰。风不来。树不动。
问。佛法禅道。相去多少。师举手曰。展则成掌。握则成拳。僧礼拜。师曰。狂狗趂块。
问。如何是清净法身。师曰。月色和云白。松声带露寒。
问。竺土大仙心。东西密相付。如何是密付底心。师曰。九秋黄叶乱飘金。曰和尚莫将境示人。师曰。老僧罪过。
问。拟心即差。动念即乖。不拟不动。还有过也无。师曰有。曰毕竟如何则是。师曰。莫认自己清净法身。
问。如何是毗卢师。师曰。断跟草鞋。曰如何是法身主。师曰。尖檐席帽。曰学人不会。师曰。现成行货。有甚么不会。僧拟议。师便喝。
问。至道无难。唯嫌拣择。不拣择时如何。师曰。遇饭即饭。遇茶即茶。僧礼拜。师曰。放汝三十棒。
问。莲华未出水时如何。师曰。寒则普天普地寒。曰出水后如何。师曰。热则普天普地热。曰如何是佛法大意。师曰。门前一湖水。
问。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还端的也无。师曰的。曰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是个甚么。师曰。不识。
问。佛身无为。不堕诸数。因甚有千百亿化身。师竖拂子曰。你道。者个是第几身。僧拟进语。师便喝。
问。元正启祚。万物咸新。如何是新年头佛法。师曰。日日香华夜夜灯。曰蒲团静倚无余事。永日寥寥谢太平。师曰。知恩方解报恩。
问。如何是本身卢舍那。师曰。不离阇黎所问。曰如何保任。师曰。彼自无疮。勿伤之也。
问。不起一念时如何。师曰。道者合如是。曰与么则依而行之。师曰。虚生浪死汉。
问。如何是一句中具三玄。师曰。万仞峰头驾铁船。曰如何是一玄中具三要。师曰。眼里瞳人吹木叫。
问。如何是和尚家风。师曰。吹折门前一株松。曰学人不问者个风。师曰。汝问甚么风。曰家风。师曰。我者里。大功不竖赏。
问。牛头未见四祖时如何。师曰。深山藏毒虎。曰见后如何。师曰。浅草露群蛇。曰见与未见时如何。师曰。日出东方夜落西。
问。三世诸佛不知有。狸奴白牯却知有。未审知有个甚么。师曰。师姑元是女人做。
问。声闻见性。如夜见月。菩萨见性。如昼见日。和尚见性。如个甚么。师曰。黄河九曲。水出昆仑。曰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还端的也无。师曰。问取达磨大师。僧拟议。师曰。鹞子过新罗。
问。达磨未来时如何。师曰。眼在鼻上。曰来后如何。师曰。脚在肚下。
问。如何是学人自己。师曰。脚板大如手掌。曰如何是衲僧行脚事。师曰。紧捎草鞋。
问。如何是先照后用。师曰。拈起少林无孔笛。等闲吹出万年欢。曰如何是先用后照。师曰。雕弓已挂狼烟息。万里歌谣贺太平。曰如何是照用同时。师曰。泥牛吼处天关转。木马嘶时地轴摇。曰如何是照用不同时。师曰。犹握金鞭问归客。夜深谁共御街行。
上堂。冬至月头。卖被买牛。冬至月尾。卖牛买被。一年三十六旬有六日。以闰月定四时成岁。移易一丝毫不得。东头买贵。西头卖贱。三十年后。破草鞋向甚处着。
上堂。时维三月。节屇清明。不寒不暖。半阴半晴。落华啼鸟一声声。蓦拈拄杖曰。穿却解空鼻孔。[翟*支]瞎达磨眼睛。踏破草鞋赤脚走。好山犹在最高层。
佛成道日上堂。举赵州问南泉。如何是道。泉曰。平常心是道。州曰。还假趋向否。泉曰。拟向即乖。州曰。不拟争知是道。泉曰。道不属知。不属不知。知是妄觉。不知是无记。若真达不疑之道。廓如太虚。岂可强是非耶。师曰。王老师过犯弥天。将释迦世尊。六年雪山千苦万辛。所得无上大道。等闲华劈殆尽。合与二十拄杖。当时赵州眼光。烁破四天下。面被热瞒则且置。今日众中。莫有为世尊拔本底么。如无。隆教不是为他闲事长无明。忝为遗教远孙。未免出只手去也。拽拄杖下座。一时打散。
上堂。拈拄杖曰。十地惊心。二乘罔测。卓一卓曰。子承父业。赚杀多少人。靠拄杖下座。
上堂。赵州道个洗钵去。其僧豁尔知归。鸟窠吹起布毛。侍者当下领旨。阿呵呵。啰啰哩。达磨老臊胡。打落当门齿。
上堂。世尊三昧。迦叶不知。迦叶三昧。阿难不知。阿难三昧。商那和修不知。普慈三昧。诸人不知。诸人三昧。各各不知。所以道。譬如河中水。川流竞奔逝。各各不相知。诸法亦如是。喝一喝曰。将谓合有与么说话。
上堂。举雪峰问德山。从上诸圣。以何法示人。山曰。我宗无语句。亦无一法与人。雪峰从此有省。后有僧问雪峰曰。和尚见德山。得个甚么便休去。峰曰。我当时空手去空手回。东山演曰。白云今日说向透未过者。有两个人。从东京来。问他甚处来。他却道苏州来。问伊苏州事如何。他道一切寻常。虽然如是。瞒白云不过。何故。只为语音不同。毕竟如何。苏州菱邵白藕。师曰。老东山。可谓长於譬喻。词不逼切。虽然如是。要且只说得德山雪峰影子边事。若是齐眉共[跳-兆+属]。并驾齐驱。未敢相许。何故。闽蜀同风。肚里有虫。
佛涅盘上堂。湖光潋滟晴偏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净法界身无出没。不须惆怅怨芳时。
上堂。举东山演示众曰。祖师说不着。诸佛看不见。四面老婆心。为君通一线。师曰。若教频下泪。沧海也须乾。
上堂。今日又是八月一。万壑千岩俨秋色。牛带寒鸦过别邨。善财何处寻弥勒。
有诬师以事诣部使者。不满意文致其罪。师竟不与之辩。且毫无愠色。踰年。省宪白师冤。复札请再住径山。入院拈札曰。前佛性命。后佛纪纲。总在者里。凛然如朽索之驭六马。危乎犹一发之引干钩。若非大丞相赤手提持。全肩担荷。何处更有今日。诸人还委悉么。车不横推。理无曲断。帝师。锡号明辨正宗广慧禅师。洪武癸丑。诏有道沙门十人。集大天界。师居首。以病不及召对。赐还穹窿。戊午九月。索笔书偈而逝。茶毗。火焰五色。香气袭人。齿牙数珠皆不坏。遗骨绀泽。如青瑠璃。舍利交缀。塔於所居之阴。复分爪发。归径山。葬於无等才塔右。寿六十八。腊五十一。
苏州府万寿行中至仁禅师
自号澹居子。又号熙怡叟。鄱阳吴氏子。父仲华。为江州广文。师生五岁。俾从州之报恩寺真牧纯受业。七岁得度。识见超颖。会西土指空。赴英宗召。憩报恩。见师异之。授以毗尼。属令参元叟。叟视师。轩渠一笑。师罔措。遂失展尼师坛。叟叱曰。参堂去。次日叟问。何处人。师曰鄱阳。叟曰。鄱阳湖。深多少阔多少。师展手作量势。叟曰。不是不是。师曰。合取臭口。遂命掌记室。叟尝谓人曰。仁书记。虎而翼者也。后出世蕲之德章。迁越之云顶崇报。吴之虎丘万寿。尝室中。拈木枕子问僧。者个是甚么。僧曰。也知和尚老婆心切。师掷枕於地。僧拟议。师便喝出。
示众。幻躯将逼从心年。松下经行石上眠。珍重北山龙象众。普通年话几时圜。
上堂。迭迭远山青。迢迢江水绿。尽日小吴轩。倚阑看不足。蓦唤侍者曰。收取拂子。便下座。
上堂。禅性无生。离生禅想。禅性无住。离住禅寂。五台山上云焏饭。佛殿阶前狗尿天。剎竿头上煎[饥-几+追]子。三个猢狲夜簸钱。
洪武初。上以鬼神之事问师。师以佛旨。撰书而对。上大悦。癸丑。蒲圻魏观。为苏郡守。三致书延师。兴复万寿。使三返。师乃应。晚岁养闲於松林兰若。洪武壬戌三月望示疾。十九日。同参如愚仲讯候曰。师行矣。诸子在旁。盍赐一言。为末后训乎。师曰。十方薄伽梵。一路涅盘门。曰与师谛交。五十秋矣。此别直诣净土相见。师厉声曰。尽大千界。是个净土。何处不相见。良久。索笔书偈。泊然而逝。世寿七十四。僧腊六十七。
续灯正统卷之十三
猜你喜欢 卷第四·佚名 大般涅槃经 第六卷·佚名 华香品第十二·佚名 新锲开福宁禅师语录后序·开福道宁 宗镜录卷第七十五·延寿 卷之四·佚名 昙无德部四分律删补随机羯磨序·道宣 卷三百五·佚名 实用佛学辞典序·太虚 原子弹归爱好和平的科学家保管·太虚 禅关策进序·祩宏 大三摩惹经全文·佚名 佛说金耀童子经·佚名 佛說長阿含經卷第三·欧阳竟无 卷第一百十三·李通玄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