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袁阳源集

南朝宋诗文别集。一名《袁忠宪集》。袁淑撰。袁淑字阳源,死后追赠太尉,谥忠宪。据《宋书》本传,袁淑有文集传于世。《隋书·经籍志》著录《袁淑集》11卷,其中包括录1卷,又说明“梁十卷,录一卷”,可见《隋志》所见即南朝旧本。《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 艺文志》著录十卷。宋时已佚。今有明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辑本一卷。

《袁阳源集》全部章节目录

猜你喜欢
  洺水集·程珌
  晞发集·谢翱
  定斋集·蔡戡
  白苏斋类集·袁宗道
  辽文萃·王仁俊
  泉翁大全集·湛若水
  文泉子集·刘蜕
  北泉草堂遗稿·林士元
  方麓集·王樵
  尚絅斋集·童冀
  彝斋文编·赵孟坚
  白孔六帖·白居易
  筼窗集·陈耆卿
  小花朵集·老舍
  性善堂稿·度正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危夏之·唐圭璋

      夏之字见心,抚州(今江西临川)人。太学生,博学好易。入元隐居。元帅郭昂荐为儒学官,不就。至元中累征不应,隐紫霞山中卒,门人私谥贞白先生。元郭豫亨梅花字字香后集中集有危复之句。   永遇乐   早叶初莺,晚风孤蝶,幽思

  • 第三卷·佚名

    嘲 谑   王丞相好嘲谑,初执政,对客怅然,因曰:“投老欲依僧。”再三言之,客应之曰:“急则抱佛脚。”丞相善之。复曰:“‘投老欲依僧’是古人一句诗。”客曰:“‘急则抱

  • 卷六百八十八·佚名

    <集部,总集类,御定全唐诗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六百八十八孙偓孙偓字龙光武邑人乾宁中宰相封乐安公诗三首寄杜先生诗蜀国信难遇楚乡心更愁我行同范蠡师举效浮丘他日相逢处多应在十洲赠南岳僧全玭【末句缺一字】窠

  • 卷三十五·沈季友

    钦定四库全书檇李诗系卷三十五平湖沈季友编国朝闺塾师黄媛介媛介字皆令秀水人文学象三之妹与姊媛贞俱擅丽才而媛介尤有声香奁间书法钟王人以衞夫人目之画亦防染有致适杨元勲夫妇偕游江湖为闺塾师以终有湖上草王端淑曰

  • ●序·张师颜

      大定甲戌冬,六飞南迈,新宅大都于宣武,师颜握笔东观,道间被命,仍兼礼郎,驰驱清跸间,粗知记注颠末。恭惟太祖皇帝,布昭圣武,兴于龙朔,太宗皇帝应天顺人,灭辽俘宋,定鼎中京,率土宾服。凡王会所图,琛贡相续,象胥效职,离任迭奏。视昔帝

  • 石匮书后集卷第三十·张岱

    郑芝龙列传(阙)

  • 卷三十六·佚名

    九月初七日(辛未),阿桂奏言:臣与福康安前在金川军营相处日久,四十九年,又同在石峰堡剿贼,深知其办理军务及临阵克敌,并非畏葸怯懦之人。此次前赴台湾督办,其主见如何,臣虽无由得知,但悉心揣度其奏请添兵,自为速于完事起见。缘逆匪

  • 一百六十七 曹(禺页)奏请圣安并呈江南晴雨录摺·佚名

    康熙五十二年五月初一日 江宁织造.主事奴才曹(禺页)谨奏:恭请万岁圣安。 奴才于四月二十五日已至江宁。江南大麦已经收割全完,小麦方现在刈获,俱系十分收成。入夏以来,雨("扬"之"扌"换作"日")时若,秧田有水。米价八九钱不等,百姓

  • 第十七册 天聪三年七月至十月·佚名

    第十七册 天聪三年七月至十月初十日,遣任大良持书往,以答喇嘛赍来之书。书曰:金国汗致书於大明国袁大人。观我使臣携来之书,谓辽东人之骨骸填墓皆在於彼等语。此非令我还辽东地方乎?辽东地方,我凭力攻取之,非尔恩赐者也。昔

  • 方克勤传·张廷玉

    方克勤,字去矜,宁海人。元末,台州人民举起反元义旗,吴江同知金刚奴奉行省命令募水兵抵御。克勤献策而金刚奴不采纳,便逃入山中。洪武二年(1369),克勤被任命为县训导,因母老辞职归家。四年召至京师,吏部主试中第二名,特授为济宁

  • 卷十一·纳兰性德

    钦定四库全书陈氏礼记集说补正卷十一头等侍卫纳喇性德撰曾子问凡告用牲币反亦如之集说长一丈八尺为制币窃案郑注牲币当为制币故集说从之然长乐陈氏曰所告道或有远近礼或有重轻故告有特用币有兼牲币非一端也周礼大祝职

  • 待轩诗记卷首·张次仲

    明 张次仲 撰学诗小笺总论班固艺文志曰诗言志歌永言故哀乐之心感而歌咏之声发诵其言谓之诗咏其声谓之歌古有采诗之官王者所以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也孔子纯取周诗上采殷下取鲁凡三百五篇遭秦火而全者以其讽诵不独在竹

  • 卷八·季本

    钦定四库全书诗说解頥正释卷八    明 季本 撰齐齐国名本少昊时爽鸠氏所居之地在禹贡为青州之域周武王以封太公望东至于海西至于河南至于穆陵北至于无棣太公姜姓名尚本四岳之裔四岳封于吕故尚称吕尚佐武王号师尚

  • 卷第一百四十·佚名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一百四十五百大阿罗汉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大种蕴第五中执受纳息第四之四以无间道证预流果。修彼道时四念住。几现在修。几未来修。乃至广说。问何故作此论。答欲止他宗显己义故。谓或有说

  • 卷第十九·雷庵正受

    嘉泰普灯录卷第十九 平江府报恩光孝禅寺(臣)僧 (正受) 编 南岳第十六世(临济十二世杨岐五世) 文殊心道禅师法嗣 潭州楚安慧方禅师 郡之醴陵人。族许氏。年二十。事等觉法思。越七稔得度。崇宁五年。具戒。谒开福宁

  • 梦观集·大圭

    元诗别集。5卷。释大圭撰。《四库全书》曾据浙江鲍士恭家藏本编入别集类。《四库全书》底本原为24卷,卷1为梦法,卷2为梦偈,卷3为梦事,卷4—9为诗,卷10—24为文。所谓《梦法》、《梦偈》、《梦事》都是宗门语录,《四库

  • 旃陀越国王经·佚名

    Candrapati-s&umacron;tra,一卷,宋沮渠京声译。旃陀越国王信婆罗门之谮,埋怀胎之夫人于土中。儿生于冢中,母之半身不朽,三年饮乳。至六岁,佛度使出家,证阿罗汉果。乃以神通化其父王。

  • 甘露军荼利菩萨供养念诵成就仪轨·佚名

    一卷。唐不空译。说军荼利之印咒观门者。明印咒观门,文极精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