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春草斋集

十卷。《附录》一卷。明乌斯道(约1367前后在世)撰。乌斯道,字继喜,浙江慈溪人,生卒年不详。洪武初,以荐起知石龙(今象州)县,后调江西永新。因坐事谪戍安徽定远,寻放还。著有《秋吟稿》、《春草斋集》。《千顷堂书目》虽载《秋吟稿》之名,而阙其卷数。盖明代已佚。此集凡十卷。诗五卷,文五卷,附录名公赞、春草集歌咏一卷。为万历间其八世孙乌献明所编辑。宋濂为其集作序现存有崇祯二年(1629) 萧基刻本。乌斯道精于古文及书法,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称其“罢官后,求诗及书者,户限常满。”今观其集,其诗诗寄托深远,吐属清华,秀雅清润,铲涤元人繁缛之弊。文亦雅令,不为剑拔弩张之状,夷犹淡宕,颇近自然。可见其诗文在当时均为时人所重。然亦有不够含蓄、蕴藉的弱点。另有清康熙年间乌震刻本,是个选本,有《青草斋文集选》六卷,《诗集选》一卷,附录一卷,存世。宋濂为其集作序。

《春草斋集》全部章节目录

猜你喜欢
  安阳集·韩琦
  文山先生全集·文天祥
  集古录·欧阳修
  三闲集·鲁迅
  逊志斋集·方孝孺
  北海集·綦崇礼
  云阳集·李祁
  吴礼部集·吴师道
  集外集·鲁迅
  滹南遗老集·王若虚
  洹词·崔铣
  明太祖文集[四库本]·朱元璋
  毘陵集·独孤及
  晏元献遗文·晏殊
  骈志·陈禹谟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赵福元·唐圭璋

      刘克庄千家诗中有赵福元诗多首。   沁园春   庆赵运干   一剑凌风,跨六鳌头,登群玉峰。听金童宣敕,琼胎掇送,大唐进士,圣宋仙翁。琪树玲珑,宝花散漫,香霭天枝绕绛空。后五日,有竹湖公相,梦叶井熊。   峥嵘得子如龙

  • 卷二·王奕清

    <集部,词曲类,词选之属,御选历代诗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历代诗余卷二目録【起二十八字至三十四字】南乡子【又一体】欧阳炯【五首】甘州曲蜀王衍乾荷叶刘秉忠九张机无名氏落梅风解缙喜春来张雨法驾导引陈与义上清蔡

  • 卷160 ·佚名

    李流谦 宣孺斫庭前芦苇见山有藆蕁入坐中示诗次其韵 扶摇何啻九万里,盍不往作蛟螭腾。 笑我真为折腰尉,如君雅称哦诗丞。 辄班下寮愧连璧,屡爱新诗工琢冰。 斫林与山出眉目,欲唤逋客招野僧。 晚香

  • 子渊诗集卷二·张仲深

    (元)张仲深 撰○七言古诗负暄行野人多病卧竹床新寒中骨饥欲僵呼儿扶伛出门去穷阎爱日如探汤初疑冬烘可炙手渐若醇酎充枵肠玉山晓煦释阴冻已胜狐腋生春阳野人家有一畮宫女能缉麻妇能桑今年丝枲颇丰牣里胥横敛需官粮遂令

  • 白门新柳补记·薛时雨

    前书以记为名,是记事非品花。采访所及,随得随录,名次之先后,与色艺之优劣无关焉。即以记事而论,传闻异词,爱憎异性,难免参错,稗官小说,游戏而已,不得以信史责之。前书间有遗珠,特为补记。养和近作淮海之游,他日归来,当不以鄙人为僭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二百四十一·佚名

      嘉靖十九年九月己丑朔礼部奏嘉靖二十年分大报等祀日册命礼官捧至奉天殿太常卿捧进于精一堂是日鸿胪寺卿陈璋坐失设案殿上切责而宥之夺直日序班俸一月○翊国公郭勋请给东西官厅奋武等营马一万八千四百二十匹 上命

  • 殿阁词林记卷五·廖道南

    (明)廖道南 撰○部学学士承旨兼吏部尚书詹同詹同字同文旧名书徽州婺源人生而颕灵独抱竒气元学士虞集以其弟盘之子妻之至正中举茂才异等授郴州路学正遇乱道梗因家黄州陈友谅征为学士承旨兼御史高皇帝平陈首召同为国子博

  • 列传卷第十九 高丽史一百六·郑麟趾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敎修。白文节[*(白) 正]。○白文节字彬然蓝浦郡人新罗谏官仲鹤之后高宗时登第入翰院累官至中书舍人历吏部侍郞国子祭酒。 忠烈朝拜司议大夫时无功

  • 鲁迅的国学与西学·周作人

    这篇文章的题目本来想叫作“鲁迅的新学与旧学”,因为新旧的意义不明了,所以改称“国学与西学”,虽然似乎庸俗一点,但在鲁迅的青年时期原是通行的,不妨沿用它一下子。鲁迅的家庭是所谓读书人家,祖父是翰林,做过知县和京官,父亲

  • 沈伦传·脱脱

    沈伦字顺宜,开封太康人。旧名义伦,因为与太宗名字下字相同,故只名伦。年轻时在嵩、洛间研习《三礼》,以讲学养活自己。后汉乾..年间,白文珂镇守陕州,沈伦前往投靠。后周显德初期,太祖兼任同州节度,宣徽使昝居润与沈伦交情很深

  • 31.张仪拆散联盟·林汉达

    自从孙膑打败魏军,魏国失了势,秦国却越来越强大。秦孝公死后,他儿子秦惠文王掌了权,不断扩张势力,引起了其他六国的恐慌。怎样对付秦国的进攻呢?有一些政客帮六国出主意,主张六国结成联盟,联合抗秦。这种政策叫做“合纵”。还

  • 中正篇第八·张载

      中正然后贯天下之道,此君子之所以大居正也。盖得正则得所止,得所止则可以弘而至于大。乐正子、颜渊,知欲仁矣。乐正子不致其学,足以为善人信人,志于仁无恶而已;颜子好学不倦,合仁与智,具体圣人,独未至圣人之止尔。  学者

  • 卷一百三十九·山井鼎

    <经部,五经总义类,七经孟子考文补遗  钦定四库全书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一百三十九日本山井鼎物观 撰礼记注疏第二十七存旧附释音礼记注疏卷第三十六【补本】后王命冢宰降德【内则】注令一云冢宰正误令当作今补遗古

  • 妙法莲华经台宗会义卷七之二·智旭

    古吴后学蕅益智旭述普门品入文为二。初问答。二闻品功德。(戊)初中二。初长文。二偈颂。(己)长文有两番问答。(庚)初番为二。初问。二答。(辛)今初。尔时无尽意菩萨。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观世音菩

  •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十六·澄观

    第九总释名题中。初总标章疏。今初总题下。别释。于中二。先释总题中三。初标举。二一通显下列章名。三今初诸经下别释。于初章中有二。先总举诸经体式。二别明今经得名。前中疏或以人为目。或以法为名者。总说也。以

  • 四念处卷第二·智顗

    隋天台山修禅寺智者大师说门人章安灌顶记分章为三。大意。停心。念处。大意者。前性共缘只见生灭之理。发真断结乃至极果。犹是四枯拙度。今无生四圣谛即事而真。粗细等观皆如幻化。四荣巧度。大经云。声闻有苦有苦谛

  • 卷第五十八·霁仑超永

    五灯全书卷第五十八京都圣感禅寺住持(臣)僧 (超永) 编辑京都古华严寺住持(臣)僧 (超揆) 较阅 进呈临济宗南岳下二十三世天目本禅师法嗣婺州乌伤伏龙无明千岩元长禅师越之萧山董氏子。七岁。从诸父比丘昙芳於富阳

  • 名僧传抄·宝唱

    《名僧传》凡三十卷。梁代宝唱撰。集录东汉至齐粱间之高僧、硕德四二五人之事迹。本书着成后不久,慧皎之高僧传问世,而世人多用慧皎所着之传,故本书流布不广,终至散轶。今卍续藏第一三四册所收之名僧传抄一卷,仅存载本书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