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吴礼部集

诗文别集。二十卷,附录一卷。元吴师道撰。师道年轻时与许谦同师事金履祥,所著有《易杂说》、《诗杂说》、《书杂说》、《春秋胡氏传附正》、《战国策校注》、《绛守居园池记注》、《敬乡录》等。此二十卷诗文集系清人王士禛抄自昆山徐秉义家,因而传于世。本名《兰阴山房类稿》,因师道致仕以后授奉议大夫礼部郎中,遂以官名为集名。卷一为赋,卷二、卷三为五言古诗,卷四、卷五为七言古诗,卷六为五言律诗、五言长章,卷七、卷八为七言律诗、五言绝句、六言绝句,卷九为七言绝句,卷一○至卷二○为文。附录有吴师道墓表、墓志铭和碑。又有明写本《吴正传先生文集》二十卷,前有黄溍序,附录墓表、墓志铭和《元史》本传,显然不是昆山本。《四库全书》所收为昆山本。

《吴礼部集》全部章节目录

猜你喜欢
  半农杂文·刘半农
  张庄僖文集·张永明
  唐宋传奇集·鲁迅
  看云集·周作人
  静庵文集·王国维
  西陂类稿·宋荦
  集玉山房稿·葛昕
  康斋文集·吴与弼
  梅屋集·许棐
  西溪集·沈遘
  都官集·陈舜俞
  一寸相思一寸灰·石评梅
  应德琏应休琏集·应玚
  技击余闻·林纾
  袁中郎全集·袁宏道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卢炳·唐圭璋

      炳字叔阳,自号丑斋。嘉定七年(1214)时,守融州。被论凶狠奸贪,放罢。有烘堂词一卷。   西江月   残雪犹馀远岭。晚烟半隐寒林。溶溶春涨绿波深。时有渔人钓艇。   倚岸野梅坠粉。蘸溪宫柳摇金。凭栏凝伫酒初醒。

  • 卷二·高棅

    钦定四库全书唐诗品彚卷二明 高棅 编五言古诗二正始【下】沈佺期有所思君子事行役再空芳岁期美人旷延伫万里浮云思园槿绽红艳郊桑柔緑滋坐看长夏晚秋月照罗帷临高台高台临广陌车马纷相续廽首思旧乡云山乱心曲逺望河

  • 卷十一·陈衍

    ●元诗纪事卷十一侯官陈衍辑虞集王克敬谢文质海牙范玉壶小云石海涯王士熙柳贯◆虞集集字伯生,蜀郡人,宋丞相允文五世孙。父汲侨寓临川之崇仁。大德初,荐授大都路儒学教授,官至翰林直学士兼国子祭酒、奎章阁侍书学士。谥文

  • 卷二百三十七 列传二十四·赵尔巽

      洪承畴夏成德孟乔芳张文衡张存仁   洪承畴,字亨九,福建南安人。明万历四十四年进士。累迁陕西布政使参政。崇祯初,流贼大起,明庄烈帝以承畴能军,迁延绥巡抚、陕西三边总督,屡击斩贼渠,加太子太保、兵部尚书,兼督河南、

  • 第一百二十七回 醋海多波大员曳尾 花魁独占小吏出头·蔡东藩

      却说陆军次长陆锦,听得刘喜奎不肯出见,那时候凭他涵养再深一点,也万万受不住了,心中一忿,不禁厉声叱道:“胡说!我是你们姑娘将来的老爷,又不是客人,难道还要你们姑娘怎样招待不成?肉麻。我和她既是自家人,原用不着你们通报

  • 卷第二百九十·胡三省

    后周纪一〔起重光大渊献,尽玄黓困敦八月,凡一年有奇。〕〔周自以为周虢叔之后。春秋、战国之世,传记谓虢叔之后有国者为虢公,后谓之郭公,虢、郭音相近也。虞大夫宫之竒曰:虢仲、虢叔,王季之穆也。郭之得姓本于周,故建国号曰,周

  • 卷一百七·司马迁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卷一百七 汉   太  史   令司马迁 撰宋中郎外兵曹参军裴 駰集解 唐国子博士弘文馆学士司马贞索隐 唐诸王侍读率府长史张守节正义 魏其武安侯列传第四十七 魏其侯窦婴者孝文后从兄子也父

  • 二·钱穆

    说到中国文化,如果我们想把世界上任何民族的另一种文化来作比,尽不妨是很粗浅,很简单,但相互比较之后,便更容易明白彼此之真相。我想最好是把欧洲文化来作比。因为如巴比伦、埃及等,现在都已消失,他们的生活,似乎没有什么力量

  • 第四章 立公政府以统各国为大同之中·梁启超

      若能立公议政府,行各法,不及数十年,各国联邦必成矣。各国联邦法必固,各国损人利己之心必减,各国凌夺人以自利之事必少。以公地既立,公民日多,投归公政府之自治地必无数。各大国势力必日分日弱,各国民权团体必更炽,各国政

  • 卷十·林之奇

    钦定四库全书尚书全解卷十宋 林之奇 撰禹贡        夏书导岍及岐至于荆山逾于河序言禹别九州随山濬川任土作贡盖此书之大槩一篇而三致意焉自冀州旣载壶口至西戎即叙皆以名山大川奠九州之疆界史官因叙九州之

  • 性善辩第一·孟子

    孙卿子自楚至齐,见孟子而论性。(荀卿名况,楚人,避汉讳易荀为孙。见,溪遍反。)孟子曰:“有善无恶,天也;有善有恶,人也。”(言天之赋性,但有善而无恶,其有善恶,乃人后起之私。)孙卿子曰:“有善有恶,天也;有善无恶,人也。&rd

  • 教学品法句经第二(二十有九章)·佚名

    教学品者,导以所行。释己愚闇得见道明。咄哉何为寐,螉螺蚌蠹类。隐弊以不净,迷惑计为身。焉有被斫创,心如婴疾痛。遘于众厄难,而反为用眠。思而不放逸,为仁学仁迹。从是无有忧,常念自灭意。正见学务增,是为世间明。所生福千倍

  • 贤劫经卷第二·佚名

    西晋月氏三藏竺法护译  诸度无极品第六  尔时喜王菩萨。燕坐七日无他异念。七日已后试自思惟。从燕坐起往诣高座。稽首礼佛及谒一切。现诸化佛并众菩萨。则往佛前叉手礼座。于时世尊寂然庠序。从三昧起普观众会。

  • 摩诃止观卷第四下·智顗

    摩诃止观卷第四下第三闲居静处者。虽具衣食住处云何。若随自意触处可安。三种三昧必须好处。好处有三。一深山远谷。二头陀抖搂。三兰若伽蓝。若深山远谷途路艰险。永绝人踪谁相恼乱。恣意禅观念念在道。毁誉不起是

  • 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卷第一之上·智顗

    隋天台智者大师说弟子法慎记弟子灌顶再治(天台山修禅寺顗禅师。于都讲说禅法。大庄严寺沙门法慎记。预听学辄依说采记。法门深广难可委悉。若取具足。有三十卷。今略出前卷要用。流通此本。于天台更得治改前诸同学所

  • 天老神光经·李靖

    一卷。题“右仆射卫国公李靖修”。前有李靖于唐太宗贞观七年(633年)上表。但《唐志》不见著录。《通志》著录为蔡登撰。《宋志》著录为苏登撰。是知李靖盖为依托之名。此乃察“神光”, 以占验休咎吉凶祸福之书。主张

  • 冷庐杂识·陆以湉

    笔记。近代陆以湉著。八卷。全书系据作者读书所得以及日常见闻随手记录而成,内容以清代学者文士的学术、文艺撰述成就、言行事迹为多,对他们的师承交游关系、学术源流等的记载,可以作人物传记的补充史料。对清代以前的历

  • 续通志·纪昀

    《续通志》,顾名思义,是衔接《通志》的一本综合史料而成的史书。清乾隆三十二年时官修。后经纪昀等校订,共640卷。纪昀(1724~1805),清代学者,字晓岚,一字春帆、河北献县人,举进士、授侍读学士,曾任四库全书馆总纂官,主持撰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