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清閟阁集

诗文别集。十二卷,诗八卷。元倪瓒撰。倪氏诗集初为明英宗天顺(1457—1464)年间蹇曦所编刻。蹇曦自识云,其曾祖与倪瓒交好,元顺帝至正(1335—1340)间与王彝斋、张鹤溪等齐名,交谊最洽,题咏最多,因之彝斋季子藏有《霎林集》。天顺间,彝斋后人将《雲林集》重加编辑,蹇曦得而览之,惧屡抄愈讹,因而刊刻行世,名为《雲林诗集》,分为六卷、附录一卷。此编刻于天顺四年(1460),今仍传世,已收入《四部丛刊》。明神宗万历(1573—1620)间,瓒八世孙倪珵在蹇氏刻本基础上重刊。万历二十八年(1600),倪珵又刊《清閟阁遗稿》十五卷,包括倪氏之诗文。万历四十三年,潘是仁辑刻《宋元四十三家集》,收上述六卷本。明思宗崇祯十一年(1638),毛晋刻《元人十种诗》,收倪瓒集,在六卷本基础上增“集外诗”一卷。此《清閟阁集》乃清曹培廉于清圣祖康熙五十二年(1713)编刻本。培廉在《清閟阁遗稿》基础上,重新编定,并加增补,分十二卷。卷一为四言诗、五言古诗,卷二为五言古诗,卷三为五言律诗、五言、六言绝句,卷四为七言古诗,卷五、卷六为七言律诗,卷七、卷八为七言绝句,卷九为词、赞、题跋,卷一○为杂著、尺牍,卷一一、卷一二为外纪。外纪上列遗事、传铭、赠答、吊挽之作,下专载诸家品题诗画语。有清康熙曹氏城书室刻本。清德宗光绪二十一年(1895),盛宣怀刊《常州先哲遗书》从曹培廉刻本刊出。

《清閟阁集》全部章节目录

猜你喜欢
  湛渊集·白珽
  梁启超文集·梁启超
  曼丽·庐隐
  陈检讨四六·陈维崧
  书叙指南·任广
  苦口甘口·周作人
  默庵集·安熙
  图书编·章潢
  运甓漫稿·李昌祺
  黄漳浦文选·黄道周
  二程文集·程颢
  鹤林集·吴泳
  艳异编·王世贞
  西隐集·宋讷
  更生斋文甲乙集·洪亮吉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词余丛话 卷三·杨恩寿

    原 事《彩毫记?李白脱鞾》一折,人多笑其荒诞,不知事本正史。《旧唐书?李白传》:“日与酒徒醉于酒肆。玄宗欲造乐府新辞,亟召白,已卧酒肆矣。召入,以水洒面,卽令秉笔,顷之,成千余章。帝颇嘉之。尝沈醉殿上,引足令高力士脱鞾

  • 卷177 ·佚名

    林逋 赠胡明府 一琴牢落倚松窗,孤澹天君得趣长。 谒庙有时封县版,坐衙终日着公裳。 为收牌印教村仆,偶检图书见古方。 微足税粮人更静,却搘吟策立秋廊。 林逋 赠胡人 妻儿终攎弃,旧识尽名贤。

  • 第二十八回 湖上浮宫·德龄

    这一天上,天气是特别的好,既不太寒,也不太暖,真是最好的晚春天气。更妙的是这一天,我们合宫的人都知道太后是正在高兴的头上,我们可以从伊的一双眸子里看到:往常总是很阴沉而呆定的,今天却是特别的光亮,并且时时在闪动。

  • 元经卷六·王通

    经简文帝咸安元年帝正月夏四月秋七月冬十一月。桓温分兵屯卫。乙卯。温废武陵王晞。十二月初荐渌酒于太庙。传曰简文帝讳昱。字道万。元帝第六子也。桓温既废。帝以太后诏迎帝于会稽邸。变服巾帻。受玺绶。不书。即位

  • 鸿猷录卷七·高岱

    高岱 封国燕京 靖难师起 转战山东 再出河北 ○封国燕京 成祖文皇帝 太祖第四子洪武三年庚戌四月太祖诏封诸皇子 成祖封燕王国燕京即今京师旧为北平布政使司城池宫殿仍元旧惟昜瓦色 十一年十一月定诸王宫城制式 太

  • 卷之三百七十四·佚名

    光绪二十一年。乙未八月己巳朔谕军机大臣等电寄边宝泉电悉。福州将军着边宝泉暂行兼署。  ○又谕电寄依克唐阿本日依克唐阿奏续保打仗出力文武员弁兵勇人数太多着大加删减。核实具奏。  ○福州将军庆裕等奏古田

  • 阳..传·欧阳修

    阳惠元的小儿子阳..,字公素,惠元死难时,阳..身上带着八处伤。坠入另一口井,有人救起得以免死。历任邢州刺史。叛贼卢从史被活捉后,潞州军溃散,有勇士五千人,卢从史曾经把他们当作儿子看待,跑到阳..处,阳..紧关城门,不让他们进城

  • 卷三百十六·杨士奇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历代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三百十六明 杨士奇等 撰营缮宋仁宗景佑三年左司谏韩琦乞罢宝相禅院创建殿宇奏曰臣窃闻右街宝相禅院见今移拆法堂创盖大悲殿宇特命中官监领其事

  • 读书管见目録·王充耘

    卷上尧典 舜典大禹谟臯陶谟益稷 禹贡甘誓 征仲虺之诰 汤诰伊训 太甲咸有一徳 盘庚说命卷下泰誓 武成洪范 旅金縢 大诰微子之命 康诰酒诰 梓材召诰 洛诰多士 无逸君奭 蔡仲之命多方 立政周官 君陈

  • 第十四章 8·辜鸿铭

    子曰:“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 ”辜讲孔子说:“一旦有影响力,发挥起来就很容易;一旦公正无私,指示也就不会被忽视。”

  • 卷十七·毛奇龄

    <经部,五经总义类,经问钦定四库全书经问卷十七翰林院检讨毛奇龄撰寄堂客问【康熙四十一年客集于杭州寄堂时宛平金素公淮安阎潜邱仁和沈昭嗣新安倪鲁玉俱在坐客有举顾寜人日知録为言者潜邱谓录中説中庸期之丧达乎大夫

  • 礼记析疑卷四十五·方苞

    翰林院侍讲衔方苞撰射义内志正外体直然后持弓矢审固持弓矢审固然后可以言中此可以观徳行矣内志正则无分杂故观之审外体直则无懈惰故握之固然其正其直非可以旦夕矫强而合也故可以观徳行驺虞者乐官备也驺牧虞衡皆得其职

  • 晓众生根本品第十四·佚名

    佛告族姓子。如来悉能晓了他人众生诸根精进。云何晓了。知於众生软劣根者若中间。亦复有人诸根通利。若殊特根若下劣根。所因其根缘猗思想。其根本际而兴情故。从瞋恚际起愚痴原。如来皆知诸根想念为何等类。杂碎之秽

  • 甚么是佛学·太虚

      一、佛学的本质   甲、觉者所知人生宇宙的实事真理   乙、觉者示我们从人至佛的方法 二、佛学的适应   甲 佛学与宗教及科学   乙、佛学与政治及社会   1 共和政治的人生观  

  • 思益梵天所问经卷第三·佚名

    姚秦龟兹国三藏鸠摩罗什译  谈论品第七(丹菩萨无二品第十二)  尔时思益梵天白佛言。世尊。是文殊师利法王子在此大会而无所说。佛即告文殊师利。汝于此会所说法中可少说之。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佛所得法宁可识

  • 明儒学案·黄宗羲

    明末黄宗羲撰。六十二卷。据明代学者文集语录,摘其要点,辩别宗派,列十九“学案”,上无师承下无传人者,别立“诸儒学案”。共收学者二百余人。每学者先列小传,后载其语录。对各人生平、著作、思想、学术传授都有扼要叙

  • 菩萨本行经·佚名

    附东晋录,一说往昔精进之行以策懈怠,一为波斯匿王说檀度事,一授婆罗门辟支佛记,一授牧羊人辟支佛记,一舍利弗度师质大臣出家,被弟遣贼断臂证果夙世因缘。一婆多竭梨尊者自说夙因,一佛说往昔剜身求法事,一为贫士须达说施田差别

  • 华严经行愿品疏钞·宗密

    又云行愿品随疏义记。六卷,宗密着。解行愿品疏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