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晓众生根本品第十四

佛告族姓子。如来悉能晓了他人众生诸根精进。云何晓了。知於众生软劣根者若中间。亦复有人诸根通利。若殊特根若下劣根。所因其根缘猗思想。其根本际而兴情故。从瞋恚际起愚痴原。如来皆知诸根想念为何等类。杂碎之秽起淫怒痴。如来至真。亦悉知此诸根想念为何等类。其淫怒痴因缘诸根。而有所为。从不善缘而有此根。或从无智而有此根。或从诸念而有此根。如来悉知。又复如来知眼诸根。耳鼻身口意亦复如是,男根女根。命根乐根。苦根欢根。恐根观根。信根进根。意根定根。慧根无异根。所当知根悉知此根。其根所由眼根因缘。耳根所住。鼻口身诸所根本。有所立处如来悉知。因耳之缘而有鼻根之所立处。从鼻因缘有立舌根。从舌因缘而立身根。从身因缘立於眼根。如来悉知。何所众生因从施根而致应戒。如来悉知。此等诸根增减进退。各为分别演布施事。或有众生因从戒根而行布施应戒。如来则为演戒本末。或有众生从忍辱根而应精进。如来即为演忍本末。或有众生从精进根而应忍辱。如来则为演其精进之本末也。或有众生因一心根而应智慧。如来则为分别禅思。或有众生从智慧根而应一心。如来则为分别解说诸根增减进退之原。宣畅智慧根力觉意。八由正路三十七品。亦复如是,具足周审演其本末靡不究畅。各为一切而令判了。或有众生从声闻根学缘觉乘。如来知根演声闻乘。或复有人从缘觉根学声闻乘。佛知此等诸根所趣,则为解说缘觉之乘。或有众生从大乘根学於声闻缘觉之乘。如来悉知此等诸根之所归趣。而为斑宣大乘之业。或有众生各缘异根而学大乘。如来悉知此等诸根各各别异,则为解说。无修行根众生之徒。不能修根不应法器。如来见此不应器者,因令学观。或人修学根顺应器。如来睹之怀来应器,则以殷勤为说经道。如是族姓子。如来悉知。一切众生他人身根及其异身。诸根所趣所念不同识其本末。若不念者,晓知诸根从其比类。知诸人根志操所应因缘所为而可化者,方便从谊坐起经行进退之谊。咸达其根。如来悉畅靡所不通而为宣经。是为如来第五之业。佛於是颂曰:

知根广无极,了众生志性。其根为何类,最胜悉知行。下劣中上妙,诸根佛所知。无等伦如是,从所应解意。

其际欲恶尘,其根若薄鲜。若复性卒暴,假使怀粗獷。胜知之何因,晓了其本末。其不善无别,所依当解脱。

从眼意男女,亦复晓眼根。苦乐及欢悦,何从致忧恼。所因观义道,精进意慧定。及知他馀事,意勇复如是,

眼因缘耳处,成致鼻耳舌。因身至因缘,得兴立眼耳。施根志戒禁,为说布施事。戒根学布施,为说戒法谊。

忍根现精进,为演忍辱事。精进现忍辱,为宣精进事。从智根致禅,为人说智慧。从精进致忍,为人说勤力。

从禅根致慧,为人说禅思。从慧根致禅,为人说圣智。其声闻乘根,而至於缘觉。最胜演声闻,为舍缘觉义。

若志缘觉行,学习声闻行。佛便舍声闻,为讲缘觉事。其根在尊业,斯人学下劣。佛说度无极,分别舍缘觉。

见处处有行,胜观为分别。降以纯熟根,十力为解说。众人以何缘,诸根所应行。知其志性趣,报应之所为。

从其尽诸根,如坐成实本。

自以智慧明,是世尊分别。

猜你喜欢
  华严经骨目序·湛然
  卷第二十·佚名
  外道大略之相·印光
  卷之四·纪荫
  未来星宿劫千佛名经之二·佚名
  第二十章 正法三次遇敌复又恢复时期·多罗那他
  鼓山为霖禅师还山录目次·为霖道霈
  密严道场品第一·佚名
  摄大乘论释 第九卷·世亲
  照明十方品第十·佚名
  三宜盂禪師語錄卷十·明盂
  宗镜录卷第七十九·延寿
   第二則  趙州至道無難·胡兰成
   第五十五則 宗智生死不道·胡兰成
  佛说大方广曼殊室利经·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一百二十九·彭定求

        卷129_1 【古离别】王缙   下阶欲离别,相对映兰丛。含辞未及吐,泪落兰丛中。   高堂静秋日,罗衣飘暮风。谁能待明月,回首见床空。   卷129_2 【青雀歌】王缙   林间青雀儿,来往翩翩绕一枝。   莫言不

  • 三集卷七十五·乾隆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三集卷七十五古今体一百三十九首【戊子七】河南廵抚阿思哈奏报得雨志喜迩日西南云气重庶几豫省被优霖披章果报均沾泽【阿思哈奏五月下旬及六月初一二等日各属节次得雨尚

  • 卷四百八十·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四百八十蜻蜓类七言律红蜻蜓         【明】瞿 佑蝶粉蜂黄气正骄爱渠欵欵集兰苕翅攅霜叶飞难定目聚灯花焰未消偷咀仙霞传秘诀戏涂猩血防纎腰写生好倩毘陵笔浓蘸胭脂上软绡

  • 本纪第十九 懿宗 僖宗·刘昫

    懿宗昭圣恭惠孝皇帝漼,宣宗长子,母曰元昭皇太后晁氏。大和七年十一月十四日,生于籓邸。会昌六年十月,封郓王 ,本名温。大中十三年八月七日,宣遗诏立为皇太子监国,改今名。十三日,柩前即帝位,年二十七。帝姿貌雄杰,有异稠人。籓

  • 志第四十九 艺文三·欧阳修

    丙部子录,其类十七:一曰儒家类,二曰道家类,三曰法家类,四曰名家类,五曰墨家类,六曰纵横家类,七曰杂家类,八曰农家类,九曰小说类,十曰天文类,十一曰历算类,十二曰兵书类,十三曰五行类,十四曰杂艺术类,十五曰类书类,十六曰明堂经脉类,十七

  • 卷一百一十·志第六十三·礼十三等·脱脱

        ◎礼十三   ○上尊号仪 高宗内禅仪 上皇太后皇太妃册宝仪   旧史以饮食、婚冠、宾射、飨宴、脤膰、庆贺之礼为嘉礼,又以岁时朝会、养老、宣赦、拜表、临轩命官附之,今依《政和礼》,分朝会为宾礼,余如

  • 卷四百十五 列传二百二·赵尔巽

      黄翼升丁义方 王吉 吴家榜 李成谋 李朝斌江福山 刘培元   黄翼升,字昌岐,湖南长沙人。少孤,育于邓氏,冒其姓,入长沙协标充队长。咸丰初,从征广西,曾国藩创水师,调为哨长。四年,从杨岳斌下岳州,叙千总。战于城陵矶,贼以十馀

  • 卷之二十·祁韵士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传卷之二十传第四扎萨克多罗扎萨克图郡王布逹齐列传布逹齐科尔沁部人姓博尔济吉特土谢图汗奥巴弟天命十一年随奥巴来朝赐号扎萨克图杜棱赉甲胄雕鞍蟒币天聪二年上征察哈尔布逹齐从

  • 卷五(桓元年,尽二年)·孔颖达

    ◎桓公(○陆曰:“桓公名轨,惠公之子,隐公之弟,母仲子。《史记》亦名允。谥法‘辟土服远曰桓’。”)[疏]正义曰:《鲁世家》“桓公名允,惠公之子,隐公之弟,仲子所生。以桓王九年即位,庄王三年薨”。《世本》“桓公名轨”。《世族谱

  • 洪范正论卷三·胡渭

    徳清胡渭撰三八政一曰食二曰货三曰祀四曰司空五曰司徒六曰司寇七曰宾八曰师正义曰此用于民缓急而为次也食货祀賔师指事为之名三卿举官为名者三官所主事多若以一字为名则所掌不尽故举官名以见义货者金玉布帛之总名林氏

  • 卷二十一·吴澄

    钦定四库全书礼记纂言卷二十一    元 吴澄 撰祭法【法谓制之定者此篇记祭人鬼天神地示之定制故曰祭法】祭法有虞氏禘黄帝而郊喾祖颛顼而宗尧夏后氏亦禘黄帝而郊鲧祖颛顼而宗禹殷人禘喾而郊冥祖契而宗汤周人禘喾

  • 卷四·佚名

    (一七)复次若诤竞者闻断结名。所诤事解。若人欲得供养恭敬应断诸使。我昔曾闻。有差老母。入於林中采波罗树叶卖以自活。路由关逻。逻人税之。于时老母不欲令税。而语之言:汝能将我至王边者,税乃可得。若不尔者终不与汝。

  • 罗湖野录下·晓莹

        宋江西沙门 晓莹 集  蒋山佛慧泉禅师。丛林谓之泉万卷。绍圣元年。东坡居士有岭外之行。舟次金陵。阻风江浒。既迎其至。从容语道。东坡遂问曰。如何是智海之灯。泉遽对以偈曰。指出明明是甚么。举头鹞子

  • 佛说泥犁经·佚名

    东晋西域沙门竺昙无兰译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言。凡有人有三事。愚痴不足人所平相何等为三事。痴人所念恶所言恶所行恶。今世即得其殃用身苦用念苦用忧苦。何等为忧苦。痴人与智者相随。智

  • 卷第十八·祖琇

    隆兴佛教编年通论卷第十八 隆兴府石室沙门 祖琇 撰 唐 大历五年。大广智三藏不空示疾。诫门人曰。普贤行愿出无边法门。汝等勤而行之。宜观菩提心本尊大印直诠阿字。了法无生证大觉身。又命弟子赵迁执笔授所撰涅盘

  • 真武灵应真君增上佑圣尊号册文·佚名

    真武灵应真君增上佑圣尊号册文,原不题撰人。据篇内文字,应为宋徽宗大观二年(1108)所发诏书。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神部谱录类。按真武大帝原称玄武,古已有之,为北方护卫之神,唐宋以后演变为道教崇奉之神。北宋真宗时因避圣

  • 贪欣误·佚名

    清代白话短篇小说集,全称《新刻绣像小说贪欣误》,六回,题“罗浮散客鉴定”,作者不详,有清刻本。六回即六个故事。故事多方面、多角度地反映了世态人情,富有生活气息。第一回“王宜寿”,言王基因无子嗣,娶妾柳柔条,生

  • 中国哲学史·钟泰

    钟泰编,上海商务印书馆1929年3月初版。全书分上下两卷,凡四编七十二章,通过介绍自周至明清百余位哲学家的生平和思想叙述了中国哲学的发展过程。第一编上古哲学史共13章,对先秦时期儒、墨、道、法、名、阴阳、兵家等诸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