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余丛话 卷三
原 事
《彩毫记?李白脱鞾》一折,人多笑其荒诞,不知事本正史。《旧唐书?李白传》:“日与酒徒醉于酒肆。玄宗欲造乐府新辞,亟召白,已卧酒肆矣。召入,以水洒面,卽令秉笔,顷之,成千余章。帝颇嘉之。尝沈醉殿上,引足令高力士脱鞾,由是斥去。”
“玄宗”,原作“元宗”。
世传太公八十遇文王,《风云记》则云七十二岁。《孔丛子?记问篇》:“太公勤身苦志,八十而遇文王。”《列女传》齐管妾婧语亦同,此世俗所据以为八十也。荀子《君道篇》:“文王举太公于州人而用之,行年七十有二,齫然而齿堕矣。”东方朔《客难》:“太公体仁行义,七十有二乃设用于文、武。”《韩诗外传》:“太公年七十二而用之者,文王。”桓谭《新论》:“太公年七十余,乃升为师。”《后汉书?高彪传》:“吕尚七十,气冠三军。”皆不言八十始遇文王也。此记不知何人手笔,曲颇俚拙;考据较详,亦未可厚非。
《北梦琐言》:“魏博节度使韩简性粗质,每对文士,不晓其说,心甚耻之,乃召一孝廉,令讲《谕语》。至《为政篇》,明日谓诸从政曰:‘仆近知古人淳朴,年至三十,方能行立。’闻者绝倒。”《钗钏记》采作科诨,“三十而立”破题:“两个十五之年,虽有椅子板凳而不敢坐焉。”人第赏其趣,不知善于运典也。
《曲礼》:“介者不拜,为其拜而萲拜。”注:“萲拜则失容节。‘萲’,犹‘诈’也。”疏:“着铠而拜,形仪不足,似诈也。”《孔丛子?问军篇》:“介胄在身,执锐在列,虽君父不拜。”《史记?绛侯世家》:“亚父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皆与《曲礼》相证。《满床笏》郭子仪卸甲、封王,初以戎服入对,云:“念臣甲胄在身,不能全礼。”“全礼”二字,最典,所谓“形仪不足”也。名人涉笔,无一字无来历,信然。
袁韫玉《西楼记》初成,就质冯犹龙,冯览毕,置案头不致可否,袁惘然而别。冯方绝粮,室人以告,冯曰:“无忧,袁大令今夕馈我矣。”家人以为诞。袁归,踌躇至夜,忽呼灯持百金就冯。至门,门尚开。问其仆,曰:“主方秉烛相待。”袁惊趋而入。冯曰:“吾固料子必至也。词曲俱佳,尚少一出,今已为增入。”乃《错梦》也。袁不胜折服。
韫玉谱《瑞玉记》,描写魏忠贤私人巡抚毛一鹭及织造太监李实构陷周忠介公事甚悉,词曲工妙。甫脱稿,卽授优伶。郡绅约期邀袁集公所观演是剧。是日,诸公毕集,袁尚未至。优人请曰:“剧中李实登场尚少一引子,乞足之。”于是诸公各拟一调。俄而袁至,告以优人所请,袁笑曰:“几忘之!”卽索笔书【卜算子】云:“局势趋东厂,人面翻新样。织造平添一段忙,待织就迷天网。”语不多,而句句双关,巧妙无匹。诸公叹服,各毁其稿。一鹭闻之,持重币求袁除其名,于是易一鹭曰“春锄”。
冯犹龙《小青传》,宛转如生,低徊欲绝,不必红氍毹上始见亭亭倩女魂也。向见《疗妒羹》传奇,大士以慧剑诛妒妇,小青正位偕老,已嫌鹘突;近有《西湖雪》,小青改适才子,开府抗州,逮诛妒妇。地下香魂,忽被李易安之谤,率尔操觚,致堕恶道,令人欲呕!
洪昉思谱《长生殿》甫成,名动辇下。国忌日演试新曲,御史黄某纠之,先生革去监生,枷号一月。文人之厄,闻者伤之。然因此曲本得邀睿览,传唱禁中,亦失马之福也。赵秋谷宫允在座观剧,以致落职,赠先生诗云:“垂堂高坐本难安,身外鸿毛掷一官。独抱焦桐倚流水,哀音还为董庭兰。”直以门下客视先生,文人相轻,亦可不必。查初白老人原名嗣琏,同列弹章,革去拔贡,改名应试,始入词馆,赠先生有“荆、高市上重相见,摇手休呼旧姓名”之句,则和平之音也。
朱竹垞先生赠洪昉思诗云:“海内诗篇洪玉父,禁中乐府柳屯田。《梧桐夜雨》声凄绝,薏苡明珠谤偶然。”注:“《梧桐夜雨》,元人杂剧,亦咏明皇幸蜀事。”徧查《元人百种》,并无是剧。仅于《北九宫谱》存其名耳。
尤西堂先生尝云:“着《补天石》传奇,以弥天地之憾。”未见其书。嘉庆末,周文泉大令以任子知邵阳县事,谱《补天石》八种,种各八出。时谭铁箫太守知宝庆,卽以铁箫正谱。楚南宦场风流佳话也。
备录八种总目如左:《太子丹耻雪西秦》、《丞相亮祚延东汉》、《明月胡笳归汉将》、《春风图画返明妃》、《屈大夫魂返汨罗江》,《岳元戎宴集黄龙府》、《贤使君重还如意子》、《眞情种远觅返魂香》。
夏惺斋征君《惺斋五种》中有《南阳乐》,叙武侯刺杀司马宣王、姜伯约诈降献城、魏延以投魏被杀,布局颇觉支离。惺斋固通经者,其词亦多近理;不若文泉所谱,用魏延出子午谷计径袭长安,直截了当,不必节外生枝。
《红楼梦》为小说中无上上品。向见张船山赠高兰墅,有“艳情人自说《红楼》”之句。自注:“兰墅着有《红楼梦》传奇。”余数访其书,未得;所见者,仅陈厚甫先生所著院本耳。先生工制艺,试帖为十名家之一。度曲乃其余事,尽多蕴藉风流、悱恻缠绵之作,惜排场未尽善也。原书断而不断、连而不连,起伏照应,自具草蛇灰线之妙。先生强为牵连,每出正文后另插宾白,引起下出;下出开场,又用宾白遥应上出,始及正文。颇似时文家作割截题,用意钩联,究非正轨。且以柳湘莲为红净、尤三姐为小丑,未免唐突;后成男女剑仙,更嫌蛇足。近日梨园多演之者。似非先生得意笔也。道光末鹾商演是曲,袭人改嫁蒋玉函,洞房结彩帐,其额未题,适梁茝邻中丞在座,提笔书“玉软花娇”四字。鹾商叹赏,立以珍珠缀而悬之。
余九岁寓息机园,与邻儿嬉甚洽。后均入塾,仅隔堵墙。彼此书声朗朗可听,苦不得见,颇涉遐想。清明埽墓,忽遇于野。携手入城,诧为奇遇。时余甫学韵语,拟纪以诗,未果。夏初始读《会眞记》,忽睹“隔花人远天涯近”七字,先得我心,不禁狂喜,急书示邻儿。
《桃花扇》分三大忠臣:史阁部,有明忠臣也;左宁南,烈皇忠臣也;黄靖南,宏光忠臣也。宁南当烈皇时已形跋扈。玛瑙山之战,未尝无功,杨武陵攘为己有,拜斗牛衣之赐,赏不及左,因此怏怏,纵贼中原,致不可遏。宏光初立,拥戴者皆邀殊锡,宁南不与,率师东下以清君侧为名,非为故太子也。孔云亭原稿第十三出,直叙宁南谋逆、胁何忠诚公同叛,何公投江、逆流六十里、遇神获救诸轶事。左梦庚急以千金为云亭寿,哀其削去。云亭遂改《哭主》一出,生气勃勃,宛然为烈皇复仇,与史、黄鼎立而三,为胜国忠臣之最。信乎文人之笔,操予夺权也。
桐城方剑潭上舍,流寓湖湘。诗才清妙。戚张某作尉沅江,方往依之。张为纳王姬,姿首明艳,性绝慧。归方年余,教之读书,居然能诗。姬父,里魁也,以张之购女也,未取身契,屡与需索;挟张阴事,将讦上官。张惧,劝方出姬。姬归,解鸳鸯带自绞。方大戚,乞余谱院本广其事。时咸丰壬子初夏也。未几,粤匪扑长沙城,余在围城中,日以度曲为事。九月二十八日,贼从地道爇火药,南城轰裂,城中哗,贼入。家人走告,环立以泣。余从容脱稿,若弗闻者。俄又报:“邓忠武公单骑拒陷口,手刃登城贼酋,余退败矣。”方赠诗云:“挥毫正写鸳鸯谱,报道城南锁钥开。”盖纪实也。卒成二十四出,名《鸳鸯带》。插叙时事,语多过激,亡友郭芳石秀才恐以贾祸,力劝焚毁。令剑潭墓木已拱,冥冥之中,负我良友,此债何日偿耶?
《野获编?词曲类》纪两事,俱堪绝倒。其一:梁伯龙亦称词家,有盛名,所作《浣纱记》,至传海外。当初出时,梁游青浦,値屠纬眞为令,礼以上客,卽令优人演新剧为寿。每遇佳句,辄酬以大白,梁豪饮自快。演至《出猎》,有所谓“摆开摆开”者,屠厉声曰:“此恶语,当受罚!”葢预储洿水,以酒海灌三大盂。梁气索,强尽之,大吐委顿,不别竟去。屠凡言及,必大笑。其一:屠长卿久废,新复冠带,时寓秦淮,慕寇四儿名,先以缠头往;至日,具袍服头踏,呵殿而至,踞听事南面,呼妪出拜,令寇姬旁侍行酒,更作才语相向。次日,六院喧传,以为笑柄。江右郑豹卿遂作一传奇,名《白练裙》,描写屠憨状曲尽。吴下王百榖时在金陵,少时曾眷名妓马湘兰。马将耳顺,王则望七矣,两人尚讲衾裯之好。郑亦串入其中,备极丑态。一时为之纸贵。
高东嘉初演《琵琶记》,座上蜡炬光忽交互,顿成异彩如五色云霞,终夕不散。汤若士居庐甚隘,鸡栖豚栅之旁,俱置笔砚。玉茗一树,高出檐际,茂而不花。谱《牡丹亭》初成,召伶人演之,是夕花大放。自是无岁不开。文章有神,声音动物,岂偶然哉!
吴吴山初聘黄山陈女,将昏而歾。旣而得其评点《牡丹亭》上本,尝以未得下本为憾。后娶清溪谈女,雅耽文墨,仿陈女意补评下本,杪芒微会,若出一手。未几,夭逝。续娶古荡钱女,见陈、谈评本,略参己意,出钗钏为锲版资。卽所傅“吴吴山三妇合评本”也。张元长《梅花草堂笔谈》:“俞娘行二,丽人也。年十七,夭。当其病也,好观文史。一日,见《还魂记》,黯然曰:‘书以达意,古来作者,多不尽意而出。若生不可死、死不可生,皆非情之至。是书眞达意之作矣!’硏丹砂旁注,往往自写所见,出人意表。如《感梦》折,注云:‘吾每喜睡,睡必有梦。梦则耳目未经涉,皆能及之。杜女固先吾着鞭耶?’如斯俊语,络绎连篇。其手迹遒媚可喜。尝录一副本,将上之汤若士。谢君耳伯愿为邮卒。不果上,其注本遂不传。”又《小青传》:“姬有《牡丹亭》评、跋,妒妇毁之。今但传‘挑灯闲看《牡丹亭》’之句耳。”是《牡丹亭》一书,三妇合评外,尚有二女子评注,何闺阁之多才耶!妆台绣阁,不乏赏音,老鸹翁可无恨矣。
尝见《感应篇》注:“有入冥者,见汤若士身荷铁枷。人间演《牡丹亭》一日,则笞二十。”虽甚其辞以警世,亦谈风雅者不敢不勉也。先生本王文肃公门下士。文肃中女昙阳子修道有得,一时名士无虑数百人,顶礼称弟子。豫示化期,飞升亡夫墓次,万目共睹;但遗蜕入龛,有蜿蜒相随同掩,或疑为蛇所祟耳。数年后,忽有鄞人娄姓,以风水游吴、越间,一妻二子,居处无定。妻慧美,多艺能,且操吴音,蓄赀甚富。捕者疑之,踪迹颇急。度不可脱,则曰:“我太仓王姓也。”于是哗然“昙阳复生”矣。时文肃父子俱在朝,仅以族人司家事,急召娄夫妇讯之,诡称“实未死,从龛后穴而逸。”族人向未见昙阳,莫能辨。有老仆谛视良久,忽省曰:“汝非二爷房中某娘乎?”始惶恐伏罪。盖文肃亡弟鼎爵爱妾窃赀以逃者也。执付干仆,解送京师。妇与干仆通,乘其醉,携二雏并娄夜窜,莫知所终。当海内轰传时,先生遽采风影之谈,塡成艳曲。初不过游戏三昧,不料原本一出,遂有千古后人,读其词未尝不信其事,实为昙阳之玷。先生官职不显,毕世沈沦,诚受笔墨之障。蒋心余瓣香玉茗,私淑有年。《临川梦?集梦》一出,亦以诬蔑昙阳为非,其词云:“毕竟是桃李春风旧门墙,怎好把帷薄私情向笔下扬?他平生罪孽这词章!”
张漱石谱《梦中绿》,当时已风行海内。乾隆辛卯,漱石宿钱唐酒家,见老媪灯下缝裳,蟹筐内针线簿一本,丹铅粲然,则《梦中缘》钞本也。询其由,云:“主人有女,能读《鲁论》及《毛诗》,颇娴吟咏,爱诵是编,尝与嫂赌诵其词,以手画空作圈,摇头若老生状。年十六,以瘵亡。此其手钞者,今作筴,藏针线矣。”视其书,字亦端整,惜已残阙。题有七律云:“拾得新词第一编,携来妆阁晓风前。囊追贺锦才尤丽,笔吐江花句欲仙。自是有情偏有恨,几多无梦亦无缘?背人爱把丹铅点,独自闲呤独自怜。”诘其姓氏,妪不以告。乃以一金购其本以归。漱石自述如此。果有其事,诚词坛佳话。女亦吴江俞二姑哉。
蔡中郎赘入牛府,人知其冤;但受冤之故,始终未明。或以为牛思黯之女,或以为邓生事。或以为王四弃妻,别赘豪家,琵琶二字之首,直书王四。王弇州辈皆有说甚辨,究未必确。又闻元人实有其事,盖不花丞相偪状元入赘,因蒙古语“不花”为牛也。此说似近理。但陆放翁诗云:“斜阳古柳赵家庄,负鼓盲翁正作场。死后是非谁管得?满村听说蔡中郞。”伯喈受谤,宋时已然,不始于元也。俗传黄崇嘏为女状元,因徐文长《四声猿》而始也。按《十国春秋》:“崇嘏好男装。以失火系狱。邛州刺史周庠爱其风采,欲妻以女,乃献诗云:‘幕府若容为坦腹,愿天速变作男儿。’庠惊召问,乃黄使君女也,幼失父母,与老媪同居。命摄司户参军。已而罢归,不知所终。”今讹传为女状元者,以其献诗自称乡贡进士云。
《随园诗话》:“徐题客,健庵司寇孙也,五岁能按拍歌。见外祖京江张相国,相国爱之,抱置膝上。乳母在旁夸曰:‘官官虽幼,竟能歌曲。’相国曰:‘眞耶?’曰:‘眞也。’相国推而掷之曰:‘若果然,儿没出息矣!’后徐竟坎壈为人司音乐,以诸生终。桐城张文和公为文端公之子,两代韦、平,一生贵显,独无丝竹之好,《元夕寄弟》诗云:‘天与人间清净福。不能饮酒厌闻歌。’两公皆名臣,性情相似,岂眞金星不入命耶?”究之谢傅、汾阳,寄情声伎,亦未尝为人品累也。
王渼陂好为词曲。《杜甫游春》诸杂剧,至今传诵。或规之曰:“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公宜留心经世文章。”渼陂答曰:“公独不闻‘其次致曲’?”
《亦巢偶记》:“俗呼熏猪耳为俏冤家,不知何所取义。里巷至今传之。一日,余同一二友至虎邱,游衍久之,思饮甚切。然所携杖头仅百文。因猪耳价廉、可口,令僮买以佐酒。久不至。一友忽唱《琵琶记》云:‘俏冤家何事还不到?’众大噱。”
明神宗时,张江陵当国,将南京内库高皇所藏宝玩尽取上京。中有顚不刺宝石一块,重七分,老米色,若照日只见石光,所以为宝。说见《金陵琐事》。笺《会眞记》者,以顚不刺为美好辞,不知所据。或以为元时方言,如此宝石之名,以其美好也。
《听雨增记》:“孙汝权乃宋朝名进士,有文集行世。玉莲则王十朋女也。十朋劾史浩八罪,汝权实嗾之,理宗虽不听,而史氏子姓怨两人刺骨,故作《荆钗记》,以玉莲为十朋妻,汝权有夺配之事。”又《南窗闲笔》:“钱玉莲,宋名伎,从孙汝权。某寺殿成,梁上题‘信士孙汝权同妻钱玉莲喜舍’。”按此,则玉莲确系汝权之妻矣。十朋无故受诬,殊为可恶。
孙季昭《示儿编》:“北朝来祭章献太后,杨大年捧读祭文,仅空纸,无一字,因自撰云:‘惟灵:巫山一朵云,阆苑一堆雪,桃园一枝花,瑶台一轮月。岂期云散、雪消、花残、月缺!’仁宗深叹其敏捷。”案:此词浮艳轻佻,施之君后,失礼已甚。钱竹汀宫詹云:“大年死于天僖四年;章献之崩,大年死已久矣,其为委巷不经之谈无疑。”《荆钗记?祭江》一出,其祭文云:“巫山一朵云,阆苑一圑雪,桃源一枝花,瑶台一轮月。妻呵,于今是云散、雪消、花残、月缺!”施之于此,则妙文也。
“孙季昭”,原作“孙李昭”。
《两般秋雨盦随笔》:“卢代山,钱唐人,住山儿巷,抱经学士族人也。家藏葡萄藤小几,云是洪昉思按拍者,指痕犹隐隐焉。昉思先生所著,《长生殿》外,尚有《天涯泪》、《四婵娟》、《青衫湿》三种,稿存黄氏。先生,文僖公孙壻也。”
查伊璜孝廉自遭私史祸,益放情诗酒。家僮、侍婢,俱解音律,悉以“些”名之。有云些、月些二婢,尤聪俊。孝廉每得佳句而未成套者,辄令二些记之;续有所得,辄歌前句,串合成套。名日“活锦囊”。
《檐曝杂记》:“李太虚,南昌人,吴梅村座师也,明崇祯中为列卿。国变,不死,降李自成。本朝定鼎后,乃脱归。有举人徐巨源者,其年家子也,尝非笑之。一日,视太虚疾,太虚自言病将不起。巨源曰:‘公寿正长,必不死。’诘之,则曰:‘甲申乙酉不死,则更无死期,以是知公之寿未艾也。’太虚怒,然无如何。巨源又撰一剧,演太虚及龚芝麓降贼后,闻大清兵入,急逃而南。至杭州,为追兵所蹑,匿于岳坟铁铸秦桧夫人胯下。値夫人方月事,迨兵过而出,两人头皆血洿。此剧已演于民间,稍稍闻于太虚。适芝麓以上林苑监谪宦广东,过南昌,亦闻此事,乃与太卢密召歌伶夜半演而观之。至两人出胯下时,血淋漓满头面,不觉相顾大哭,谓:‘名节埽地至此,夫复何言!然为孺子辱,必杀以泻忿。’乃使人俟巨源于逆旅而杀之。此事得之于蒋心余。”
和凝少时,好为曲子,《香奁集》其所著也,布于洛、汴。逮在政府,契丹称为“曲子相公”。凝耻之,使人收拾焚毁不暇,遂嫁名于韩偓。改署其集曰《游艺》,不及词曲。明夏文愍公善南北曲,亦号“曲子相公”。
袁箨庵以《西楼记》得名。一日出饮归,月下肩舆过一大姓家。其家方宴客,演《霸王夜宴》。舆夫曰:“如此良宵风月,何不唱‘绣户传娇语’,乃演《千金记》耶?”箨庵狂喜欲绝,几至堕舆。
《蒪乡赘笔》:“李笠翁性龌龊,善逢迎。常挟姬三四人,遇贵游子弟,便令隔帘度曲,捧觞行酒,并纵谈房术,诱赚重价。盖轻薄厚于天性,宜其文章纤巧、谑浪,纯乎市井也。”袁箨庵年逾七旬,犹强作少年态,喜谈闺阃淫词秽语,令人掩耳。后寓会稽,暑月忽染奇疾,口中痒甚,自嚼其舌,片片而堕,不食不言二十余日,舌本俱尽而死。孽镜台前,恐不仅《西楼》绮语耳。
《彩舟记》演唐六如窃婢秋香事。伪病登山,实身入府,悉从诸小说衍出;托名康宣,则因六如本事诗有“主人若问眞名姓,只在康、宣两字头”句也。南京旧院有伎秋香,从良后,有旧相识求见,以扇画柳题诗拒之云:“昔日章台舞细腰,任君攀折旧枝条;于今写入丹青里,不许东风再动摇。”语见梅禹金《青泥莲花记》。祝枝山亦有《题秋香便面》诗,云:“晃玉摇银小扇图,五云楼阁女仙居。行间着个‘秋香’字,知是成都薛校书。”当时盖有两秋香。
钱虞山之入我朝也,欲秉钧衡、专史席。二者皆违其愿,故多感愤之词。陈卧子先生《题拂水山庄》诗云:“黑头已自羞江总,青史何曾借蔡邕。”眞诗史也。虞山晚年家居,一夕,闲步门外,衣一轻衫员领窄袖——就前明袍料改制,未及全易者。一秀士趋过,称曰:“先生可谓两朝领袖!”其受侮若此。《烂柯山》演朱买臣去妇故事,虞山尝与当轴张姓宴集,演《悔嫁》一出。刘氏白语中有云:“你如何嫁了张木匠?”因尊客姓张,恐其触讳,改张为王。虞山因拍案击节,曰:“得窍阿,得窍!”俄而刘氏复白云:“你如何负了朱氏?”张亦拍案颦蹙曰:“没窍阿,没窍!”虞山大恧。
双文事,风流话柄,千古艳称。《旷园杂志》:“郑太常恒及崔夫人合葬墓,在淇水西北五十里,卽古淇澳也。明成化间,淇水泛溢,土崩石出,秦给事贯所撰志铭在焉,盛称夫人四德咸备。《会眞记》诬蔑殊甚,是眞以笔墨换泥犂者。”
市井以“蒙古”二字为银之隐语。谨案国书,“蒙古”原作“银”解,盖彼时与金国号为对耳。《一文钱》传奇《罗梦》云:“蒙古儿觑着他几多轻重。”谓元宝也。
阮大铖党附魏忠贤,名列逆案,屛居金陵。谋复用,诸名士檄数其罪,作《留都防乱揭》。桐城方密之、如皋冒辟疆、宜兴陈定生、商邱侯朝宗实主之,——所谓四公子也。大铖谱《燕子笺》,家伶一部,能演是剧。会诸名士以试事集金陵,四公子置酒鸡鸣埭,征阮伶以侑。大铖心窃喜,立遗伶往,而令他奴诇之。方度曲,四座叹赏。奴走告,大铖心益喜。已而抗声论天下事,语稍及大铖,遂戟手骂詈不绝。大铖乃大怒,衔之次骨。宏光拥立,大铖骤枋用,兴大狱,将尽杀复社党人,购四公子甚急。定生下狱,余皆走免。是四公子之祸,实基于鸡鸣埭听曲时也。《桃花扇?侦戏》一出,从大铖着笔,始而惊,继而喜,继而怒且惧,写佥壬失路,鬓眉欲活。
小说起于宋仁宗时,承平已久,国家闲暇,日进一奇怪之事以娱之,名曰“小说”;今之小说,则记载矣。裴铏着小说,多奇异可以传示,故号传奇;今之传奇,则曲本矣。元人科目最多,试录中一条云:“军、民、僧、尼、道、客、官、儒、回回、医、匠、阴阳、写、算、门、厨、典、雇、未完等户愿试者,以本户籍贯赴试。”僧、道应试,已属可笑;尼亦赴考,更怪诞矣。相传元以词曲取士,考《选举志》及《典章》皆无之。或另设一门以备梨园供奉——乃特试,非制科也。
严分宜势炽时,珍宝充溢,旁及书画。鄢懋卿以总鹾使江、淮,胡宗宪赵文华以督兵使吴、越,各承意旨,搜取古玩,不遗余力。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在王文恪公家,其家巨万,难以阿堵动。有苏人汤臣者,善装池,客严门下,亦与王思质相往还,说王购以献。王重价求之旣不可得,遂属苏人黄彪摹眞本以应。黄亦画家高手也。严得此卷,珍为异宝,以为诸画压卷,置酒高会,出以相夸。客有知之者,指为赝本。严大惭,衔思质次骨。适唐荆川从田闲起,以职方郎中巡视各边。思质时鎭蓟门,与荆川皆吴人也。荆川举己丑科,思质举辛丑科,相去十二年。思质挂本兵衔,视荆川为堂属。荆川以前辈自居,新被简命,公卿俱下之,恚思质简倨,复命疏内纠其“一卒不练”,致触世宗之怒。严复下石,遂弃西市。后有衍作传奇者,《清明上河图》易作玉杯,名“一捧雪”;思质易名“莫怀古”,寓莫以怀古致祸意也。谗间之汤卿,或以为卽指荆川。不图贤者亦被恶声,要其褊心未化,自取之也。案:一捧雪,确有是物,现在内库。
王相国崇简《冬夜笺记》:“每观传奇,辄叹前贤父、母、妻、妾为其溷乱。如王曾少孤,鞠于叔氏,无子,以弟之子绎为后,面传奇则载其具庆生子事;吕蒙正父龟图多内宠,与妻刘不睦,并蒙正出之,颇沦踬窘乏,刘誓不复嫁,及蒙正登第,迎二亲同堂异室,孝养备至,傅奇乃以蒙正妻为其父所逐,更为溷乱。”
《黄粱梦》传奇,托言卢生,其事乃锺离云房点化吕洞宾。洞宾遇云房于长安酒肆,同憩肆中。云房自起执炊。洞宾忽欲昏睡,枕案边假寐:以举子赴京,状元及第。始自州县小官,擢朝署,由是台谏、翰苑,历诸清要,升黜不一。两娶富贵家女,婚嫁早毕,甥孙振振,簪笏满门。如此几四十年,前后独相十年,权势熏炙。忽被重罪,流于岭表。一身孑然,穷苦憔悴。立马风雪中,方此浩叹,恍然梦觉。云房在旁炊尚未熟,笑曰:“黄粱犹未熟,一梦到华胥。”洞宾惊曰:“君知我梦耶?”云房曰:“子适来之梦,升沈变态,荣悴多端,五十年间一顷耳。”洞宾感悟,拜求度世法。赠诗云:“应官千里赴神京,偶遇仙翁盖便倾。未必无心唐事业,金丹一粒误先生。”自《枕中记》出。汤若士演为院本。邯郸道上,罔非寻梦之人。名流题壁之诗,指不胜屈矣。
明人有洞宾戏妓女白牡丹杂剧。向疑以上眞游戏,何至媟亵青楼?后见《冬夜笺记》:“康熙年间,洞宾尝于黄鹤楼降卟曰:‘世传飞剑斩黄龙乃宋散仙颜洞宾也,岂有上眞而嗔恼不除者乎?’”嗔且不可,何况乎淫?可见戏白牡丹亦颜洞宾事。
《洛阳桥》传奇演醉隶下海事,人疑其妄。《明史》蔡锡本传:“锡,鄞人,中永乐癸卯乡试,授兵部给事中,升泉州太守。时洛阳桥圮,有石刻云:‘石头若开,蔡公再来。’锡至,欲修桥。桥跨海,功难施。锡以文檄海神,忽一醉卒趋而前曰:‘我能赍檄往,但乞酒饮。’大醉,自没于海。若有神人扶掖之者。俄而书‘醋’字出。锡意必‘八月二十一日酉时也’。遂以是日兴工,潮果旬余不至,工遂成。”此实事也。特以锡为蔡端明,致滋疑惑。俗伶又改端明为蔡中郎,更妄语矣。其词亦不雅驯,或谓出王百谷手。
明神宗时,选近侍二百余名,在玉熙宫学习官戏,岁时升座,则承应之。各有院本,如《盛世新声》、《雍熙乐府》、《词林摘艳》等词。又有《玉娥儿》歌,京师人类能歌之,名“御制四景玉娥词”。严分宜《听歌?玉娥儿词》诗云:“《玉娥》不是世间词,龙舰春湖捧玉巵。闲巷教坊齐学得,一声声出凤凰池。”注云:“上命阁臣应制作也。”他如过锦之戏,约有百回,每回十余人不拘,浓淡相间,雅俗并陈,又如杂剧、古事之类,引旗一对,鼓吹送上。所扮备极世间骗局、俗态、拙妇、騃男及市井商贾、刁赖词讼、杂耍诸项。葢欲深宫九重之中广识见、博聪明、顺天时、恤民隐也。水嬉之制,用木雕成海外诸国及先贤、文武、男女之像,约高二尺,彩画如生。有臀无足而底平,以竹板承之,设方木池,注水令满,取鱼虾萍藻实其中。隔以纱幛,运机之人皆在幛内,游移转动。一人鸣金,代为问答。其词亦词臣撰也。暑天长昼作之,以销炎夏。明烈帝每宴玉熙宫,作过锦、水嬉之戏,一日宴次,报至:“汴梁失守,亲藩被害。”遂大恸而罢。自是不复幸玉熙宫矣。吴梅村《琵琶行》有云:“先皇驾幸玉熙宫,凤纸佥名唤乐工。苑内水嬉金傀儡,殿头过锦玉玲珑。一自中原盛豺虎,暖阁才人罢歌舞,插袖停搊素手筝,烧蹬罢击花奴鼓。”盖指此也。迨入我朝,玉熙宫改为内廐,过锦、水嬉之戏俱罢,其词亦不传。但以供奉内廷之作,承値有年,意其词必有可观。诸私家集中当有存者,容细访之。
《乐府原题》:“《公莫舞》,卽巾舞也。沛公鸿门会宴,项庄舞剑,项伯亦舞,以袖隔之,且诘庄曰:‘公莫!’言公莫害汉王也。汉人德之,故舞用巾,以象项伯衣袖。”近人演《长生殿》,玉环舞盘,念奴辈各以彩巾应节而舞,甚合古意。
〔注〕原书各卷前题“长沙 杨恩寿 朋海”。
猜你喜欢 第十五出 逆氛·李渔 第二十八章 展叟单骑·屠隆 第四十四出 怂合·洪昇 楔子·史樟 御定曲谱总目·王奕清 卷一三·郭则沄 五言巻十七·洪迈 卷六·王安石 卷三十六·高棅 卷一百二十四·陈元龙 卷五十六·陈元龙 卷四百六十六·佚名 朱嗣发词作鉴赏·佚名 卷一·喻良能 第六節 古體詩·王力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