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献花岩志

距都城南三十里,有崇丘茂林,曰献花岩者,唐融法师观心处也。与祖堂、天阙绮错而居,登临之美,为一方最。嘉靖中,内翰石亭陈公,游而乐之,揽笔为志,流播于时。去之二十载,余读书其地,问之岩僧,已无知者。意尝念之。万历壬寅,闲步西园,沈君生予示公墨本,手迹若新。同游者相顾愕眙,得未曾有。于是欧阳惟玉请校刻之,而属余为序。

《献花岩志》全部章节目录

猜你喜欢
  钦定皇舆西域图志·傅恒
  京城古迹考·励宗万
  历算全书·梅文鼎
  岭海舆图·姚虞
  天台风俗志·陈锺琪
  顺宁杂著·刘靖
  乾隆贵州通志·鄂尔泰
  鲊话·佟世思
  台湾通志·唐景崧
  欧游心影录·梁启超
  剡录·高似孙
  雍正陕西通志·刘于义
  武陵记·鲍坚
  锦县志·佚名
  山海经广注·吴任臣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九·王翰

    钦定四库全书梁园寓稿卷九明 王翰 撰七律平陆县丞何德举吾文字友也官满报政京师近书来陞嵩县知县余作近体诗答之尘虑今朝一笑开嵩阳贤令寄书来但惊风雨生华翰顿觉阳春被草莱携酒入云寻好石谈诗和月坐苍苔如今情致都

  • 御选明诗卷十九·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明诗卷十九五言古诗四童冀效陶彭泽少无簪组念雅志在丘岑结庐古涧阿栖迹嘉树林南轩纳朝阳北牖延夕隂踵门无深辙入室有鸣琴良朋以时至清坐谈古今秫田秋向熟浊醪行可斟顷筐撷园蔬持竿钓清浔欢饮聊共适过

  • 卷十七 開寶九年(丙子,976)·李焘

      (據資治通鑑例,年號皆以後來者為定。武德元年,從正月便為唐高祖武德元年,更不稱隋義寧二年。明皇先天元年正月,便不稱景雲三年。梁開平元年正月,便不稱唐天祐四年。按太宗於開寶九年十月二十一日即位,十二月二十二日改元

  • 卷之二百三十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皇王大纪卷四十三·胡宏

    宋 胡宏 撰三王纪襄王十八年冬十一月己未鲁侯莒兹丕公卫甯庄子速盟于向防洮之盟也齐师侵鲁西鄙讨与衞盟也公追齐师至酅弗及齐侯伐鲁北鄙臧文仲欲以辞告病焉问于展禽对曰获闻之处大教小处小事大所以御乱也不闻以辞文

  • 提要·王益之

    【臣】等谨案西汉年纪三十卷宋王益之撰益之字行甫金华人官大理司直所着有汉官总録职源等书见马端临经籍考葢能熟于两汉掌故者今他书散佚惟此本以载入永乐大典独存考益之自序称年纪三十卷考异十卷鉴论若干卷各自为书今

  • 通鉴纪事本末卷二十六下·袁枢

    宋 袁枢 撰炀帝亡隋隋文帝仁寿四年章仇太翼言于帝曰陛下水命雍州为破水之冲不可乆居又防云修治洛阳还晋家帝深以为然十一月乙未幸洛阳留晋王昭守长安 丙申发丁男数十万掘堑自龙门东接长平汲郡抵临清关度河至浚仪襄

  • ·东槎纪略姚莹(原署“阙名”)·埔里社纪略·丁曰健

    浦里社者,台湾彰化县之归化番社也。其地在彰化东南山内,为社二十有四。府志所载曰埔里、曰决里、曰毛啐、曰猫丹、曰社仔、曰木扣、曰木武郡、曰子黑、曰子希、曰倒咯、曰峦恋、曰田仔、曰猫兰、曰田头、

  • 卷六·鄂尔泰

    <史部,政书类,仪制之属,国朝宫史钦定四库全书国朝宫史卷六典礼二礼仪中坤宁宫祀神仪每岁元旦子刻司香神位前上香皇帝皇后行礼正月初旬【自初二日迎   神像还宫後择吉行之】暨每月朔日朝祀之礼司香预悬黄幔於殿西炕

  • 卷六十三·胡广

    <子部,儒家类,性理大全书钦定四库全书性理大全书卷六十三厯代五晋元帝或问晋元帝所以不能中兴者其病安在朱子曰元帝与王导元不曽有中原志収拾呉中人情惟欲宴安南轩张氏曰为国有大几大几一失则其随起而不可禁所谓大

  • 卷首目录·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御览经史讲义卷首目録诸臣进讲钦奉上谕周易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检讨【臣】孙景烈后以财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监察御史【臣】侯嗣达君子以遏恶善顺天休命监察御史【臣】张 湄日月得天而能

  • 卷六·朱公迁

    <经部,诗类,诗经疏义会通> 钦定四库全书 诗经疏义会通卷六   元 朱公迁 撰 唐一之十 唐国名本帝尧旧都在禹贡冀州之域太行【音杭】恒山之西大原大岳之野周成王以封弟叔虞为唐侯南有晋水至子燮【悉恊反】乃改国

  • 卷二·夏良胜

    钦定四库全书中庸衍义卷二     明 夏良胜 撰率性之道之义【传道之统 体道之要 衍道之实 明道之功 害道之防 杂道之辨】尧曰咨尔舜天之厯数在尔躬允执其中朱熹曰厯数帝王相传之次第犹四时气节之先后也允信

  • 卷六·佚名

    善男子,菩萨复有十法名为信敬。何等为十。善根深厚宿殖德本。得於正见不随他信不归依他。志性恒正不为虚妄。其心质直无有谄曲。利根智慧功德具足。除诸阴盖其心清净。常依善知识远离恶知识。摧伏憍慢。闻深妙法能善谛

  • 贤首五教仪卷第一·续法

    清浙水慈云沙门 灌顶续法 集录贤首大师判释如来一代时教不出三时十仪五教六宗三观。言三时者有别有通。别三时者一日出先照时二日升转照时三日没还照时。华严云或日初分时入或日中分时入或日后分时入法华谓初善中善

  • 两兄弟·莫泊桑

    《两兄弟》是法国作家居伊·德·莫泊桑创作的长篇小说,首次出版于1887年。《两兄弟》是内容严肃的心理小说,讲述皮埃尔和若望是两兄弟,一天,若望忽然得到了一笔遗产,一夜暴富。嫉妒的皮埃尔却发现,自己的弟弟原来是母亲与遗

  • 化书·谭峭

    五代谭峭著。道教哲学著作。六卷,即:《道化》、《术化》、《德化》、《仁化》、《食化》、《俭化》。凡一百一十篇。《嘉兴府志》及宋道士陈景元(碧虚子)《化书后序》载:峭著《化书》成后,求南唐大臣宋齐丘为序问世,齐丘遂

  • 订正太素脉秘诀·张太素

    脉学著作。2卷。明张太素(青城山人)撰。撰年不详。此书结合五运六气、脏腑生理病理论述诊脉方法,将浮、滑、实、弦、洪和微、沉、缓、伏、涩10种脉象分为五阳脉和五阴脉两类,分别叙述其所主病证及脏腑病理变化,所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