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少小多闻纪河间轶事,旋即知此亦如民间所传徐文长、郑唐相类,皆胡适之所谓“箭垛式”人物,可资笑谈,而未可尽信。如小横香室主人所编《清朝野史大观》卷六《老头儿》条云:“河间纪晓岚先生一日在朝待漏,坐久 
- 	钦定四库全书	东坡诗集注卷三十	宋 王十朋 撰	咏物	木山【并序】	吾先君子尝蓄木山三峯且为之记与诗诗人梅二丈圣俞见而赋之今三十年矣而犹子千乘又得五峯益奇因次圣俞韵使并刻之其侧	木生不愿囘万牛愿终天年仆沙 
-   陆游 读苏叔党汝州北山杂诗次其韵
    久病卧江村,发白面黧黑。
    艰难念温饱,日夜积涓滴。
    聚壤粪园桑,荷锄耘垄麦;
    苟失一日勤,农事深可惜。
    小儿念乃翁,卒岁共欣戚。
    跂望明年春,社雨泥一赤。
陆 
- 杨播,字延庆,自云恆农华阴人也。高祖结,仕慕容氏,卒于中山相。曾祖珍,太祖时归国,卒于上谷太守。祖真,河内、清河二郡太守。父懿,延兴末为广平太守,有称绩。高祖南巡,吏人颂之,加宁远将军,赐帛三百匹。征为选部给事中,有公平之誉。 
-   起哲宗元祐六年六月壬辰盡是月乙巳   六月壬辰,疏決在京及開封府界諸縣繫囚,自雜犯死罪遞降一等,至杖釋之。先是,四月末,王巖叟移簡劉摯,請早疏決。摯答云:「即商量。」蓋自元祐以來,多四月以前,今歲差遲,諸司繫囚殆千人, 
-   起神宗熙寧三年八月盡其月   八月戊午朔,宣徽南院使、靜難軍留後、判延州郭逵加檢校太尉、雄武軍留後,令再任。先是,夏人以親軍夾河壯騎侵順安、綏平、黑水等寨,諸將請擊之,逵曰:「賊遠來,利在速戰,其鋒未可當。」令毋 
-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三韩杨捷元凯着奏疏题定江南等事疏机有迟速等事疏遴补营将疏稍增旗帜等事疏恭谢天恩疏敬竭愚忠等事疏闽省要地等事疏恭谢天恩疏飞报剿贼等事疏剿寇务选等事疏汇报固守等事疏·题定江南等事疏题为题定江南援剿营制事。 
- 一一七一 军机大臣奏检阅骆愉扬州寓所书籍字画情形片乾隆五十一年十一月二十四日前据两淮盐政征瑞咨送骆愉扬州寓所书籍字画前来,臣等详加检阅。书本俱系坊刻,诗赋时文并无不法字迹,其字画亦系平常不堪之物。相应奏明,交 
- 检讨吴任臣撰呉越九列传髙彦【子渭】 朱行先黄晟司马福孙琰 呉敬忠滕彦休高彦海盐人初与同县沈夏受武肃王意宻谋诛都将徐及以其首归王前后从征多显功擢海昌镇将防湖州刺史李继徽弃郡奔淮南彦随王亲廵其地王由是雅属 
- 泰不华,字兼善,本姓伯牙吾台氏。初名达普化,文宗赐他现在名字。先祖世居于白野山。父塔不台入宫为宿卫,后任台州录事判官,全家迁于台州。泰不华家贫,好读书,集贤待制周仁荣教养他。十七岁在江浙科举乡试中考第一名。第二年在 
- 自尚结赞死后,吐蕃无大侵寇。宪宗时尝通朝贡。《新书·李吉甫传》曰:吐蕃遣使请寻盟。吉甫议:德宗初未得南诏,故与吐蕃盟,自异牟寻归国,吐蕃不敢犯塞,诚许盟,则南诏怨望,边隙日生。帝辞其使。复请献边塞亭障南北数千里求盟。吉 
- 对世界未来文化的推测以上我们分作事实、见解、态度三项,又附中国秉持西方思想的人的思想一项,来指证西方文化现在变迁的形势已经可见;以下将试为推测世界未来文化大约是什么样子。于此,我们自先去推测最近未来的文化,然后 
- 【题解】本篇就要不要抗击匈奴的侵扰,以保境安民的问题展开辩论。大夫认为:只有打退匈奴的侵扰,才能使中原地区的生产建设得到发展,社会秩序得到安宁。并指出:“匈奴壤界兽圈,孤弱无与,此困亡之时也。辽远不遂,使得复喘 
- ──三十年作──自国民政府奠都南京以后,对于边疆民族之精诚团结,融化为大中华民族而建成新中华民国,固尝深深注意,步步用心;抗战后以政府西迁,于位置极西而弥布西北西南之藏族,接触益密,尤其引起中央主管机关以至地方行政官 
- 宋代诗文别集。10卷。沈辽撰。前6卷为诗,第7、8卷为杂文,包括赞、序、碑、传、记、书等,第9、10卷为墓志铭、表、启文、祭文、铭、箴等。卷末附黄庭坚赠作者的诗及书信;另外尚有沈辽的妹夫兼亲家所撰墓志铭。此墓志铭 
- 印学论著。清许容著。一卷。共九则: 其一为文字起源, 归为六书; 其二为文字初创, 古文降而为大篆、小篆、隶、草、行、楷之衍变; 其三为欲法诸书, 先求执笔; 其四为欲书之时, 当心正气和; 其五为既明笔法, 后可刻印;  
- 明徐咸撰,二卷。徐咸,正德六年(1511)辛未科进士。本书主要记述明代朝政典章、文士遗事逸闻、襄阳民俗民情等。对科举、任官、学校事亦有收录。如卷上记永乐十六年(1418)廷试取李骐为状元,弘治十二年(1499)己未科会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