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安南志略

元黎崱(字景高,号东山、静乐)撰。20卷。主要记述古代交州地区的社会、政治、民族、地理、物产、风俗、文化和越南丁、黎、李、陈4个封建王朝的历史及与中国宋朝、元朝的往来,辑录有西汉至元朝至元年间历代中国封建王朝给南越王赵陀和丁、黎、李、陈四朝的诏书,处理有关交州问题的奏章和唐派驻交州的刺史、太守、都护的政绩等。该书体例仿中国方志,所记史实,与《元史·安南列传》多有异同,叙述详赡,为研究古代越南的历史、地理和中越关系史的重要参考书。崱为安南爱州(今越南清化)人,于元至元二十二年(1285)战败归附元朝,居中国50余年,晚年搜集、整理历代古籍和民间有关越南的文献、材料以及自己见闻,于元统元年(1333)撰成是书。今卷首“地理图”已佚,卷二十“名公题詠安南志”亦仅有标题,实存19卷。该书收入《四库全书·史部·载记类》,《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有介绍。

《安南志略》全部章节目录

猜你喜欢
  乾隆云南通志·鄂尔泰
  全辽志·李辅
  雍正广东通志·郝玉麟
  澎湖纪略·胡建伟
  今水经·黄宗羲
  郑开阳杂著·郑若曾
  北边备对·程大昌
  周髀算经·佚名
  仙溪志·黄岩孙
  居济一得·张伯行
  使琉球录三种·佚名
  四明它山水利备览·魏岘
  英吉沙尔厅乡土志·佚名
  三吴水考·周大韶
  故宫漫载·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杨氏·唐圭璋

      杨氏女,嫁罗姓,螺川(江西吉安)人。景炎元年(1276),为敌所掠。   沁园春   题樟镇清江桥和无闻翁   便归去、懒东涂西抹,学少年婆。   满庭芳   题樟镇清江桥和无闻翁   错应谁铸。

  • 卷六·沈德潜

    ☆徐元文字公肃,江南昆山人。顺治己亥赐进士第一人,官至大学士。○登Ю﹀峰高峰直上势崔嵬,闽越雄州一柱开。路转千盘随石笕,崖临百丈耸丹台。鸟飞天外山如镜,人到云中海似杯。便欲凌虚生羽翼,然绁马阆风来。○春日阅武召百

  • 卷十一·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十一雾类五言古咏雾          【梁】元 帝晓雾晦阶前垂珠带叶边五里浮长隰三晨晦逺天傍通似佳气却望若飞烟疎帘还复密断岫更疑连还思逢乐广能令云雾褰其二三晨生逺雾五里

  • 卷二·陈镒

    钦定四库全书 午溪集卷二 元 陈镒 撰 五言古诗 聚星堂与诸文士宴集分韵得凉字 良会不易得清秋宴高堂佳哉数君子玄髪俱已苍心亲无遐迩谓我如同乡共结文字缘忧乐无相忘世道一如此风尘日飞扬放怀聊自遣终焉多感伤冥冥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九 列传六十九·纪昀

    列传唐 【六十九】○唐六十九李渤裴潾李中敏李甘刘蕡李渤裴潾李中敏李甘刘蕡△李渤李渤字浚之魏横野将军申国公发之裔父钧殿中侍御史以不能养母废于世渤耻之不肯仕刻志于学与仲兄涉偕隐庐山久之更徙 少室元和初户部侍

  • 一四八一 广东巡抚郭世勋奏本年并无抽改《通鉴纲目续编》折·佚名

    一四八一 广东巡抚郭世勋奏本年并无抽改《通鉴纲目续编》折乾隆五十八年十月十六日广东巡抚臣郭世勋跪奏,为遵旨汇奏事。窃照《通鉴纲目续编》内《发明》、《广义》各条,有议论偏谬之处,钦奉谕旨,特令量为删润改补,发交直

  • 卷一·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一田赋考【一】【臣】等谨按周礼六官皆以体国经野着於卷端而九赋之制首载於天官冢宰诚以民惟邦本食为民天度地以居民彻田而定赋因民之所利而利之俾厚其生而安其业故上下通而公私有济王者代

  • 卷十六擅与律·窦仪

    【九门】律条二十四并疏擅发兵调发杂物供军给发兵符拣点征人卫士征人冒名相代大集校阅乏军兴征人稽留告贼消息与闲谍通主将不固守城临阵先退私放征防人还巧诈避征役镇戍犯罪出给戎仗镇戍番代兴造料请工作不如法私有禁

  • 卷九十五·湛若水

    钦定四库全书 格物通卷九十五    明 湛若水 撰 薄敛上 易损损有孚元吉无咎可贞利有攸往 臣若水通曰此损卦之彖辞也损之为卦艮上兑下兑泽益深艮山益高为损下益上之义故曰损损谓减杀也凡阳

  •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孔子

    【原文】 或曰:“以德报银,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译文】 有人说:“用恩德来回报怨恨,怎么样?”孔子说:“那又用什么来回报恩德呢?应该用正直来回报怨恨,用恩德来回报恩德。” 【读解】 《老子》第六十

  • 第十 谋篇 1·王诩

    【原文】为人凡谋有道①,必得其所因,以求其情②。审得其情,乃立三仪③。三仪者曰上、曰中、曰下,参以立焉④,以生奇。奇不知其所拥,始于古之所从。故郑人之取玉也,载司南之车⑤,为其不惑也。夫度材、量能、揣情者,亦事之司南也

  • 圣躯廓润品第四·佚名

    尔时帝释。持七宝瓶及供养具至茶毗所。其火一时自然灭尽。帝释即开如来宝棺欲请牙。楼逗即问。汝何为耶。答言:欲请佛牙还天供养。楼逗言:莫辄自取。可待大众尔乃分。释言:佛先与我一牙舍利。是以我来火即自灭。帝释说是

  • 妙法莲华经纶贯·智旭

    妙法莲华经者。诸佛究竟之极谈也。原夫释迦牟尼如来。实成佛道以来。已经不可思议阿僧祇劫。为度众生。无有休息。数数示生。数数示灭。未种善根者。令种善根。已种善根者。令其成熟。已经成熟者。令得解脱。所有法味

  • 学佛的成果·太虚

    ──二十二年九月在武昌菩提精舍讲───菩提精舍已第四学期了,从第一期到这第四期,能够继续修学下去,也很难得。如人走路,已竟走上了路,必有到家的日子。修学也是一样,并非学得一点皮毛就生满足心,必需精进勇猛,发长久心,才能

  • 第十七則 香林坐久成癆·胡兰成

    第十七則香林坐久成癆舉:僧問香林禪師:如何是祖師西來意?香林云:坐久成癆。坐久成癆,想要起來走走,可用一個字來說即是「興」。歷史始於興。印度佛教否定「發」亦即是不知興,而中國禪宗講機之動為興,乃通於詩經。三國志演義有

  • 爱弥儿·卢梭

    全名《爱弥儿,或论教育》。十八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的重要著作之一。半论文体的教育小说。写于1757年,1762年在荷兰的阿姆斯特丹出版。全书共五篇,书中通过对他所假设的教育对象爱弥儿的教育,来反对封建的教育制度

  • 唐史通俗演义·蔡东藩

    《唐史演义》共有一百回李氏先祖对北方各国的特别贡献,在隋朝末年纷乱局面中得以保存实力,一举赢得天下。太宗李世民对大唐帝国的建立更是众所皆知,在弱势的反对下顺利取得帝位,并开创了贞观之治。其后更有史无前例的女皇

  • 唐大诏令集·宋敏求

    北宋宋敏求编。共130卷,为唐代各朝诏令的总集,系作者根据其父宋绶所纂辑之稿整理而成。体例上共分为帝王、妃嫔、追谥、册谥文、哀册文、皇太子、诸王、公主、郡县主、大臣、典礼、政事、蕃夷等13门类。每一门类下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