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南游杂忆

随机推荐

  • 卷二百四·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二百四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文溪集李昴英字俊明番禺人寳庆丙戌廷对第三淳祐初官吏部郎累擢龙图阁待制吏部侍郎归隐文溪卒諡忠简有文溪集送广帅赵平斋汝暨解印趋朝海濒老同年五载依

  • 契丹國志卷之六·叶隆礼

      景宗孝成皇帝   景宗諱明記,更名賢,世宗兀欲子也。穆宗先為帳下所弒,諸將迎立帝即位,號天贊。以樞密使知政事令高勳守政事令,封秦王;侍中蕭守興為尚書令,封魏王。每朝,必命坐議國事。納蕭守興女燕燕為皇后。   先是,火

  • ●明朝小史卷十二 嘉靖纪·吕毖

    ○翼轸分野 帝生于兴邸,诞圣之日,宫中红光烛天,远近惊异。时黄河清,庆云见,乃翼轸分野,当在湖广地也。 ○名马 帝有名马七,一曰玉麟飞,一曰白玉训,一曰碧玉骄,一曰照夜璧,一曰银河练,一曰瑶池骏,一曰飞云白。 ○阶资隆懋 帝以藩邸

  • 读礼通考卷七十三·徐乾学

    丧仪节三十六国恤八太皇太后皇太后丧仪下眀仁宗诚孝张皇后【洪武中册为燕世子妃仁宗立册为皇后宣宗即位上尊号曰皇太后英宗即位加上太皇太后正统七年崩合葬献陆上尊諡诚孝恭肃眀德仁顺天启圣昭皇后】眀防典正统七年

  • 第十一回 言壮志陇畔辍耕 误军期戍卒发难·黄士衡

    话说秦末首先起兵者二人,一姓陈名胜,字涉,乃阳城人。一姓吴名广,字叔,乃阳夏人。此二人虽然同时起事,但是后来却推陈胜为主。说起陈胜出身,本是农民,家极贫寒,自己毫无田产,不得已向他人承种田亩过日,算是一个佃户。他平日虽未读

  • 北使纪略·陈洪范

    陈洪范撰闯寇肆虐,逼犯北京;先帝宾天,宗社沦丧。洪范世受国恩,迩年废居海滨,惊闻异变,泣愤同仇;徒跣至镇江,史阁部招同过江,议安将士。忽接礼部札付,奉旨召对;始知为吴三桂借兵破贼,顾大宗伯荐往北使。蒙皇上面命,谨对:国事多艰,惟命

  • 谢应芳传·张廷玉

    谢应芳,字子兰,武进人。自幼好学,潜心研究性理,以道义、名节自励。元至正初年,隐居于白鹤溪上。建有一栋小屋,门楣上写着“龟巢”二字,世人因以为号。本郡请他教导子弟,其教学先注重实质然后再讲文采,学生皆遵循他的教导。应芳

  • 智伯欲伐卫·佚名

    【提要】 绝对不能忽视事物的反常现象,这些现象背后肯定隐藏着阴谋。下面此篇中的南文子就具有这种先见之明。 【原文】 智伯欲伐卫,遗卫君野马四百,白璧一。卫君大悦。群臣皆贺,南文子有忧色。卫君曰:“大国大欢,而子有忧

  • 经济文衡续集卷十七·佚名

    宋 滕珙 撰水利类乞募饥民修水利先生讲求荒政奏本路灾伤遂上画一事宜六条此居其四此篇以因饥募民兴役有一举两得之利臣昨所奏逐项事理并防开允独有依凖旧制募饥民修水利一事未防施行臣窃见连年灾旱国家不忍坐视夫民

  • 第五篇 生活的准则 第五十四章 身与邦·林语堂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辍。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语译天

  • 礼记析疑卷四十·方苞

    翰林院侍讲衔方苞撰投壶又重以乐疏仍以乐宾为义音义以乐或音岳是也即指下命者奏貍首及鼓节宾再拜受主人般还曰辟主人阼阶上拜送宾般还曰辟不言宾所立者主人在阼阶则宾在西阶可知宾先言受后言辟倒文也其实先还辟而后

  • 左传折诸卷首下·张尚瑗

    钦定四库全书左传折诸卷首下 兴国县知县张尚瑗 撰成周地形昔武王克商定鼎于郏鄏至成王营成周周涧水东瀍水西而营洛邑是为王城又于瀍水东北迁商顽人居之平王因犬戎之乱自酆东迁而居王城则东周之始王也至敬王与子朝争

  • 周书·大诰·佚名

    武王崩,三监及淮夷叛,周公相成王,将黜殷,作《大诰》。王若曰:「猷大诰尔多邦越尔御事,弗吊天降割于我家,不少延。洪惟我幼冲人,嗣无疆大历服。弗造哲,迪民康,矧曰其有能格知天命!已!予惟小子,若涉渊水,予惟往求朕攸济。敷贲敷前人受

  • 凡音之起(1)·戴圣

    ——音乐以情感为中心 【原文】 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2),谓之音。比而乐之(3),及干戚羽旄(4)。谓之乐。 【注释] (1)本节选自《乐记·乐本篇》。《乐记》是

  • 附錄義淨補譯正理門論初段釋文·欧阳竟无

      論曰.能立過義印真實義此論今作.宗等多言說能立.如是[一]等。此言爲顯由緒.所詮.   所爲。言由緒者.爲由利益諸有情等爲緣緒故。言所詮者.謂所詮義卽宗等也。所爲   事者.爲欲印定實義故也。若其爲顯由緒等果於此論

  • 大唐内典录卷第五·道宣

    京师西明寺释氏撰历代众经传译所从录第一之五后周 陈朝 隋朝 皇朝后周宇文氏传译佛经录第十五世袭乱离魏晋更霸。各陈正朔互指伪朝。仁义可日销罄。德行是称凋殒。仍自诸代国史昌言我是彼非。斯则一是一非。一政一

  • 则堂集·家铉翁

    诗文别集。全名《则堂先生文集》,又名《则堂文集》、《瀛洲集》。六卷。宋家铉翁撰。元吴师道《吴正传先生文集》卷一七有《家则堂诗卷后题》,未云见其集。其集之刊行时间或较晚。其集,《文渊阁书目》卷九著录,谓一部

  • 观音义疏·智顗

    凡二卷。隋代天台智顗述,门人灌顶记。又称普门品疏、别行义疏、观音经疏。收于大正藏第三十四册。为天台五小部之一。内容解释法华经卷七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之文句。初设时节、标人、敬仪、正问等四问,而答以口机感应、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