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乙集上之下  楚辞  九歌  西溪樷语曰九歌章句名曰九而载十一篇何也曰九以数名之如七启七发非以其章名  吴旦生曰旧注楚国南郢之邑沅湘之间其俗信而好祀作歌乐鼓舞以乐诸神原以其词鄙陋为作九歌之曲王逸 
-   于三谢诗可观世变  江左诸谢,诗文见《文选》者六人。希逸无诗,宣远、叔源有诗不工。今取灵运、惠连、玄晖诗合六十四篇,为三谢诗。是三人者,诗至玄晖,语益工,然萧散自得之趣,亦复少减,渐有唐风矣。于此可以观世变也。( 
- 〔西江月〕浪播传奇八种,赚来一派虚名。闲时自阅自批评,愧杀无盐对镜。既辱知音谬赏,敢因丑尽藏形。再为悦己效娉婷,似觉后来差胜。〔凤凰台上忆吹箫〕(末上)姚子无亲,兴嗟风木,梦中时现层楼。遇邻居窈窕,许订鸳俦。硬买途人作 
- 故武昌军节度副使朝散大夫捡挍秘书监兼御史中丞扶风窦府君诗府君讳巩字友封家世所传载于首序府君元和二年举进士与今东都留守在仆射孙公简故吏部侍郎兴元节度使王公源中中书舍人崔公咸制诰李公正封同年上第府君世传五 
-   晁说之 次韵久雨甲子日喜晴之作
    愁霖开霁忽今朝,摩抚为鱼鳞甲消。
    灶下黾蛙归枉陼,檐边云雾起丛霄。
    已惊病眼能明朗,更喜新诗慰寂寥。
    莫把阴晴论甲子,请从根本问黎苗。
晁说之 次韵任伯涂中见寄
 
- 钦定四库全书唐诗品彚卷六十五明 高棅 编五言律诗十接武【中之一】皇甫冉巫山高巫山见巴东迢迢出半空云藏神女馆雨到楚王宫朝暮泉声落寒暄树色同清猿不可听偏在九秋中【高仲武云终篇奇丽】秋夜宿严维宅昔闻度宅门 
-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三百十四茘枝类五言古咏茘枝         【梁】刘 霁叔师贵其珍武仲称斯羙良由自逺致含滋不留齿十四夜都司席上饯光禄屠公分赋【明】江以达幕府侈高防长筵列朱缨浮觞无缓筝一 
-     上初拔奉天,而车驾至宜寿县北,渭水之阳,谓侍臣曰:“朕之此行,莫同 永嘉之势。”因潸然流涕。时工部尚书浑公耸辔而对曰:“《易》称:‘先号 兆而后笑’,素王之至言。肃宗幸灵武,代宗幸陕郡,尼父 
- ○帝号丰公太上皇父也,春秋晋史蔡墨有言,陶唐氏既衰,其后有刘累,学扰龙,事孔甲,范氏其后也,而大夫范宣子亦曰,祖自虞以上为陶唐氏,在夏为御龙氏,在商为豕韦氏,在周为唐杜氏,晋主夏盟为范氏,范氏为晋士师,鲁文公世奔秦,后归于晋,其处者 
- ○勋臣超赠勋臣赠爵超逾本阶者,实出一时特恩,皆记之。侯超赠王者:西平侯沐英为黔宁王。一品超赠国公者:中书平章政事俞通海为虢国公,都督同知康茂才为蕲国公。二品以下超赠国公者:亲军都指挥使冯国用为呈阝国公,江浙行省参政 
-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稿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  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  敎修。天文一[日薄食晕珥及日变]。○自伏牺仰观俯察黄帝迎日推策尧历日月以授人时舜察玑衡以齐七政而观天之道备矣。 易曰: "天垂象见吉凶圣人 
- 子曰:识道以智为先,为学以敬为本。夫人,测其心者,茫茫然也。将治心而不知其方者,寇贼然也。天下无一物非吾度内者,故敬为学之大要。子曰:学必先知仁。知之矣,敬以存之而已。存而不失者,心本无懈,何事于防闲也?理义益明,何事于思索 
- 【臣】等谨案论语集説十卷宋蔡节编节永嘉人始末未详惟书首淳祐五年进表结衔称朝散郎大府卿兼枢宻右承旨末有淳祐丙午文学椽姜文龙跋即进书之次年也其例于全用一家者则独书姓名于参用一两家者则各注本语之下杂用众説者 
- ——以礼约取代兵刑 【原文】 乐由中出,礼自外作。乐由中出故静(2),礼自外作故文(3)。大乐必易,大礼必简。乐至则无怨(4),礼至则不在争。揖让而治天下者(5),礼乐之谓也。 暴民不作,诸侯宾服(6),兵革不试(7),五刑不用(8),百姓无 
-   习禅四 本传十四 附见二。   唐京师大庄严寺释僧定传一。   唐同州大兴国寺释道林传二。   唐京师清禅寺释法应传三。   唐南武州沙门释智周传四。   唐终南山紫盖沙门释法藏传五。   唐并州大兴国 
- 诗别集。南宋末连文凤撰。三卷。文凤字百正,号应山,三山(今属福建)人。入元,改姓名为罗公福,为“月泉吟社”中人,相传:至元二十三年,吴渭邀谢翱、文凤等,举月泉诗社,以“春日田园杂兴”为题,征诗四方,得二千七百余首,文凤名列第一 
- 佛说护净经,一卷,失译。见大池之中有虫,而说食不净食之报,并示护净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