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滇考

云南地方志。清冯甦撰。二卷。甦字再来,号蒿庵,浙江临海人。顺治进士,官永昌府推官,累迁至刑部侍郎。著有《劫灰录》、《见闻随笔》、《南中集》等书。冯氏宦滇十五年,以地方兴衰治乱,为施政之鉴,故广搜诸史、方志、档案、笔记、小说,访查故老,“摘其沿革之旧迹,治乱之大端”。纂为是编。约成书于康熙元年(1662),五万五千字。全文分楚庄定滇、汉通西南彝置郡县、哀牢国内附、明三将军平云南、滇南科目等四十六篇。记叙上起战国时滇王庄蹻,下至清初平定云南之间的史事。对云南少数民族的史料收集颇多,取材于各史、小说、笔记以及地方志。有史实,也有神话传说。比史书记载详细。

《滇考》全部章节目录

猜你喜欢
  三吴水利录·归有光
  淮关小志·冒广生
  京师坊巷志稿·朱一新
  荆楚岁时记译注·宗懔
  万历福州府志·谢肇淛
  (康熙)安溪县志·佚名
  泉州府志选录·佚名
  昆仑河源考·万斯同
  测圆海镜·李冶
  历象考成·允禄
  淞故述·杨枢
  台湾县志·[清]王礼
  海塘录·翟均廉
  行水金鉴·郑元庆
  新仪象法要·苏颂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在哀克刹脱(Exeter)教堂前·徐志摩

    这是我自己的身影,今晚间 倒映在异乡教宇的前庭, 一座冷峭峭森严的大殿, 一个峭阴阴孤耸的身影。 我对着寺前的雕像发问: “是谁负责这离奇的人生?” 老朽的雕像瞅着我发愣, 仿佛怪嫌这离奇的疑问。 我又转问那冷郁郁的大星

  • 红豆·闻一多

    一 红豆似的相思啊! 一粒粒的 坠进生命底磁坛里了…… 听他跳激底音声, 这般凄楚! 这般清切! 二 相思着了火, 有泪雨洒着, 还烧得好一点; 最难禁的, 是突如其来, 赶不及哭的干相思。 三 意识在时间底路上旅行: 每逢插起一杆红旗

  • 卷一百三十六 慶曆二年(壬午,1042)·李焘

      起仁宗慶曆二年五月盡其月   五月癸卯朔,封皇第三女為安壽公主,生三歲矣,其母修媛張氏也。贈修媛父故石州軍事推官堯封為祕書監。   詔:「乃者以河北、河東弓手為軍,蓋欲知山川道路,服習耕戰,而諸道【一】游宂之人皆

  • 第二十八回 争储位冢嗣被黜 罹文网名士沉冤·蔡东藩

      却说康熙帝聪明英武,算作绝顶,即位以后,灭明裔,扫叛王,降台湾,和俄罗斯,服喀尔喀,平准噶尔,他的圣德神功,小子已叙述大略。他还巡幸五台山,共计五次,南巡又六次。巡幸五台的缘故,有人说他是出去省亲,因顺治皇帝即位十八年,看破

  • 钦定续通志卷九 唐纪九·纪昀

    唐纪 【九】 代宗 ○代宗 代宗皇帝讳豫肃宗长子也母曰章敬皇后吴氏玄宗诸孙百余人代宗最长聪明宽厚喜愠不形于色而好学强记初名俶封广平郡王 禄山陷京师代宗从肃宗搜兵灵武以为兵马元帅时朝廷草创兵力寡弱代宗推心示

  • 昭明太子传·姚思廉

    昭明太子萧统,字德施,梁武帝长子。生母是丁斌嫔。当初,梁武帝没有男孩,梁武帝率兵起义讨伐东昏侯时,萧统于齐中兴元年(501)九月在襄陽出世。梁武帝登帝位后,有司上书请求立储君,梁武帝认为天下刚刚安定,很多制度缺失还有待进

  • 卫王拓跋仪传·李延寿

    秦王翰的儿子名仪,身高七尺五寸,容貌长得很魁伟,美须髯,有谋略。从小就会舞剑,骑马射箭都是常人难及。道武帝到贺兰部时,他陪同左右,出入不离。登国初年,赐爵为九原公。跟从道武帝击败各部时,因有谋略和善战而立功。  当时道

  • 四·钱穆

    隋、唐时代,一面还是大门第,一面还是寺庙里的高僧们,来作知识界最高代表。汉、唐虽同样是统一昌明的大时代,但唐代知识分子的气魄意境,却显然与西汉不同。西汉知识分子从农村中来,孤寒拔起。唐代则从门第中来,都带有贵族气分

  • 卷94·陈邦瞻

    ○馀玠守蜀理宗淳祐三年二月,以馀玠为兵部侍郎四川制置使。玠,家贫,落魄无行,喜功名,好大言。尝作长短句,谒淮东制置使赵葵。葵壮之,留置幕府,俾帅舟师,溯淮,入河,抵汴,所向有功,累推淮东制置副使。入对,言:“方今世胄之彦,场屋之士,田

  • 卷十一·陈士元

    总校官知县【臣】杨懋珩校对官中书【臣】程 炎誊録监生【臣】徐 苞钦定四库全书论语类考卷十一明 陈士元 撰礼仪考防同朱子曰诸侯时见曰防众頫曰同元按周礼春官大宗伯以宾礼亲邦国春见曰朝夏见曰宗秋见曰觐冬见

  • 凡例·傅逊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左传属事凢例一列诸国先后俱依经文事既分属而小国以事交于某国者即附见于某国之中一纂事从题无题从类凢事与题稍相涉者因为附见以无遗古史之文一凢一事而宜分见两属者则置于所重之中而于其轻者则从节

  • 增订版补记·钱穆

    《中国思想通俗讲话》成于1955年,此书限于讲演,共分“道理”、“性命”、“德行”、“气运”四题,其他不及称引。目盲以来多瞑想,十年前欲重印此书,又撰《中国思想通俗讲话补篇》

  • 阿惟越致品第五十六·佚名

    於是须菩提白佛言:世尊,我等当以何貌相像。知是阿惟越致。佛告须菩提言:解知凡人地及弟子地辟支佛地乃至如来地。尽是一如而不分别。一无有二入。自身如等。一入不分别。闻是如已直过无狐疑。於如无所失。所说无增减。亦

  • 卷第三十七·佚名

    阿毗达磨顺正理论卷第三十七尊者众贤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辩业品第四之五如是建立表与无表及成就已。于中律仪三种差别云何而得。颂曰。定生得定地  彼圣得道生别解脱律仪  得由他教等论曰。静虑律仪与心俱得。

  • 古今源流至论·林駉

    前集十卷,后集十卷,续集十卷,别集十卷。前、后、续集为宋林駧 (生卒年不详) 撰。林駧字德颂,宁德 (今属福建省)人。别集宋黄履翁 (生卒年不详)撰。黄履翁字吉父,生平籍贯均不详,可能也是闽人。从宋神宗开始改诗赋取士为以策

  • 罗天大醮早午晚三朝科·佚名

    述科仪,祭三清与玉皇,盖撰于宋后,包括十二愿。

  • 春秋比事·沈棐

    二十卷。旧题宋沈棐(生卒不详)撰。又据嘉庆四年庐陵谭月卿《序》,则称为莆阳刘朔撰,并说他亲见刘氏家本,不知其依据何在。此书原名《春秋总论》,陈亮更以今名。前以周天王、齐桓、晋文二伯及鲁、晋、齐、宋、郑诸国类次,后

  • 大药叉女欢喜母并爱子成就法·佚名

    唐北天竺沙门大广智不空译   佛在竹林,大药叉女名欢喜者,说自心陀罗尼,及爱子陀罗尼成就法,饶益有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