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圜容较义

《圜容较义》是明朝末年李之藻与利玛窦翻译的一部重要著作,其在当时极大地促进了西方几何在我国的传播。李之藻撰。亦利玛窦之所授也。前有万历甲寅之藻自序,称凡厥有形,惟圜为大;有形所受,惟圜至多。浑圜之体难名,而平面之形易析。试取同周一形以相参考,等边之形必钜於不等边形,多边之形必钜於少边之形,最多边者圜也,最等边者亦圜也。

《圜容较义》全部章节目录

猜你喜欢
  吴中水利全书·张国维
  新加坡风土记·李钟珏
  全辽备考·林佶
  凤山县志·李丕煜
  台湾生熟番纪事·黄逢昶
  丹阳记·山谦之
  历象考成后编·戴进贤
  吴郡志[标点本]·范成大
  郑开阳杂著·郑若曾
  招捕总录·佚名
  辽东行部志·王寂
  湖山叙游·刘暹
  中山传信录·徐葆光
  益州记·任豫
  万历永安县志·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八百一十·彭定求

        卷810_1 【听莺歌】灵澈   新莺傍檐晓更悲,孤音清泠啭素枝。口边血出语未尽,   岂是怨恨人不知。不食枯桑葚,不衔苦李花。偶然弄枢机,   婉转凌烟霞。众雏飞鸣何跼促,自觇游蜂啄枯木。   玄猿何事朝夜啼,

  • 龚端·唐圭璋

      端字德庄,新昌(今江西宜丰)人。乾隆新昌县志卷十四有传。传称端为宋哲宗元符三年(1100)进士。官自户曹至立朝,末尝随世俯仰;钦宗靖康元年(1126),除将作监,旋“为河东路奉使参议官,未几,京畿解严,端忧恚成疾,请老,不允,及闻两宫北狩

  • 魏文帝诗格·佚名

    《诗格》,旧题魏文帝撰。此书最早见收于《吟窗杂录》卷一。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二十二云:“《诗格》一卷,题魏文帝。而所述诗或(卢文弨校作‘式’)在沈约后,其为假托明矣。”皇甫汸《解颐新语》

  • 卷一百二十 汲郑列传第六十·司马迁

    汲黯字长孺,濮阳人也。其先有宠于古之卫君。至黯七世,世为卿大夫。黯以父任,孝景时为太子洗马,以庄见惮。孝景帝崩,太子即位,黯为谒者。东越相攻,上使黯往视之。不至,至吴而还,报曰:“越人相攻,固其俗然,不足以辱天子之使。”河内

  • 列传第十 王亮 张稷 王莹·姚思廉

    王亮,字奉叔,琅邪临沂人,晋丞相导之六世孙也。祖偃,宋右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父攸,给事黄门侍郎。亮以名家子,宋末选尚公主,拜驸马都尉、秘书郎,累迁桂阳王文学,南郡王友,秘书丞。齐竟陵王子良开西邸,延才俊以为士林馆,使工图

  •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百四十·李心传

    宋 李心传 撰绍兴十有一年夏四月己巳朔四川转运副使左中奉大夫直徽猷阁李唐孺特进一官右中散大夫井度直秘阁录饷军之劳也壬申御史中丞何铸言御前军器所既属工部郎合隶台察又匠工四千五百余人内二千九百余人系诸郡差到

  • 平定三逆方略卷十六·佚名

    卷十六   康熙十四年闰五月壬辰,诏责湖广诸将。大将军顺承郡王勒尔锦等奏:逆贼两路出犯南漳、均州,与我兵对垒。迩来虎渡口诸处贼船日增,闻逆贼吴三桂身在松滋,声言渡江与我兵战;且欲决堤水灌荆州,使我岳州大兵不得援荆。

  • 西征石城记·马文升

    残元部落有把丹者,仕于陕西平凉为万户。我太祖既平江南,克燕都,下三晋,兵至陕西,而把丹等率众归附,授平凉卫正千户。其部落则散处开城等县为百姓,抽其壮丁为平凉卫军,使自耕食。彼既以养生射猎为计,而复无徭役,用是殷富,家有畜马

  • 一三六六 云南巡抚谭尚忠奏本年并无挖补《通鉴纲目续编》折·佚名

    一三六六 云南巡抚谭尚忠奏本年并无挖补《通鉴纲目续编》折乾隆五十五年十一月初十日云南巡抚臣谭尚忠跪奏,为遵旨汇奏事。窃照乾隆四十八年八月二十日奉到上谕:前因披阅《御批通鉴纲目续编》内《发明》、《广义》各条

  • 六十三、记青州府中学堂(一)·包天笑

      火车到青州府车站,约在下午两三点钟,因为在青岛已经打了一个电报去,府衙门里已经派人到车站来接了。  安伯夫妇和一位先在青州府中学堂教算学的胡菊如同居,他们早先已约定了,我没有带家眷来,就住在学堂里。  我到学

  • 厍狄士文传·李延寿

    厍狄士文是厍狄干的儿子,他性情孤高正直,即使是邻居和至亲好友,没有人与他嬉戏耍笑的。在北齐,他继承了章武郡王的爵位,官至领军将军。周武帝宇文邕平定北齐,山东的缙绅官宦都出来迎接,惟有他闭门在家。周武帝很器重他,封他为

  • 李纲传·脱脱

    (上)李纲,字伯纪,邵武人,从其祖父起开始在无锡居住。其父李夔,最高官至龙图阁待制。政和二年(1112)李纲中进士,积官至监察御史兼殿中侍御史,因为上书言事得罪权贵,被改为比部员外郎,后又迁为起居郎。宣和元年(1119),京城发大水

  • 卷十九·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礼部志稿卷十九明 俞汝楫 编仪制司职掌冠礼按冠礼天子止一加用衮冕太尉设纚太师受冕太子皇孙年十二或十五始冠天子自为主择三公太常为宾赞凡三品冠一祝醴成化间始定祝词醮词勅戒词其诸王冠祝醮词皆洪武

  • 第五卷·佚名

    罥索成就品第六之一世尊若欲广大神通游历三十三天宫殿。乃至阿迦尼吒天一切诸佛报身所住宫殿处者。及日宫月宫龙宫药叉宫罗刹宫乾闼婆宫阿素洛宫[薛/米]鲁茶宫紧那罗宫莫呼罗伽宫者。乃至成就出世世间一切法者。先承

  • 成唯识宝生论卷第二(一名二十唯识顺释论)·护法

        护法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义净奉 制译  论曰。复言处时定如梦者。谓如诸觉虽无其境共许有定。若时决定而有方处。见村园等复有定时。现前可得。然非彼有。斯言为显虽有决定时处之觉而无境故。彼于他

  • 妙吉祥平等瑜伽秘密观身成佛仪轨·佚名

        宋大契丹国师中天竺摩竭陀国三藏法师慈贤译  凡欲课诵法事供养。先归命佛念八大愿。真言曰。  唵(一)没腾达啰[牟*含](二合)左(二)僧伽左(三)怛哩(二合)啰怛曩(二合)誐啰(二合四)么努怛[口*朗](二合五)母

  • 观心论·佚名

    全一卷。又作破相论。传系梁代菩提达摩撰,亦有唐代神秀撰之说。收于大正藏第八十五册。内容说观心之法;以观心一法总摄诸法,最为简要。本书为禅门撮要卷上观心论(达磨大师观心论)、少室六门集破相论之异本。

  • 舍利弗阿毗昙论·佚名

    梵名S/a^riputra^bhidharma -s/a^stra 。凡三十卷。又称舍利弗阿毗昙。姚秦昙摩耶舍、昙摩崛多等合译。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八册。内容系解释小乘诸法之名义,并加以分类组织。体裁同于六足论中之集异门足论。计分四分三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