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列传第十 王亮 张稷 王莹

王亮,字奉叔,琅邪临沂人,晋丞相导之六世孙也。祖偃,宋右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父攸,给事黄门侍郎。亮以名家子,宋末选尚公主,拜驸马都尉、秘书郎,累迁桂阳王文学,南郡王友,秘书丞。齐竟陵王子良开西邸,延才俊以为士林馆,使工图画其像,亮亦预焉。迁中书侍郎、大司马从事中郎,出为衡阳太守。以南土卑湿,辞不之官,迁给事黄门侍郎。寻拜晋陵太守,在职清公有美政。时齐明帝作相,闻而嘉之,引为领军长史,甚见赏纳。及即位,累迁太子中庶子,尚书吏部郎,诠序着称,迁侍中。建武末,为吏部尚书,是时尚书右仆射江祏管朝政,多所进拔,为士子所归。亮自以身居选部,每持异议。始亮未为吏部郎时,以祏帝之内弟,故深友祏,祏为之延誉,益为帝所器重;至是与祏昵之如初。及祏遇诛,群小放命,凡所除拜,悉由内宠,亮更弗能止。外若详审,内无明鉴,其所选用,拘资次而已,当世不谓为能。频加通直散骑常侍、太子右卫率,为尚书右仆射、中护军。既而东昏肆虐,淫刑已逞,亮倾侧取容,竟以免戮。

义师至新林,内外百僚皆道迎,其未能拔者,亦间路送诚款,亮独不遣。及城内既定,独推亮为首。亮出见高祖,高祖曰:“颠而不扶,安用彼相。”而弗之罪也。霸府开,以为大司马长史、抚军将军、琅邪、清河二郡太守。梁台建,授侍中、尚书令,固让不拜,乃为侍中、中书监,兼尚书令。高祖受禅,迁侍中、尚书令、中军将军,引参佐命,封豫宁县公,邑二千户。天监二年,转左光禄大夫,侍中、中军如故。元日朝会万国,亮辞疾不登殿,设馔别省,而语笑自若。数日,诏公卿问讯,亮无疾色,御史中丞乐蔼奏大不敬,论弃市刑。诏削爵废为庶人。四年夏,高祖宴于华光殿,谓群臣曰:“朕日昃听政,思闻得失。卿等可谓多士,宜各尽献替。”尚书左丞范缜起曰:“司徒谢朏本有虚名,陛下擢之如此,前尚书令王亮颇有治实,陛下弃之如彼,是愚臣所不知。”高祖变色曰:“卿可更余言。”缜固执不已,高祖不悦。御史中丞任昉因奏曰:

臣闻息夫历诋,汉有正刑;白褒一奏,晋以明罚。况乎附下讪上,毁誉自口者哉。风闻尚书左丞臣范缜,自晋安还,语人云:“我不诣余人,惟诣王亮;不饷余人,惟饷王亮。”辄收缜白从左右万休到台辨问,与风闻符同。又今月十日,御饯梁州刺史臣珍国,宴私既洽,群臣并已谒退,时诏留侍中臣昂等十人,访以政道。缜不答所问,而横议沸腾,遂贬裁司徒臣朏,褒举庶人王亮。臣于时预奉恩留,肩随并立,耳目所接,差非风闻。窃寻王有游豫,亲御轩陛,义深推毂,情均《湛露》。酒阑宴罢,当扆正立,记事在前,记言在后,轸早朝之念,深求瘼之情,而缜言不逊,妄陈褒贬,伤济济之风,缺侧席之望。不有严裁,宪准将颓,缜即主。

臣谨案:尚书左丞臣范缜,衣冠绪余,言行舛驳,夸谐里落,喧诟周行。曲学谀闻,未知去代;弄口鸣舌,祇足饰非。乃者,义师近次,缜丁罹艰棘,曾不呼门,墨缞景附,颇同先觉,实奉龙颜。而今党协衅余,翻为矛楯,人而无恒,成兹奸詖。日者,饮至策勋,功微赏厚,出守名邦,入司管辖,苞篚罔遗,而假称折辕,衣裙所弊,谗激失所,许与疵废,廷辱民宗。自居枢宪,纠奏寂寞。顾望纵容,无至公之议;恶直丑正,有私讦之谈。宜置之徽纆,肃正国典。臣等参议,请以见事免缜所居官,辄勒外收付廷尉法狱治罪。应诸连逮,委之狱官,以法制从事。缜位应黄纸,臣辄奉白简。

诏闻可。玺书诘缜曰:“亮少乏才能,无闻时辈,昔经冒入群英,相与岂薄,晚节谄事江祏,为吏部,末协附梅虫儿、茹法珍,遂执昏政。比屋罹祸,尽家涂炭,四海沸腾,天下横溃,此谁之咎!食乱君之禄,不死于治世。亮协固凶党,作威作福,靡衣玉食,女乐盈房,势危事逼,自相吞噬。建石首题,启靡请罪。朕录其白旗之来,贳其既往之咎。亮反覆不忠,奸贿彰暴,有何可论!妄相谈述,具以状对。”所诘十条,缜答支离而已。亮因屏居闭扫,不通宾客。遭母忧,居丧尽礼。

八年,诏起为秘书监,俄加通直散骑常侍,数日迁太常卿。九年,转中书监,加散骑常侍。其年卒。诏赙钱三万,布五十匹。谥曰炀子。

张稷,字公乔,吴郡人也。父永,宋右光禄大夫。稷所生母遘疾历时,稷始年十一,夜不解衣而养,永异之。及母亡,毁瘠过人,杖而后起。性疏率,朗悟有才略,与族兄充、融、卷等俱知名,时称之曰:“充融卷稷,是为四张。”起家着作佐郎,不拜,频居父母忧,六载庐于墓侧。服除,为骠骑法曹行参军,迁外兵参军。

齐永明中,为剡县令,略不视事,多为山水游。会贼唐瑶作乱,稷率厉县人,保全县境。入为太子洗马,大司马东曹掾,建安王友,大司马从事中郎。武陵王渼为护军,转护军司马,寻为本州治中。明帝领牧,仍为别驾。时魏寇寿春,以稷为宁朔将军、军主,副尚书仆射沈文季镇豫州。魏众称百万,围城累日,时经略处分,文季悉委稷焉。军退,迁平西司马、宁朔将军、南平内史。魏又寇雍州,诏以本号都督荆、雍诸军事。时雍州刺史曹虎度樊城岸,以稷知州事。魏师退,稷还荆州,就拜黄门侍郎,复为司马、新兴、永宁二郡太守。郡犯私讳,改永宁为长宁。寻迁司徒司马,加辅国将军。及江州刺史陈显达举兵反,以本号镇历阳、南谯二郡太守,迁镇南长史、寻阳太守、辅国将军、行江州事。寻征还,为持节、辅国将军、都督北徐州诸军事、北徐州刺史。出次白下,仍迁都督南兖州诸军事、南兖州刺史。俄进督北徐、徐、兖、青、冀五州诸军事,将军并如故。永元末,征为侍中,宿卫宫城。义师至,兼卫尉江淹出奔。稷兼卫尉,副王莹都督城内诸军事。

时东昏淫虐,义师围城已久,城内思亡而莫有先发。北徐州刺史王珍国就稷谋之,乃使直阁张齐害东昏于含德殿。稷召尚书右仆射王亮等列坐殿前西钟下,谓曰:“昔桀有昏德,鼎迁于殷;商纣暴虐,鼎迁于周。今独夫自绝于天,四海已归圣主,斯实微子去殷之时,项伯归汉之日,可不勉哉!”乃遣国子博士范云、舍人裴长穆等使石头城诣高祖,高祖以稷为侍中、左卫将军。高祖总百揆,迁大司马左司马。梁台建,为散骑常侍、中书令。高祖受禅,以功封江安县侯,邑一千户。又为侍中、国子祭酒,领骁骑将军,迁护军将军、扬州大中正,以事免。寻为度支尚书、前将军、太子右卫率,又以公事免。俄为祠部尚书,转散骑常侍、都官尚书、扬州大中正,以本职知领军事。寻迁领军将军,中正、侯如故。

时魏寇青州,诏假节、行州事。会魏军退,仍出为散骑常侍、将军,吴兴太守,秩中二千石。下车存问遗老,引其子孙,置之右职,政称宽恕。进号云麾将军,征尚书左仆射。舆驾将欲如稷宅,以盛暑,留幸仆射省,旧临幸供具皆酬太官馔直,帝以稷清贫,手诏不受。出为使持节、散骑常侍、都督青、冀二州诸军事、安北将军、青、冀二州刺史。会魏寇朐山,诏稷权顿六里,都督众军。还,进号镇北将军。

初郁洲接边陲,民俗多与魏人交市。及朐山叛,或与魏通,既不自安矣;且稷宽弛无防,僚吏颇侵渔之。州人徐道角等夜袭州城,害稷,时年六十三。有司奏削爵土。

稷性烈亮,善与人交。历官无蓄聚,俸禄皆颁之亲故,家无余财。初去吴兴郡,以仆射征,道由吴乡,候稷者满水陆。稷单装径还京师,人莫之识,其率素如此。

稷长女楚瑗,适会稽孔氏,无子归宗。至稷见害,女以身蔽刃,先父卒。稷子嵊,别有传。

卷字令远,稷从兄也。少以知理着称,能清言,仕至都官尚书,天监初卒。

王莹,字奉光,琅邪临沂人也。父懋,光禄大夫、南乡僖侯。莹选尚宋临淮公主,拜驸马都尉,除着作佐郎,累迁太子舍人,抚军功曹,散骑侍郎,司徒左西属。齐高帝为骠骑将军,引为从事中郎。顷之,出为义兴太守,代谢超宗。超宗去郡,与莹交恶,既还,间莹于懋。懋言之于朝廷,以莹供养不足,坐失郡废弃。久之,为前军谘议参军,中书侍郎,大司马从事中郎,未拜,丁母忧。服阕,为给事黄门郎,出为宣城太守,迁为骠骑长史。复为黄门侍郎、司马、太子中庶子,仍迁侍中,父忧去职。服阕,复为侍中,领射声校尉,又为冠军将军、东阳太守。居郡有惠政,迁吴兴太守。明帝勤忧庶政,莹频处二郡,皆有能名。甚见褒美。还为太子詹事、中领军。

永元初,政由群小,莹守职而不能有所是非。莹从弟亮既当朝,于莹素虽不善,时欲引与同事。迁尚书左仆射,未拜。会护军崔慧景自京口奉江夏王入伐,莹假节,率众拒慧景于湖头,夜为慧景所袭,众散,莹赴水,乘榜入乐游,因得还台城。慧景败,还居领军府。义师至,复假节,都督宫城诸军事。建康平,高祖为相国,引莹为左长史,加冠军将军,奉法驾迎和帝于江陵。帝至南州,逊位于别宫。高祖践阼,迁侍中、抚军将军,封建城县公,邑千户。寻迁尚书左仆射,侍中、抚军如故。顷之,为护军将军,复迁散骑常侍、中军将军、丹阳尹。视事三年,迁侍中、光禄大夫,领左卫将军。俄迁尚书令、云麾将军,侍中如故。累进号左中权将军,给鼓吹一部。莹性清慎,居官恭恪,高祖深重之。

天监十五年,迁左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丹阳尹、侍中如故。莹将拜,印堡铸其印,六铸而龟六毁,既成,颈空不实,补而用之。居职六日,暴疾卒。赠侍中、左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

陈吏部尚书姚察曰:孔子称“殷有三仁: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王亮之居乱世,势位见矣。其于取舍,何与三仁之异欤?及奉兴王,蒙宽政,为佐命,固将愧于心。乃自取废败,非不幸也。《易》曰:“非所据而据之,身必危。”亮之进退,失所据矣。惜哉!张稷因机制变,亦其时也。王莹印章六毁,岂神之害盈乎?

猜你喜欢
  卷一百三十三·列传第二十·宋濂
  东汉会要卷十二·徐天麟
  读礼通考卷十六·徐乾学
  第三十二回 太后的梳妆台·德龄
  卷之一百六十八·佚名
  卷之三百八十一·佚名
  第二六八呈同治九年十一月十八日一一七○一--七·佚名
  史记集解卷六十九·裴骃
  卷九十二 游侠传 第六十二·班固
  王旭传·刘昫
  移剌子敬传·脱脱
  李春芳传·张廷玉
  晋纪三十一 安皇帝甲隆安元年(丁酉、397)·司马光
  元年·佚名
  二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九十一·彭定求

        卷91_1 【偶游龙门北溪忽怀骊山别业因以言志示弟淑奉呈诸大僚】韦嗣立   幽谷杜陵边,风烟别几年。偶来伊水曲,溪嶂觉依然。   傍浦怜芳树,寻崖爱绿泉。岭云随马足,山鸟向人前。   地合心俱静,言因理自玄。

  • 30、馆选·蒲松龄

    太公、太母上云孩儿去应试,朝夕挂心间。相公,三月将尽,怎么会试的还没有信?太公云道路讹传,说报子失了录条,不知真假。咱那儿不中,就该还家来了。 [耍孩儿]到京师够两个,不中的早也还,怎么信儿全不见?近来媳妇异常的孝,一家老

  • 长门赋 并序·司马相如

    孝武皇帝陈皇后(2),时得幸,颇妒。别在长门宫(3),愁闷悲思。闻蜀郡成都司马相如天下工为文,奉黄金百斤为相如、文君取酒(4)。因于解悲愁之辞,而相如为文以悟主上(5)。陈皇后复得亲幸(6)。其辞曰:夫何一佳人兮(7),步逍

  • 卷九十五·毕沅

      ◎宋纪九十五 ∷起昭阳单阏四月,尽旃蒙大荒落十二月,凡二年有奇。   ○徽宗体神合道骏烈逊功圣文仁德宪慈显孝皇帝   宣和五年辽保大三年,金天辅七年,九月后为天会元年   夏,四月,丁亥,金主遣宗望、鄂啰袭辽主于阴

  • 卷之二百六十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第八卷 星野晷度(二)·缪荃孙

    1.各县晷度表上元县(旧隶江宁府)北极高度三十二度零四分偏东二度十八分节气日出时日入时旦时中星昏时中星冬至小寒大雪大寒小雪立春立冬雨水霜降惊蛰寒露春分秋分清明白露谷雨处暑立夏立秋小满大暑芒种小暑夏至辰初初

  • 提要·吕中

    宋大事记讲义宋 吕中 撰钦定四库全书史部十五宋大事记讲义史评类提要臣等谨案:《宋大事记讲义》二十三卷,宋吕中撰。中字时可,晋江人,淳佑中进士,官国子监丞,兼崇政殿说书,徙肇庆教授。其书卷一论三篇,卷二卷三纪宋太祖事,卷四

  • ●卷五·钱谦益

    ○夏明玉珍玉珍,姓明氏,随州人。至正二十二年,自称皇帝,国号大夏,改元天统,在位五年,丙午二月卒,寿三十六。子升立,改元开熙,在位六年,国亡。至正十一年辛卯(天完治平元年)冬,随州人明玉珍起兵于青山。蜀有明氏,一曰氏,名玉珍,随州玉

  • 王思同传·欧阳修

    王思同,幽州人。他的父亲敬柔娶刘仁恭女,生思同。思同在刘仁恭部下当银胡革录指挥使,仁恭被他的儿子守光囚禁,思同归附晋,当飞腾指挥使。梁、晋军在莘县对峙,派思同到杨刘筑垒,因功升神武十都指挥使,再升郑州防御使。思同为人

  • 卷二十一 论语三·黎靖德

      ◎学而篇中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章   周伯寿问:"'为人谋而不忠'三句,不知是此三事最紧要,或是偶於此照管不到?"曰:"岂不是紧要!若为人谋而不忠,既受人之讬,若不尽心与他理会,则不惟欺人,乃是自欺。且说道为人谋而不

  • 传第二章·王夫之

    君德可言新,于民不可言明。“明明德于天下”,固如朱子所云“规模须如此”,亦自我之推致而言,非实以其明明德者施教于民也。新则曰“作新”,则实以日新之道鼓舞之矣。 明是复性,须在心意知上

  • 卷五·崔子方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本例卷五宋 崔子方 撰公门例月【凡月往则月至不月往则不月至不月往不月至皆讥也惟桓文之例则异是】至桓二年冬公至自唐【春秋贱桓於桓之事未有讥焉者然此不月至何也春秋之例内

  • 不苟论第四 自知·吕不韦

    自知原文:三曰: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人主欲自知,则必直士。故天子立辅弼,设师保,所以举过也。夫人故不能自知,人主犹其。存亡安危,勿求於外,务在自知。尧有欲谏之鼓,舜有诽谤之木,汤有司过之士,武王有戒慎之鼗,犹恐不

  • 诸法等品第八十六·佚名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其审谛者不著不断。不审谛者亦不著不断。所有无所有无著无断。审谛不审谛俱不著不断。是事云何。佛报须菩提言:以诸法等故我言断。世尊,是何谓。佛报言:有佛无佛如及尔法性真际法事。初不变异常住如故。

  • 建中靖国续灯录卷第二十五[宋磻]·惟白

    东京法云禅寺住持传法佛国禅师(臣)惟白集对机门庐陵清原山行思禅师第十四世东京法云禅寺善本大通禅师法嗣婺州云黄山宝林寺宝觉禅师讳果昌。姓时氏。安州人也。自幼出家。精通贝叶。弱冠试度。遂慕南宗。远造宝林大通

  • 卷第一百一十七·佚名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一百一十七五百大阿罗汉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业蕴第四中邪语纳息第二之二有律仪。有不律仪。有住律仪者。有住不律仪者。云何律仪。谓有七种。即离断生命。乃至离秽杂语。云何不律仪。谓亦

  • 忏悔录·卢梭

    法国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卢梭的自传,记载了他自己从出生到1766年被迫离开圣彼得岛之间五十多年的生活经历。写于1781—1788年。这部自传可说是一个平民知识分子反对封建专制的不平等社会、为维护“人权”而斗

  • 高阳诗文集·孙承宗

    明代诗文别集。孙承宗(字稚绳)著。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说:“公文集一百卷,兵火之后,苕上茅元仪往吊,得之颓垣败屋中,南司马范景文刻之金陵。”此刻本今已不存。今存者乃其孙孙之汸“遍检残编,多方捃辑”而成,于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