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一百二十 汲郑列传第六十

汲黯字长孺,濮阳人也。其先有宠于古之卫君。至黯七世,世为卿大夫。黯以父任,孝景时为太子洗马,以庄见惮。孝景帝崩,太子即位,黯为谒者。东越相攻,上使黯往视之。不至,至吴而还,报曰:“越人相攻,固其俗然,不足以辱天子之使。”河内失火,延烧千馀家,上使黯往视之。还报曰:“家人失火,屋比延烧,不足忧也。臣过河南,河南贫人伤水旱万馀家,或父子相食,臣谨以便宜,持节发河南仓粟以振贫民。臣请归节,伏矫制之罪。”上贤而释之,迁为荥阳令。黯耻为令,病归田里。上闻,乃召拜为中大夫。以数切谏,不得久留内,迁为东海太守。黯学黄老之言,治官理民,好清静,择丞史而任之。其治,责大指而已,不苛校黯多病,卧闺閤内不出。岁馀,东海大治。称之。上闻,召以为主爵都尉,列于九卿。治务在无为而已,弘大体,不拘文法。

黯为人性倨,少礼,面折,不能容人之过。合己者善待之,不合己者不能忍见,士亦以此不附焉。然好学,游侠,任气节,内行脩絜,好直谏,数犯主之颜色,常慕傅柏、袁盎之为人也。善灌夫、郑当时及宗正刘弃。亦以数直谏,不得久居位。

当是时,太后弟武安侯蚡为丞相,中二千石来拜谒,蚡不为礼。然黯见蚡未尝拜,常揖之。天子方招文学儒者,上曰吾欲云云,黯对曰:“陛下内多欲而外施仁义,柰何欲效唐虞之治乎1上默然,怒,变色而罢朝。公卿皆为黯惧。上退,谓左右曰:“甚矣,汲黯之戆也1群臣或数黯,黯曰:“天子置公卿辅弼之臣,宁令从谀承意,陷主于不义乎?且已在其位,纵爱身,柰辱朝廷何1

黯多病,病且满三月,上常赐告者数,终不愈。最后病,庄助为请告。上曰:“汲黯何如人哉?”助曰:“使黯任职居官,无以逾人。然至其辅少主,守城深坚,招之不来,麾之不去,虽自谓贲育亦不能夺之矣。”上曰:“然。古有社稷之臣,至如黯,近之矣。”

大将军青侍中,上踞厕而视之。丞相弘燕见,上或时不冠。至如黯见,上不冠不见也。上尝坐武帐中,黯前奏事,上不冠,望见黯,避帐中,使人可其奏。其见敬礼如此。

张汤方以更定律令为廷尉,黯数质责汤于上前,曰:“公为正卿,上不能襃先帝之功业,下不能抑天下之邪心,安国富民,使囹圄空虚,二者无一焉。非苦就行,放析就功,何乃取高皇帝约束纷更之为?公以此无种矣。”黯时与汤论议,汤辩常在文深小苛,黯伉厉守高不能屈,忿发骂曰:“天下谓刀笔吏不可以为公卿,果然。必汤也,令天下重足而立,侧目而视矣1

是时,汉方征匈奴,招怀四夷。黯务少事,乘上间,常言与胡和亲,无起兵。上方向儒术,尊公孙弘。及事益多,吏民巧弄。上分别文法,汤等数奏决谳以幸。而黯常毁儒,面触弘等徒怀诈饰智以阿人主取容,而刀笔吏专深文巧诋,陷人于罪,使不得反其真,以胜为功。上愈益贵弘、汤,弘、汤深心疾黯,唯天子亦不说也,欲诛之以事。弘为丞相,乃言上曰:“右内史界部中多贵人宗室,难治,非素重臣不能任,请徙黯为右内史。”为右内史数岁,官事不废。

大将军青既益尊,姊为皇后,然黯与亢礼。人或说黯曰:“自天子欲群臣下大将军,大将军尊重益贵,君不可以不拜。”黯曰:“夫以大将军有揖客,反不重邪?”大将军闻,愈贤黯,数请问国家朝廷所疑,遇黯过于平生。

淮南王谋反,惮黯,曰:“好直谏,守节死义,难惑以非。至如说丞相弘,如发蒙振落耳。”天子既数征匈奴有功,黯之言益不用。

始黯列为九卿,而公孙弘、张汤为小吏。及弘、汤稍益贵,与黯同位,黯又非毁弘、汤等。已而弘至丞相,封为侯;汤至御史大夫;故黯时丞相史皆与黯同列,或尊用过之。黯褊心,不能无少望,见上,前言曰:“陛下用群臣如积薪耳,后来者居上。”上默然。有间黯罢,上曰:“人果不可以无学,观黯之言也日益甚。”

居无何,匈奴浑邪王率众来降,汉发车二万乘。县官无钱,从民贳马。民或匿马,马不具。上怒,欲斩长安令。黯曰:“长安令无罪,独斩黯,民乃肯出马。且匈奴畔其主而降汉,汉徐以县次传之,何至令天下骚动,罢弊中国而以事夷狄之人乎1上默然。及浑邪至,贾人与市者,坐当死者五百馀人。黯请间,见高门,曰:“夫匈奴攻当路塞,绝和亲,中国兴兵诛之,死伤者不可胜计,而费以巨万百数。臣愚以为陛下得胡人,皆以为奴婢以赐从军死事者家;所卤获,因予之,以谢天下之苦,塞百姓之心。今纵不能,浑邪率数万之众来降,虚府库赏赐,发良民侍养,譬若奉骄子。愚民安知市买长安中物而文吏绳以为阑出财物于边关乎?陛下纵不能得匈奴之资以谢天下,又以微文杀无知者五百馀人,是所谓‘庇其叶而伤其枝’者也,臣窃为陛下不取也。”上默然,不许,曰:“吾久不闻汲黯之言,今又复妄发矣。”后数月,黯坐小法,会赦免官。于是黯隐于田园。

居数年,会更五铢钱,民多盗铸钱,楚地尤甚。上以为淮阳,楚地之郊,乃召拜黯为淮阳太守。黯伏谢不受印,诏数彊予,然后奉诏。诏召见黯,黯为上泣曰:“臣自以为填沟壑,不复见陛下,不意陛下复收用之。臣常有狗马病,力不能任郡事,臣愿为中郎,出入禁闼,补过拾遗,臣之愿也。”上曰:“君薄淮阳邪?吾今召君矣。顾淮阳吏民不相得,吾徒得君之重,卧而治之。”黯既辞行,过大行李息,曰:“黯弃居郡,不得与朝廷议也。然御史大夫张汤智足以拒谏,诈足以饰非,务巧佞之语,辩数之辞,非肯正为天下言,专阿主意。主意所不欲,因而毁之;主意所欲,因而誉之。好兴事,舞文法,内怀诈以御主心,外挟贼吏以为威重。公列九卿,不早言之,公与之俱受其僇矣。”息畏汤,终不敢言。黯居郡如故治,淮阳政清。后张汤果败,上闻黯与息言,抵息罪。令黯以诸侯相秩居淮阳。七岁而卒。

卒后,上以黯故,官其弟汲仁至九卿,子汲偃至诸侯相。黯姑姊子司马安亦少与黯为太子洗马。安文深巧善宦,官四至九卿,以河南太守卒。昆弟以安故,同时至二千石者十人。濮阳段宏始事盖侯信,信任宏,宏亦再至九卿。然卫人仕者皆严惮汲黯,出其下。

郑当时者,字庄,陈人也。其先郑君尝为项籍将;籍死,已而属汉。高祖令诸故项籍臣名籍,郑君独不奉诏。诏尽拜名籍者为大夫,而逐郑君。郑君死孝文时。

郑庄以任侠自喜,脱张羽于戹,声闻梁楚之间。孝景时,为太子舍人。每五日洗沐,常置驿马长安诸郊,存诸故人,请谢宾客,夜以继日,至其明旦,常恐不遍。庄好黄老之言,其慕长者如恐不见。年少官薄,然其游知交皆其大父行,天下有名之士也。武帝立,庄稍迁为鲁中尉、济南太守、江都相,至九卿为右内史。以武安侯、魏其时议,贬秩为詹事,迁为大农令。

庄为太史,诫门下:“客至,无贵贱无留门者。”执宾主之礼,以其贵下人。庄廉,又不治其产业,仰奉赐以给诸公。然其餽遗人,不过算器食。每朝,候上之间,说未尝不言天下之长者。其推毂士及官属丞史,诚有味其言之也,常引以为贤于己。未尝名吏,与官属言,若恐伤之。闻人之善言,进之上,唯恐后。山东士诸公以此翕然称郑庄。

郑庄使视决河,自请治行五日。上曰:“吾闻‘郑庄行,千里不赍粮’,请治行者何也?”然郑庄在朝,常趋和承意,不敢甚引当否。及晚节,汉征匈奴,招四夷,天下费多,财用益匮。庄任人宾客为大农僦人,多逋负。司马安为淮阳太守,发其事,庄以此陷罪,赎为庶人。顷之,守长史。上以为老,以庄为汝南太守。数岁,以官卒。

郑庄、汲黯始列为九卿,廉,内行脩絜。此两人中废,家贫,宾客益落。及居郡,卒后家无馀赀财。庄兄弟子孙以庄故,至二千石六七人焉。

太史公曰:夫以汲、郑之贤,有势则宾客十倍,无势则否,况众人乎!下邽翟公有言,始翟公为廷尉,宾客阗门;及废,门外可设雀罗。翟公复为廷尉,宾客欲往,翟公乃大署其门曰:“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汲、郑亦云,悲夫!

猜你喜欢
  孝献帝纪第九·范晔
  列传第六十九 来田侯崔严·欧阳修
  ●卷八。恩叙三·梁章钜
  提要·厉鹗
  卷之一百七十五·佚名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四百一十六·佚名
  第四十一卷清康熙(二)·缪荃孙
  卷十二·温达
   第二十一章 謙退之道·林语堂
  凡例·吴任臣
  侯莫陈悦传·令狐德棻
  卷一百四十七·杨士奇
  二一、孔子过宋考·钱穆
  魏纪六 烈祖明皇帝下景初二年(戊午、238)·司马光
  171.李愬雪夜下蔡州·林汉达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甲申以前十二首·许南英

    甲申(光绪十年、一八八四)以前闻樨学舍将于腊月初五日解馆;初四夜,灯花忽开,喜而志之终年伴我读书帷,方与青灯怅别离。今夜忽开花灿烂,多情若此可无诗?卜得寒灯意不差,从今只照话桑麻。思将赠我无他物,结撰春心一朵花。深宵相对

  • 卷一·曹庭栋

    钦定四库全书宋百家诗存卷一嘉善曹庭栋编庆湖集贺铸字方回卫州人孝恵王后之族孙气宇雄爽面鐡色喜谭当世事可否不稍假借愽学彊记工语言尤善度曲掇拾人所弃遗少加檃括皆为新奇自言吾笔端驱使李商隠温庭筠常奔命不暇元祐

  • 列传二十二·薛居正

    元行钦,本幽州刘守光之爱将。守光之夺父位也,令行钦攻大恩山,又令杀诸兄弟。天祐九年,周德威攻围山州,守光困蹙,令行钦于山北募兵,以应契丹。时明宗为将,攻行钦于山北,与之接战,矢及明宗马鞍,既而以势迫来降。明宗怜其有勇,奏隶为

  • 唐鉴卷八·范祖禹

    睿宗景云元年十二月帝以二女西城隆昌公主为女冠以资天皇天后之福臣祖禹曰孔子曰生事之以礼死之以礼祭之以礼可谓孝矣【语为政云】未闻以女子为女冠而可以资福于其亲者也天子之女天下之所取则也不从先王之礼而从方士

  •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三·佚名

    废帝郕戾王附录第二十一景泰二年夏四月己巳朔 太上皇帝居南宫○帝享 太庙○遣中官祭司灶之神○升河南按察使徐义为河南左布政使河东都转运盐使司运使何永芳为河南按察使○庚午封宁惠王长女为乐平郡王配严杰赵王瞻塙第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五百二十七·佚名

    万历四十二年十二月己卯朔转吏部右侍郎李鋕为本部左侍郎○ 慈孝献皇后忌辰 奉先殿行祭礼遣官祭 显陵○壬午兵部覆议蓟镇总兵萧如薰回籍从之○癸未宴赏朝鲜国庆贺冬至陪臣尹觊等五十员进贡种马陪臣沈彦名等二十七员

  • 通志卷一百八十八·郑樵

    宋 右 廸 功 郎 郑 樵 渔 仲 撰载记第三前燕慕容廆 皝 儁 暐 裴嶷 髙瞻 慕容翰阳裕 韩恒 李产【子绩】慕容恪 阳骛 皇甫真慕容廆字奕洛瓌昌黎棘城鲜卑人也其先有熊氏之苖裔世居北夷邑于紫蒙之野号

  • 一二九三 热河总管董椿等奏文津阁所贮全书已校竣归架等情折(附清单一)·佚名

    一二九三 热河总管董椿等奏文津阁所贮全书已校竣归架等情折(附清单一)【真按:文津阁四库全书之覆校工作○ 】乾隆五十三年二月初十日奴才董椿、佛保跪奏,为书籍校竣,全行归架,恭折奏闻事。窃照文津阁所贮四库全书,经尚书纪

  • 卷之四十一·祁韵士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传卷之四十一传第二十五乌喇特部总传乌喇特部在归化城西至京师千五百二十里东西距二百十五里南北距三百里东界茂明安及归化城土默特西及南界鄂尔多斯北界喀尔喀右翼元太祖弟哈布图

  • 鱼腹侯萧子响传·李延寿

    鱼腹侯萧子响字云音,是武帝的第四个儿子。豫章王萧嶷没有儿子,抚养了萧子响。后来萧嶷又有了儿子,上表留他为嫡子。武帝即位,他担任南彭城、临淮二郡太守。萧子响勇气力量过人,开弓有四斛的力量,多次于园池当中贴着马背在竹

  • 卷四十五·阿桂

    钦定四库全书八旬万夀盛典卷四十五盛事【二十一 一产四男三男】【臣】等谨案挛生之事自诸史志及文献通考咸有专门列於瑞应诚以盛世休养之隆太和涵育之茂与三登丰兆同编者大有之与广生皆昊苍眷锡之庥也然孜宋辽诸史所

  • 宋汉章·佚名

    宋汉章先生小传宋先生汉章浙之馀姚人也生于福建建甯县父业鹾于闽因遂家焉光绪七年始回故里考入中国电报局事闲有暇利用馀晷攻英吉利语文光绪二十八年改入海关越二年调甬海关供职翌年辞职复入电报局任收支旋升会办光绪

  • 卷五十四·卫湜

    钦定四库全书礼记集说卷五十四    宋 卫湜 撰礼运第九孔氏曰案郑目録云名曰礼运者以其记五帝三王相变易隂阳旋转之道此於别録属通论横渠张氏曰礼运本是一片段文字混混然一大意须是据大体而观之乃能见若句句字字

  • 目录·赵汸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属辞目録卷一存策书之大体第一序存策书之大体第一之一一嗣君逾年即位书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不行即位礼不书即位告朔朝正书王正月二即位不在正月故不书正月三岁首必书王月无系月之事不书王月四一时无事

  • 第二十章 新道家:主情派·冯友兰

    在《庄子注》中,向秀与郭象对于具有超越事物差别之心,"弃彼任我"而生的人,作出了理论的解释。这种人的品格,正是中国的人叫做"风流"的本质。 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窦燕山有义

  • 佛为阿支罗迦叶自化作苦经·佚名

    失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尔时世尊。晨朝著衣持钵。出耆阇崛山。入王舍城乞食。时有阿支罗迦叶。为营小事。出王舍城。向耆阇崛山。遥见世尊。见已诣佛所。白佛言。瞿昙欲有所问。宁有闲暇。见答与

  • 大宗地玄文本论 第十七卷·马鸣

    大宗地玄文本论 第十七卷马鸣菩萨造真谛三藏译解脱山王大道路大决择分第三十三如是已说解脱山王根本地地无碍自在大决择分。次当说解脱山王大道路大决择分。其相云何。偈曰山王道路中  前所说量中增空空有有

  • 王荆公诗注·李璧

    诗文注。南宋李壁撰。五十卷。壁有《临川先生文集》已着录。此集乃壁谪居临川时所作,注古诗二十一卷,律诗二十九卷。文中大字单行为王安石诗,小字双行为壁注。末有补遗,收古今体诗五首。壁注王诗,搜集原始资料、认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