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河源志

地理文献。一卷。记载我国历史上封建王朝首次派遣人员考察黄河源头情况。元代潘昂霄根据都实考察河源的叙述与记录而撰成。潘昂霄,字景梁,号苍崖。济南人。雄文博学,为时推重。官至翰林侍读学士,卒谥文僖。著作有《苍崖类稿》、《金石例》等。《河源志》是潘氏任翰林学士时据都实之弟阔阔出的叙述写成的考察河源的专著。都实属女真族蒲察氏,统乌斯藏暨招讨都元帅,曾三次到达吐蕃,是杰出的旅行家。至元十七年(1280)元政府以都实为招讨使,佩金虎符,前往今青海地区探求河源。在此以前,汉代对黄河上游的认识和了解局限于积石以下,唐代虽有侯君集等人率军到过河源地区,但并非为了考察河源。因此,都实探察河源,是第一次有组织的专门考察,并且取得了突破性的可喜成果。书中叙述了都实在至元十七年(1280)至星宿海寻河源的经行路线。《河源志》系由潘昂霄根据都实之弟阔阔出的叙述而撰成。其后,临川朱思本从八里吉思家得到帝师所藏的梵文图书,其中也有一份考察河源的记录。经比较,二书互有详略,稍具差异。《元史·地理志·河源附录》转录《河源志》全文,而以朱思本译文不同处注于有关文句之下,使这一珍贵文献得到完整保存。《元史》的版本较多,中华书局的点校本是最为常见的通行本。

《河源志》全部章节目录

猜你喜欢
  至正四明续志·王厚孙
  淡水厅志·陈培桂
  瀛涯胜览·马欢
  蒲犁厅乡土志·佚名
  弧矢算术·顾应祥
  康熙辽阳州志·杨镳
  番禺杂记·郑熊
  治河奏绩书·靳辅
  海国闻见录·陈伦炯
  台湾游记·佚名
  重修台郡各建筑图说·蒋元枢
  西河记·张澍
  宁古塔山水记·张缙彦
  临汀志·胡太初
  康熙永定县志·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两个月亮·徐志摩

    我望见有两个月亮:一般的样,不同的相。一个这时正在天上,披敝着雀毛的衣裳;她不吝惜她的恩情,满地全是她的金银。她不忘故宫的琉璃,三海间有她的清丽。她跳出云头,跳上树,又躲进新绿的藤萝。她那样玲珑,那样美,水底的鱼儿也得醉

  • 别丢掉·林徽因

    别丢掉这一把过往的热情,那一句话——你仍得相信轻轻现在流水似的,满天的星,梦似的挂起,有那回音!山谷中留着在黑夜,在松林,在幽冷的山泉底,只使人不见,你问黑夜要回你仍要保存着那真!一样是隔山灯火,一样是月明,二十一年夏

  • 陈子龙·龙榆生

    陈子龙字卧子,松江华亭人。生有异才,工学子业,兼治诗、赋、古文,取法魏、晋,并体尤精妙。崇祯十年(一六三七)进士,选绍兴推官,以定乱功擢兵科给事中。命甫下而京师陷,乃事福王於南京。屡进谏,不听,乞终养去。子龙

  • 卷七·冯惟讷

    钦定四库全书卷 古诗纪卷七      明 冯惟讷 撰 古逸第七 杂辞 岣嵝碑 【徐灵期衡山记云夏禹导水通渎刻石书名山之高王象之舆地记云禹碑在岣嵝峯又传在衡山县云密峯宋嘉定中蜀士因樵人引至其所以纸蹋其碑七十

  • 卷一百十六·毕沅

      ◎宋纪一百十六 ∷起旃蒙单阏七月,尽柔兆执徐五月,凡十一月。   ○高宗受命中兴全功至德圣神武文昭仁宪孝皇帝   绍兴五年金天会十三年   七月,丙子,武功大夫、忠州团练使兼閤门宣赞舍人、都督府提举亲兵柴斌知

  • ●卷三十五·徐梦莘

      靖康中帙。   起靖康元年二月五日辛丑,尽其日。   德安府进士张柄上书乞罢蔡懋复用李纲种师道。   臣谨按尚书右丞行营使李纲忠亮刚方有为有守功在社稷泽被生灵万口一谈神人系命方金贼(改作师)犯阙而奋不顾身

  • 资治通鉴后编卷七十八·徐乾学

    宋纪七十八【起上章淹茂正月尽九月凡九月】神宗体元显道法古立宪帝徳王功英文烈武钦仁圣孝皇帝熈寜三年春正月癸丑録唐李氏周柴氏后 乙卯诏诸路常平广恵仓给散青苗钱本为恵恤贫乏今虑官吏不体此意均配抑勒翻成骚扰其

  • 北游纪·张瀚

    浙之属郡,北去止欈李。欈李以北,遂为姑苏之吴江,而虎丘一山,亦三吴之胜地也。自姑苏涉毗陵,经锡山,由云阳,而达京口,皆江南大郡。渡扬子江,登金山寺,绕佛阁七层,高者临绝顶。顶有二亭,为大学士张萝山、霍兀崖诗碑。下汲中泠,泉水清

  • 卷二百三下·雍正

    <史部,诏令奏议类,诏令之属,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二百三下 朱批查郎阿奏摺 雍正八年正月初四日吏部尚书署陕西总督【臣】查郎阿谨 奏为奏 闻事雍正七年十二月二十六日据办理噶斯军需甘肃布政

  • 卷五十七·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五十七氏族志四八旗满洲谱系三叶赫勒氏【凡三派一出呀哈一出辽河一出叶赫】朱佳氏【凡三派一出崇果济巴布一出叶赫一出吉林乌喇】瑚雅拉氏【凡三派一出乌喇一出乌苏理一出渖阳】鄂苏尔瑚氏

  • 不苟论第四·吕不韦

    不苟一曰:贤者之事也,虽贵不苟为,虽听不自阿,必中理然后动,必当义然后举。此忠臣之行也,贤主之所说,而不肖主之所不说。非恶其声也。人主虽不肖,其说忠臣之声与贤主同,行其实则与贤主有异。异,故其功名祸福亦异。异,故子胥见说于

  • 卷六十二 中庸一·黎靖德

      ◎纲领   中庸一书,枝枝相对,叶叶相当,不知怎生做得一个文字齐整!〔方子〕   中庸,初学者未当理会。〔升卿〕   中庸之书难看。中间说鬼说神,都无理会。学者须是见得个道理了,方可看此书,将来印证。〔赐〕夔孙录云"

  • 官弈经原文译文·张居正

    一.道弈卷 君子崇道焉,小人假道焉[1]。上不自明,下不自秽[2]。成不究失,败不论道也。智者惑于道,愚者惑于惠[3]。道无亡,罪无遁矣。 【注释】 [1]假:借助。[2]自:始,开头,本来。秽:缺点,缺陷。[3]惑:迷恋。[4]《官弈经》是明朝重

  • 小人文过饰非·孔子

    【原文】 子夏日:“小人之过也必文①。” 【注释】 ①文:文饰,掩盖。 【译文】 子夏说:“小人犯了错误一定会加以掩饰。” 【读解】 所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其实就是圣贤也仍然要犯错误。关键是看你对待犯错误的态度,就

  • 卷二十六·张廷玉

    <經部,春秋類,欽定春秋傳說彙纂欽定四庫全書欽定春秋傳說彚纂卷二十六【戊靈王戌九年】十年【晉悼十年齊靈十九年衛獻十四年蔡景二十九年鄭簡三年曹成十五年陳哀六年?孝四年宋平十三年秦景十四年楚共二十八年吳壽夢二

  • 卷第四·佚名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四五百大阿罗汉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杂蕴第一中世第一法纳息第一之三何故此法。不应言无色界系耶。答入正性离生。先现观欲界苦为苦。后合现观色无色界苦为苦。圣道起先办欲界事。后合办色

  • 卷第十三·丈雪通醉

    锦江禅灯卷第十三 昭觉丈雪 通醉 辑 绍兴幻庵 胡升猷 订 大鉴下第三十七世 慧觉衣法嗣 嘉定州龙骤寺破峰重禅师 南充岳氏子。进士孟龙之孙。严重威恪。徧参归来。见慧觉和上印证焉。上堂。一条拄杖子。三世诸佛

  • 樊山政书·樊增祥

    清樊增祥著,樊的门生夏午诒辑刊,共20卷。作者樊增祥号樊山,清末光绪宣统两朝历任陕西渭南知县,陕西按察使,江宁布政使著职。此书收辑了作者自光绪二十七年至宣统二年间,有关公牍、批判著文稿,其中包括较多的地方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