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小人文过饰非

【原文】

子夏日:“小人之过也必文①。”

【注释】

①文:文饰,掩盖。

【译文】

子夏说:“小人犯了错误一定会加以掩饰。”

【读解】

所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其实就是圣贤也仍然要犯错误。关键是看你对待犯错误的态度,就从这态度上又可以看出你的品德修养。孔子已经反复说过:“过则匆惮改。”(《学而》)、《子罕》又说:“过而不改,是谓过矣。”(《卫灵公》都是要求我们犯了错误要勇于改正。这里子夏又从反面告诉我们:“小人之过也必丸”小人犯了错误是一定会文过饰非,不愿意承认的。这种不愿意承认的心理,我们在《卫灵公》篇的读解里已经分析过,一方面是面子问题,由于不好意思而加以俺饰,另一方面是心存侥幸,以为人家发现不了而加以掩饰。结果往往是欲盖弥彰,自欺欺人,在错误的泥坑里越陷越深,以至达到不能自拔的程度。

所以,当你由于种种主客观原因而犯了什么错误时,一定要想想自己是要做君子还是做小人。如果不做小人,那就不要文过饰非,而要勇于承认并加以改正。

猜你喜欢
  卷四十八 少牢馈食礼第十六·郑玄
  天方性理图传卷一·刘智
  第五章 4·辜鸿铭
  卷五十七·卫湜
  卷二十七·李光坡
  卷一百十七·山井鼎
  卷六·陈深
  卷四·张廷玉
  卷一·朱熹
  (五)公冶长篇·钱穆
  卷一百五十六·佚名
  金刚三昧经·佚名
  佛地经论卷第一·佚名
  菩萨行五十缘身经·佚名
  大般涅槃经集解 第五十七卷·宝亮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四十六·阮阅

      ●卷四十六·隐逸门  章圣遣使召魏野。仲先闻使至,留诗一联于壁而遽去,云:“洗砚鱼吞墨,烹茶鹤避烟。”使还,以壁间诗对,章圣曰:“野不求仕矣。”遂不召。〔《古今诗话》〕  内侍孙可久赋

  • ●运甓记目录·邱瑞吾

    第一齣 家门始末第二齣 翦髮延宾第三齣 琅琊就鎭第四齣 辞亲赴任第五齣 陈敏造逆第六齣 缄报平安第七齣 帅阃宾贤第八齣 嗔鮓封还第九齣 弃官就辟第十齣 姑病求医第十一齣 翦逆闻丧第十二齣 诸贤渡江第十

  • 卷二·李贺

    金铜仙人辞汉歌【并序】魏明帝青龙元年八月,诏宫官牵车西取汉孝武捧露盘仙人,欲立置前殿。宫官既拆盘,仙人临载乃潸然泪下。唐诸王孙李长吉遂作《金铜仙人辞汉歌》。茂陵刘郎秋风客,夜闻马嘶晓无迹。画栏桂树悬秋香,三十六

  • 卷二十九 茕斋颂铭记五篇·李白

    李太白全集 卷二十九茕斋颂铭记五篇 赵公西侯新亭颂 惟十有四载,皇帝以岁之骄阳,秋五不稔,乃慎择明牧,恤南方凋枯。伊四月孟夏,自淮阴迁我天水赵公作藩于宛陵,祗明命也。惟公代秉天宪,作保南台,洪柯大本,聿生懿德。宜乎哉!横风

  • 第三回 奉密令冯国璋逞威 举总统孙中山就职·蔡东藩

      却说京内官民,闻袁钦差到京,欢跃得什么相似,多半到车站欢迎。袁钦差徐步下车,乘舆入正阳门,当由老庆老徐等,极诚迎接,寒暄数语,即偕至摄政王私邸,摄政王载沣,也只好蠲除宿嫌,殷勤款待。请他来实行革命,安得不格外殷勤?老袁确

  • 卷三十九·司马迁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卷三十九 汉   太  史   令司马迁 撰宋中郎外兵曹参军裴 駰集解 唐国子博士弘文馆学士司马贞索隐 唐诸王侍读率府长史张守节正义 晋世家第九 唐叔虞者周武主子而成王弟【索隐唐叔以梦及

  • ●附录(一)·易顺鼎

    易氏呈都察院条陈时务文一二品顶戴按察使衔、丁忧河南候补道易顺鼎谨禀:为丑虏跳梁,不宜迁就;权奸误国,不可姑容。恭沥愚诚,敬祈代奏事。窃职员风闻出使日本全权大臣李鸿章电奏称:『倭船二十余艘将出广岛,若不定约,即将犯京;请

  • 胡适留学日记台北版自记·胡适

    这几十万字的日记,最初用《藏晖室札记》的标题,由亚东图书馆出版;后来改称《胡适留学日记》,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现在仍用《胡适留学日记》的标题,由台北商务印书馆出版。我借这个机会,改正这里面几个错误:一、页七九七,《读〈

  • 卷二十五 卓鲁魏刘列传第十五·范晔

    (卓茂、鲁恭、魏霸、刘宽)◆卓茂传卓茂字子康,南陽郡宛人。父亲祖父都官至郡守。卓茂,元帝时学于长安,师事博士江翁,学习《诗》、《礼》及历算,穷尽老师学术,被称为通儒。性宽仁恭爱。乡党故旧,虽行为才能与卓茂不同,对他都爱慕

  • 卷二百五十四·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皇朝文献通考>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二百五十四封建考【九】异姓封爵五汉军王义王孙可望汉军正白旗人顺治十四年十二月归顺封薨諡恪顺 孙徵淇孙可望子顺治十七年十一月袭 孙徵淳孙可望

  • 平书订卷一 分民第一·李塨

    平书曰:民不合则离,不分则乱。分之合之,政教行焉。民之良有五:一曰士[取才为吏曰士,无今生员书办之分],二曰农,三曰军[塨有议在后],四曰商,五曰工[有议在后]。其贱有二,曰役[在官隶胥、应募徒役],曰仆[人之家奴]。士食于官,农军授之田,商工食

  • 诗传遗説卷四·朱鉴

    宋 朱鉴 编国风论语子谓伯鱼曰女为周南召南矣乎人而不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面而立也与○为犹学也周南召南诗首篇名所言皆修身齐家之事正墙面而立言即其至近之地而一物无所见一歩不可行【集注】问程氏云诗有二南犹易有

  •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幽赞卷下·窥基

        大乘窥基撰  知所学法如是修已。何相名成能修学者。种行具修成十二住。总摄一切菩萨皆尽。此后方得无上菩提第十三住成圆满果。颂曰。  种姓胜解行  极喜增上戒  增上心三慧  无相有功用  无相无

  • 增集续传灯录凡例·南石文琇

    宋景德中,沙门道原所集《景德传灯录》者,其立名甚当,况有所据。后来诸师所集,或名《续灯》,或名《联灯》《普灯》《广灯》,虽各有意趣,然终欠纯一。 大报恩寺重刊《大藏经》新收《续传灯录》,其立名亦甚定当,但此书成於仓卒,所

  • 第九卷·圆瑛

    福州鼓山涌泉禅寺圆瑛弘悟述 受法弟子明旸日新敬校辛二 阿难明心生信 分三  壬初 承示开悟  二 赞谢获益  三 发广大心 壬初分二  癸初 叙承示  二 叙开悟  今初尔时阿难,及诸大众,蒙

  • 饶氏皇朝经世文续编·饶玉成

    清末饶玉成编辑,始自道光初年,止于同治朝,光绪八年(1882)成书。

  • 西清笔记·沈初

    二卷。清沈初撰。沈初,号云椒,浙江平湖人。清大臣。乾隆进士,官至户部尚书。有《兰韵堂集》。是书分恩遇、典故、文献、职志、名迹、庶品等类,记述内庭见闻,有些史事其它史书未见记载,如于敏中欲谥文襄,裘曰修欲谥文

  • 白救度佛母赞·佚名

    一卷,阿旺扎什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