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守引张千上,云)自从兄弟赵汝州来到,我着他在后花园书房里安下。我如今待要下乡劝农去也,则怕那秀才上朝应举去的忙,等不的我回来。留下花银两锭。全副鞍马一匹,春衣一套。你与秀才说知,道老夫再三传示,若是他去迟呵,等我回 
-                     	词律自叙	嘅自曲调既兴诗余遂废纵览草堂之遗帙谁知大晟之元音然而时届金元人工声律迹其编着尚有典型明兴之初余风未冺青邱之体裁幽秀文成之丰格高华矩矱犹存风流可想既而斯道愈远愈离即世所脍炙 
- 小令捣练子秋闺秦少防心耿耿泪双双皓月清风冷透窻人去秋来宫漏永夜深无语对银缸忆王孙春景李重元萋萋芳草忆王孙柳外楼髙空断魂杜宇声声不忍闻欲黄昏打梨花深闭门夏景周美成风蒲猎猎小池塘过荷花满院香沉李浮氷 
- 苏轼,字子瞻,一字和仲,眉州眉山人。嘉祐二年(1057)进士,调福昌主簿。对制策,入三等,除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入判登闻鼓院。召试,直史馆。丁父忧。熙宁二年(1069)还朝,判官告院。权开封府推官。出判杭州,知密、徐、湖三州。以为 
-                     臣何乔远恭辑典谟记十四◆典谟记十四英宗睿皇帝三○英宗睿皇帝三上居南城七年矣景帝伐宫树锢宫门已无复天下意景帝病所立太子薨上太子久废司礼监太监王诚与大学士王文等谋迎立襄王子未定群臣且上 
-                     	<史部,别史类,萧氏续後汉书>	钦定四库全书	续後汉书卷八      宋 萧常 撰列传三下	是冬亮闻孙权破曹休魏兵东下关中虚弱上疏曰先帝深虑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故托臣以讨贼也以先帝之明量 
-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传卷之八十五	传第六十九	固山贝子车凌敦多布列传【後授扎萨克】	车凌敦多布青海和硕特人姓博尔济吉特扎萨克亲王察罕丹津从弟曾祖瑚噜木什为顾实汗第七子有子四长根扎次哈坦巴 
-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索隐卷三十	唐 司马贞 撰	七十列传述赞	伯夷列传	天道平分与善徒云贤而饿死盗且聚羣吉凶倚伏报施糺纷子罕言命得自前闻嗟彼素士不负青云管晏列传	夷吾成霸平仲称贤粟乃实廪豆不掩肩转祸为福危言 
- 杨宇霆,字邻葛,辽宁人,日本士官工兵科毕业。国人谓奉系之杨与皖系徐树铮同有“小诸葛”之称,而皆不得其死,盖以其锋芒太露,有取祸之道也。杨归国后,厕身张作霖戎幕中,碌碌无以自现。第一次直奉之役,奉军失败,设收容所 
- 《魏书》北齐·魏收 撰《魏书》是一本纪传体史书,内容记载了公元4世纪末至6世纪中叶北魏王朝的历史。124卷,其中本纪12卷,列传92卷,志20卷。因有些本纪、列传和志篇幅过长,又分为上、下,或上、中、下3卷,实共130卷。帝 
- 钦定四库全书礼部志稿卷八十六明 俞汝楫 编国恤备考皇帝丧礼洪熙年行永乐二十二年八月文皇帝崩太子以下至诸王公主斩衰三年如洪武仪在京文武官闻丧之明日诣思善门外哭次於本署不饮酒食肉四日具斩衰服诣思善门外朝夕 
-                 --自救者得救【原文】目居月诸(1),照临下土(2)。乃如之人兮(3),逝不古处(4)。胡能有定(5),宁不我顾(6)。日居月诸,下土是冒(7)。乃如之人兮,逝不相好。胡能有定,宁不我报。日居月诸,出自东方。乃一之人兮,德音 
- 大唐于阗三藏实叉难陀奉制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摩竭提国菩提树下。成正等觉。其菩提树。名阿摄波。磐根深固。擢本修直。周圆无节。如栴檀柱。常於其上。飞禽回翼。无能过者,皮肤细润。众色间发,犹如罗绮。密叶青翠。繁枝 
- 第二藏识境界门为二。初正明境界。二问答释疑。初中二。初问。二答。今初尔时大慧菩萨复白佛言。世尊所说心意。意识。五法。自性相。一切诸佛菩萨所行。(魏云。世尊。唯愿为说心意意识五法自体相等法门。诸佛菩萨修行 
- 后秦龟兹国三藏鸠摩罗什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僧三万二千人俱。菩萨摩诃萨七万二千。众所知识得陀罗尼。成就辩才乐说无尽。安住三昧而不动转善能了知无尽之慧。得深法忍入深法门。于诸 
- 诗文别集。南宋陈造(1133—1203)撰。四十卷。造字唐卿,高邮(今属江苏)人。淳熙进士。官至淮南西路安抚司参议。遭宋不竞,事多龃龉,自以为于世无补,宜置江湖,遂号江湖长翁。此集成于明代,始与秦观之作合刻。今本四十卷 
- 清黄逢昶撰。成书于光绪九年(1883年),有光绪间刻本传世。书中记载高山番(即生番)和平埔番(即熟番)的社会组织、生产方式、生活习惯以及清朝廷在当地的政府机构对高山番和平埔番的统治情况等。 
- 古诗总集。一卷。清冯舒撰。这是一本匡正明冯惟讷撰《古诗纪》之谬误之作。《古诗纪》一百五十六卷,所录诗上起古初,下迄陈隋,遗文佚句,一一登载,六朝以前,有韵之文,以此书为渊薮。由于时代绵长,采摭繁富,其中真伪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