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五曹算经

古代第一部实用数学读物,北周甄鸾著,共5卷。成书于6世纪,所谓“五曹”指五类官员,即田曹、兵曹、集曹、仓曹和金曹,该书为这些官员编写,每曹一卷。田曹卷为田地面积的计算,除给出一些规则图形如长方形、三角形、梯形、圆和圆环的面积公式(与《九章算术》同)外,还给出一些不规则图形,如蛇田、鼓田、腰鼓田的面积的近似计算方法,兵曹卷是关于军队配制和给养运输的一些问题,比较系统地记载了古代军事数学的状况,具有一定的价值。集曹卷收录了一些交换贸易问题,与《九章算术》粟米章相仿。仓曹卷是关于粮食的征收、运输和储藏的计算问题。金曹卷给出关于丝、绢等织物的买卖及钱币处理的一些应用问题。从数学方法上看,该书不超出《九章》,为乘除和比例的一些计算方法,但所提问题均能切合当时实际,解题方法浅近,易于掌握,有较强的实用性。唐初被钦定为官方数学教本,列于“十部算经”之内,并传入日本,为702年日本始建学校中数学科的教科书。现仍有南宋刻本流传,藏于北京大学图书馆,另有《武英殿聚珍》本和《微波榭术》,即清孔继涵《算经十书》本。

《五曹算经》全部章节目录

猜你喜欢
  秋水轩尺牍·许葭村
  归田琐记·梁章钜
  捕蝗考·陈芳生
  小说论·郁达夫
  鹌鹑谱·陈石麟
  鹤山笔录·魏了翁
  汉官六种·孙星衍
  虎丘茶经注补·陈鉴
  南北书派论·阮元
  敲爻歌直解·刘一明
  梅谱·王冕
  何氏语林·何良俊
  清拳·佚名
  天演论·赫胥黎
  义山杂纂·李商隐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十三·陈廷敬

    目  录 三十调六十三体,起五十八字至六十一字小重山四体又名小冲山、小重山令、柳色新 踏莎行三体又名喜朝天、柳长春、踏雪行、转调踏莎行 宜男草二体 花上月令一体 倚西楼一体 扫地舞一体又名

  • 巻一·刘履

    钦定四库全书风雅翼卷一元 刘履 编选诗补注一汉诗古诗十九首诗以古名不知作者为谁或云枚乗而梁昭明既以编诸苏李之上李善谓其词兼东都非尽为乗诗故苍山曽原演义特列之张衡四愁之下夫五言起苏李之説自唐人始然陈徐陵

  • 卷三十四·梅鼎祚

    <集部,总集类,古乐苑钦定四库全书古乐苑卷三十四明 梅鼎祚 编襍曲歌辞【魏吴】刘勲妻【艺文云代刘勲妻王氏襍诗二首玉台作王宋自作通志佳丽四十七曲有刘勲妻王宋者平虏将军刘勲妻也入门三十余年後勲悦山阳司马氏女

  • 第九十六回 何无忌战死豫章口 刘寄奴固守石头城·蔡东藩

      却说拓跋珪素来好色,称帝时曾纳刘库仁从女,宠冠后宫,生子名嗣,后因慕容氏貌更鲜妍,特立为后,已见前文。见九十二回。珪母贺氏,已早殁世,追谥为献明太后。太后有一幼妹,入宫奔丧,生得一貌如花,纤浓合度,珪瞧入眼中,暗暗垂涎,便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 列传一百四·纪昀

    列传宋 【八】○宋八张昭窦仪【俨偁】 吕余庆刘熙古【蒙正蒙叟】 石熙载【中立】 李穆【肃】张昭窦仪吕余庆刘熙古石熙载李穆 【李肃】△张昭张昭字潜夫本名昭远避汉祖讳止称昭自言汉常山王耳之后世居濮州范县 【

  • 一一○○ 云南巡抚刘秉恬奏请将《通鉴纲目三编》等书中元朝人名一体更正折·佚名

    一一○○ 云南巡抚刘秉恬奏请将《通鉴纲目三编》等书中元朝人名一体更正折乾隆五十年四月二十六日云南巡抚臣刘秉恬跪奏,为查明请旨事。恭照《御批通鉴纲目续编》内有辽、金、元三朝时事,议论诋毁之处及辽、金、元三朝

  • 王佐传·张廷玉

    王佐,海丰人。永乐年间通过乡试,毕业于太学,以有学行而闻名,被升为吏科给事中。他器宇凝重,奏对皇上很详尽而且优雅,为宣宗选中。宣德二年(1427),超升王佐为户部右侍郎。因太仓、临清、德州、淮安、徐州等地粮仓多有积弊,皇上

  • 一九、孔子去卫适陈在鲁哀公二年卫灵公卒岁非鲁定公卒岁辨·钱穆

    《世家》记孔子去卫适陈事最凌杂,崔述辨之曰:&ldquo;《世家》孔子于卫灵公时,凡四去卫而再适陈,其二皆未出境而返。其初适陈,以定公之卒岁,乃定公十五年,适宋,遭司马之难,至陈,主司城贞子,盖本之《孟子》。其再适陈,以灵公卒之春,

  • 第九章 护法归来·李宗仁

    一自我接任营长之后,战局入于停顿状态。吴佩孚按兵不进,我军亦未反攻。我营遂驻于耒阳县的高亭司训练。唯此时我发现本营处境十分困难。因我营系自林虎将军所部暂时调归马济指挥,由于系统不同,难免遭受歧视。寄人

  • 班禄 第十五·王符

    太古之时〔二〕,烝黎初载〔三〕,未有上下,而自顺序,天未事焉,君未设焉。后稍矫虔〔四〕,或相陵虐〔五〕,侵渔不止〔六〕,为萌巨害〔七〕。于是天命圣人使司牧之,使不失性〔八〕,四海蒙利〔九〕,莫不被德〔一0〕,佥共奉戴,谓之天子〔

  • 卷七·黄道周

    <子部,儒家类,榕坛问业钦定四库全书榕坛问业卷七明 黄道周 撰九十两月以文宗至欲停防义唐伟伦云诸生虽就试不过数日暇期甚多张敬夫当军旅簿书之际不废讲章蔡季通于患难奔窜之余屡质疑义今方清平捉笔如茶饭之有宾客

  • 毛诗指说·成伯玙

    唐成伯玙撰兴述第一王泽竭而诗不作者,谓幽厉之后周室大坏,不能赏善罚恶,讽刺无益故也。诗乐相通,可以观政矣。古之王者发言举事,左右书之,犹虑臣有曲从、史无直笔,于是省方巡狩,大明黜陟。诸侯之国各使陈诗以观风,又置采诗之官

  • 佛法之真精神·太虚

      今日得闻刘军长所说佛法上无我、大悲二特点,极为透澈!知诸公必已能依此无我大悲而深契力行。今日相聚一堂,实为生平快事!  佛法虽有诸乘差别,而真正佛法厥唯大乘。依大乘法以说明宇宙原理,一切万有之事事物物,都是众缘

  • 三茅真君加封事典·张大淳

    三茅真君加封事典,南宋上清派道士张大淳编集。二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谱录类。卷首有丁卯年(1267)作者自序,内称:宋理宗时,道士司徒师坦乞请加封三茅真君,理宗允之。于淳祐九年(1249)加封大茅君为「太元妙道冲虚圣佑真君东

  • 上清天宝斋初夜仪·佚名

    上清天宝斋初夜仪,撰人不详,从内容文字看,应为宋元上清派道士所作。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威仪类。卷首有短序称:「上清天宝斋者,学道之人求仙要诀。学受上清毕法之后,得行此斋。」又称此斋法 「先为帝王国主祈福,次为

  • 樵史通俗演义·陆应旸

    清代白话长篇讲史小说,八卷四十回。原题“江左樵子编辑”, “钱江拗生批点”,今人考得作者为江左松江府青浦县人陆应旸,字伯生,明末清初人。本书约在顺治八年(1651)稍后写定,刊刻,今存顺治年间刊本,在乾隆年间曾被禁

  • 历代贡举志·冯梦祯

    梦祯字开之,秀水人。万历丁丑进士,官至国子监祭酒。是书叙历代贡举之制,如叙周官,而於大司徒、乡老、太宰、内史选士之法不详。叙汉制,而误以董仲舒之举贤良在建元之初。魏晋以降,中正九品之法盛行。辽、金、元亦有进士科及

  • 吕氏春秋白话文译文·吕不韦

    也叫《吕览》。先秦诸子散文著作。秦相吕不韦集合门客共同编写。共二十六卷,分八览、六论、十二纪。其著述目的是为秦统一天下进行思想与理论准备。书中内容兼容儒、道、名、法、墨、农及阴阳各家思想。《汉书·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