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绎史卷四十七

灵壁县知县马骕撰

宋襄公圗霸

左传【僖公八年】宋公疾大子兹父固请曰目夷长且仁君其立之公命子鱼子鱼辞曰能以国让仁孰大焉臣不及也且又不顺遂走而退【説苑宋襄公兹父为桓公太子桓公有后妻子曰公子目夷公爱之兹父为公爱之也欲立之请于公曰请使目夷立臣为之相兄以佐之公曰何故也对曰臣之舅在卫爱臣若终立则不可以往絶迹于卫是背母也且臣自知不足以处目夷之上公不许彊以请公公许之将立公子目夷目夷辞曰兄立而弟在下是其义也今弟立而兄在下不义也不义而使目夷为之目夷将逃乃逃之卫兹父从之三年桓公有疾使人召兹父若不来是使我以忧死也兹父乃反公复立之以为太子然后目夷归也○传言目夷长知非后妻子矣】 九年春宋桓公卒未葬而襄公会诸侯故曰子凡在丧王曰小童公侯曰子【公羊传何以不书葬为襄公讳也 谷梁传宋其称子何也未葬之辞也礼柩在堂上孤无外事今背殡而出防以宋子为无哀矣】宋襄公即位以公子目夷为仁使为左师以聼政于是宋治故鱼氏世为左师

诗谁谓河广一苇杭之谁谓宋逺跂予望之谁谓河广曾不容刀谁谓宋逺曽不崇朝【诗序河广宋襄公毋归于卫思而不止故作是诗也 诗説河广宋桓夫人生襄公而出归于卫襄公即位夫人思之而义不可往故作此诗○诗説显明不嫌其伪】

礼记宋襄公其夫人醯醢百瓮会子曰既曰明器矣而又实之【○檀弓】

左传【十八年】郑伯始朝于楚楚子赐之金既而悔之与之盟曰无以铸兵故以铸三钟 【十九年】宋人执滕宣公夏宋公使邾文公用鄫子于次睢之社欲以属东夷司马子鱼曰古者六畜不相为用小事不用大牲而况敢用人乎祭祀以为人也民神之主也用人其谁飨之齐桓公存三亡国以属诸侯义士犹曰薄徳今一会而虐二国之君又用诸滛昏之鬼将以求霸不亦难乎得死为幸【公羊传其言会盟何后防也恶乎用之用之社也其用之社奈何盖叩其鼻以血社也 谷梁传防国之君因邾以求与之盟人因已以求与之盟已迎而执之恶之故谨而日之也用之者叩其鼻以衈社也】宋人围曹讨不服也子鱼言于宋公曰文王闻崇徳乱而伐之军三旬而不降退脩教而复伐之因垒而降诗曰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今君德无乃犹有所阙而以伐人若之何盍姑内省徳乎无阙而后动 陈穆公请脩好于诸侯以无忘齐桓之德冬盟于齐脩桓公之好也 【二十年】宋襄公欲合诸侯臧文仲闻之曰以欲从人则可以人从欲鲜济 二十一年春宋人为鹿上之盟以求诸侯于楚楚人许之公子目夷曰小国争盟祸也宋其亡乎幸而后败秋诸侯会宋公于盂子鱼曰祸其在此乎君欲已甚其何以堪之于是楚执宋公以伐宋冬会于薄以释之子鱼曰祸犹未也未足以惩君

公羊传孰执之楚子执之曷为不言楚子执之不与夷狄之执中国也此楚子也其称人何贬曷为贬为执宋公贬曷为为执宋公贬宋公与楚子期以乗车之会公子目夷谏曰楚夷国也彊而无义请君以兵车之会往宋公曰不可吾与之约以乗车之防自我为之自我堕之曰不可终以乗车之会往楚人果伏兵车执宋公以伐宋宋公谓公子目夷曰子归守国矣国子之国也吾不从子之言以至乎此公子目夷复曰君虽不言国国固臣之国也于是归设守械而守国楚人谓宋人曰子不与我国吾将杀子君矣宋人应之曰吾頼社稷之神灵吾国已有君矣楚人知虽杀宋公犹不得宋国于是释宋公宋公释乎执走之卫公子目夷复曰国为君守之君曷为不入然后逆襄公归恶乎捷捷乎宋曷为不言捷乎宋为襄公讳也此围辞也曷为不言其围为公子目夷讳也执未有言释之者此其言释之何公与为尔也公与为尔奈何公与议尔也【谷梁传以重辞也捷军得也其不曰宋捷何也不与楚捷于宋也防者外为主焉尔外释不志此其志何也以公之与之盟目之也不言楚不与楚专释也】

左传【二十二年】三月郑伯如楚夏宋公伐郑子鱼曰所谓祸在此矣楚人伐宋以救郑宋公将战大司马固諌曰天之弃商乆矣君将兴之弗可赦也已弗听冬十一月己巳朔宋公及楚人战于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济司马曰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公曰不可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公曰未可既陈而后击之宋师败绩公伤股门官歼焉国人皆咎公公曰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也寡人虽亡国之余不鼓不成列子鱼曰君未知战勍敌之人隘而不列天赞我也阻而鼓之不亦可乎犹有惧焉且今之勍者皆吾敌也虽及胡耉获则取之何有于二毛明耻教战求杀敌也伤未及死如何勿重若爱重伤则如勿伤爱其二毛则如服焉三军以利用也金鼓以声气也利而用之阻隘可也声气致志鼓儳可也【○子鱼畅言战陈淋漓痛快足破襄公之腐 史记宋师大败襄公伤股国人皆怨公公曰君子不困人于阨不鼓不成列子鱼曰兵以胜为功何常言与必如公言即奴事之耳又何战为 韩非子宋襄公与楚人战涿谷上襄公曰今楚未济而击之害义请使楚毕渉成陈而后鼓士进之右司马曰君不爱宋民腹心不完特为义耳公曰不反列且行法右司马反列楚人已成列撰陈矣公乃鼓之宋人大败公伤股三日而死此乃慕自亲仁义之祸夫必恃人主之自躬亲而后民聼从是则将令人主耕以为上服战雁行也民乃肯耕战则人主不防危乎而人臣不防安乎】

谷梁传日事遇朔曰朔春秋三十有四战未有以尊败乎卑以师败乎人者也以尊败乎卑以师败乎人则骄其敌襄公以师败乎人而不骄其敌何也责之也之战以为复雩之耻也雩之耻宋襄公有以自取之伐齐之丧执滕子围曹为雩之防不顾其力之不足而致楚成王成王怒而执之故曰礼人而不答则反其敬爱人而不亲则反其仁治人而不治则反其知过而不改又之是谓之过襄公之谓也古者被甲婴胄非以兴国也则以征无道也岂曰以报其耻哉宋公与楚人战于水之上司马子反曰楚众我少鼓险而击之胜无幸焉襄公曰君子不推人危不攻人厄须其出旣出旌乱于上陈乱于下子反曰楚众我少击之胜无幸焉襄公曰不鼓不成列湏其成列而后击之则众败而身伤焉七月而死倍则攻敌则战少则守人之所以为人者言也人而不能言何以为人言之所以为言者信也言而不信何以为言信之所以为信者道也信而不道何以为道道之贵者时其行势也【○似嘲之似惜之防溢言外公羊传偏战者日尔此其言朔何春秋辞繁而不杀者正也何正尔宋公与楚人期战于之阳楚人济而来有司复曰请迨其未毕济而击之宋公曰不可吾闻之也君子不厄人吾虽丧国之余寡人不忍行也既济未毕陈有司复曰请迨其未毕陈而击之宋公曰不可吾闻之也君子不鼓不成列已陈然后襄公鼓之宋师大败故君子大其不鼓不成列临大事而不忘大礼有君而无臣以为虽文王之战亦不过此也○一败涂地文王之战岂尔】史记襄公之时脩行仁义欲为盟主其大夫正考父美之故追道契汤髙宗殷所以兴作商颂襄公既败于而君子或以为多伤中国阙礼义裦之也宋襄之有礼让也【○以商颂为此时所作异闻】

左传丙子晨郑文夫人芊氏姜氏劳楚子于柯泽楚子使师缙示之俘馘君子曰非礼也妇人送迎不出门见兄弟不逾阈戎事不迩女器丁丑楚子入飨于郑九献庭实旅百加笾豆六品飨毕夜出文芊送于军取郑二姬以归叔詹曰楚王其不没乎为礼卒于无别无别不可谓礼将何以没诸侯是以知其不遂霸也 二十三年春齐侯伐宋围缗以讨其不与盟于齐也【公羊传邑不言围此其言围何疾重故也 谷梁传伐国不言围邑此其言围何也不正其以恶报恶也】 夏五月宋襄公卒伤于故也【公羊传何以不书葬盈乎讳也谷梁传不葬何也失民也其失民何也以其不教民战则是弃其师也为人君而弃其师其民孰以为君哉】秋楚成得臣帅师伐陈讨其贰于宋也遂取焦夷城顿而还子文以为之功使为令尹叔伯曰子若国何对曰吾以靖国也夫有大功而无贵仕其人能靖者与有几 【二十四年】宋及楚平宋成公如楚还入于郑郑伯将享之问礼于皇武子对曰宋先代之后也于周为客天子有事膰焉有丧拜焉丰厚可也郑伯从之享宋公有加礼也

宋桓公之立也适当北杏之防齐桓之霸首在得宋自两鄄以来每防先从三十余年武勇不黩兵甲不顿国家晏然无事焉襄公乗数十年休养之余复际齐桓谢霸之日奋志有为首定齐乱史以为商颂之作由兹而兴当日之中外未尝不大有望于襄公也卒之兵败身死以为天下笑此其故何与盖尝闻之以力假仁谓之霸宋之力自固有余服人不足襄公未见齐霸之盛而防逄其衰咸也淮也牡丘也非不身从然而救徐不克谋鄫不成襄公心窃易之以为取而代之无难也其视霸也易故其志遂骄于是执滕用鄫伐曹围曹一嵗之中三国交病乃为鹿上之盟以求诸侯于楚呜呼宋亦愚矣中国之所以日患者唯楚耳以齐桓之彊合召陵之师徒包茅责贡仅亦服楚蕞尔宋国輙欲狎主齐盟乎楚人佯许而实诱之秋执冬释宋国之无君也阅三月矣顾犹不悟以至败辱国楚頵不逞得肆志以闚上国者宋襄启之也叩鼻衈社小国是残重伤二毛大敌是恤师败自觧欲以要名文王之师岂其然耶初公之立也以子鱼为左师自是以来每事必諌倘能用其一言犹堪振祸曷为知其仁而不聼其谋刚愎自信固败是求宋国之不亡也幸耳列之于五霸不亦恧乎

猜你喜欢
  前汉孝哀皇帝纪卷第二十八·荀悦
  卷五·谷应泰
  ●东征集卷二·蓝鼎元
  资治通鉴后编卷一百五·徐乾学
  卷九十三·国朝·蒋一葵
  第十六回 二百年遭王莽篡国鸩君·黄士衡
  卷之三百十九·佚名
  绪论·吕思勉
  钦定石峰堡纪略卷十九·佚名
  第一章 我的家世 三 慈禧太后的决定·溥仪
  卷五十一 李陈庞陈桥列传第四十一·范晔
  刘寻阝传·薛居正
  苏秦为楚合从说韩王·佚名
  卷一百三十四·佚名
  卷二名例律·窦仪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三槐书屋诗钞卷二·金朝觐

    锦州金朝觐午亭撰 法王禅林早起二首 丁卯秋试遇蓟州蒋力斋先生于京邸 过十三山口占 出都后忆旧二首 挽邴西津二绝 水仙花 同沈秀岚月下联句 和王义门得子元韵 和沈秀岚春暮回文元韵 和沈秀岚咏严子陵钓台元韵 和咏孤

  • 卷二·侯克中

    钦定四库全书 艮斋诗集卷二 元 侯克中 撰 尧 文思钦明四美全龙飞九五应纯乾民怀帝德终千古圣笔虞书第一篇随物生成惟体道与民休戚更同天执中岂是丹朱任只许重华得正传 舜 历山雷泽复河滨非舜谁能处此身孝瞽慈均全

  • 后汉孝桓皇帝纪上卷第二十一·袁宏

    建和元年(丁亥、一四七) 春正月戊午, 大赦天下。 赐男子爵各有差; 鳏寡孤独不能自存者粟, 人三斛; 贞妇帛,人三匹。     二月,黄龙见谯。     夏四月庚寅,京兆地震〔一〕。 〔一〕 范书桓帝纪作“京师地

  • 大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一百八十·佚名

    弘治十四年十月丙午朔孟冬享 太庙 遣内官祭司井之神遣驸马都尉马诚游太分祭 长陵 献陵 景陵 裕陵 茂陵 遣仪宾杨淳祭 景皇帝陵寝 遣内官祭 恭让章皇后陵寝 太子太保宁晋伯刘福卒福之先直隶清丰县人兄禄袭父爵卒无子福

  • 卷之五十三·祁韵士

    <史部,传记类,总录之属,钦定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传>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传卷之五十三 传第三十七 喀尔喀车臣汗部总传 车臣汗部称喀尔喀东路至 京师三千五百里东界额尔德尼陀罗海西界察罕齐老图

  • ●一五 帝崩马下·佚名

    贞元二年,宋绍兴二十年庚午,完颜亮移帝于燕京元帅府左廨中,拘禁如前,然已萌害杀之心矣。 贞元三年,宋绍兴二十一年辛未,帝囚居左廨如前。 贞元四年,宋绍兴二十二年壬申,完颜亮下令,修治甲兵,有南侵之意。亮母乃契丹主耶律延禧之

  • 卷三·佚名

    安童谏尽杀阿里不哥叛党【[中统]】 四年,反者平,执叛党千余人,论之如法。上问曰:「朕欲悉死此党, 【[何如]】 ? 【此处应有发问语辞,兹据《元史》卷一百二十六《安童传》补。】 【[王]】 时年十六,对曰

  • 弋谦传·张廷玉

    弋谦,代州人。永乐九年(1411),中进士。被授予监察御史。出去巡按江西,因提建议忤逆了皇上,被贬为峡山县知县。又因犯过失而被罢免回家。仁宗在东宫时,素来知道弋谦正直。继位后,把他召回任大理寺少卿。他上书直陈时政,说官吏

  • 中英天津条约·佚名

    一八五八年六月二十六日,咸丰八年五月十六日,天津。大清皇帝、大英君主,因视两国情意未洽,今愿重修旧好,俾嗣后得永远相安;是以大清国特简东阁大学士正白旗满洲都统总理刑部事务桂良,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稽查会同

  • 纲鉴易知录卷二四·吴楚材

    东汉纪孝桓皇帝纲 乙未,永寿元年,秋,南匈奴左薁鞬台耆等反,属国都尉张奂击破,降之。目 南匈奴左薁鞬台耆等反,东羌复举种应之。安定属国都尉张奂初到职,壁中唯有二百许人,闻之,即勒兵出;军吏叩头争止之。不听,遂进屯长城,收兵,遣

  • 卷四十九·沈廷芳

    <经部,五经总义类,十三经注疏正字  钦定四库全书十三经注疏正字卷四十九山东按察使沈廷芳撰礼记礼运第九昔者节注合聚万物而索飨之【聚毛本误祭疏内同】孔子节音义逮【监本误逺】疏凡説事必须因渐【渐毛误惭】观阙

  • 四十二  备水·墨子

    城内堑外周道,广八步。备水谨度四旁高下。城地中徧下(2),令耳其内(3),及下地,地深穿之,令漏泉。置则瓦井中,视外水深丈以上,凿城内水耳(4)。并船以为十临,临三十人,人擅弩,计四有方,必善以船为轒辒。二十船为一队,选材

  • 卷十三·魏了翁

    钦定四库全书尚书要义卷十三宋 魏了翁 撰【原阙】

  • 倪端方墓志·太虚

    倪公端方,讳金淡,上虞倪文正元璐公之后裔也。生而勤慎谦和,历数十年如一日,人咸重之,弱冠时,习商杭垣,其外舅沈公芳荣,任汉口怡和洋行会计,既以长女嫔于公,乃挈之来汉。公佐沈公至继沈公任,对内对外,人无间言。治事谨恪,动循规矩,见

  • 起世因本经卷第五·佚名

    隋天竺沙门达摩笈多译诸龙金翅鸟品第五复次诸比丘。一切诸龙。有四种生。何等为四。一者卵生。二者胎生。三者湿生。四者化生。如此名为四种生龙。诸比丘。其金翅鸟。亦四种生。所谓卵生。胎生。湿生。及以化生。此等

  • 序·佚名

    东崖禅师者临济宗断桥下十五世金明介和尚之嗣子也岁在乙未受星源黄连之请学人机器辑语成录传播丛林适师移锡西江偈憩百福余不住▆与师相见旅舍蔼然如旧识也因得读其录而遂属余序之余幸非多智老翁不劳师掩门▆语近者三

  • 信佛功德经·佚名

    宋中印土沙门法贤译,佛在庵罗园中,舍利弗叹佛种种最胜功德。长阿含自欢喜经同本。

  • 分别论·佚名

    亦称《毗婆崩伽论》。南传佛教论典。为南传上座部根本七论之一。全论分十八品:第一品蕴分别;第二品处分别;第三品界分别;第四品圣谛分别;第五品根分别;第六品缘分别;第七品念处分别;第八品正勤分别;第九品神足分别;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