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封轨传

封回的族叔封轨,字广度。封轨为人朴实稳重,勤奋好学,博通经传。他同光禄大夫武邑人孙惠蔚志趣相投交情很好,孙惠蔚屡次推举封轨说:“封生对于经书的义理,不但在章节句读上有不同的分析,而且他能标明其纲要和格式,概括其旨意和要领,我不如他的地方太多了。”封轨十分注重修饰自己,仪态容貌甚为伟岸。有人说:“学士从来都不注重修饰,这位贤者为何独独这样呢?”封轨听到此话,笑着说:“君子应当整饰自己的衣冠,尊重自己的形象,何必要蓬头垢面,然后才称为贤者呢。”说那番话的人听了之后觉得很惭愧。

太和年间,封轨任著作佐郎,不久升任尚书仪曹郎中,又兼任员外散骑常侍,受命出使高丽。高丽王高云自恃其地处偏远,声称有病不亲自接受皇帝诏命。封轨严肃地诘问他,对他晓喻大义,高丽王云才肯北面受诏。先前,契丹人掳掠魏国边民六十余人,这些人又被高丽抢掠带回东边。封轨听说这个情况,就写信给高丽王征索,高丽王发给这些边民物资将其全部遣还。有关部门启奏说封轨远使边域,不辱朝命,随机应变地晓慰藩国之主,并将被掳的边民全数救回,应当予以封赏。世宗下诏说:“封轨随机应变,征还人口,都是使者应做的事情,但他光扬国威受到称赞,应该赏升一级。”于是封轨转任考功郎中,任本郡中正。渤海太守崔休被调入朝中任吏部郎,为他哥哥政绩考核之事有求于封轨。封轨对他说:“朝廷的法规,对天下所有的人都是均等的,不能为了亲朋故旧而毁坏法规。”崔休感叹他能笃守正道。封轨在台省中,号称为儒雅之士。封轨奏请朝廷派遣四门博士中通晓经学的人,检查考试国内各州的学生。皇帝下诏命照他的意见办。不久,封轨被授任为国子博士,加封扬武将军。他又代理通直散骑常侍,慰劳汾州的山胡。

司空、清河王元怿表奏修建明堂和太学,皇帝令朝中百官集会议论此事。封轨议论说:“明堂,是帝王宣明政教的殿堂,应当建在京都之南,用来祭祀天地祖先,设教施化,它的建筑构造的体式,由来已经非常久远。所以《周官·匠人职》说:‘夏后氏的世室,殷代的重屋,周朝的明堂,都是五室、九阶、四户、八窗。’郑玄说:‘或者兴建宗庙,或者兴建王寝,或者兴建明堂,互相之间看出是相同的体制。’然而夏商周三代的明堂,其体制是相同的。按周朝与夏、殷两代相比,体制增减稍有不同,至于明堂,则因袭前制而不作改变,阐明五室的意义,是得自于天数。所以郑玄又说:‘五室,是象征五行的意义。那么九阶,就是效法九土;四户,就是表达四季;八窗,是相通于八风。实在是不变的大范,国家的恒式。比如它上圆下方以效法天地,通水环宫以节制观者,用茅柴盖顶、白粉涂墙为它作质朴的装饰,用赤色和白色的涂料来装饰门窗,这些都在典籍中有详细的记载,在制度中有明白的规定。在秦代,焚灭五典,毁黜三代,变更先圣之制,不依古代之法。所以吕氏的《月令》揭示了九室之义,大戴的《礼记》明确十二堂之论。汉代承袭秦法,也未能改变,东西两座都城,都是建成九室。因此《黄图》、《白虎通》,蔡邕、应勋等,都称九室用来象征九州,十二堂用来象征十二辰。室用以祭天,堂用以布政。依天而祭,所以室不超过五;依时布政,所以堂不超过四。州与辰,不是可以效法,九与十二,它的作用在哪里?现在圣朝想要遵崇道义训导百姓,完备礼制教化人民,最好是只要五室,以之作为永久的体制。至于像太庙、太学与明堂相接近,楼台池沼相杂其间,袁准这些人已经论证过了,前人的议论都还存在,不需我再来述说。”

不久,封轨以本官兼任东郡太守,又升任前军将军、行夏州事。封轨喜爱撰立解释经术的条文,在这方面颇有功绩。后转任太子仆,迁任廷尉少卿,加授征虏将军。去世之后,追赠为右将军、济州刺史。

当初,封轨深为郭祚所赏识,郭祚经常对他的儿子郭景尚说:“封轨、高绰二人,都是治国的人才,必定会成大器。我一生不随意进举人才,但多次向朝廷举荐这两个人,不只是为国进贤,也是为你们将来的前程铺设桥梁啊。”封轨被郭祚所看重由此可见一斑。封轨既以方正刚直而自成功业,高绰也以风度气概而立名于世。尚书令高肇任司徒的时候,高绰前去送往迎来,封轨竟然不去。高绰四处一看不见封轨,就连忙回家去了,他说:“我一生自认为没有违背规矩,今天这般举措,远不如封生啊。”封轨认为注重德行谨慎言谈,是一个人修身处世之本,奸邪谗佞,是世间极大的祸害,于是就撰写了《务德》、《慎言》、《远佞》、《防奸》四戒,其文字多没有流传下来。

猜你喜欢
  方术列传第七十二·范晔
  列传第十八 二李勣·欧阳修
  卷一百六十二·列传第五十九·柯劭忞
  卷四百七十六 列传二百六十三·赵尔巽
  ◎帝系五·徐天麟
  春秋战国异辞卷十六·陈厚耀
  卷之一千三百六十二·佚名
  卷之二百七十·佚名
  第二十二卷 清光绪宣统·缪荃孙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八 昆虫草木略五·纪昀
  卷四十七 文三王传 第十七·班固
  周朗传·沈约
  孙维城传·张廷玉
  卷二十六·佚名
  卷五十二·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四出 别赏·李渔

    〖懒画眉〗(生同末上)(末)呼朋来听绕梁音,撇却荒斋书与琴。(生)一自前番耳热到如今,教人独宿难安枕。(合)一见能消契慕深!(末)此间已是戏场了。台上还不曾有人,想是梨园未到。我们且在这总路头上,站立一会,等刘绛仙走过的时节,先把那凌

  • 卷三十七·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三十七 明 曹学佺 编 盛唐六 孟浩然【字浩然襄阳人】 登江中孤屿赠白云先生王迥 悠悠清江水水落沙屿出回潭石下深緑筱岸傍密鲛人潜不见渔父歌自逸忆与君别时泛舟如昨日夕阳开返照中坐

  • 卷五十七·陈邦彦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历代题画诗类卷五十七目録羽猎类和李尚书画射虎图歌【唐独孤及】南阳太守射虎图【元程钜夫】题李蒲汀学士所藏赵千里射熊图【明陆?】题周昉明皇水中射鹿图【元雅勒呼】题李德新中宗射鹿图【明高啓】

  • 卷八百九十一·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八百九十一杜牧【一首】八六子洞房深画屏灯照山色凝翠沈沈听夜雨冷滴芭蕉惊断红窗好梦龙烟细飘绣衾辞恩久归长信凤帐萧疎椒殿闲扃 辇路苔侵绣帘垂迟迟漏传丹禁蕣华偷悴翠鬟羞整愁坐望处金舆

  • 甲乙集卷第六·罗隐

    馀 杭罗隐昭谏诗送支使萧中丞赴阙八年刀笔别京华归去青冥路未賖今日风流卿相客旧时基业帝王家彤庭彩鳯虽添瑞望府红莲巳减花从此常僚如有问海边麋鹿斗边槎送人归湘中兼寄旧知青溪烟雨九华山乱后应同梦寐间万里分飞休

  • 卷一百八十三·列传第七十·宋濂

        王守诚   王守诚,字君实,太原阳曲人。气宇和粹,性好学,从邓文原、虞集游,文辞日进。泰定元年,试礼部第一,廷对赐同进士出身,授秘书郎。迁太常博士,续编《太常集礼》若干卷以进。转艺林库使,与着《经世大典》。

  • 卷之一千二百八十六·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六十六·佚名

    宣统三年。辛亥。十月。庚戌。谕内阁、监国摄政王面奉隆裕皇太后懿旨。据监国摄政王面奏、自摄政以来。于今三载。用人行政。多拂舆情。立宪徒托空言。弊蠹因而丛积。驯致人心瓦解。国势土崩以一人措施失当。而令全

  • ◎田中玉亲捧痰盂·宣南吏隐

    山东督军田中玉,亦直派有地盘一份子也。田风度修整,兼通文学。北洋武备生之翘楚也,前清时历任粤奉苏省等军官。袁项城时代,为兖州镇守使,本老假之部将,故擢任陆军次长,旋放察哈尔都统。假拟荐之为吉林督军。为省长孟恩远所拒

  • 宁宗纪·脱脱

    (一)宗法天备道纯德茂功仁文哲武圣睿恭孝皇帝,名扩,光宗的第二个儿子,母亲为慈懿皇后李氏。光宗为恭王,慈懿皇后梦到太阳坠入庭中,她用手托住,不久怀孕。乾道四年(1168)十月十九日,宁宗出生在王府。乾道五年五月,赐给现名。十

  • 顾时传·张廷玉

    顾时,字时举,濠州人。风流倜傥,有胆略。跟从太祖渡江,积功从百夫长晋升为元帅。攻取安庆、南昌、庐州、泰州,晋升为天策卫指挥同知。李济占据濠州,顾时跟从平章韩政讨伐,使之投降。进攻张士诚升山水寨,率小船绕过敌船,敌人在船

  • 爱敬第六凡十二章·湛若水

      “孩提以往,无不知爱也,无不知敬也。然不知爱敬人之亲长者,不能扩其知者也。”士德问曰:“何谓达?”甘泉子曰:“至于盗也尽然,然爱其亲而杀人之亲,可谓仁乎?敬其兄而杀人之兄,可谓义乎?故知致之,而

  • 卷十六 谈丛·刘向

    王者知所以临下而治众,则群臣畏服矣;知所以听言受事,则不蔽欺矣;知所以安利万民,则海内必定矣;知所以忠孝事上,则臣子之行备矣。凡所以劫杀者,不知道术以御其臣下也。凡吏胜其职则事治,事治则利生;不胜其职则事乱,事乱则害成也。

  • 卷一·沈棐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比事卷一      宋 沈棐 撰周天王春秋之时周自平王至敬王历十三王其间王臣聘鲁者八隐七年凡伯九年南季桓四年宰渠伯纠五年仍叔之子八年家父庄二十三年祭叔僖三十年宰周公宣十年王季子 来求者

  • 第三十八卦:《睽卦》·佚名

    睽;小事吉。【白话】《睽卦》象征对立;小心谨慎地去行动做事,就能获得吉祥。《象》曰:上火下泽,睽;君子以同而异。【白话】《象辞》说:《睽卦》的卦象是兑(泽)下离(火)上,为水火相遇之表象,象征对立。所以君子应该

  • 灵峰宗论总目录·智旭

    灵峰宗论总目录卷 首灵峰蕅益大师宗论序灵峰蕅益大师宗论序说灵峰蕅益大师自传【八不道人传】【附记】灵峰始日大师私谥窃议第一卷:卷一之一卷一之二卷一之三卷一之四【愿文一】【愿文二】【愿文三】【愿文四】第二卷

  •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二十七·澄观

    疏。又此互出显佛净土十八圆满十五摄故下。第四别示义门。于中三。初摄十八圆满。二摄世界成就。三拣定所宗。初中四。一总标。二列名。三正摄。四同异。今初总将二品之文。共摄十八圆满。疏言十八下第二列名文无次第

  • 紫元君授道传心法·佚名

    紫元君授道传心法,原题「长生阴真人注」。疑为晚唐北宋道士之作。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方法类。书中引用《阴符经》之言,论述内丹之道,反对外丹服气等方术。内称:「休粮服气、导引修行、妄治谷神、存魂安魄、凝神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