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六

<集部,总集类,瀛奎律髓>

钦定四库全书

瀛奎律髓卷六      元 方回 编宦情类

出将入相行道得时仕也乘田委吏州县徒劳亦仕也今所选诗不於其达与不达之异其位高取其忧畏明哲而知义焉其位卑取其情之不得已而知分焉骄富贵叹贫贱者咸黜之是可以见选诗之意矣

五言【四十三首】

南还湘水言怀       张九龄

拙宦今何有劳歌念不成十年乖夙志一别悔前行归去田园老傥来轩冕轻江间稻正熟林里桂初荣鱼意思在藻鹿心怀食苹时哉苟不达取乐遂吾情

似韦苏州

郡内闲斋

郡阁昼常掩庭芜日复滋檐风落鸟毳牕叶挂虫丝拙病宦情少羁闲秋气悲理人无异绩为郡但经时惟有江湖意沉冥空在兹

张曲江诗有韦苏州滋味三四五六俱高爽沉着而句句婉美也

使至广州

昔年长不调兹地亦邅回本谓双鳬少何知驷马来人非汉使槖郡见越王台去去虽殊事山川常在哉此为岭南黜陟使时诗所谓衣锦者也三四工布衣仕至王朝人才衆多江湖之双鳬乘雁也驷马而归不亦荣乎张虽丞相亦骄矣

初至犍为作        岑 参

山色轩楹内滩声枕席间草生公府静花落讼庭闲云雨连三峡风尘接百蛮到来能几日不觉鬓毛斑颇似老杜诗而无其悲愤末句亦不堪远仕矣然为刺史则胜如为客之流离也

郡斋平望江山【时牧犍为】

水路东连楚人烟北接巴山光围一郡江月照千家庭树纯栽橘园畦半种茶梦魂知忆处无夜不京华知嘉州所作岑後竟不能入长安卒於蜀其节义有可称者

宿岐州北郭严给事别业

郭外山色暝主人林馆秋疎钟入卧内片月到床头遥夜惜已半清言殊未休君虽仕青琐心不忘沧洲仕宦而常欲退者必吉人尾句不急而有味

题永乐韦少府厅

大河南郭外终日气昏昏白鸟下公府青山当县门故人是邑尉过客驻征轩不惮烟波濶思君一笑言三四好晚唐人多用之

题元录事开元所居     刘长卿

幽居萝薜情高卧纪纲行鸟散秋鹰下人闲春草生冒岚归野寺收印出山城今日新安郡因君水更清长卿之称新安皆唐睦州开元必城外之古寺如送张栩之睦州首句云遥忆新安旧然则新安为睦州无疑也第二句好高卧而法自行行字乃是有力字罢郡姑苏北归渡扬子津   刘禹鍚

几度悲南国今朝赋北征归心渡江勇病体得秋轻海濶石门小城高粉堞明奎山旧游寺过?听钟声俗谚云於仕宦谓贺下不贺上凡初至官者乃任事之始未知其终也故不贺解官而去则所谓善终者也故贺梦得於此诗句句佳三四尤紧

和裴仆射移官言志     张 籍

身在勤劳地常思放旷时功成归圣主位重委羣司看叠台边石闲吟箧内诗苍生正瞻望难与故人期此和裴晋公也为上公而用心常常如此所以善终如蔡京史弥远贾似道则不然矣

晚岁           白居易

壮岁忽巳去浮云何足论身为百口长官是一州尊不觉白双鬓徒言朱两轓病难施郡政老未答君恩岁暮别京洛年衰无子孙惹愁谙世网因苦赖空门揽带知腰痩看灯觉眼昏不缘衣食系寻合返邱园

此在杭州作殆初至郡时

自咏【在苏州作】

公私颇多事衰惫殊少欢迎送宾客懒鞭笞黎庶难老耳倦声乐病口厌杯盘既无可恋者何以不休官

六十拜河南尹

六十河南尹前途足可知老应无处避病不与人期幸遇芳菲日犹当强健时万金何假借一盏莫推辞流水光隂急浮云富贵迟人间若无酒尽合鬓成丝

三四韩子苍一联出此

七年春题府厅

潦倒守三川因循涉四年推诚废鈎距示耻用蒲鞭以此补公事将何销俸钱虽非好官职岁久亦妨贤河南尹在当时想非要路故曰虽非好官职

罢府归旧居

陋巷乘篮入朱门挂印囘腰间抛组绶缨上拂尘埃屈曲闲池沼无非手自开青苍好竹树亦是眼看栽石片擡琴匣松枝阁酒盃此生终老处昨日始归来

第三四韵自作隔对亦一体也罢河南尹归家故云尔

寄武功县姚主簿      贾 岛

居枕江沱北情悬渭曲西数宵曾梦见几处得书批驿路穿荒坂公田带淤泥静棋功奥妙闲作韵清凄鉏草留丛药寻山上石梯客回河水涨风起夕阳低空地台连井孤邨火隔溪卷帘黄叶落锁印子规啼陇色澄秋月边声入战鼙会须过县去况是屡招携

大是用工

题皇甫荀蓝田厅

任官经一年县与玉峰连竹笼拾山果瓦瓶担石泉客归秋雨後印锁暮钟前久别丹阳浦时时梦钓船前辈欧梅论诗颇不然此三四然贾岛姚合非如此不能奇不可弃也

题长江

玄心俱好静廨署落晖空归吏封宵钥行蛇入古桐长江频雨後明月衆星中若任迁人去西浮与剡通

武功县中         姚 合

县去帝城远为官与隐齐马随山鹿放鸡杂野禽栖遶舍惟藤架侵阶是药畦更师嵇叔夜不拟作书题三四好五六似张司业而太易太易则浅三十诗中选此十二首四灵之所学也此可学也学贾岛不可及矣

簿书多不会薄俸亦难消醉卧慵开眼闲行懒系腰移花兼蝶至买石得云饶且自心中乐从他笑寂寥五六?工

晓钟惊睡觉事事便相关小市柴薪贵贫家砧杵闲读书多旋忘赊酒数空还长羡刘伶辈高眠出世间三四?细润

一日看除目终年损道心山宜冲雪上诗好带风吟野客嫌知印家人笑买琴只应随分过已是【一作定】错弥深起句旧改终作三年读之遂成话柄

日出方能起庭前看种莎吏来山鸟散酒熟野人过岐路荒城少烟霞远岫多同官数相引下马上西坡三四句平正尾句亦可取

朝朝眉不展多病怕逢迎引水远通涧叠山高过城秋灯照树色寒雨落池声好是吟诗夜披衣坐到明闭门风雨里落叶与堦齐野客嫌杯小山翁喜枕低听琴知道性寻药得诗题谁更能骑马闲行祗杖藜前四句闲适之味可掬

腥羶都不食稍稍觉神清夜犬因风吠隣鸡带雨鸣守官常卧病学道不称名小有洞中路谁能引我行第三句好第四句似乎因而成对

假日多无事谁知我独忙移山入院宅种竹上城墙惊蝶遗花蘂游蜂带蜜香唯愁明早出端坐吏人傍一官无限日愁闷欲何如扫舍惊巢燕寻方落壁鱼从僧乞净水凭客报闲书白髪谁能镊年来四十余朝朝门不闭长似在山时宾客抽书读儿童斫竹骑久贫还易老多病懒能医道友应相怪休官日巳迟长忆青山下深居遂性情垒堦溪石净烧竹竈烟轻点笔图云势弹琴学鸟鸣【一作声】今朝知县印梦里百忧生曾以簿权邑来自唐已苦作邑之难也

县中秋宿

鼓絶门方掩萧条作吏心露垂庭际草萤照竹间禽棋罢嫌无月眠迟听尽砧还知未离此时复更相寻老杜月明垂叶露此句古今无敌今此句非有意窃取之亦佳句也详味合诗轻而浅颇有沾沾自喜之意实有爱官职之心焉

县丞厅即事        王 建

宫殿半山上人家高下居古厅眠爱魇老吏语多虚雨水洗荒竹溪沙填废渠圣朝收外府皆自九天除建为昭应丞故有丞厅即事之作姚合集有是诗题曰书县丞旧厅非也合为武功簿而题赵县丞旧居於义不通又第二句作人家高下居亦非是今定为王建诗三四新

赠李主簿         周 贺

税时兼主印每日得闲稀对酒妨科吏为官亦典衣案迟吟坐待宅近步行归见说偏论道应愁判是非贺诗格与姚合王建相类而此一诗尤近之

侨居二首         宋 祁

抱病苦忧幽都城困倦游身抛秃翁板言入稗家流世路风波恶天涯日月遒危心正无泊持底喻穷愁公宇静寥寥居然俗意销屐闲谁记齿带适自忘腰亩首秋残获城西日暮樵比来行乐熟随意度溪桥前篇三四善用事宋公少年高科平生宦逹乃有此穷作士大夫有先困而後亨者少公又诗云长安举头近湓浦窜身危後篇三四工

入壬辰新岁

五十为衰始仍余五岁衰双眸不明鉴残鬓已纷丝铜虎虽频剖荷囊信滥持何须依老格先作故山期壬辰乃仁宗皇佑四年也景文是年五十五初为夀州时十一年矣此则再自翰苑出知亳州盖公生於真宗咸平元年戊戌老格字极新新诏七十不致仕许弹劾

郡斋宴坐         张公庠

为州容散诞真慰野人情撼膝禅初悟揺头句未成试香秋院静鬬墨午窗明已有东归计柴扉掩姓名公庠字元善有张泗州集皇佑元年冯京榜进士五六好

除棣学          陈师道

老作诸侯客贫为一饱谋折腰真耐辱捧檄敢轻投早作千年调中怀万斛愁莫年随手尽心事计盟鸥至棣未久即除正字乃韩忠彦为相复用元佑时人所以明年改为建中靖国仅一年改崇寜而后山以其年卒更二十年不死何限好诗垂世亦恐无处着身耳

除官

扶老趍严召徐行及圣时端能几字正敢恨十年迟肯着金根误寜辞乳妪讥向来忧畏断不尽鹿门期或云得一正字遽云严召所以止於此官后山以建中靖国元年辛巳十二月二十九日卒年四十九此除在元符三年庚辰冬寜既崇矣苏黄之文且禁矣敢疵后山俗态也

书直舍壁         陆 游

道山西下路杳杳历重廊地寂闻传漏帘疎有断香渠清水马健屋老瓦松长欲出重欹枕无何覔故乡水马瓦松诗人罕用此一联可喜

致仕述怀

弹冠绍兴末解组庆元中灔澦危途过邯郸幻境空闲传相牛法醉唤鬬鸡翁冲雨归来晚山花满笠红韦布还初服蓬蒿卧故庐所惭犹火食更恨未巢居叱叱驱黄犊行行跨白驴交亲各强健不必问何如

秋日偶书         赵师秀

官事何曾晓闲名苦要签大书公吏恐直语衆人嫌俸少贫如故医慵病却添秋风墙下菊相对忆陶潜诗亦平妥但三四俗五六有乐天语意筠州推官时作

七言【三十八首】

寄李儋元锡        韦应物

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又一年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闻道欲来相问信西楼望月几囘圆

朱文公盛称此诗五六好以唐人仕宦多夸美州宅风土此独谓身多疾病邑有流亡贤矣

书怀

自小难收疎懒性人间万事总无功别从僊客求方法曾到僧家问苦空老大登朝如梦里贫穷作话是邨中未能即便休官去惭愧南山采药翁

五六好一个穷朝士

酬秘书王丞见寄

相看头白来城阙却忆漳溪旧往还今体诗中偏出格常参官里每同班街西借宅多临水马上逢人亦说山芝阁水曹虽?冷与君常喜得身闲

此与王建酬倡者

微之就辞尚书居易续除刑部因书贺意兼述

离怀           白居易

我为宪部入南宫君作尚书镇浙东老去一时成白首别来七度换春风簪缨假合虚名在筋力销磨实事空远地官高亲故少些些笑语与谁同

解苏州自喜

自喜天教我少缘家徒行计两翩翩身兼妻子都三口鹤与琴书共一船僮仆减来无冗食资粮筭外有余钱携收贮作邱中费犹免饥寒待几年

道是白诗平易三四都如此奇哉异哉出律破格本是自然胸怀无粉饰也

喜罢郡

五年两郡亦堪嗟偷出游山走看花自此光隂为己有从前日月属官家樽前免被催迎使枕上休闻报坐衙睡到午时欢到夜逥看官职是泥沙

久困仕宦方知此诗之妙乐天真乐天哉

从同州刺史改授太子分司

承华东署三分务履道西驰七过春歌饮优游聊卒岁园林潇洒可终身留侯爵秩诚虚贵疏受生涯未苦贫月俸百千官二品朝廷雇我作闲人

赠皇甫六张十五李廿三宾客

昨日三川新罢守今年四皓尽分司幸陪散秩闲居日好是登山临水时家未苦贫常醖酒身虽疾病尚吟诗龙门泉石香山月早晚同游报一期

家常得醖酒唐以来仕宦之家皆然

和高仆射罢节使让尚书授太保分司喜遂游山水之作

暂辞八座罢双旌更作登山临水行能以忠贞酬重任不将富贵碍高情朱门出去簪缨从绦帐归来歌吹迎鞍马閙装光满路何人信道是书生

夸美高公富贵佀乎讥之其少起於书生当考

赠秋浦张明甫       杜荀鹤

君为秋浦三年宰万虑关心两鬓知人事旋生当路县吏才难展用兵时农夫背上题军号贾客船头挿战旗他日亲知问官况但教吟取杜家诗

语俗而事或切唐末之乱如此县令之难可知也

书怀简孙何丁谓      王禹偁

三入承明巳七年自惭踪迹久妨贤吾子几时归凤阁老夫方欲买鱼船季路旨甘知已矣潘安毛鬓更皤然举人自代何由得归去东臯种水田

王元之平生重孙丁相期甚至然丁谓不如所期官有余而行不足

书怀寄刘五        杨 亿

风波名路牡心残三径荒凉未得还病起东阳衣带缓愁多骑省鬓毛斑五年书命尘西阁千古移文愧北山独忆琼林苦霜霰清樽岁晏强酡颜

崑体之平淡者

世事悠悠未遽央虚名真意两相忘休夸失马曾归塞未省牵牛解服箱四客高风惊楚汉五君新咏弃山王秋来安有渔樵梦多在箕峰颍水傍

五六甚佳崑体未尝不美

寄子京          宋 庠

八年三郡驾朱轮更忝鸿枢对国钧老去师丹多忘事少来之武不如人车中顾马空能数海上逢鸥想见亲唯有弟兄亲隐者共将耕凿报尧仁

是时士大夫风俗浑厚如元宪名德後岂易及此诗三四絶佳世所称者元注为郡八年荣显巳息朝恩念旧复假相印筦内枢然思归之心已切怛矣

把酒           宋 祁

歌管嘈嘈月露前且将身世付酡然谩夸鼷鼠机头箭不识醯鸡瓮外天青史有人讥巧宦黄金无术治流年君看醉趣兼醒趣始觉灵均更可怜

此出知亳社所作两入翰林之後所讽亦不无意必立朝为人所不容故尔

予既到郡有诏仍修唐书寄局中诸僚

一章通奏领州麾诏许残书得自随吾党成章真小子官中了事是痴儿昏眸视久花争乱倦首搔余雪半垂所愿韦吴皆杰笔刘生当见汗青期

知几论史尝言头白有期汗青无日三四佳作郡而修史亦文士之至荣矣盖亳州也

真定述事

莫嫌屯垒是边州试听山河说上游帐下文书三幕府马前鞾靺五诸侯王藩故社经涂国侠窟余风解报仇四十年来民缓带使君何事不轻裘

部署安抚二司并府事故曰三幕府所管邢洺磁相赵五州故曰五诸侯公自亳州改知真定府古之镇州常山郡也元微之诗会稽旁带七诸侯此近之

拟杜子美峡中意

天入虚楼倚百层四方遥谢此登临惊风借壑为寒籁落日容云作暝隂岘井北抛王粲宅楚衣南逐女嬃砧十年不识长安道九龠宸开紫气深

拟老杜亦颇近之此乃在城都时作富贵之至而无一毫骄态唯写羇思则知远大者不以井蛙自矜也

罢学士出守还拜承旨

十八年前玷玉堂当时绿鬓已苍苍伤禽纵奋愁疮重廐马虽还笑齿长薰罢山炉飘暗烬漱余铜椀冰寒浆须惭清切銮坡地不是吾人得擅塲

晋侯戱荀息曰屈产之齿长矣五六句法响公又诗云五腰守印十寒温盖守许昌亳社真定成都莆田凡五郡

和公齐临替有感见寄    王彦霖

孤宦边城遇衆贤及瓜能不动依然风号古木叶堆地云搅遥山水拍天篱菊开时寒有信宾鸿过後暑无权古今惜别君须念乘暇何妨到酒船

三六絶好

海陵春雨日        曾 肇

公事无多使客稀雨时衙退吏人归沉烟一炷春隂重画角三声晚照微桑雉未驯惭报政海鸥相近信忘机只将宴坐收心念懒向人间问是非

送推官王永年致仕还乡   张 耒

为忆田园便拂衣休官退隐似君稀尘埃摆脱青衫去闾里惊嗟白髪归南亩稻粱仍岁熟旧山芝术入秋肥百年从此皆闲日寄语人间浪是非

三四?佳以其年四十而致仕故曰惊嗟白髪归

和即事

溪如垣堑木如城鱼鸟从游信有情啅雀踏枝飞尚袅仰荷乘雨侧还倾弹琴废久重寻谱种药多求旋记名干世久知无妙策直应归学老农耕

此诗全似唐人高於张司业也

和范三登淮亭

身如客雁寄汀洲北望休登王粲楼残雪臈风惊岁晚早梅新柳动春愁免遭斤斧甘无用敢向波涛较善游奔走尘埃欲归去勒移恐作故山羞

游字押得甚新三四诗中不可少

入都           陆 游

葵苋登盘酒可赊岂知扶病又离家朝行打岸涛头恶夜宿垂天斗柄斜不恨山林淹岁月但悲道路困风沙隣翁好为看耕陇行矣东归一笑譁

放翁嘉定壬戌致仕出领史局年七十八矣明年除秘书监再奉祠告老此壬戌入都诗也

史院晚出

巳乞残骸老故邱误恩重作道山游龙津雨过桥如拭凤阙烟销瓦欲流直舍少眠钟报午归涂微冷叶飞秋心知伏枥无千里纵有王良也合休

此时行都犹太平故有三四之句

上章纳禄恩畀外祠遂以五月东归

身似霜松老不枯乞骸犹得侍清都百钱浊酒浑家醉六月飞蝱彻晓无美睡不愁闲客搅出游自有小儿扶买山尚恐巢由笑敢向君王覔镜湖

黄纸淋漓字似鸦即今真个是还家园庐渐近湖山好隣曲来迎鼓笛譁笾实傍篱收豆荚盘蔬临水采芹芽皇家养老非忘汝不必青门学种瓜

士大夫老而归有村人鼓笛迎之不亦乐乎

羣玉峰头孤梦断五云溪上野舟回傍人鸥鸟自然熟到处藕花无数开麦饭不餍犹面槁柴门闲闭自心灰雨来正作盆池地不怕冥冥半月梅

身是风前一断蓬经年窃食竟何功倚天青嶂迎船出扑马红尘转眼空网户饷鱼胜丙穴旗亭送酒等郫筒死前幸作扶犂叟免使淮南笑发红

丙穴郫筒大犯老杜

此身唯有一躬耕乞得余年乐太平东观并游惊昨梦西湖重到付来生一堤草露明晨照半浦荷香颭晚晴历历归途皆胜事江亭先听櫂歌声

去年公出领史局以今嘉泰三年癸亥得归年七十九矣此五诗皆妙絶仕而归乐也老而出出而复归其乐可知

明发南屏         杨万里

新晴在在野花香过雨迢迢沙路长两度立朝今结局一生行客老还乡犹嫌数骑传书劄剩喜千山入肺肠到得江头上船处莫将白髪照沧浪

诚斋平生实三度立朝此乃秘少出知筠州时诗也第六句絶妙

次韵傅惟肖        萧海藻

竹根蟋蟀太多事唤得秋来篱落间又过暑天如许久未偿诗债若为颜肝肠与世苦相反巗壑嗔人不早还八月放船飞様去芦花丛外数青山

萧海藻字东夫三山人初与杨诚斋湖湘同官诚斋盛称其诗为尤萧范陆止於福建帅参使不早死虽诚斋诗格犹出其下其诗苦硬顿挫而极其工五六一聨诸公并不能及起句奇峭姜尧章乃其壻云诗板旧在永州传者罕焉

呈方叔          姜特立

聱牙落魄一闲官职事何尝见一斑不是论松须说剑若非寻壑即观山闲看落叶随风去冷笑奔云送雨还更有刘巗杨处士【方叔】伴渠痴坐老花间

杨方叔即姜公之客常相倡和者

夏日奉天台祠禄

青天挥箑卧藤床翠袖携壶过酒浆蝟腹出波烹芡实褭蹄和露擘莲房相呼时入鸡豚社独坐曾无雁鹜行便是赤城真吏隐不须刘阮更相将

中四句皆工

肃客借重金紫绶      袁说友

平生青紫滥纡身更冒金章肃使宾何以假为诚岂敢乌知非有笑无因猿狙自是羞华服鵷鹭姑容接後尘回首纷纷天下事有时宜假不宜真

建安袁说友隆兴癸未进士仕至枢密大资自号东塘居士此时借官接伴金使诙谐有味

寒夜           巩仲玉

瓦欲飞霜水欲冰蒲团今夜有尘凝炉寒闲取薪添火窗暗时将烛助灯久欲归田游宦客未能忘肉在家僧於书更觉心情懒病眼愁看细字蝇

在官所思归之诗

中旬休日呈巗老

近见东郊出土牛烧灯巳过又旬休酸风鳞面慵开眼细雨毛空怯上楼百岁光隂真蚁穴一年寒燠未鸿沟偷闲文字聊遮眼勲业悠悠且掉头

鳞字毛字下得有眼第六句絶妙

瀛奎律髓卷六

 

猜你喜欢
  卷五·魏元旷
  第一场·老舍
  第一折·马致远
  二集卷二·乾隆
  卷二十六·孙默
  卷七十三·王奕清
  唐诗镜卷六·陆时雍
  第十八歌 手捏橹索三条弯·刘半农
  卷七十三·曹学佺
  卷十三·佚名
  补遗·杨基
  补遗卷七·陈元龙
  卷十九·徐倬
  秋月·徐志摩
  申忠愍诗集巻五·申佳胤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三十四·阮阅

      ●卷三十四&middot;伤悼门  长庆四年,退之为吏部侍郎,薨于静(靖)安里第。李翱《行状》载属纩之语云:&ldquo;伯兄德行高,晚(晓)〔方药,食必视《本草》〕年止四十二。某位为侍郎,年出伯兄十五岁,且获终于牖下,幸不失大节以下

  • 岭云海日楼诗钞卷九·丘逢甲

    (癸卯、甲辰稿)(清光绪二十九、三十年)南武山人丘逢甲仓海著同怀弟瑞甲、兆甲编辑&middot;梦题岳阳楼壁梦拥灵旗宝纛行,鸾骖小驻岳阳城。蒙蒙云气开南极,浩浩江流作楚声。衡岳雁归秋万里,洞庭龙卧月三更。他年记取题诗处,南纪

  • 國朝獻徵錄卷之二十一·焦竑

      翰林院二(修撰 編修)   ◆修撰   翰林院修撰蔣公宮傳   翰林院修撰韓公克忠傳(于慎行)   靜學王公元采傳(黃綰)   翰林院修撰王公叔英傳(鄭曉)   王艮   翰林院修撰王公艮墓志銘(解縉)   修撰公徐旭傳(梁潛

  • 卷之四十七·佚名

      顺治七年。庚寅。春正月。乙卯朔。免朝贺。  ○顺天府进春。  ○庚申。喀尔喀部落硕雷汗等、贡貂皮马匹。宴赉如例。  ○山西巡抚祝世昌奏报、章京穆成格等、擒斩逆渠翟悬、刘定宇等。复永宁州、宁乡县一

  • 陈敬宗传·张廷玉

    陈敬宗,字光世,慈溪人。永乐二年(1404),中进士,被选为庶吉士,进文渊阁学习,参与编修《永乐大典》。书成之后,被授予刑部主事。又参与编修《五经四书大全》,再编修《成祖实录》,被授予翰林侍讲。遭母丧归家。宣德元年(1426),起用

  • 秦败魏于华·佚名

    【提要】 学问学多了如果不善加运用,就会变得非常的迂腐,甚至连基本的人世常识、人情伦理都忘却了。“邯郸学步”中的那人迂腐得连原来怎么走路都不知道了。现在魏王执意去秦国送死,这样迂腐的行为谁能阻止他呢? 【原文】

  • 重令第十五·管仲

    凡君国之重器莫重于令,令重则君尊;君尊则国安。令轻则君卑,君卑则国危;故安国在乎尊君,尊君在乎行令,行令在乎严罚;罚严令行,则百吏皆恐;罚不严,令不行,则百吏皆喜。故明君察于治民之本,本莫要于令,故曰:“亏令者死,益令者死,不行令者

  • 散不足第二十九·桓宽

    【题解】在本篇中,贤良从衣食住行到婚丧嫁娶,从庶民百姓到官府豪家,分为八个纲领,并列举了三十二项事实,说明由于豪华奢侈产生了很多方面的社会&ldquo;弊病&rdquo;,贤良借题发挥,以论奢侈、节俭为名,目的是欲行复古之实。大夫

  • 卷七十七·佚名

    △初分天帝品第二十二之一尔时於此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四大天王。各与无量百千俱胝那庾多四大天众俱来会坐。於此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天帝。各与无量百千俱胝那庾多三十三天众俱来会坐。於此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善时分天王。各

  • 秽迹金刚禁百变法经一卷·佚名

    北天竺国三藏沙门阿质达霰唐言无能胜将译尔时金刚复白佛言。世尊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持我此咒无效验者无有是处。欲令山摧者。取白芥子三升上好安悉香。于山中疑有宝。取镔铁刀一枚。画四方为界。耳净巾一枚香炉一枚。

  • 金刚般若论会释卷中·窥基

    基撰广说六住处中。上已说三。下解第四。合此已前四种住处。为信行地。前一大阿僧祇劫异生位也。大文分三。初结前生后。以发论端。次征列名。后随列释。此中所明虽有异行。离障为首。从胜立名。如说发心及修度行。虽

  • 卷二·彭绍升

    居士传二刘遗民传刘遗民者。名程之。字仲思。彭城人。汉楚元王之後也。少孤。事母孝。善老庄言。不委蛇於时俗。初为府参军。晋司徒王谧.丞相桓元.侍中谢琨.太尉刘裕先後引荐。皆力辞。时慧远法师止於庐山东林寺。修念佛

  • 卷之二·佚名

    径石滴乳集第二卷。永远流通。伏愿共明般若。道果恒新。 径石滴乳集卷之二 清嗣祖沙门江州真在编 嗣法门人齐安机云续 径山下第七世 东林悟禅师法嗣 金陵太冈月溪澄禅师。礼圆照寺无着出家。精究天台止观。有方僧谓

  • 广百论疏卷第一·文轨

    凡佛品章文理复隐末学凝滞尚困蒙泉爰有轨辨才乐□义窟之秘嵩岩之穴未方言阿奔泻龙门之箭非喻碧鸡振翼青目愧其连环白马飞翰平赤髭著其半棰既耽玩而先觉思硌迪于后昆遂握管□毫述为论疏约文申义十卷勒成辨志离经达□明

  • 卷九·野竹福慧

    嘉兴大藏经 嵩山野竹禅师录嵩山野竹禅师语录卷九鄂 州参同门人宗宏 录鄂 州龙光门人宗上 潞南州兜率门人宗坚 同编杂偈送竹眉书记十载梁州道自箴死心名已重丛林此归还见衡山月曾照洞庭几尺深鞭指高天走白日魂消

  • 曲洧旧闻·朱弁

    宋代文言轶事小说。宋朱弁撰。《四库全书总目》入子部杂家类,作十卷。 《直斋书录解题》、 《文献通考》入子部小说家类。现常见有《丛书集成》本、 《笔记小说大观》本。本书以大量篇幅记录北宋君臣的言行,对宋太祖

  • 白石道人诗说·姜夔

    又作《白石诗说》、《姜夔诗说》等,姜夔著。夔自号白石道人,故名。一卷,凡三十则。书前小序称此书出自南岳云密峰一隐居老者之手,实为托辞。《诗说》篇幅短少,多附于姜夔的词集或诗集;《学海类编》、《历代诗话》、《

  • 三藩纪事本末·杨陆荣

    纪事本末体史书。四卷。清杨陆荣撰。成书于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杨陆荣,字采南,号潭西。生卒年不详。青浦(今江苏青浦县)人。生平事迹不详。本书叙述了明清之际的许多重要历史事件。此书为纪事本末史书之一种,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