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集部,别集类,清代,敬业堂诗集钦定四库全书敬业堂诗集卷五十翰林院编修查慎行撰余波词下齐天乐【辛酉贵阳立春】东风两度年头尾新春旧春如替雪点湘苹烟开湖柳又看山梅到此蛮粧绾髻待踏月塲开芦笙旋起铜鼓声中青红儿女 
- 金貂记北诈疯(外引四小军上)片丹心扶社稷,两条眉锁庙堂忧。老夫徐绩,奉旨取尉迟老将军剿铁勒金牙,不免前去走遭。军士们。(众)有。(外)你们在村口伺候,唤你们纔来。(众)晓得。(外)正是:国家有难思良将,人到中年想子孙。(齐下)(老旦上)天有 
- 						 			  耶律屋质 耶律吼(何鲁不) 耶律安抟 耶律洼 耶律颓昱 耶律挞烈   耶律屋质,字敌辇,系出孟父房。姿简静,有器识,重然诺。遇事造次,处之从容,人莫能测。博学,知天文。会同间,为惕隐。太宗崩,诸大臣立世宗,太后闻 
-   ○百官五    太常礼仪院。秩正二品。掌祭离宗庙社稷、封赠谥法等事。院使二员,正二品。同知二员,正三品。佥院二员,从三品。同佥一员,正四品。院判二员,正五品。经历一员,从五品。都事一员,从七品。照磨兼管勾承发架阁 
- 正白旗汉军陈梦球,康熙甲戌进士,未与馆选。上特召试《圣人之本论》一篇,称旨,补选庶吉士。异数也。高安朱文端公轼,少好学,用志不纷。塾师尝会饮,公不与,读书不辍。师命饷以酒内,置座间若无睹也。每于古大儒、名臣、循吏之行,辄 
- 	钦定四库全书	宋名臣言行录後集卷八	宋 朱子 纂集	吕公着 申国正献公	字晦叔文靖之子以恩补官中进士第相哲宗赠太师	欧阳修为翰林荐公文学行谊宜在左右称公清静寡慾有古君子之风及修使北中动问中国德行文章之士修 
-   我写此回忆录,往往因前事而述及后事,又因追思往事,涉笔成趣,不见庄谐杂陈。我今又廻叙到我重回苏州这二三年的事。那个时候,我真是所谓吊儿郎当,说我闲吧,我一天到晚也像是很忙的;说我忙吧,我忙了些什么事,真是自己也觉得莫 
- 欧阳德,字崇一,泰和人。刚二十岁就乡试中举。后去赣南,拜王守仁为师,两次不参加会试。嘉靖二年(1523),会试策问中有诋毁王守仁的意思,德与魏良弼在考卷中坦率地阐发老师的学术,但不偏袒,结果进士及第,授六安州知州。他在六安建 
- 祖宽,辽东人。他从小就胆大有力气,给祖大寿家当佣人,跟着打仗立了功,逐渐升官做到了宁远参将。他部下的士兵大都是塞外来归附的人,打起仗来到哪都能获胜。崇祯五年(1632)七月,叛将李九成等把莱州紧紧围困起来,朝廷诏令山海关 
- 宋代特矫唐弊,公私教育皆特盛。其先则自社会私家教育开始。如范仲淹、胡瑗、孙复,皆先在寺庙中成学,再复从事于社会下层之私家讲学事业。范仲淹继戚同文在睢阳书院,孙复在泰山书院,而以胡瑗在苏州湖州书院讲学为尤着。其在 
- 一先君子四书説手录成帙者什之六其什之四或在他书或在散今并钞入成九卷一先君子自康熙己已志圣学大指见刻陆清献公稿序及所著述志赋中当时已有论撰今之所辑断自康熙辛巳迄扵乙夘从手录本以为据也一先君子心如渟水 
- <经部,礼类,礼记之属,礼记集说>钦定四库全书礼记集说卷一百四十九  宋 卫湜 撰大学第四十二孔氏曰案郑目录云名曰大学者以其记博学可以为政也此於别录属通论河南程氏曰大学乃孔子遗书须从此学则不差或问伊川先生 
-        〔释文〕借物名篇。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          〔注〕言其广也。          〔疏〕河,孟津也。泾,通也。涘,岸也。涯,际也。渚,洲也。水中之可居曰洲也。大水生于春而旺于秋,素秋阴炁 
-     沙门释慧远撰  此经开首。须知六要。一知教大小。教有二藏。备如常辨。此经大乘菩萨藏收。二须知教局渐及顿。小教名局。大乘法中从小入者名之为渐。不藉小入名之为顿。此经是渐。三知教有三藏之别。此经是 
-     符秦天竺三藏昙摩难提译  人在生死  缠绵来久  习罪识深  从起恼乱  淫之为病  必成波激  犹河瀑溢  有所伤损  慧者执心  念计分明  淡泊自守  御诸恶原  二十一结  染污人心  
- 	大方广佛新华严经合论卷第八十七	唐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译经	唐太原方山长者李通玄造论	唐福州开元寺沙门志宁厘经合论	离世间品第三十八之七	【经】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甚微细趣何等为十所谓在母胎中示现初发菩 
- 经书注释。也称《孟子正义》。汉赵岐注、宋孙奭疏。十四卷。1990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据清同治六年(1867)江西书局重校本影印。经文句读则采用近代著名国学大师蕲春黄季刚(侃)先生《白文十三经》断句。全书每卷分上、下两 
- 凡三卷。宋代法贤译。略称妙吉祥大教经。属于密教杂密经之大威德法仪轨。收于大正藏第二十一册。本经系妙吉祥菩萨之化身大威德明王所宣说之法。内容计有上卷五分、中卷二分、下卷三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