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蟹略

四卷。宋高似孙(详见《剡录》)撰。是书以傅肱《蟹谱》为基础,广泛搜集资料编辑而成。卷一,为蟹原、蟹象。蟹原,主要引用古代典籍,说明蟹名的由来。蟹象,主要引用古代典籍、名人诗句,述说蟹的形状、习性、味道、药用功效、可食与否、毒性等。卷二,为蟹乡、蟹具、蟹品、蟹占。蟹乡,主要引用古代典籍、名人诗句,记述蟹之产地。蟹具,主要记述捕蟹的用具及蟹可做的用具。蟹品,主要引古代典籍、名人诗句,记述吴蟹以下三十多品。蟹占,主要记述以蟹占 卜军国大事。卷三、为蟹贡、蟹馔、蟹牒。卷四,为蟹雅、蟹志赋咏。每门之下,分条记载,多以蟹为目,系以前人诗句。是书在引用前人诗句时,误将林逋诗句,归于杜甫名下;也有将古籍文句重复引用之弊,也有该引不引疏漏之病。尽管如此,但是书采集繁富,文字典雅,超过傅肱之《蟹谱》。现存《百川学海》本、路有钞本、《四库全书》 本。

《蟹略》全部章节目录

猜你喜欢
  吴下谚联·王有光
  荣枯鉴·冯道
  家山图书·佚名
  竹西花事小录·芬利它行者
  煎饼赋·蒲松龄
  画眉谱·佚名
  墨池琐录·杨慎
  采菲录·姚灵犀
  古今注·崔豹
  文学概论讲义·老舍
  少室山房笔丛·胡应麟
  颍川语小·陈昉
  香莲品藻·佚名
  梓人遗制·薛景石
  毛文锡茶谱·毛文锡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四百四十三·彭定求

        卷443_1 【初罢中书舍人】白居易   自惭拙宦叨清贵,还有痴心怕素餐。或望君臣相献替,   可图妻子免饥寒。性疏岂合承恩久,命薄元知济事难。   分寸宠光酬未得,不休更拟觅何官。   卷443_2 【宿阳城驿对

  • 投江得救·佚名

    (净扮判官上)【正音】玉皇圣旨怎羁迟∮星火云飞普救济。江头滚风波起,不是神仙怎敢布施∮(合)即忙前去,不得有违;眼望旌节旗,耳听好消息。自家非别,判官是也。奉玉皇旨意,着我普救刘永夫妻。来到这里,就是龙溪江口,不免在此等候那

  • 志十一 职官志·薛居正

    夫官非位无以分贵贱,位非品无以定高卑,是以历代史官,咸有所纪,皆穷源而讨本,期与世以作程。迨乎唐祚方隆,明皇在宥,采累朝之故事,考众职之遐源,申命才臣,着成《六典》,其勋阶之等级,品秩之重轻,则已备载于其中矣。故今之所撰,不敢相

  • 卷十七·吴广成

      庆历三年、夏天授礼法延祚六年秋七月,请契丹兵入寇,契丹不许。  曩霄迎契丹旨议和,及邵良佐来议,反不承纳。至是,如定等奉使未还,意为中国羁留。潜令点集兵马,遣使契丹,请出师南伐,契丹主不许。  附:李氏《长编》:秋七月

  • 御批歴代通鉴辑览卷九十三·乾隆

      宋  理宗皇帝  【辛亥】淳祐十一年【防古宪宗元年】夏六月防古主莽赉扣立【是为宪宗】初定宗殂久未立君中外汹汹至是诸王穆格【旧作木哥】大将乌特哩哈逹【苏布特之子旧作兀良合台今并改】等议所立时定宗后所

  • 四七三 江西巡抚郝硕奏续获王锡侯各种书籍情形折·佚名

    四七三 江西巡抚郝硕奏续获王锡侯各种书籍情形折乾隆四十三年二月初十日江西巡抚臣郝硕谨奏,为奏缴续获王锡侯书籍,仰祈圣鉴事。窃照逆犯王锡侯妄作《字贯》等书,钦奉谕旨,查明解京销毁。前抚臣海成暨大学士高晋暂署巡抚

  • 天官书第五·司马迁

    刘洪涛 译注【说明】《汉书·艺文志》记载的古代天文著作凡二十一家,多达四百五十卷,但是到了著录《隋书·经籍志》的唐代,大约全都失传了,今知年代较古远的天文著作如甘氏、石氏、巫咸三家《星经》、《

  • 刘炫传·魏徵

    刘炫字光伯,河间景城人。 少年以聪慧敏捷为人称道,与信都的刘焯潜心读书,十年不曾出门。 刘炫眼睛非常明亮有神,看太陽都不昏花,他的识记能力很强,没有谁能与他相比。 他左手画方形,右手画圆形,口里诵读,眼睛识数,耳朵倾听,五件

  • 卷二十·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皇朝通志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通志卷二十天文略【三】日月七政宿度日月五星皆有宿度古以十二宫定于二十八宿故宿度逐岁不同者经度亦因而不同今以二十八宿历于十二宫故宿度逐岁有差而经度终古不

  • 卷十·杨士勋

    ◎文公起元年,尽八年文公襄王二十六年即位,名兴。[疏]《鲁世家》:文公名兴,僖公之子,以襄王二十六年即位。《谥法》:“慈惠爱民曰文。”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继正即位,正也。继正,谓继正卒也。隐去即位以见让,桓书即位示安忍。

  • 卷首·邱濬

    ○诚意正心之要 △审几微(补) 臣按:宋儒真德秀《大学衍义》于&ldquo;诚意正心之要&rdquo;立为二目,曰崇敬畏、曰戒逸欲,其于诚意正心之事盖云备矣。然臣读朱熹诚意章解,窃有见于审几之一言。盖天下之理二,善与恶而已矣,善者天

  • 大学衍义卷五·真德秀

    格物致知之要一明道术天理人心之善汤诰【商书篇名成汤作此以告万方】曰惟皇上帝降于下民【皇大也上帝卽天也降下也】若有恒性【若顺也恒常也】克绥厥猷惟后【克能也绥安也厥其也猷道也后君也】臣按成汤此言可谓知君

  • 卷一·项安世

    钦定四库全书项氏家说卷一宋 项安世 撰说经篇一三正说朝议大夫姚大老名小彭作周易外传辨三代及秦汉置正皆不改夏时其说博而有理今录之其大义曰汉儒好信奇怪而不揆事理左氏公羊高犹以周正解春秋孔安国以周正觧书郑康

  • 卷四十五·李光地

    钦定四库全书日讲春秋解义卷四十五襄公二十有八年春无冰【左传】二十八年春无冰梓慎曰【梓慎鲁大夫】今兹宋郑其饥乎歳在星纪而淫于枵【歳歳星也星纪在丑斗牛之次枵在子虚危之次十八年晋董叔曰天道多在西北是歳歳

  • 序·佚名

    宝星经梵本三千馀偈。如来初证觉道。度目连身子。及降伏魔王。护持国土。说此经也。自象化东渐。绵历岁时。三轮八藏之文。四树五乘之旨。显神光於石室。流梵响於清台。虽鞮译相寻尚多疑阙。我大唐皇帝。乃圣乃神。允

  • (古今图书集成)释教部汇考卷第五·陈梦雷

    元元设宣政院。掌释教僧徒及吐蕃之境。置院使。同知副使。参议。经历。都事。照磨之属。诸元帅府。招讨司。安抚司。万户府。皆隶焉 按元史百官志。宣政院秩从一品。掌释教僧徒及吐蕃之境。而隶治之。遇吐蕃有事则为

  • 卷第八·佚名

    阿毗达磨顺正理论卷第八尊者众贤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辩本事品第一之八已说三根取非至境。余三鼻等。与上相违。谓鼻舌身。唯取至境。如何知鼻唯取至香。有说。断息时则不嗅香故。此因于义未足证成。设有息时能嗅香

  • 卷第五十二·德清

    大方广佛华严经纲要卷第五十二 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 译经 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 疏义 明匡山法云寺憨山沙门德清提挈 如来出现品第三十七之三 第五明出现境界。正显分齐之境。兼辨所缘之境。依初意者。前约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