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十七章 讨唐两大战役昆仑关和沙埔之战

正当我们讨伐沈鸿英军情紧急之时,唐继尧所部号称“建国军”的滇黔两省部队约六万余人,浩荡东进。唐军侵桂计划果不出我所料,系分三路而来。第一路由唐继尧的胞弟唐继虞任总指挥,自贵州的东南边境侵入三江、融县,以柳州为进攻目标。第二路由龙云任总指挥,自滇东的广南经百色东犯,以南宁为攻击目标。第三路由胡若愚任总指挥,由滇南的富州侵入镇边、靖西,经养利、同正,会攻南宁。

这三路滇军的总兵力超过我军数倍。来势的凶猛,真是上吞日月,下撼山河。他们的兵力和人事编制略如下表:

甲 第一路总指挥兼第一军军长 唐继虞

第二十二、二十三混成两旅兼第一梯团 李家勋

警卫第一混成团 张光宗

警卫二、三两团 万、张两支队

宪兵队 袁嘉谋

随扈队 魏嘉猷

挺进军司令 罗建

卫生队、弹药连、工兵营、军乐队

兵站监 林正森

近卫军司令官 王洁修

第三混成旅 何世雄

第五团团长 何错章

补充三团团长 谭宗敏

第二十混成旅 景世奎

独立营

第二十四团

警卫营及机、炮、卫、弹各军队

第一路前敌总指挥兼第十军军长 张汝翼

第四混成旅孙渡所属第十七团团长 曹发高

第十七混成旅马荃所属第十六团

第十八混成旅林丽山所属第二十团

第十九混成旅田钟毅所属第二十七团

第二十四混成旅

补充一团 欧阳好洁

独立混成团 俞沛英

骑、炮、机、卫生、弹药各队

第一路前敌指挥官 吴学显

第八混成旅杨友棠所属第二十一团

第二十一混成旅禹发起所属第二十八团

第二十二团 皮中和

第二十三团 钱秉珍

炮、机、卫、弹各队

第七军总司令官 刘显潜

第一、二、三纵队及边防补充各团

警卫营及机、炮、宪各兵队

计人数二万五千,枪约一万三千余支。

乙 第二路总指挥兼第五军军长 龙云

第一混成旅卢汉所属一、二两团

第十混成旅孟友闻所属十三、十四两团

第二混成旅朱旭所属三、四两团

第九混成旅张冲所属七、八两团

第十一混成旅张凤香所属补充二团及十九两团

警卫营及机、炮、宪各兵队

计人数二万五千余,枪约一万五千余支。

丙 第三路总指挥兼第二军军长 胡若愚

第五混成旅杨瑞昌所属九、十两团

第六混成旅徐维光所属十一、十二两团

第七混成旅欧阳永昌所属十五、十八两团

警卫大队 胡柳溪

计人数约万余,枪余千余支。

滇军人数虽众,然因滇、桂、黔三省边区多属崇山峻岭,道路崎岖,人烟稀少,数万大军一时俱发,殊难齐头并进。加以滇军饷糈多赖鸦片烟维持,沿途销售鸦片,尤妨碍行军速度。据说唐继虞即有数百万两烟土,随军携带,因候沪、汉一带商人前来贩运,致耽搁行军日程,使我们有充分的时间击溃沈鸿英,复能从容部署内线作战,各个击破入侵的滇军。

三路滇军之中,以龙云一路入桂最早。当我讨沈军进入桂林时,龙云所部于同日占领南宁。我守军伍廷飏部按预定计划于2月23日退出南宁,逐步背进,撤往宾阳,取不决战的监视姿态。敌如进至宾阳,即向迁江撤退。敌如跟踪至迁江,我军即退守红水河左岸。至此即不再撤退,以防龙云与其第一路滇军会合。

龙云占领南宁之后,前锋于3月间越过昆仑关,占领高田,逼近宾阳。这时我们讨沈军事已粗告结束,乃回师进攻龙云。这时正是中山先生逝世之后,西南人心浮动。唐继尧已于中山逝世后第六日(3月18日)自昆明发出通电,以副元帅名义代行大元帅职权,号令西南。广州大元帅府也由胡代帅发出通电,申讨唐继尧,并已先遣驻粤滇军范石生部入桂增援我军。

范石生部万余人,原属顾品珍系统。1920年顾氏驻防川南时,四川实力派利用“川人治川”口号,逼顾氏回云南。顾氏返滇后,竟将唐继尧驱逐,自做其云南王。翌年,中山号召西南各省出师北伐,顾氏为减轻云南军费负担,遂拨两个军东下附义,就食广东,石生所部即其中之一军。1922年春,唐继尧东山再起,顾品珍战死。范石生始终反唐,乃趁唐氏东侵之际,请缨援桂,企图和我军合力击败龙云,乘机返滇。

范军于3月11日自梧州开往贵县。范氏所部滇军约万余人,不为不多,唯全军上下皆有烟癖,军纪极坏,训练毫无。沿途强买强卖,闹得梧州、贵县一带鸡犬不宁,商民甚至罢市相抗。

5月初我在桂平和范石生初次见面,范本人也是好人,豪爽可亲。他的参谋长杨蓁甚为精明强干。我一见面便很不客气地规劝他们说:“你们这种军队,怎么能打回云南呢?”范说:“积习难除,以后要痛加改革。”杨蓁笑着说:“我们是土匪军,范石生是大土匪头,我就是二土匪头!”

嗣后,杨蓁果然认真地改革滇军,戒除鸦片,整饬军纪。据说因操之过急,受部下之忌,竟为一旅长所枪杀。也有人说,是范石生恐其尾大不掉,授意部下杀的。不知何说为是,然凶手竟逍遥法外,则是事实。总之,杨氏之死,实为范部滇军一大损失。

当我们在桂平聚晤时,范石生说:“我们对唐总应有一正式文件发出,以表明我们的立场。”我说:“你可草一通电,由我们会衔发出。”范喜文墨,自称为范增的后裔,刻有“军中一范”的图章。此次通电由范亲自执笔,由我领衔于5月9日发出。这时白崇禧适自桂林赶回,黄绍竑的名由白代签。原电如次:

(衔略)去岁曹、吴未灭,我大元帅孙公以北伐讨贼为职志,东撤惠、博之围,予陈炯明以自新;西颁副元帅之命,予唐继尧以振拔。陈既负固东江,不自悔悟;唐复按兵滇境,严拒宠命。及至曹、吴覆灭,我大元帅简从北上,号召和平,为国忧劳,以致薨逝。正举国地裂山崩、痛悼哀毁之际,唐继尧乃敢妄冀非分,擅自称尊,出兵邕、龙,图占桂、粤,希冀颠覆我革命政府,捣乱我西南和平。凡有人心,莫不发指眦裂。本月9日,奉读谭、杨、许、程诸公三日通电,殷殷于继续大元帅遗志,努力革命工作,并力辟唐假借名义,祸国叛党。足征整饬纪纲,义正词严,宗仁等不敏,誓当督饬滇桂子弟,力从诸公之后,为拥护吾党主义,先驱杀贼,海枯石烂,此志不渝。仅布区区,诸为亮察。李宗仁、黄绍竑、白崇禧、范石生、杨蓁同叩。

这时的作战部署是我军担任正面和右翼,范军担任左翼。5月9日的通电发出后,我军遂循贵宾大道向高田进逼。预料敌人必退守昆仑关,据险顽抗。昆仑关号称天险,宋将狄青即以昆仑关一战而垂名史册。范军此时则自贵县过横县,经甘棠墟向敌人右侧背迂回,以助我军进攻昆仑关。

这时,我军除伍廷飏部外,俱系自讨沈战场上急调来的。俞作柏纵队系自平乐、荔浦回师,由平南、江口,集中于桂平一带。刘权中、韦肇隆、钟祖培、陆超四纵队,系由桂、柳两战场调来的。各军星夜赴援,衔枚疾走,喘息未定,遂于昆仑关前,面临我军在广西省内作战以来最强大的敌人。

这次战役,不论地形对我如何不利,我军也只能有进无退。因一战而败,则数万滇军,三路东进,势必顺流而下,直迫广东,则革命根据地必被摧毁无遗。而我党数十年来革命成果,势将全付东流,中国前途将不可复问了。

心知此役关系重大,我乃亲赴前线,日夜指挥。我军参与此役的共六个纵队,约七八千人。我首调钟祖培、俞作柏两个纵队担任正面攻击;陆超、刘权中两纵队则向右翼延伸,以包抄敌军左翼;伍廷飏、韦肇隆两纵队则留为总预备队。我军左翼则留待范部滇军前来担任。

部署既定,我军遂于5月16日向昆仑关进攻。我本人也亲临前线指挥。将士见主帅也在前线,都奋不顾身,爬山仰攻。唯此地岩壁耸峭,山高路险,易守难攻。我军血战一昼夜,死伤千余人,仍不见左翼友军加入战斗。我遂调韦、伍总预备队加入战斗,向左翼延伸。全军奋勇冲杀,滇军不支,前敌总指挥卢汉弃关而逃。滇军遗尸遍野,死伤两千余人。我军跟踪尾追,滇军复于八塘凭险顽抗。我军又与之血战一昼夜,敌人仍退守七塘,再退至五塘,仍图顽抗,我军再度将其击破。所谓五塘、八塘,乃驿站的旧称。往时商旅自南宁出发,每十里便有一驿站,可资休息。第一站叫幺塘,第二站叫二塘,余依次类推。故五塘、八塘,即是离南宁五十里及八十里的小镇。敌人连败之余已不敢野战,遂退入邕垣,闭门死守待援,我军遂将南宁合围。唯龙军虽死伤数千,守军仍有两万余人,且南宁城墙坚实,我军又无重炮,一时难以攻克。我遂下令将南宁重重包围,以饿困滇军。此役敌人抵抗的顽强和我军攻击的勇猛,都为前所未见,战场上死尸枕藉。

唯此次战斗延长至四五天之久,转战百余里,始终未见范石生部前来左翼参战。当时既没有电话,更没有无线电可资联络,军中侦察也始终未见友军,实令我万分惊讶。

我在五塘整整等了两天,至5月24日才见范石生和他的参谋长杨蓁各乘四人绿呢大轿一顶,姗姗而来。他们的轿子是在广州定制的,极为华丽舒适。石生一见我,便露出很难为情的微笑,并滑稽地说:“敌人跑得太快了,我的烂部队偏偏又走得太慢些。辛苦了贵军,请即收队休息,由我们来接替。”石生并要杨蓁立刻写信给龙云,劝龙率部投诚,大家一齐返滇,改革本省政治,而杨蓁要等鸦片抽足才能动笔。

忆范石生当初誓师白马,奉命入粤驱陈时,是何等的声威赫赫,今番何以散漫幼稚到此程度呢?真使我百思不得其解。直至第二天,我们才见范军的先遣部队,零零落落,不成队伍地经过五塘,向三塘、二塘集中;拖泥带水,毫无蓬勃之气。范军受鸦片之害太大了。时人讥刺滇军说,他们每个官兵都带着两支枪,一为钢枪,另一则为烟枪。加以他们在广东驻扎很久,搜括有力,囊中富足,这种贪婪怕死的部队,自然就谈不到作战了。

范石生到五塘不久,黄绍竑也自梧州赶到,我们三人乃会商破敌之策。我们认为最有效的方法,莫外二端:一是攻坚,硬行爬城;另一是久困,将南宁重重包围,使其弹尽粮绝,不战自溃。

就在这时,我忽接到柳州方面告急的电报。原来唐继虞率领的滇军第一路,已由贵州侵入广西,我边境守军蔡振云纵队因寡不敌众,正逐渐南撤。敌人进据长安,有直捣柳州之势,柳州守将李石愚遂来电告急。

我为布置柳州防卫战,乃将南宁围城工作交黄、范二人担任。并将我军各纵队除五纵队外,悉数抽调,星夜开往柳州增援。同时自柳州调收编沈军的邓竹林、罗浩忠两部约三千人至南宁,以补其不足。我本人则自五塘退往八塘,部署援柳战事。

我军大部分撤围后,龙云见有机可乘,乃悬重赏,遴选敢死队,出城突击我军。广西军阀残余谭浩澄乃自告奋勇,请为前驱。谭浩澄为谭浩明之弟,原系我在将校讲习所中教过的学生。那时他仅十八九岁,以一哨官头衔,在将校讲习所受训。此次受命为敢死队总指挥,率健卒千余人,每人发烟土二十两,饭饱烟足,一声呐喊,从东、北两门冲了出来。杀声震天,弹如雨下。围城的范军措手不及,竟被冲得七零八落,仓皇后撤。我闻讯急调俞作柏部赶回救援,由黄绍竑亲自指挥,和滇军在城外大河两岸,演了一阵捉迷藏,卒将谭浩澄击毙,其敢死队亦蒙重创。滇军遂缩入城内,不再蠢动。这时黄绍竑忽然病倒,乘船返梧州就医。我不得已,乃长驻八塘附近的思陇墟,一面策划援柳的部署,一面指挥围困南宁的战事。胡若愚所率滇军第三路也突入南宁和龙云会合。我们为诱使滇军出城野战,曾将在东北方的围城部队撤去,使网开两面,任其出瓮,然滇军多不敢出,而与我军胶着相持。这时柳州方面的战事已十分激烈,守将李石愚竟于前线指挥作战时阵亡。李石愚,广西兴业人,桂林干部学堂毕业。初在林虎护国第六军十三团任营长,护法之役,调充副官长。1919年退休归农。其后,随我至六万大山,任支队司令。为人豪爽有侠气,骁勇善战。讨陆、讨沈,无役不与,威名赫赫,劳苦功高。不意于广西将告统一之时,竟于柳州殉职。

柳州告急之时,我既分身不得,白崇禧、黄绍竑二人乃分别自桂林、梧州赶往前线指挥,围攻柳州之敌为唐继虞的前敌指挥官吴学显所部,约七八千人。绍竑抵柳后,乃亲率新近赶到增援的钟祖培、陆超、刘权中、韦肇隆、吕焕炎等纵队,向滇军出击。滇军不支后退,两军遂相持于沙埔。6月4日,白崇禧也率夏威纵队、郭凤岗第一警卫团各部,自桂林赶到增援,遂与敌展开激战。此役双方参战的都在万人以上,战况十分激烈。敌军背水为阵,退路浮桥为我炮兵轰断。在我军一再冲杀之后,敌军被逼向河边,泅渡不得,溺毙者凡六七百人。血战一日,敌军死伤两千余人,被俘的也有两千余;乃将唐继虞入桂的主力一击惨败。敌胆已寒,唐继虞和龙云合股的希望遂彻底破灭,而滇军被各个击破的命运,遂不可避免了。兹将沙埔战役之后,白崇禧向我报捷的电文附录于后:

(衔略)长安方面之敌,被我军在沙埔围击,缴获步枪二千六百支,大炮三门,水机关枪两挺,俘虏二千二百余名,溺水死者六七百人,其总指挥王洁修、旅长何世雄、团长何玉章均被溺死。其余官长,自团、营以下,均完全俘虏,无一漏网者。现唐部所存部队,只有警卫军千余人,及由柳败溃之吴学显部千余人,合共沈鸿英部,最多不过四千余人。查沙埔彼我两军战斗时,沈鸿英率残部合吴学显部已到太平,意欲前来沙埔救援,适沙埔之敌完全扑灭,遂连夜退窜大良、潭头一带。现时长安空虚,进退维谷,我军日内即向长安方面攻击前进,扫清残敌。已经电令桂林徐司令启明率领所部前来古化方面,协同梁华山、曾军伟司令袭击长安滇军后方,以期一网打尽。徐司令到达古化后,梁、曾两司令归徐司令指挥。滇军辎重烟土三百余担均在长安,无路可逃,夺获甚易。白崇禧鱼叩。

沙埔大捷之后,我军复跟踪追至庆远。经数度激烈战斗,俘获唐军数千,器械无算。侵桂唐继虞所部,至是已溃不成军,于6月底经桂黔边境退回云南,沿途为广西民团踞险截杀,残部所剩不多。

是时龙云在南宁尚不知唐继虞已溃败,仍株守孤城,妄图和唐部会合,作最后的奋斗。我们遂就俘虏中择两三百人送入南宁城,去告知龙云滇军在柳州一带溃败的情形,使龙云知事不可为而自动撤退。传龙云性情殊暴,竟认为他们接受我方愚弄,意欲动摇军心而悉数枪决。我们不得已,又从俘虏中选旅长二员和士兵五百余名再送入南宁,至是龙云才信唐继虞确已惨败。此时南宁城中,粮弹缺乏,疫病流行,且广州方面响应唐继尧入粤的刘震寰、杨希闵、蒋光亮等部队,都在此时覆灭。龙氏知困守南宁无益,乃于7月7日夜间,放弃南宁,渡河向左江方面逃窜。

当龙军渡左江支流黑水河时,我军本可按原定计划,趁其半渡击之,孰知我追击指挥官俞作柏于7月8日进入南宁之后,竟忙于委派税收人员,耽搁两天;龙、胡两路滇军遂得安全渡过,向靖西、镇边窜回富州。7月10日,范石生因急于回滇,乃自那龙、百色进入广南。讵知俞作柏到雷平之后,即径赴龙州,未能和范军呼应,以致范军孤军深入,其部队又不能作战,竟被唐继尧派出的援军和龙、胡两部杀得大败,遂又撤回百色。其后北伐,范部改编为独立师,东下入粤,驻防南雄。

广西至7月22日,敌人溃退回滇后,终于完成统一的局面。

猜你喜欢
  卷二百二十六·表第十七·脱脱
  卷七十八 大中祥符五年(壬子,1012)·李焘
  卷九十三 西凉録三·崔鸿
  ●卷一·周密
  御批歴代通鉴辑览卷五十八·乾隆
  国朝名臣事略卷第五·苏天爵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三十二·佚名
  明光宗贞皇帝实录卷之六·佚名
  ◎海军部·费行简
  ◎试院现形·李定夷
  一百二十七 曹寅奏陈龙眼菩提子发芽事摺·佚名
  一一九○ 办理军机处为奉旨将《诸史同异录》掣出销毁事致盛京将军等各文·佚名
  大食传·欧阳修
  乐三·徐松
  卷九十五·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巧对补录·梁章钜

    前录巧对,有未详者,兹复补之云:王禹偁字元之,济州人,擢进士第,事宋太宗、真宗,官至知制诰。年七、八已能文,毕文简为郡从事,始知之,问其家,以磨面为生,因令作磨对。元之不思以对云:“但取心中正;无愁眼下迟。”文简大奇之

  • 卷九十四·徐世昌

    吴镇吴镇,字信辰,号松厓,狄道人。乾隆己丑举人,历官沅州知府。有《松花庵诗草》。葛衣公祠江南杜宇影飘瞥,万里滇蜀啼不绝。群鸟相从羽毛折,夜夜三更口流血。葛衣老子尔何人,十年饱啖松山雪。问之不答姓与名

  • 二集卷七十二·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二集卷七十二古今体五十八首【丁丑七】将往徐州阅河命简亲王奇通阿率衆护卫皇太后先至山东灵岩行宫驻跸减从登途八韵纪事【有序】州维禹画方见雅歌溯开国於大彭指名都於西楚聿自澶渊既徙遂当黄水最

  • 卷五 本纪五·赵尔巽

      ◎世祖本纪二   八年春正月己酉朔,蒿齐忒部台吉噶尔马撒望、储护尔率所部来归。辛亥,以布丹为议政大臣。甲寅,和硕英亲王阿济格谋乱,幽之。其党郡王劳亲降贝子,席特库等论死。乙卯,以苏克萨哈、詹岱为议政大臣。丙辰,

  • 子路初见第十九·王肃

    子路见孔子,子曰:“汝何好乐?”对曰:“好长剑。”孔子曰:“吾非此之问也,徒谓以子之所能,而加之以学问,岂可及乎。”子路曰:“学岂益哉也?”孔子曰:“夫人君而无谏臣则失正,士而无教友则失听。御狂马不释策,御狂马者不得释棰策也操

  • 宋季三朝政要卷五·佚名

    ○少帝乙亥徳佑元年春正月癸酉朔诏求言张仲微兵部侍郎修国史常楙援晋太子申事乞为济王立后不报大元国兵顺流而下沿江诸将多吕氏部曲望风降附至黄州陈奕以城降至蕲州管景谟以城降至南康军叶阊以城降下江州钱真孙以帅兼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三百八十·佚名

    嘉靖三十年十二月甲寅朔○户部言上年漕粮为水所阻寄囤徐邳等百有七万今遇运之费且不赀宜将各省下年漕粮如寄囤数折微责其原舡原军以来春运赴通州上纳其天津临德等仓亦宜一体运送第天津之通州二日耳若驾数千里空船而运

  • 卷之三·佚名

      顺治元年甲申春正月庚寅朔上诣堂子行礼还宫拜神毕御殿受诸王贝勒贝子公文武群臣。外藩诸蒙古及进贡虎尔哈朝贺。停筵宴。免上表并年例进献。令和硕礼亲王代善勿拜。行礼时上顾见阿禄喀尔喀部落使臣跪拜参差。问

  • 第二十四卷 元·缪荃孙

    广宁桥题字在太仓城内武家桥拓本高一尺七寸,广九寸,正书五行,行字不一。感应金十四总管尊神。都劝缘东岳安镇刘真君尊神。感应金元七官人尊神。募缘张道荣沈德谦至正二年七月七日题。重修无锡州儒学记在无锡县学拓本连额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 逆臣传四·纪昀

    逆臣传五代○五代 李振孔循蒋殷王宏贽 张彦泽 王峻王殷李振 孔循 蒋殷 王宏贽 张彦泽 王峻 王殷 △李振 李振字兴绪其祖抱真 【按嶭史以振为抱真曾孙与此异】 唐潞州节度使振为唐金吾卫将军拜台州刺史盗起浙东不果

  • 外戚世家第十九·司马迁

    支菊生译注【说明】本篇记述汉高祖至武帝五代汉皇的后妃,以正后为主,兼及妃宾,并涉及后妃的亲族,所以称为《外戚世家》。记后妃,自然要反映宫廷内部的一些情况,这就能使读者看到帝王生活的一个重要的侧面。后妃之间为争宠、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八十九·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八十九 洪武七年五月丙寅朔,修《大明日历》成,自上起兵临濠至即位六年癸丑冬十二月,凡征伐次苐、礼乐沿革、刑政设施、群臣功过、四夷朝贡之类莫不具载,合一百卷。承旨儋同、侍讲学士宋濂率诸儒上

  • 庄公不用晏子晏子致邑而退后有崔氏之祸第二·晏婴

    晏子为庄公臣,言大用,每朝,赐爵益邑;俄而不用,每朝,致邑与爵。爵邑尽,退朝而乘,嘳然而叹,终而笑。其仆曰:“何叹笑相从数也?”晏子曰:“吾叹也,哀吾君不免于难;吾笑也,喜吾自得也,吾亦无死矣。”崔杼果弑庄公,晏子立崔杼之门,从者曰:“死

  • 卷一百二十三·卫湜

    <经部,礼类,礼记之属,礼记集说>钦定四库全书礼记集说卷一百二十三  宋 卫湜 撰中庸第三十一中庸一篇会稽石氏集解自濂溪先生而下凡十家朱文公尝为之序已而自着章句以十家之说删成辑略别着或问以开晓後学今每章首

  • 卷三十三·盛世佐

    钦定四库全书仪礼集编卷三十三龙里县知县盛世佐撰士虞礼第十四之二记虞沐浴不栉注曰沐浴者将祭自洁清不栉未在于饰也唯三年之丧不栉期以下栉可也今文曰沐浴敖氏曰本云沐浴而郑注乃云今文曰沐浴则是郑氏但从古文元无沐

  • 卷五百二十二·佚名

    △第三分见不动品第二十五之二复次善现,是菩萨摩诃萨。其心坚固逾於金刚。假使十方克伽沙等诸佛世界一切有情皆变为魔。是诸魔众各复化作尔所恶魔。此诸恶魔皆有无量无数神力。是诸恶魔尽其神力不能留难是菩萨摩诃萨令

  • 止观义例纂要卷第四·从义

    永嘉沙门释 (从义) 撰次明发心为二初标次释为四初明所托之境心不孤发必托境生故云先思所托之境如十种发心等者此指第一卷明五略中第一发大心之文也言十种者一推理二睹佛相三见神通四闻法五游土六见众七见修行八见法

  • 书传辑录纂注·董鼎

    六卷。元董鼎撰。鼎私淑黄干、董铢,黄、董皆朱熹门人,故其自序称“得朱子再传”,其学宗主朱熹。《书传辑录纂注》又称《书集传辑录纂注》、《尚书辑录纂注》。鼎至大戊申(1308)自序称:“释经诸论,多出朱子,乃取订定《集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