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七百二十四

<集部,总集类,御定全唐诗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全唐诗卷七百二十四

唐求【一作球】

唐求居蜀之味江山至性纯慤王建帅蜀召为参谋不就放旷疎逸邦人谓之唐隐居为诗捻稿为圆纳之大瓢後卧病投瓢于江曰斯文苟不沈没得者方知吾苦心尔至新渠有识者曰唐山人瓢也接得之十才二三今编诗一卷

酬友生早秋

彤云将欲罢蝉柳响如秋雾散九霄近日程三伏愁残阳宿雨霁高浪碎沙沤袪足余旬後分襟任自由

晓发

旅馆天曙整车趋远程几处晓钟断半桥残月明沙上【一作际】鸟犹在【一作睡】渡头人未【一作巳】行去去古时道马嘶三两声

客行

上山下山去千里万里愁树色野桥暝雨声孤馆秋南北眼前道东西江畔舟世人重金玉无金徒远游

题郑处士隐居

不信最清旷及来愁已空数点石泉雨一溪霜叶风业在有山处道成无事中酌尽一尊酒病【一作老】夫【一作翁】顔亦红

古寺

路傍古时寺寥落藏金容破塔有寒草坏楼无晓钟乱纸失经偈断碑分篆踪日暮月光吐绕门千树松

赠着上人

掩门江上住尽日更无为古木坐禅处残星鸣磬时水浇冰滴滴珠数落累累自有闲行伴青藤杖一枝

马嵬感事

冷气生深殿狼星渡远关九城鼙鼓内千骑道途间凤髻随秋草銮舆入暮山恨多留不得悲泪满龙顔

赠行如上人

不知名利苦念佛老岷峨衲补云千片香烧印【一作焚篆】一窠恋山人事少怜客道心多日日斋钟後高悬滤水罗

送友人归卭州

鹤鸣山下去满箧荷瑶琨放马荒田草看碑古寺门渐寒沙上雨【一作路】欲暝【一作暖】水边村莫忘分襟处梅花扑酒尊

和舒上人山居即事

败叶填溪路残阳过野亭仍弹一滴水更读两张经暝鸟烟中见寒钟竹里听不多山下去人世尽羶腥

发卭州寄友人

茫茫驱一马自叹又何之出郭见山处待船逢雨时晓鸡鸣野店寒叶堕秋枝寂寞前程去闲吟欲共谁

舟行夜泊夔州

维舟镜面中迥对白盐峰夜静沙堤月天寒水寺钟故园何日到旧友几时逢欲作还家梦青山一万重

山东兰若遇静公夜归

松门一径微苔滑往来稀半夜闻钟後浑身带雪归问寒僧接杖辨语犬衔衣又是安禅去呼童闭竹扉

边将

三千护塞儿独自滞边陲老向二毛见秋从一叶知地寒乡思苦天暮角声悲却被交亲笑封侯未有期

秋寄 江舒公【缺一字】

故人何处望秋色满江濆入水溪虫乱过桥山路分鹤归松上月僧入竹间云莫惜中宵磬从敎梦里闻

题杨山人隐居

深山道者家门户带烟霞緑缀沿岩草红飘落水花半庭栽小树一径扫平沙往往溪边坐持竿到日斜

夜上隐居寺

寻师拟学空空住虎磎东千里照山月一枝惊鹤风年如流去水山似转来蓬尽日都无事安禅石窟中

友人见访不值因寄

门户寒江近篱墙野树深晚风揺竹影斜日转山阴砌觉披秋草牀惊倒古琴更闻邻舍说一只鹤来寻

涂次偶作

岁月客中销崎岖力自招问人寻野寺牵马渡危桥为雨疑天晩因山觉路遥前程何处是一望又迢迢

送友人江行之庐山肄业

蜀国初开棹庐峰拟拾萤兽皮裁褥暖莲叶制衣馨楚水秋来碧巫山雨後青莫敎衔凤诏三度到中庭

山居偶作

趋名逐利身终日走风尘还到水边宅却为山下人僧敎开竹户客许戴纱巾且喜琴书在苏生未厌贫

赠道者

披霞戴鹿胎岁月不能催饭把琪花煮衣将藕叶裁鹤从归日养松是小时栽往往樵人见溪边洗药来

卭州水亭夜讌送顾非熊之官

寂寞卭城夜寒塘对庾楼蜀关蝉已噪秦树叶应秋道路连天远笙歌到晓愁不堪分袂後残月正如鈎

题青城山范贤观

数里缘山不厌难为寻真诀问黄冠苔铺翠点仙桥滑松织香梢古道寒昼傍緑畦薅嫩玉夜开红竈捻新丹钟声巳断泉声在风动茅【一作瑶】花月满坛

送僧讲罢归山

休将如意辨真空吹尽天花任晓风共看玉蟾三皎洁独悬金锡一玲珑岩间松桂秋烟白江上楼台晩日红依旧曹溪念经处野泉声在草堂东

题友人寓居

寓居无不在天涯莫恨秦关道路赊缭绕城边山是蜀弯环门外水名巴黄头卷席宾初散白鼻嘶风日欲斜何处一声金磬发古松南畔有僧家

伤张玖秀才

铜梁剑阁几区区十上探珠不见珠卞玉影沈沙草闇骅骝声断陇城孤入关词客秋怀友出户孀妻晓望夫吴水楚山千万里旅魂归到故乡无

题李少府别业

寻得仙家不姓梅马嘶人语出尘埃竹和庭上春烟动花带溪头晓露开绕户白云终日在傍松黄鹤有时来何年亦作围碁伴一到松间醉一囘

赠楚公

曾闻半偈雪山中贝叶飜时理尽通般若恒添持戒力落义谁算念经功云间晓月应难染海上虚舟自信风长说满庭花色好一枝红是一枝空

题王山人

红藤一拄脚常轻日日缘溪入谷行山下有家身未老竈前无火药初成经秋少见闲人说带雨多闻野鹤鸣知到蓬莱难再访问何方法得长生

庭竹

月笼翠叶秋承露风亚繁梢暝扫烟知道雪霜终不变永留寒色在庭前

题常乐寺

桂冷香闻【一作松香】十里间殿台浑不似人寰日斜囘首江头望一片晴【一作闲】云落後山

题【一作送】刘链师归山

风急云轻鹤背寒洞天谁道却归难千山万水瀛洲路何处烟飞是醮坛

酬舒公见寄

无客不言云外见为文长遣世间知一声松径寒吟後正是前山雪下时

巫山下作

细腰宫尽旧城摧神女归山更不来唯有楚江斜日里至今犹自绕阳台

恰似有龙深处卧被人惊起黑云生【临池洗砚见纪事】

御定全唐诗卷七百二十四

猜你喜欢
  真知柔·唐圭璋
  戴复古妻·唐圭璋
  歴代诗话卷三十·吴景旭
  卷三十六·陈廷敬
  怜愚诗四十二首·宋应星
  ◆白州判珽(湛渊集)·顾嗣立
  第二折·康进之
  吕止庵·隋树森
  领罪·徐志摩
  雨巷·戴望舒
  初集卷四十二·乾隆
  卷六十九·陆游
  卷一百四十四·陈廷敬
  卷四百五十八·佚名
  ●序·沈泰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二十五·黄希

    钦定四库全书补注杜诗卷二十五   宋 黄希 原本黄鹤 补注送梓州李使君之任【鲁曰故陈拾遗射洪人也篇末有云 宝应元年作】补注【鹤曰按公广德元年有陪李使君泛江陪李梓州四使君登惠义又秋有章梓州橘亭水亭等诗及

  • 卷十四·仇兆鳌

    钦定四库全书杜诗详注卷十四翰林院编修仇兆鳌撰寄董卿嘉荣十韵【黄鹤注当是广德二年秋作】闻道【去声】君牙帐防秋近【去声】赤霄下临千仞雪【一作千雪岭】却背【音佩】五绳桥【首记董卿防秋之地 近赤霄言其高千仭雪

  • 卷五·胡文学

    <集部,总集类,甬上耆旧诗> 钦定四库全书 甬上耆旧诗卷五 监察御史胡文学编 序曰甬上古耆旧之国也方秦末博士大里黄先生邈然避世时天下有四皓先生其一也至盛唐开元间宾客贺季真先生为词家举首归赐一曲四明逸老名重本

  • 卷七百十八·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七百十八苏拯苏拯光化中人诗一卷颂鲁【并序】昔谓孔宣父絶粮於陈蔡历国七十二不遇其一君咸云命不通也愚谓圣人删诗定礼出没行藏承天之意非由命焉不然论语不曰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又曰

  • 严识玄诗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严识玄,唐玄宗宫女。余不详。 班婕妤 严识玄 贱妾如桃李, 君王若岁时。 秋风一已劲, 摇落不胜悲。 寂寂苍苔满, 沉沉绿草滋。 荣华非此日, 指辇竟何辞! 严识玄诗鉴赏 婕妤,妃嫔的称号。班婕妤,汉成帝的妃子。她美而

  • 卷五十二 窦田灌韩传第二十二·班固

    窦婴字王孙,孝文皇后从兄子也。父世观津人也。喜宾客。孝文时为吴相,病免。孝景即位,为詹事。 帝弟梁孝王,母窦太后爱之。孝王朝,因燕昆弟饮。是时,上未立太子,酒酣,上从容曰:“千秋万岁后传王。”太后欢。婴引卮酒进上曰:“天

  • 第一百二十四回 疑案重重督军自戕 积金累累巡阅殃民·蔡东藩

      却说粤桂战起,刘志陆逗留省垣,卓贵廷身死潮、汕,不上几天工夫,潮、梅全部已入陈炯明掌握之中。虽说炯明善于用兵,蓄谋有素,不难一战胜人,但刘志陆素有儒将之名,两次屠龙,战绩昭著,其才能势力,又岂不能于事先下手为强,歼灭一

  • 卷之一百二十六·佚名

    成化十年三月丙戌朔礼部奉旨以崇王之国礼仪悉如秀王例条列具奏报可○命总督两广右都御史韩雍致仕先是镇守广西右少监黄沁讦奏雍坐视猺贼出没隐匿不报以致断藤峡贼复啸聚滋蔓流劫郡县且贪欲饮宴滥赏妄费事多违法及副使

  • 卷之五十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藳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卷79·陈邦瞻

    ○陈亮恢复之议孝宗隆兴元年十二月,婺州人陈亮上《中兴论》。时,金人约和,中外忻然,幸得苏息,独亮以为不可。发解至京师,因上言曰:“臣窃惟海内涂炭四十馀载矣。赤子嗸々无告不可以不拯,国家凭陵之耻不可以不雪,陵寝不可以不还

  • 仁者爱人,智者知人·孔子

    【原文】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①。子曰:“知人。”樊迟未达。子曰:“举直错诸枉②,能使枉者直。”樊迟退,见于夏曰:“乡③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何谓也?”子夏日:“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选

  • 卷十六·朱熹

    <子部,儒家类,御纂朱子全书>钦定四库全书御纂朱子全书卷十六论语七子罕第九子罕言利章行夫问子罕言利与命与仁曰罕言者不是不言又不可多言特罕言之耳罕言利者盖凡做事只循这道理做去利自在其中矣如利渉大川利用行师圣

  • 记魏晋玄学三宗·钱穆

    魏晋之际,玄学再兴,言其派别,大率可分三宗。一曰王何,二曰阮嵇,三曰向郭。之六家者,世期相接,谈议相闻,而其思想递嬗转变之迹,乃如陂陀之委迤,走于原隰,循势所趋,每降愈下。颓波曲折,殊有可得而微论者。(一)王弼之学,原于荆州。时称刘

  • 小学略说·章太炎

    地官保氏,教国子以六艺,曰礼乐射御书数。《七略》列书名之守于小学。《律历志》曰:数者,一十百千万也;其法在算术,宣于天下,小学是则。此则书数并称,而礼乐射御阙焉。盖六艺者,习之不一时,行之不一岁。射御非儿童所任。六乐之舞

  • 卷第二十三·佚名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二十三五百大阿罗汉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杂蕴第一中智纳息第二之十五颇有于随眠灭身作证而慧不见彼灭耶。答应作四句。有于随眠灭身作证而慧不见彼灭。谓诸异生离欲界乃至无所有处染时。所

  • 众经目录卷第三·法经

    隋沙门法经等撰小乘修多罗藏录第二合七百七十九部一千一百八十三卷众经一译一合七十二部二百九十二卷&middot;正法念处经七十卷(后魏世留支译)&middot;增一阿含经五十卷(前秦建元年沙门昙摩难提译)&middot;杂阿含经五

  • 弘覺忞禪師北遊集卷第五·道忞

    門人真樸編次偈見聖謠三章曾聞護國頌仁王,何幸勉勉見我皇?論道至忘天子貴,平拈公案細商量。嚴陵加足不稱臣,光武包荒為故人,喝下疏僧承顧笑,千秋法社詠皇仁。豁達雅方漢祖雄,御人以禮法堯躬,鉤章擬欲歌明德,浩浩如天歎莫窮。上

  • 梵网经古迹记·太贤

    凡三卷,或作二卷、四卷。新罗太贤集。又称梵网古迹记、梵网经古迹。收于大正藏第四十册。系梵网经之注释,分别为时处、机根、藏摄、翻译、宗趣、题名、本文等七门。注释书有文集十卷(睿尊)、纲义十卷(清算)、补妄钞十卷(定泉